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指南:專家列舉常見的睡眠誤區

睡眠對於每一個正常人都是非常重要的生理需求,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對我們的健康工作學習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部分人生命中很多時間都在睡覺。雖然睡眠對人們來所如此重要,但是大家還是對其有不少的誤區。

誤區一:睡得越多越好

高質量的睡眠對於人體健康至關重要,但是並非睡得越多越好。每天睡眠時間超過10小時的人群,其健康狀況往往比睡7、8個小時的人群更差。睡眠時間過長被認為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疾病顯著相關。

科學研究表明,成年人睡眠時間在6.5—7.4小時之間最佳。當然,最佳睡眠時間根據個人有所不同。

誤區二:打呼嚕等於睡得好

打呼嚕,一般指的是打鼾,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HS)。打呼嚕會影響患者睡眠質量,給身體健康帶來危害。

在睡眠時,OSAHS患者反覆發生上氣道塌陷、阻塞,可引起通氣不足,造成間歇性缺氧、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結構紊亂。部分患者癥狀嚴重,可出現高血壓、認知功能障礙、糖尿病等多器官多系統損害。發現打呼嚕,一定要及時就醫。

誤區三:睡前喝酒助你入睡

不少人認為睡前小酌一杯可幫助入睡。其實,無論飲酒多少,對睡眠而言有害無益。些許酒精或許能助你入眠,但會影響你的睡眠質量。攝入酒精后將阻礙和干擾REM期睡眠,大幅降低睡眠質量。

誤區四:年紀越大,睡得越少

很多人發現自家老人晚上睡得很少,認為年紀越大睡得越少。其實,這樣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如果你仔細自己觀察老人,他們晚上睡得少了,但白天會打瞌睡,比如,剛吃完飯。年紀大的人,晚上睡眠時間可能變短,但總的睡眠時長並不會少很多。

誤區五:如果每晚失眠應該吃藥

實際上安眠藥是為了特殊應激情況,如失業、長途飛行等而用的。如長期失眠,更應該用認知行為治療,訓練你的睡眠感覺及睡眠習慣,如每晚準時上床,睡前不看電視、不玩電腦,至少6小時前不喝含咖啡因飲料及其他生活方式改變。2005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就認為短期治療慢性失眠,這種方法和安眠藥一樣有效。自認為有失眠症的人約有一半是焦慮症或抑鬱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