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養最長能活150歲?想要長壽究竟應該如何做呢

眾所周知,衰老是一件無法避免的事情。追求生命的長度,古已有之,求仙問道,煉丹服藥,嫦娥奔月,無不透露著古人對延長生命的渴望,如今的生活,隨著醫療水準的不斷提高,現代人類的壽命也在不斷延長,但是衰老仍然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

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衰老速度會不斷加快,人的衰老始於細胞,當細胞的功能逐漸減退或喪失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導致人體器功能的減退和喪失,使人產生衰老。不過隨著科技研究的進步,一些保健產品也慢慢延緩了人類的衰老。

但從深層次而言,人的哀老是由人的心態哀老而決定的,心老了,身自然老了,心不老,則身亦年輕,這與年齡有關,但不是絕對的。尤其是人們進入40歲這個階段時,是事業家庭的攻堅期,需要面對各方面都壓力,很多疾病機會接憧而來,也被人們稱之為是“養壽黃金期”,在這個階段,若你能堅持好習慣,長壽離你會很近!

40岁后进入养寿黄金期,研究发现:坚持5种习惯,能活得更长寿
一、40歲之後進入黃金養壽期

40歲之後,身體器官大都進入衰退,骨骼在35歲就已經衰老,心臟、肺部、肝臟、腎臟也開始慢慢衰退,而在45-55歲之間,正是疾病的高發期。

1、心腦血管疾病

根據美國心臟病協會的相關研究結果發現,人到了45-64歲,尤其是男性群體,腦卒中的患病風險有顯著升高。而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資料顯示,全球腦卒中的發病率大約是16%,也就是每6秒就有1人死於腦卒中或因腦卒中而永久致殘。

2、癌症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在2019年發佈的全國癌症統計資料顯示,癌症的發病風險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40歲以前癌症的發病率較低,但到了40歲以後,癌症的發病率就會快速升高。以2014年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統計的肺癌資料為例,到了45歲以後,無論男女,肺癌的發病率會呈直線上升的趨勢,死亡率也有同樣的趨勢。其中,我國女性即使沒有吸菸,肺腺癌的發病率也偏高。

40岁后进入养寿黄金期,研究发现:坚持5种习惯,能活得更长寿
3、肥胖症

歐洲一項研究指出,女性到了35-40歲時就會迎來發胖高峰期,而男性的發胖高峰期則是40-45歲。35-45歲中年發福後,人體的基礎代謝率會開始下降,加上這個年齡段的人群工作壓力大、外出就餐應酬多、睡眠品質較差,更容易患上肥胖症,腹部凸出形成“啤酒肚”。

啤酒肚其實是內臟脂肪過多導致的,對健康存在威脅。當過多的內臟脂肪沉積在肝臟時會導致脂肪肝,病情繼續惡化還會誘發肝硬化、肝炎。過多的內臟脂肪也會增加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心臟肥大、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另外,內臟脂肪過多還會導致不孕不育,甚至是癌症。

4、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和正常老化有關,發病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高發於50歲以上男性和45歲以上女性。大部分的骨質疏鬆症在初期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症狀明顯時,往往已經很嚴重。

5、更年期症候群

女性一般會在45-55歲之間進入更年期,在雌激素缺乏的情況下,身體代謝會出現紊亂,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與研究指出,46歲前絕經的女性比晚年絕經的女性罹患中風或心臟病的風險會顯著的增加。

40岁后进入养寿黄金期,研究发现:坚持5种习惯,能活得更长寿
6、器官衰退引發的相關疾病

英國的一項涉及2000多人的調查研究發現,大部分人會從40多歲開始明顯感到身體健康變差。大部分受試者表示,自己是在37-40歲的時候出現身體健康問題的。一般來說,20多歲的時候視力就開始惡化,44歲左右出現背痛,46歲左右出現嗅覺遲鈍,47歲左右腳踝力量變弱、膝蓋出現異常,49歲左右聽力開始下降、有關節疼痛感。

7、壓力引發的相關疾病

40-55歲的中年人群正處於事業攻堅期,每天工作繁忙,常常要加班、熬夜,作息很不規律。除了工作,他們還要兼顧巨大的家庭壓力,包括照顧父母和子女等。工作和生活壓力大,長期積累下來就可能會引發感冒、胃腸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心梗、腦梗等多種疾病。

因此,從40歲開始,應該格外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有人將其稱為“養壽黃金期”。

