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國家對高溫天氣有不同的定義和標準。世界氣象組織對於高溫天氣的建議標準是,日最高氣溫高於32℃,且持續3天以上。因為高溫天氣對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的影響非常明顯,再加上出汗多,人體內電解質代謝障礙,嚴重影響大腦神經活動,除了使人感到不適,工作效率降低外,還會引發多種與高溫相關的疾病,如中暑、熱射病、熱痙攣、熱衰竭、心腦血管病、抑鬱症、焦慮症、煩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嚴重精神疾病。同時,它還可能造成失眠、暴躁、易怒、心神不寧等高溫情感障礙。
天氣太熱影響健康?
第一,高溫會否增加死亡風險:與非高溫相比,高溫相關的非意外總死亡風險增加15.7%(95%CI:12.5%,18.9%),心腦血管死亡風險增加22.0%(95%CI:16.9%,27.4%)。
第二,何時風險最高:每年第一次高溫來襲時,風險幾乎是第二次高溫的兩倍。此外,在高溫籠罩下的第1-3天,尤其是第2-3天,死亡風險更高。
第三,地理位置有一定影響:就高溫相關人群非意外總死亡風險看,緯度高的地區風險略高(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而就高溫相關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看,中低緯度地區的風險略高(暖溫帶>亞熱帶>中溫帶)。
針對上述發現,研究給出3方面提示。首先,患心腦血管系統疾病者對高溫“比較敏感”,應成為夏季重點防護人群。其次,應特別關注全年首次高溫的公眾健康防護。再次,高溫所致健康問題,存在滯後效應,高溫過後仍應注意健康防護。
有學者分析2003年法國高溫,亦得出類似結論。當年,法國巴黎的氣溫在8月14日呈下降趨勢,但高死亡人數持續5天后,到8月19日,當地死亡人數才降至與往年持平。最終,這場大面積“高溫”致法國約1.5萬人死亡。
高溫天氣預防中暑跡象
對於高溫天氣下還得工作的人來說,要做好與之相適應的勞動保護,比如在工作場所配備空調或提供其它防暑降溫服務。戶外工作者應配備防曬衣帽、淺色隔熱工作服;攝入充足的水分,尤其是含鹽的飲品;防暑藥品。在高溫環境中發現身體不適時,需及時撤離工作環境,必要時就醫。
高溫天氣裡,要對家中老年人多多留意,不在一起時應常聯繫以確認他們的安全,關注他們是否有中暑跡象。即便老人體弱怕冷,也要適當打開家裡空調或電扇,降低室溫。對於患者尤其是服用抗精神病藥和抗膽鹼藥的患者也要多加關注,及時監測體溫、增加液體攝入等。一旦出現中暑症狀,如嘔吐、意識混亂、體溫升高等,應立即送醫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