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這種情況,好好的一個人早晨一覺醒來,半身麻木,說話言語不清,到醫院一檢查,是“腦梗”;一天某人做完了手術康復得很好,準備出院前的那天午飯後去趟廁所,突然胸痛氣短,摔倒在衛生間,接著就不省人事,專家會診考慮是術後“肺栓塞”。這些場景有著一個共同的“兇手”———血栓。
血栓通俗地說就是“血塊”,它像塞子一樣堵塞了身體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導致相關臟器沒有血液供應,造成突然死亡。血栓在腦部血管產生就導致腦梗,在冠狀動脈產生就形成心梗,堵塞到肺部就是“肺栓塞”。
為什麼我們的身體裡會有血栓?
人體血液中存在著凝血系統和抗凝系統。在正常情況下,二者保持著動態平衡以保證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動,不會形成血栓。但在特殊情況下,如血流變緩、凝血因數病變、血管損傷時,導致凝血功能亢進或抗凝功能削弱時,則會打破這種平衡,使人處於“易栓狀態”。
當血栓在大腦的時候,就會造成腦梗;當血栓在心臟的時候,就會造成心梗;當血栓在肺部的時候,就會造成肺栓塞……
動脈血栓和靜脈血栓有什麼區別
動脈血栓是心梗、腦梗的元兇,比如腦血管血栓、心臟血管的栓塞。腦血管血栓表現為一側肢體功能障礙,引起偏癱、昏迷、言語不清、視覺障礙等,嚴重的會造成殘疾,甚至死亡。心臟血管血栓會引起心絞痛、心肌梗死,導致間歇性跛行,甚至壞疽,需要截肢。
靜脈血栓是“隱形殺手”,發生率遠遠高於動脈血栓。靜脈血栓常見於下肢靜脈,容易引起肺栓塞,以及急性心肺功能障礙,表現為呼吸困難、胸痛、咳血、暈厥等,情況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猝死。
有沒有血栓,看雙腿就知道
那麼,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血栓呢?可以通過雙腿的表現來判斷。如果雙腿出現以下症狀,十有八九是被血栓盯上了,應提高警惕:
1、腿部浮腫
飲水過多、長時間站立或者久坐不動等,雙腿都會浮腫。但很少人知道,血栓也會導致雙腿浮腫。因為血栓會堵塞血管,延緩血液流動的速度,影響正常的代謝功能,導致水分無法正常排泄。
再加上雙腿位於人體下部,更容易使水分堆積,所以就會導致水腫,而且水腫的形狀不規則。
2、腳部發涼
腳部位於肢體的末端,距離供應血液的心臟比較遠,所以腳部的溫度通常會比較低,當血栓發生的時候,血液難以到達腳部,新陳代謝減弱,產生的熱能變少,溫度會更低,變得冷冰冰的。
冬天氣溫低,腳部發涼比較正常,但是如果在炎熱的夏天腳部也是冷冰冰的,就要警惕是不是血栓導致的了。
3、雙腿發麻
長時間站立或者久坐不動,雙腿血液流通不暢,腳就容易發麻,休息一會或者站起來活動活動就好了。需要注意的是,是否只是雙腿發麻,而且發作次數越來越頻繁,可能與血栓密切相關,應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
4、腿部顏色變化
正常的腿部顏色是與膚色一致的,當有血栓形成的時候,腿部血管缺氧,肌肉就會變青或者變紫,嚴重時還會出現大片淤青斑,應引起重視。
記住3個字,血栓不上身
世界衛生組織提醒,連續4個小時不運動,靜脈血栓風險就會增加。
所以,要想血栓不傷身,就要動起來,運動可以從頭到腳預防血栓。運動可以促進血液迴圈,保持有氧代謝,增強心肺功能,預防血脂在血管壁堆積,降低血栓的形成風險。
以走路為例,走路可以促進全身從頭到腳的血液迴圈,預防血栓的形成。建議每天走路30分鐘以上,約3000米的路程,並且堅持下去,一星期運動至少運動5次,走到微微出汗即可。
同時,還要注意運動後的心率,應保持在正常水準,切忌過度運動,有一個計算心率的公式:
運動後心率+年齡=170
比如年齡50歲的人,運動後的心率達到120就行,可以根據自己實際的身體情況來調整,但最好不要超過150次。
預防血栓吃什麼好?
1、洋蔥
蔥爆羊肉是如今餐館裡的一道熱門菜。事實上,洋蔥粒含有的前列腺素A,能擴張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減少血管壓力,能降血脂、抗動脈硬化的發生。
2、茄子
茄子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P能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在防治動脈粥樣硬化上有很好的作用。
3、茶葉
我們都知道,經常喝茶能軟化動脈血管,此外,茶中的茶多酚能有效提高人體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緩解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4、蘋果
我們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蘋果是水果界的萬能,蘋果中哈有大量的果膠,它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濃度,防止脂肪聚集。
5、大蒜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可能對打算嗤之以鼻,事實上,大蒜在平時不僅有消毒的作用大蒜揮發性辣素能消除積存的脂肪,有明顯降脂作用。
6、玉米
玉米也是我們平時們常見食物,玉米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能有效幫助脂肪及膽固醇的正常代謝,可以有效的減少脂肪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