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有句老話:“久病床前無孝子”。年紀大了生病導致長期臥床,需要子女細心照顧,這種情況在我們這裡可能不算少見。而這種情況在一些歐美國家就比較少見,據統計,在瑞典、澳洲、奧地利、荷蘭、西班牙與美國等國家,只有 20% 的人在醫院過世,很少有長臥在床的老人。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先看看下面的故事
她在丈夫去世2天后,90歲的Norma被確診為子宮內膜癌。
原本醫生為她制定了嚴密的醫療計畫,但回想起丈夫在病床上度過的最後時光,她不願就這樣離世,“我今年90歲,要出發了。”
隨後,她在兒子和兒媳的支持下,開始了環遊美國之旅。
他們買了一輛可以容納輪椅的房車,去了很多有意思的景點。在旅途中,Norma嘗試了人生第一次騎馬,第一杯金湯力酒,第一次熱氣球,第一次歡樂節遊行,第一次上航空母艦參觀……
一、為什麼歐美少有臥床的老人?
Norma的故事看起來如此不可思議,但卻真實存在于許多歐美國家。
在歐美,少有會長年躺在床上的老人,日本高齡者臨終醫療學會的創辦人對此做了多年考察,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寫成了《不在病床上說再見》這本書,為我們介紹了不同國家的臨終關懷措施。
世界上第一個通過安樂死的國家,是荷蘭,知名的“阿茲海默咖啡廳”也在這裡。
令人驚訝的是,幾乎老人都不希望受到醫療干涉,隨著病情發展,即使患者最後無法進食,機構也不會為其做胃造口或中心靜脈注射,而是讓患者順其自然地走。
由於奧地利捲入過二戰的歷史,如果醫療機構想要束縛患者身體,需要繁雜的書面請求,檢察官還會到院親眼確認患者情況,安全帶、輪椅刹車等都被視為束縛。奧地利的照護機構,甚至有入住長達50年的患者,但基本不會有長期臥床者。
在瑞典,人們認為活著就是要享受。入住瑞典的高齡者照護機構,依然能享受美食和美酒,還有活動自由。
1、口腔護理
照顧者可早晚用鹽水棉球擦拭老人的口腔,棉球應以不滴水為宜,防止過濕引發誤吸,神志清楚無吞咽障礙則可用漱口水。
2、皮膚護理
長期臥床的老人最常見的併發症是壓瘡,因此選用的床墊要軟硬適中,可用防壓瘡氣墊,每2~4小時幫老人翻身一次,可在全身骨隆突處放置氣墊,如骶尾部、髖部、肘部等,保持局部皮膚清潔乾燥。
老人的食物宜清淡易消化,進食速度慢,進食過程不要交談,臥床老人進食後,要抬高上身30-45度保持大概半小時,防止食物反流引起的誤吸窒息。
4、體位護理
失能老人偏癱居多,要給予正確的擺放,如仰臥位,要給老人偏癱一側膝部放枕頭,足部保持足尖向上。
失能老人需要照顧的不僅是身體,他們的心理問題和情感障礙也需要重視。除此之外,照顧者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值得關注。
5、定時洗澡
為失能老人定時洗澡對於緩解老人的血液迴圈,清理身體上滋生的細菌很重要,還能舒緩煩躁的情緒,促進其身心的健康。
1.鬆開領口,給老人洗眼、鼻、臉、耳、頸部等處,注意洗淨耳後;
2.脫去老人上衣,擦洗兩臂。注意洗淨腋窩部,幫助老人側臥,面向護理者,將臉盆放於床側的大毛巾上,為老人洗淨雙手;
3.解開老人褲帶,擦洗胸腹部,幫助老人翻身,擦洗背及臀部;
4.脫去長褲,擦洗兩腿、兩側腹股溝等處。將盆移於足下,床上墊大毛巾,洗淨雙足,穿好褲子;
5.洗澡後需要清洗更換床單等物品以保持老人在清潔的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