40岁后进入养寿黄金期,研究发现:坚持5种习惯,能活得更长寿
二、好好養壽,人類最長能活150歲

據記錄顯示,世界上活得最久的歲數是122歲。而目前還在世的最長壽者是119歲的日本田中力子女士。

2021年5月,《自然•通訊》發表了一項研究指出,人類最長能活150歲。美國和新加坡的研究團隊收集並分析了54萬名不同年齡的受試者資料,發現生物年齡和人體自我復原能力是影響人類壽命的兩大關鍵因素。人體自我復原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當復原能力下降到極限時,人就會死亡。而人類到了120-150歲的時候,將會完全喪失自我復原能力,生命也到達了極限。

2014年,華中科技大學和人民出版社聯合發佈了《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報告2014》。該報告指出,我國人均壽命在60多年裡增長了39.5歲,人均預期壽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40岁后进入养寿黄金期,研究发现:坚持5种习惯,能活得更长寿
三、堅持5種習慣,或延長8年生命

2020年,來自中國、美國和荷蘭等多個國家的研究人員在《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發表了一項前瞻性佇列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在中年堅持健康生活方式與更長的預期壽命、無主要慢性疾病相關。在50歲時,與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相比,堅持了4-5個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中,女性無病生存期多了10.7年,男性無病生存期多了7.6年。

研究中選取的5種健康生活方式分別是:

不吸菸

研究中將不吸菸者定義為自我報告從不吸菸的參與者。研究發現,從不吸菸的人群總預期壽命和無病生存期都比吸菸人群有顯著的延長,而且吸菸量越多,預期無病生存期就縮短越多。與從不吸菸者相比,戒菸時間大於10年的吸菸者預期無病生存期縮短了1.7-1.9年,戒菸時間小於10年的吸菸者預期無病生存期縮短了2.6-6年

適量飲酒

研究人員將適量飲酒定義為女性5-15克/天,男性5-30克/天。與不飲酒和大量飲酒(≥30克/天)人群相比,適量飲酒的人群預期壽命和預期無病生存期會更長。

健康體重

研究人員將健康體重定義為BMI(身體品質指數)在18.5-24.9之間。研究發現,過胖(BMI≥30)或過瘦(BMI<18.5)都會縮短預期壽命和與其你無病生存期;保持健康體重的人群的無病生存期會相對較長。

40岁后进入养寿黄金期,研究发现:坚持5种习惯,能活得更长寿

飲食健康

關於飲食品質,研究人員採用了“替代健康飲食指數(AHEI)”的評分標準來進行評估,該評分與患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有顯著關聯。

規律運動

研究人員認為,規律運動是指每天至少30分鐘的中等或劇烈運動,平均每週運動3.5小時。規律運動的人群,擁有更長的預期壽命和預期無病生存期。其中,規律運動的女性無病生存期約占81%的整體生存期,而幾乎不運動的女性無病生存期約占77.5%的整體生存期。

四、3條長壽“通關法則”.想要長壽,究竟應該如何做呢?其實,秘訣就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習慣中。

1.飲食營養均衡

想要長壽,飲食上要注意營養平衡化、膳食合理化和食材多樣化,尤其是肉類、蛋和蔬菜的比例要搭配好,《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蔬菜300-500克,雞蛋每天1個,有疾病者除外,可根據疾病情況諮詢醫生適當調整。此外,飲食要注意少食多餐,細嚼慢嚥,每一餐的時長不低於20分鐘。

40岁后进入养寿黄金期,研究发现:坚持5种习惯,能活得更长寿

2.運動有氧無氧結合

運動可以增加人體免疫力和活力,降低疾病風險,也是最容易獲得的長壽秘訣。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每隔一段時間都是當地活動身體。

此外,閒暇時要定期運動,運動有氧和無氧結合,一般每週3-5次有氧運動,可選健走、慢跑、游泳等,無氧運動可選啞鈴、深蹲、平板支撐等,不管哪一種都要注意做好身體保護,循序漸進,以免造成身體損傷。

40岁后进入养寿黄金期,研究发现:坚持5种习惯,能活得更长寿

3.積極社交

想要長壽一定要注重生活品質,學會享受生活,要學會調節情緒,減少或釋放慢性壓力和隱形壓力。生活中可以通過社交來分散壓力,結交新朋友、和鄰居和睦相處,不要增加生活矛盾就是消除情緒激動最好的途徑。

40岁后进入养寿黄金期,研究发现:坚持5种习惯,能活得更长寿

此外,也要學會尋開心,不管是發展個人愛好,還是外出旅遊,通過自己喜歡的事情取悅自己。

堅持良好生活習慣的人,身體健康都不會差,這些長壽的秘訣你學會了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