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血栓性疾病,主要有動脈血栓和靜脈血栓,動脈血栓較之更為常見,靜脈血栓曾經被認為是少見病,誤診、漏診時有發生。到了21世紀之後,靜脈血栓診斷的病例迅速增加.
專家介紹,在日常生活中,靜脈血栓離我們並非很遠。如長時間玩電腦,突發胸悶、猝死,多數就是肺栓塞;老人愛打麻將,長時間的坐著不動,也易出現血栓;長時間坐飛機的人,會出現“經濟艙綜合征”,連續2小時不動,也易形成血栓。
警惕隱形的殺手——靜脈血栓
靜脈血栓也被稱之為隱形殺手,很多靜脈血栓發生並沒有任何症狀,這是其最可怕的地方。所以平時要多留意。
一、下肢靜脈血栓的危害不可小看
美國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症的發病率逐年上升,預計每10萬人可出現478例。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症被認為是第三大心血管殺手,在西方國家,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數超過80萬。
下肢靜脈血栓是血液以非常態在深靜脈內凝結,阻塞管腔,導致靜脈回流障礙的一種疾病。下肢靜脈血栓以腳腫為主要表現,肢體制動、長時間臥床、活動減少等都可引發,手術、感染、創傷引起的血管壁損傷、妊娠、產後和外科大手術也是部分原因。
實際上,在血栓形成初期,身體不會有明顯不適感,直到血栓堵塞程度達到80%~90%才會有所表現,但這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階段。除了腳腫,以下症狀也應多加注意。
暈眩:休息時突然出現暈眩感,如果真正步行或站立,很可能失去平衡與協調能力,嚴重時會昏厥,此為腦血栓先兆。
麻木:四肢因供血不足,而有麻木、疼痛感。
跛行:下肢靜脈血栓加重,患者會出現間歇性跛行症狀,步行幾百米就會腳酸,稍作休息又可緩解。當下肢嚴重缺血時,即使不行走也有疼痛感,甚至出現肢體破潰、傷口不癒合等情況。
花兩分鐘測量腿圍,是發現早期下肢靜脈血栓的好辦法。
用卷尺分別測量髕骨上15釐米以及髕骨下10釐米處的腿圍,分別測量兩條腿後進行對比,如果雙腿的腿圍差距大於1釐米,就要提高警惕。除了過量喝水、少尿等正常情況,也要及時去醫院排查是否存在下肢靜脈血栓!
在生活中,大家都應該要有“防栓”意識。在飲食上,可以多吃新鮮果蔬,少攝入油脂類食物。如果飲食太過於油膩,或是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吃得太多,是血液黏稠的原因之一,發生靜脈血栓的風險更大。
還有,要運動起來,堅持定期的規律的運動可以讓血管更健康。長時間(4小時)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很容易導致下肢血液回流不暢通,易形成血栓。所以,一般建議隔段時間就應該走動走動,如果是受條件限制,可以做做勾伸腳尖,配合提肛運動,對盆腔靜脈回流有一定的幫助。
最後: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如果出現血栓的情況能夠及時到醫院檢查並且積極治療,避免血栓脫落給自己的身體帶來嚴重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