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衰的末期即為人們常說的尿毒癥。尿毒癥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各種晚期的腎臟病共有的臨床綜合症,是慢性腎功能衰竭進入終末階段時出現的一系列臨床表現所組成的綜合症。
尿毒癥的形成,與這3種原因有關
尿毒癥不是一種單獨的病症,而是各種慢性腎病進展到最後的共同結局。無論是糖尿病導致的腎病,還是腎小球腎炎等,如果不加以積極的治療,到了晚期腎功能喪失,最終就會出現尿毒癥的局面。而引發尿毒癥的原因也是綜合性的。
1.飲食層面:
有糖代謝障礙或其他基礎疾病的患者,吃的太鹹、或者喝大量的碳酸飲料,會增加導致尿毒癥發作的一系列基礎疾病,比如糖尿病、痛風、肥胖症等的發病風險。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徐紅新表示,腎功能正常的人和碳酸飲料,並不會直接導致腎功能衰竭,但如果腎功能已經出現病變,長期攝入大量的碳酸飲料,會引起引起高磷血症,最終會發展成為腎衰竭。此外,本身有糖代謝障礙的患者,大量的飲用碳酸飲料,也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2.藥物使用不當:
日常所用藥物,大部分都要經過腎臟代謝,如果藥物使用不當的話,會給腎臟帶來一定損傷,尤其是一些偏方、劑量不精準的中藥以及某些止痛類藥物,對腎臟造成的負面損失較大。
3.疾病因素:
糖尿病如果不積極地進行幹預治療,進展到後期就會引發腎臟疾病的併發症。同樣,高尿酸症不但會引起痛風性關節炎,也會損傷腎臟引起痛風性腎病,嚴重的會發展成為尿毒癥。
此外,慢性腎盂腎炎、腎結石、自身免疫性疾病腎損害、多囊腎等疾病因素,其發展的後期階段都會引發尿毒癥。
臨床上,目前關於尿毒癥的治療,主要是透析和腎移植。透析的方式,可以簡單的理解成利用外部的醫學儀器,代替腎臟的部分功能,將血液中的有害物質過濾清除掉,從而保證患者的健康。
而腎移植的方式,則是把健康的腎臟移植到患者體內,從而使得腎功能恢復到健康的水準。總的來說,目前絕大多數的尿毒癥患者,都是在進行透析治療,由於合適腎源的短缺和緊張,腎移植的治療方式,每年所進行的數額比例並不大。
男人尿液中觀察腎臟健康
生活中,尿的頻率以及尿液的顏色、性狀、味道等,都和人的腎功能有直接的關係。尿液的正常與否,可以直接反應出腎功能的健康與否。
尿液中如果泡沫很多而且持續時間很長,則是蛋白尿的情況,這說明腎臟的腎小球電荷出現了問題。
正常情況下,人每天的排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而且夜尿很少。如果睡覺之前沒有喝太多的水,但是夜尿卻增多的話,則要注意是腎臟可能出現了問題。
通常來說,夜晚的排尿量超過700毫升,就要警惕是腎損傷。通過監測夜尿的頻率和每次的尿量,可以得出結論。具體來看,成年人膀胱的容量在300-500毫升左右,如果長期的起夜超過2次以上,就表明夜尿超量了,需要提高警惕。
如果出現了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等情況,雖然不一定和腎病直接相關,但泌尿系統的相關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也會轉變為腎病。
此外,如果長期出現濃茶色尿液、洗肉水尿液,也要注意是腎臟出現了炎症或者其他損傷。
一旦出現了尿毒癥癥狀,由於毒素無法排出體外,患者會出現全身乏力、消瘦、厭食、噁心、嘔吐、腹瀉、口腔潰瘍、頭暈、神志恍惚、心律失常、腎性貧血、呼出的氣體有尿味、皮膚乾燥脫屑、浮腫等一系列全身性的癥狀。而且隨著病情的加重,某些癥狀也會跟著加重。
尿毒癥的預防,要從生活的多個方面來採取措施。
1.多喝水避免憋尿
人體每天要保證2000毫升的飲水量,同時也要避免憋尿,長期憋尿會導致尿液的逆流,從而誘發尿道炎症甚至腎盂腎炎,一旦出現腎臟的損傷,則會增加尿毒癥的風險。所以,生活中要多喝水多排尿,這樣不但能夠保持尿路的暢通,同時也能預防梗阻性腎病,降低泌尿系統結石的風險。
2.預防糖尿病以及高血壓等基礎疾病
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如果不積極幹預治療,最終會引發腎病,並且會演化成為尿毒癥。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儘早開始預防這些基礎疾病,要從飲食和生活方式上入手,比如不要吃太多的糖分,避免肥胖和鹽分的攝入過多等等。只有降低了基礎疾病的發病風險,尿毒癥的風險也會降低。
3.避免胡亂用藥
藥物的不合理使用容易給腎臟造成損傷,日常生活,要避免胡亂用藥,無論是服用什麼藥物,都要嚴格遵守醫囑,不能擅自增加劑量。
此外在生活中,要注意體育鍛煉增強體質,要預防和避免感染因素,心態上要保持樂觀開朗的狀態。只有採取綜合性的治療措施,尿毒癥的發病才能控制在最低的區間。
4.嚴格限制攝入含鎘量高的食物
平日生活裡含鎘量高的食物包括由動物肝和腎臟製成的食品、海產品如比目魚、蟹類,這些海產品因為受到海水中的鎘污染,體內會大量蓄積鎘。在污泥中長成的蔬菜瓜果也會在果實成熟時大量吸收土壤裡的鎘。限制鎘金屬的攝入,在尿毒癥預防措施中起著很關鍵的作用,一定要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