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有哪些表現說明體內有寒氣?什麼食物可以驅寒?

天一冷,你的關節就難受;一著涼,你就不停跑廁所;一降溫,你就需要羽絨服護體。你以為這些都是冬天的正常表現,其實可能是寒氣已經悄悄找上你。中醫認為:“寒是萬病之源”,“寒”分為內寒和外寒,寒邪會使機體處於凝滯狀態。內寒是因體弱造成氣機無力運動,多伴有虛證表現,如氣短乏力,面色蒼白、睡眠差、食欲不佳等.外寒是由於外界寒氣侵犯機體,使體內氣機受阻,運行緩慢,比如日常生活中常吃冷飲、常吹空調、沖涼浴、吃各種不合時令的食物等,都是導致體寒的常見原因.

百病由寒起?提醒:4個習慣招寒氣,有一個也趕緊改,別輕易忽視

一、中醫說的體寒究竟是什麼“寒”?

眾所周知,自然界的溫度隨著太陽的“東升西落”而變化,白天因陽光而熱,夜晚因無光而冷,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任何物體不管有沒有陽光,其實都是有溫度的,人體自然也不例外,人們日常經常聽到“寒氣入體”、“寒氣傷身”,這個寒和溫度中的冷可是不一樣的。

“精氣神”這個詞每個人都聽過,中醫認為,人體內有氣,這團氣是人體的核心,它安靜了會生寒,它活動了才會生熱,因此寒就意味著人體活力不足,容易生病。

人體的寒也有內寒和外寒之分,其中內寒是人體虛弱導致氣無法活動,會表現出白色發白、氣短乏力的症狀,而外寒是寒氣入侵人體,打亂了人體內部氣的活動規律,此時,人體內的氣為了回歸平衡,就和外界入侵的寒氣“爭鬥”,反而會表現出熱症,也就是寒邪入體、鬱而化熱。

理論上來看,女性由於天生體質偏陰,更容易受寒,因此有“十女九寒”之說,一旦受寒就會氣血運行就受影響,導致氣血不暢,引發關節疼痛、胃炎、腹瀉等症狀,甚至不同部位受寒也會有不同的外在表現,嚴重時會影響生育,因此不可小覷。

百病由寒起?提醒:4个习惯招寒气,有一个也赶紧改,别轻易忽视

二、百病從寒起!4個習慣招寒氣,有一個也趕緊改

人類作為恒溫動物之一,人體有熱度是正常的,但是一旦體內生寒或者寒涼入體,就必然會傷身,危害到健康,因此一定要避免4個容易“生寒”的習慣!

1.熬夜

中醫理論中將子時視為陰盛陽衰的峰值,也就是晚上11點到淩晨1點之間天地之間,陰氣最盛,這段時間是人體休眠的最佳時機,而這個時間段熬夜會導致寒氣入體,打亂人體的睡眠規律,長此以往寒氣傷身就會成為疾病的誘因。

2.飲食偏寒涼

中國部分地區盛行的苗醫認為,自然界的植物都有冷熱之分,而植物和植物果實正是國民食物的主要來源,本性寒涼的食物也是人體受寒的途徑之一,尤其是當代人喜歡吃冰冷的水果和水果製品,更增加了接觸寒涼的頻率。

百病由寒起?提醒:4个习惯招寒气,有一个也赶紧改,别轻易忽视
3.身體太勞累

人體內氣的運行是有規律的,人體恒溫的調節也是有調控機制的,一旦長時間處於高負荷、高壓力的狀態下,身體消耗過大,氣的運行被打亂,溫度調節機制紊亂,就會導致體虛生寒。一般因勞累過度而引發的體寒之人會有脾氣暴躁、記憶下降、消化不良、睡眠不安、全身乏力等症狀。

