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可致命,蜱蟲叮咬不要慌,正確處理是關鍵

蜱蟲的消除困難指數很高,因為其生存能力相當強,能存活牆上或地板中,且也會吸附在人的身上,同樣也有可能遭受到血液相關的病症。無論寵物是否有外出,皆有可能感染蜱蟲,最近,中國專家又分離鑒定出了2種新的傳染病毒,並分別進行了命名,而它們,就「寄生」於蜱蟲身上……

一、中國團隊發現2種人類致病新病毒

2月18日,由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劉全教授、內蒙古林業總醫院王偉院長及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錢軍教授等帶頭的研究團隊,在《Nature Medicine》上發表一則最新研究,研究人員從蜱咬傷病人分離鑒定出一種新的蜱傳病毒,人被病毒感染后,可能會出現發熱、頭痛的癥狀。

研究人員對一名蜱叮咬后不明原因發熱的病人的血液進行高通量測序,發現該病毒與已知的內羅病毒相近,但通過基因組排序,又屬於單獨的分支。回顧分析其他病例后發現,被該病毒感染的患者,均有蜱叮咬史,臨床表現出發熱、頭痛、乏力、頭暈等癥狀。

研究者將此病毒命名為:松嶺病毒

早在2017年,劉全教授參與的研究團隊就發現,在對中國蜱蟲傳染疾病的監測中,一名來自阿龍山的病人出現大熱,病因不明,但卻分離不出常見的病毒。研究人員從該患者身上獲取血液樣本,通過對比出現發燒、頭痛和蜱叮咬病史的其他患者,發現了一種未知的分段RNA病毒,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阿龍山病毒。

該研究於2019年發布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論文提到,研究人員在其他發燒、頭痛的患者,以及該地區的蜱蟲和蚊子中,也檢測到阿龍山病毒。

二、小小蜱蟲,危害卻極大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蟄伏在暗處的蟲子,就開始尋找血液覓食。別小看這一口,幾分鐘叮咬,可能會要了人的性命。

據報道,家住青島的朱先生(化名)在青島市第六人民醫院住院一個多月了,朱先生回憶起剛入院那會兒,還有點后怕,「幸虧進了醫院檢查,不然小命都沒了……」

原來,朱先生是一名山林防火員,5月中旬一天,朱先生感覺自己的右腿內側又痛又癢,把腿捧起來一看,不知道何時多了兩個疤痕,好像蚊子叮咬的痕迹。起初,朱先生以為是山野蚊子咬得凶,沒有在意,然而幾天後,他卻突然高燒不退。

「當時他的情況很重,血小板到了32,各項指標都很低。」朱先生的家屬把他送到醫院,發現各項指標都非常危險,後來經過醫院檢查,確診為蜱蟲叮咬的病原體感染。事實上每年因蜱蟲叮咬而入院的患者不在少數,

蜱蟲屬於寄蟎目、蜱總科,看外形有點像米蟲般大小,但它可不比米蟲「溫和」。蜱屬於寄生蟲,它以吸食血液為生,可以寄宿在多種脊椎動物的體表,是人獸共患病的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

每年5~7月,都是蜱蟲的繁殖期。蜱可攜帶多種病毒、細菌和原蟲,經蜱蟲叮咬后,可引起包括蜱癱瘓症、蜱咬熱、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萊姆病、森林腦炎、新疆出血熱等疾病,嚴重甚至可以引起死亡

三、被蜱蟲咬后,千萬不能這麼做!

一旦發現了叮在身上的蜱,切不可捏、拽、用火或者其他東西刺激它,因為這樣做一來可能讓蜱的口器折斷在皮膚裡;二來會刺激蜱分泌更多攜帶病原體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圖源網路

可用酒精或者菸頭刺激叮咬的蜱使其退出皮膚。但是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卻不建議這樣做。)你要做的是找一把尖頭鑷子,盡可能靠近皮膚夾住它的口器,然後將它拔出來,不要左右搖動,以免口器斷裂。拔出蜱後,用酒精或者肥皂水清洗傷口和手。如果可能,拔下來的蜱不要扔掉,可以把它放進一個密封的塑膠袋或者瓶子凍進冰箱。這樣一旦日後不幸出現了蜱傳病的情況,它會幫助醫生更容易找到發病的原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