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有哪些表現說明體內有寒氣?什麼食物可以驅寒?

天一冷,你的關節就難受;一著涼,你就不停跑廁所;一降溫,你就需要羽絨服護體。你以為這些都是冬天的正常表現,其實可能是寒氣已經悄悄找上你。中醫認為:“寒是萬病之源”,“寒”分為內寒和外寒,寒邪會使機體處於凝滯狀態。內寒是因體弱造成氣機無力運動,多伴有虛證表現,如氣短乏力,面色蒼白、睡眠差、食欲不佳等.外寒是由於外界寒氣侵犯機體,使體內氣機受阻,運行緩慢,比如日常生活中常吃冷飲、常吹空調、沖涼浴、吃各種不合時令的食物等,都是導致體寒的常見原因.

百病由寒起?提醒:4個習慣招寒氣,有一個也趕緊改,別輕易忽視

一、中醫說的體寒究竟是什麼“寒”?

眾所周知,自然界的溫度隨著太陽的“東升西落”而變化,白天因陽光而熱,夜晚因無光而冷,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任何物體不管有沒有陽光,其實都是有溫度的,人體自然也不例外,人們日常經常聽到“寒氣入體”、“寒氣傷身”,這個寒和溫度中的冷可是不一樣的。

“精氣神”這個詞每個人都聽過,中醫認為,人體內有氣,這團氣是人體的核心,它安靜了會生寒,它活動了才會生熱,因此寒就意味著人體活力不足,容易生病。

人體的寒也有內寒和外寒之分,其中內寒是人體虛弱導致氣無法活動,會表現出白色發白、氣短乏力的症狀,而外寒是寒氣入侵人體,打亂了人體內部氣的活動規律,此時,人體內的氣為了回歸平衡,就和外界入侵的寒氣“爭鬥”,反而會表現出熱症,也就是寒邪入體、鬱而化熱。

理論上來看,女性由於天生體質偏陰,更容易受寒,因此有“十女九寒”之說,一旦受寒就會氣血運行就受影響,導致氣血不暢,引發關節疼痛、胃炎、腹瀉等症狀,甚至不同部位受寒也會有不同的外在表現,嚴重時會影響生育,因此不可小覷。

百病由寒起?提醒:4个习惯招寒气,有一个也赶紧改,别轻易忽视

二、百病從寒起!4個習慣招寒氣,有一個也趕緊改

人類作為恒溫動物之一,人體有熱度是正常的,但是一旦體內生寒或者寒涼入體,就必然會傷身,危害到健康,因此一定要避免4個容易“生寒”的習慣!

1.熬夜

中醫理論中將子時視為陰盛陽衰的峰值,也就是晚上11點到淩晨1點之間天地之間,陰氣最盛,這段時間是人體休眠的最佳時機,而這個時間段熬夜會導致寒氣入體,打亂人體的睡眠規律,長此以往寒氣傷身就會成為疾病的誘因。

2.飲食偏寒涼

中國部分地區盛行的苗醫認為,自然界的植物都有冷熱之分,而植物和植物果實正是國民食物的主要來源,本性寒涼的食物也是人體受寒的途徑之一,尤其是當代人喜歡吃冰冷的水果和水果製品,更增加了接觸寒涼的頻率。

百病由寒起?提醒:4个习惯招寒气,有一个也赶紧改,别轻易忽视
3.身體太勞累

人體內氣的運行是有規律的,人體恒溫的調節也是有調控機制的,一旦長時間處於高負荷、高壓力的狀態下,身體消耗過大,氣的運行被打亂,溫度調節機制紊亂,就會導致體虛生寒。一般因勞累過度而引發的體寒之人會有脾氣暴躁、記憶下降、消化不良、睡眠不安、全身乏力等症狀。

4.保暖不到位

就像故事中的莉莉,很多年輕人為了追求“酷”和“美”,導致保暖不到位,大冬天吃冰,寒風中露出腳踝,就會給寒氣入體的機會,長此以往就成為了體寒的契機。

百病由寒起?提醒:4个习惯招寒气,有一个也赶紧改,别轻易忽视

三、身體有這些表現,說明體內有寒氣,多留心

人們常說寒涼傷身,其實長期體寒的人自身會有一些外在症狀,很容易分辨,和普通人相比,體寒的人這5個表現最突出。

如上所述,人體內的氣正常情況下處于平衡狀態,偶爾陰陽不調也會在活動規律的調節下快速恢復,但是寒邪的入侵打破規律後就不容易恢復了,還會損耗陽氣,使得代謝功能下降、四肢冰涼、腸胃不適、呼吸不暢等,成為多種疾病的誘因,尤其是在女性群體中,很容易誘發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嚴重時引發不孕。

體寒的人通常會有手腳冰涼、腹痛腹瀉、腰腿和肩頸酸痛、夜尿增多和腿腳易水腫等5大特徵,這是因為寒氣入體後傷到了關節、脾胃和肝腎等部位,如果不及時調理,很容易留下病根,因此一定要重視起來。