4.保暖不到位

就像故事中的莉莉,很多年輕人為了追求“酷”和“美”,導致保暖不到位,大冬天吃冰,寒風中露出腳踝,就會給寒氣入體的機會,長此以往就成為了體寒的契機。

百病由寒起?提醒:4个习惯招寒气,有一个也赶紧改,别轻易忽视

三、身體有這些表現,說明體內有寒氣,多留心

人們常說寒涼傷身,其實長期體寒的人自身會有一些外在症狀,很容易分辨,和普通人相比,體寒的人這5個表現最突出。

如上所述,人體內的氣正常情況下處于平衡狀態,偶爾陰陽不調也會在活動規律的調節下快速恢復,但是寒邪的入侵打破規律後就不容易恢復了,還會損耗陽氣,使得代謝功能下降、四肢冰涼、腸胃不適、呼吸不暢等,成為多種疾病的誘因,尤其是在女性群體中,很容易誘發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嚴重時引發不孕。

體寒的人通常會有手腳冰涼、腹痛腹瀉、腰腿和肩頸酸痛、夜尿增多和腿腳易水腫等5大特徵,這是因為寒氣入體後傷到了關節、脾胃和肝腎等部位,如果不及時調理,很容易留下病根,因此一定要重視起來。

百病由寒起?提醒:4个习惯招寒气,有一个也赶紧改,别轻易忽视

四、民以食為天,飲食是最好的養生幫手,選對食材,無論是驅寒還是補陽,都會變得得心應手。

排寒第一物:花椒
花椒不但能排寒,還有非常好的祛濕作用。在宋朝有句詩文寫道:“椒酒難醫百病身。”花椒酒在古代是用來辟邪祛病的,倘若連花椒酒都挽回不了的身體,那真的是無藥可救。可見古人對花椒有多麼看重。花椒酒是把花椒泡在白酒中做成的,散風寒,化寒濕,疏通經絡。甚至還有鎮痛的作用,其實也就是花椒中這股麻麻的感覺,我們牙疼時,土方法便是咬住幾粒花椒,漸漸地嘴巴麻木了,就感覺不到疼痛了。

花椒芽玉米餅
準備適量的花椒芽和花椒,玉米澱粉,食鹽,清水,食用油。花椒芽洗淨後切碎,取一個大碗把花椒芽和玉米麵放入碗中,加入擀碎的花椒,如果吃不慣可以放一些花椒粉,加入一點食鹽和適量清水攪拌成糊糊。平底鍋塗抹一點玉米油,燒熱後倒入麵糊,攤平,之後翻面,烙至兩面金黃即可。麻香爽口,吃完以後胃裡和肚子裡暖乎乎的,特別舒服。

排寒第二物:生薑
如果吃不慣花椒麻麻的口感,也可以用生薑來代替。生薑驅寒祛濕的作用並不亞於花椒。關於生薑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據說當年神農嘗百草時,誤食了一種植物而昏迷,蘇醒後發現側臥處有叢青草,就順手連根拔起,把根塊放到嘴裡腳,過了不久肚子裡就咕嚕咕嚕的叫,等到排泄一番後,身體也恢復了力氣,神農本姓薑,於是就把這個草取名為生薑,意思是讓自己再生的意思。後來民間也有句俗語,叫飯不香,吃生薑。生薑開胃,可以提升我們的食欲,其實關鍵就在於生薑能夠排寒健脾,振奮脾胃的陽氣,如果胃裡都被寒氣包裹,動不動就胃疼,胃脹,那自然一點食欲都沒有。

如果把這些寒氣排出來,胃裡暖暖的,食欲自然就會好轉。生薑性溫,驅寒祛濕,還能解表發汗。尤其是在夏天,我們空調房裡待久了,吃的冷飲太多,受寒後出現頭疼,噁心,胃口下降,胃疼胃脹,拉肚子的情況,都可以用生薑來救急。而且吃薑還有殺菌的作用,像我們夏天喜歡吃涼拌菜等,可以切點薑末進去,既能中和蔬菜的一部分寒涼之性,還能防止一些細菌進入到身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