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非常精明,不像病毒、病菌那麼明目張膽,而是喬裝打扮,混跡在好細胞中。它們表明看著和正常細胞一樣安靜老實,但是私底下卻不動聲色地生根發芽,小心翼翼地長大。它們有著更巧妙的戰術,先是滲透到“群眾中”,通過不斷拉攏腐蝕四周的好細胞,逼迫它們變質,從而發展自己的勢力,壯大自己的隊伍……以上這段文字描述的主角,就是「癌細胞」。
聽說,人活著就一定會得癌?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因為只要人活著,體內的細胞就會不停分裂,1分2,2分4,4分8……而細胞又是有壽命的,新的細胞誕生,老的細胞死去,這樣維持一個迴圈。但是注意,這些細胞又可以分為正反兩派,細胞每分裂一次都可能發生基因突變,誕生一個“反派壞人”,說只要人活著,就有可能中招。
俗話說,40歲前人找病,40歲後病找人。人到中年,正在為家庭和事業奔波,身體很容易吃不消。稍不注意,疾病就會找上門來。因此,對於中年人來說,尤其要注意做好健康管理。
隨著年齡的增長,35歲以後,身體的各項機能就開始不斷下降,開始走下坡路。這一時期疾病雖然還沒有出現明顯的症狀,但是已經逐漸在體內醞釀。
40歲以後,有很多人不是感覺腰酸背痛,就是渾身沒勁,聽力下降,反應遲鈍,容易發胖,都是人體器官開始衰老的表現。
同時,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和癌症等疾病的發生風險也在40歲不斷提高,美國心臟病協會的研究曾發現,男性在45-64歲之間,更容易患腦卒中。
這一階段的人們,其實都有了一定的成就,成家立業,家庭和睦。因此,更應該對身體健康格外關注,與其70歲被動養老,不如40歲開始主動規劃,預防疾病。
很多人每年都堅持體檢,每次都安然無事,卻在中年查出癌症,甚至癌症晚期,為什麼?大多數疾病來得讓人猝不及防,但其實都是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爆發的。癌細胞很狡猾,在體內悄悄潛伏,普通的體檢確實很難發現癌症的蛛絲馬跡。在癌症早期,基本不會影響常規體檢的生理指標,再加上沒有明顯的症狀,所以很難發現。
那麼還有體檢的必要嗎?當然有!體檢的意義,在於衡量個人的整體健康水準,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態有基本的掌握,以及及時發現一些常見的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等。
至於癌症,則要通過有針對性的防癌體檢才能發現。目前只有乳腺癌、宮頸癌、結直腸癌篩查屬於全世界公認的癌症篩查項目。對於符合篩查標準的健康人群來說,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定期進行防癌體檢,防患於未然。
常規的體檢雖然無法篩查癌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癌症發生風險,發現慢性疾病,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所以依然不能忽視。
不過,癌症早期的症狀雖然不明顯,容易被忽視,但也不是無跡可尋。當身體出現以下4大症狀的時候,可能已經被癌症盯上了,應該提高警惕,及時就診檢查。
1. 盜汗合併體重減輕
長期盜汗,同時伴隨著體重在短期內大幅度下降,尤其是在半年內體重下降5%以上,很有可能與癌症有關。
2. 大便習慣改變
具體表現為長期便秘、腹瀉,腹瀉和便秘交替,腹脹、腹痛等,需要警惕胃腸道腫瘤的發生。如果出現以上症狀,應儘快去正規的醫院進行胃腸鏡、腫瘤標誌物、影像學檢查等。
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而且疼痛呈持續性加重,不要強忍著,要積極找到疼痛的原因,以防是癌症引起。
4. 乏力疲勞
全身乏力,總是感覺疲勞,做什麼都提不起精神,這種症狀與一般的乏力疲勞不同,經過適當的休息後也無法緩解,而且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
癌症越來越多,很多時候可能是因為生活中的不良習慣。牢記這4個不,或許能讓癌症遠離你。
1.不要吸煙、喝酒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吸煙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煙草中含有超7000種化合物,大部分對人體有害,吸煙過程中可產生40多種致癌物質。吸煙不僅傷肺,它對人體的傷害幾乎是“全方位”的,包括呼吸道系統、心腦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只要有煙草的“侵入”,就存在損傷的可能。酒精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認定的I類致癌物質。酒精經過代謝會成為乙醛,而乙醛可以引起的DNA損傷和突變,引發惡性腫瘤。因此,拒絕煙酒,可以大大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
2.不要讓自己變太胖
眾所周知,肥胖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很多問題,像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等。據美國癌症研究所的資料顯示:7.8%的癌症發病和6.5%的癌症死亡都與超重有關!所以,肥胖者要,健康飲食、合理運動,積極減肥;正常體重的人群,也要積極鍛煉,控制體重,以減少癌症的發病幾率。
3.不要常喝含糖飲料
現實中,很多人感覺口渴時,會選擇喝飲料或奶茶補充水分。殊不知,含糖飲料也是導致肥胖的重要因素。與食物不同,攝入含糖飲料,並不會出現明顯的飽腹感。因此,很容易導致糖分攝入過多而不自知。這些糖分能量沉積在體內就會導致超重和肥胖。除癌症之外,長期大量飲用含糖飲料,可能還會增加患2型糖尿病或其他口腔問題的風險。補充水分的最佳選擇是喝水。儘量減少飲用奶茶、汽水、飲料等含糖量高的飲品,也是預防癌症的方法之一。
4.不要食用過多紅肉
紅肉指的是所有哺乳類動物的肉,比如,豬肉、牛肉、羊肉等。烹調紅肉大多會採用煎、烤等方式,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產生雜環胺、多環芳烴等致癌物質。同時,紅肉中的血紅素鐵,可能會通過刺激亞硝基化合物的內生形成,促進結直腸的癌變。注意,這裡並不是說紅肉不能吃。紅肉富含蛋白質、鐵、鋅和維生素B12等,是補充營養的好食物。但是,紅肉的攝入需要控制量,每週推薦的攝入量為350-500克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