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開始以來,量體溫可以已經說是我們平時生活中的家常便飯。量體溫時,我們會發現現在大家的體溫都是在36.5攝氏度左右。記得以前37度才是標準體溫,但現在會發現,多數人普遍達不到這個體溫。而有研究發現,近幾十年來,人類的基礎體溫在降低,已經從37度,降到了36.5度左右。那麼,為什麽人類的體溫在降低?這說明什麼?
人類的正常體溫為什麼是37度?
說到這個37度的標準是怎麼來的,還得從1851年開始說起。德國有一名叫卡爾•溫德里希的醫生,花了17年的時間,分析了2.5萬名患者的上百萬份腋下的體溫資料,最終得出結論,人的正常體溫為37攝氏度。
此後,該標準被無數醫學文獻引用,逐漸也就成為人類的標準正常體溫。
但是後續,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這個數值放到現在,有點高了。
如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歷史學教授Philip Mackowiak有意外發現,這個數值並不標準,差了將近2℃。因為過往37℃是測量的腋下體溫,只要稍微離開測物表面,溫度就會有所變化,所以現代測量溫度採取的是更精准的舌下(為36.8°C)或肛門溫度。其結論也在1992年、1994年陸續發表。
此外,關於“基礎體溫”的研究一直沒停過。大約有20多項研究都認為,37°C並不是最標準的人體溫度。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體溫好像還在逐漸下降。
正在涼涼!研究發現體溫越來越低
去年10月28日,Science 子刊 Science Adcances 雜誌,刊登了一項由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等單位的研究人員發表的論文,內容顯示:該研究通過觀察南美洲亞馬遜叢林裡一個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人群的體溫,最終發現,他們的體溫,僅從2002-2018年短短十幾年間,就從37℃下降到了36.5℃。
而今年1月,知名權威雜誌eLife,也刊登了一篇斯坦福大學醫學院 Julie Parsonnet 團隊發表的論文,內容顯示:該研究對美國相關資料進行了統計,發現從工業革命以來,不到200年的時間,美國人的平均體溫就從37℃降到36.6℃。
可見,人類的體溫,確實是逐漸開始變涼,而這當中的原因還是比較複雜的,目前並沒有明確的說法。
猜測:多種因素造成體溫下降
有研究人員猜測,人類保持一個恒溫數值,一開始就是為了抵禦真菌病毒的侵襲,但隨著衛生、醫療等方面的改善,出現了多種抗體藥物用以解決炎症,所以人體不需要再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來抵禦疾病,體溫自然也就降了下來。不過這並不足以揭示人體體溫如此快速的下降。
此外,還有言論表示:可能和我們居住環境的改變有一定關係,現在夏天有空調,冬天有暖氣,所以人體就不需要再花費那麼多的力氣去調節自身溫度,即便是Tsimane部落人群,雖然沒有這些條件,但是衣服和被子也相比過去更充足了,所以體溫也就逐漸下降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體溫下降多是多種因素綜合導致的結果,並不是單一因素就能解釋這個現象。所以,具體的原因還需要進一步考察。
而對於體溫下降的這種現象,對人體來說,到底是好的還是壞的,不少人也紛紛發出了疑問。
體溫下降,是福還是禍?
對此,雖然有一些結論,但是暫時還沒有可靠的研究資料可以肯定的告訴我們是哪一個。
有一些文章援引部分文獻,表示:體溫降低對免疫力是有影響的,可使其降低,更容易受到疾病侵襲。可這種說法並不是太靠譜,有的研究確實是有這種現象,但是多是處於比較極端的溫度下,如33度下,但人體正常情況下是不會降到這個溫度的;而且如果只是輕度體溫下降,不足以影響全身的免疫力。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是:體溫輕度下降,不僅對人體沒有壞處,還可能延長壽命。這主要是因為體溫下降,人體新陳代謝也會變慢,細胞衰老與死亡速度也會變慢,這樣人也就活的更久。可這到底是因為體溫下降還是因為基礎代謝下降造成的,還不好說。
所以,不管是哪一種說法,暫時都沒有確實的證據支援,我們也就不要過早下定論。
我們能做的也就是通過調節的日常飲食、加強自身的鍛煉、有一個好的心態來緩解壓力來調節體溫,一點點將體溫升高。
現在這個整個人類的情況我們是無法改變的,所以我們只有做好自己的事情,把握好自己的行為和生活習慣,逐漸的變化再帶動身邊人的變化,這樣才能慢慢的轉好,要是一直保持體溫下降的狀態,慢慢的身體的免疫力就會越來越低,不管是新冠還是其他病毒,也都非常容易就能傷害到我們所以我們無論如何還是應該更好的強大我們自己,再帶動身邊人,才能更好的改善這種不良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