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老年人要瘦一些才長壽,瘦子能活得久,是真的嗎?”
研究顯示:瘦與長壽密切相關
二十多年來,日本平均預期壽命一直穩坐全球第一,最新資料顯示,已達到84.2歲。調查顯示,日本還是全球人口最瘦的國家。
《美國醫學協會雜誌》的一項樣本容量為19萬人的研究表明,體重在正常範圍內的中年人,肥胖人士的平均壽命會長大約6年。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一項樣本為11.6萬人的研究也顯示,一生都保持正常體重的人壽命最長,有過兒童時期肥胖經歷、一生都肥胖和中年時候開始發胖的人群,都會影響壽命,其早亡風險也更高。
肥胖是健康的殺手,會帶來一系列的慢性疾病,進而影響人的壽命。保持健康的體重可以減少很多威脅壽命的風險。所以維持健康體重最健康

有人說,老人瘦一點,腿腳更靈活;也有人說,“千金難買老來肉”,老人胖一點,面色更紅潤健康!到底哪一種更好?
其實,這兩種說法都太片面了。對於老年人來說,是否健康不是依靠胖瘦來評判,有肌肉反而更重要,因為老年人很容易發生肌少症。
肌少症,簡單來說就是隨年齡增長,肌肉品質、肌肉力量呈進行性減少的一種疾病,對身體有多重危害,例如:
•肌肉含量減少,肌力下降,骨密度也會受到影響,容易骨質疏鬆,這是老年易摔倒、骨折的重要因素;
•患上肌少症,患者的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會受影響,當肌肉減少30%,很可能致殘,導致生活無法自理;
•肌肉減少40%,會進一步提升患者的死亡風險。
所以,老年人與其關注胖瘦,不如重視肌少症的預防。

平時儘量保證食材多樣化,多吃魚肉、雞肉、牛奶、雞蛋等蛋白質,促進肌肉的生長修復;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必要時可補充鈣劑,同時多運動,保持肌肉量和肌力,調節骨骼生長,預防肌少症。
食量要控制好,不要導致肥胖,肥胖可提升高血壓、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發病率。
可見,太瘦和太胖都不好。那麼,對於老年人,尤其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體重多少才算健康呢?
二、60歲以後,老人體重多少才健康?
歐洲科學家曾對老年人的體重與健康之間的關係做過研究,結果發現:體重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其實很巧妙,有點像字母“U”。曲線最低點便是死亡率最低的體重值,可隨年齡發生變化。
該研究顯示,在60歲以上的老人當中,BMI值位於25~29.9之間的老年人,死亡率最低。
專家給出的原因是:年齡上來後,老人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再加上疾病的影響,很容易營養不良,導致免疫力、抗病能力下降。疾病出現時,老人需要有良好的身體狀況去對抗,因此適當超重的營養狀態相對更好,更有利於抗病,達到長壽的目的。
那麼,老年人如何有效控制體重呢?
老年人應該通過合理的飲食配合、適當的鍛煉來保持體重。平時做到均衡膳食,多吃蔬果,多吃魚肉、牛肉、大豆製品以及海產品,少吃油炸、高糖的食物。同時適當鍛煉,跑步、散步、打太極、游泳等都可以。
最好有定期測體重的習慣,如果體重短時間內明顯下降,要警惕疾病。

1、少吃主食
很多老人認為,控制體重就要減少主食攝入。可事實上,主食作為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是不必可少的。只有能量充足,蛋白質才能發揮作用。同時,主食還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一旦缺乏這些物質,對人體也是不利的。
所以,攝入足夠的主食很有必要,老年人主食攝入量應控制在200-300g/天。

很多老年人覺得清淡飲食更健康,可以保持各項指標穩定,控制體重,還能減輕消化系統壓力,確實,飲食清淡規律,掌握技巧,能獲取營養物質的同時讓身體調節得好,保持最佳狀態。但是,清淡飲食並非單純吃素,過度控制飲食適得其反,會讓疾病出現。
正確的做法是烹飪食物的過程中少油、少鹽、少糖,儘量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而那些重口味的調料少使用,當然,還要葷素搭配正確,肉類食物、乳製品、蛋類食物、粗糧、蔬菜以及水果都可以攝入。如果單純吃素,人體需要的能量和營養沒有滿足需求,會降低抵抗力,後續出現衰老速度加快這種情況。因此,要瞭解清淡飲食具體內容是什麼,不要陷入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