百病由寒起?提醒:4个习惯招寒气,有一个也赶紧改,别轻易忽视

四、民以食為天,飲食是最好的養生幫手,選對食材,無論是驅寒還是補陽,都會變得得心應手。

排寒第一物:花椒
花椒不但能排寒,還有非常好的祛濕作用。在宋朝有句詩文寫道:“椒酒難醫百病身。”花椒酒在古代是用來辟邪祛病的,倘若連花椒酒都挽回不了的身體,那真的是無藥可救。可見古人對花椒有多麼看重。花椒酒是把花椒泡在白酒中做成的,散風寒,化寒濕,疏通經絡。甚至還有鎮痛的作用,其實也就是花椒中這股麻麻的感覺,我們牙疼時,土方法便是咬住幾粒花椒,漸漸地嘴巴麻木了,就感覺不到疼痛了。

花椒芽玉米餅
準備適量的花椒芽和花椒,玉米澱粉,食鹽,清水,食用油。花椒芽洗淨後切碎,取一個大碗把花椒芽和玉米麵放入碗中,加入擀碎的花椒,如果吃不慣可以放一些花椒粉,加入一點食鹽和適量清水攪拌成糊糊。平底鍋塗抹一點玉米油,燒熱後倒入麵糊,攤平,之後翻面,烙至兩面金黃即可。麻香爽口,吃完以後胃裡和肚子裡暖乎乎的,特別舒服。

排寒第二物:生薑
如果吃不慣花椒麻麻的口感,也可以用生薑來代替。生薑驅寒祛濕的作用並不亞於花椒。關於生薑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據說當年神農嘗百草時,誤食了一種植物而昏迷,蘇醒後發現側臥處有叢青草,就順手連根拔起,把根塊放到嘴裡腳,過了不久肚子裡就咕嚕咕嚕的叫,等到排泄一番後,身體也恢復了力氣,神農本姓薑,於是就把這個草取名為生薑,意思是讓自己再生的意思。後來民間也有句俗語,叫飯不香,吃生薑。生薑開胃,可以提升我們的食欲,其實關鍵就在於生薑能夠排寒健脾,振奮脾胃的陽氣,如果胃裡都被寒氣包裹,動不動就胃疼,胃脹,那自然一點食欲都沒有。

如果把這些寒氣排出來,胃裡暖暖的,食欲自然就會好轉。生薑性溫,驅寒祛濕,還能解表發汗。尤其是在夏天,我們空調房裡待久了,吃的冷飲太多,受寒後出現頭疼,噁心,胃口下降,胃疼胃脹,拉肚子的情況,都可以用生薑來救急。而且吃薑還有殺菌的作用,像我們夏天喜歡吃涼拌菜等,可以切點薑末進去,既能中和蔬菜的一部分寒涼之性,還能防止一些細菌進入到身體。

疫情期間提高自身免疫力才是重要的,提高免疫力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從2020年開始,新冠疫情突然出現,經歷過這場疫情的人們將永遠保存這份記憶。如今距離新冠疫情爆發已經兩年半左右的時間了,各行各業都經歷著疫情的衝擊,有不少企業和工廠開始接連倒閉。
所有人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樣可以做到來一場想走就走的旅行,甚至連去大型公共場所和醫院都有些心有餘悸。疫情持續這麼長時間,很容易讓人把它和二〇〇三年的非典聯繫起來,兩種病毒有相似性也有不同,但是同為冠狀病毒,當年的非典最終消失了,如今的新冠疫情又該什麼時候結束呢?面對新冠肺炎,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張文宏教授強調:“最有效的藥物是人的免疫力。”

免疫力這個詞我們並不陌生,但你真的瞭解免疫力嗎?它的強弱對身體健康有何影響?在抗疫期間又有何作用?

从非典到新冠,是病毒更聪明了,还是国人免疫力降了?如何提高?
人體免疫力是指人類在長期進化中形成的,身體一系列對外界細菌、病毒和入侵的異物抵抗的一種能力,並不是由某一個單一器官形成或者分泌的,它的組成是一個系統,包括皮膚、各種體液分泌和血液中各種粒細胞、巨噬細胞等,共同構成人體的防禦體系。

主要作用有兩點:
一、針對外界侵入的微生物,像平常說的細菌、病毒,還有各種病原體,都可以進行識別並且進行殺滅。
二、對身體產生的壞死細胞,像癌前細胞、一些失去功能的衰老的細胞,具有有效的去除作用,所以功能非常的強大,是抵禦身體處於正常健康狀態的基本的保護系統,這種保護系統是有特異性和非特異的兩種反應。
有非特異的抵禦能力稱之為先天性獲得的,例如有些疾病從來不得,就像有些海洋微生物導致的一些海洋疾病,但是在人的身體中自然不能夠生存。
還有後天獲得的特異性的免疫,它是通過身體不斷的識別、記憶,然後針對識別標識過的細菌、病毒進行殺滅,維持免疫力的良好的狀態,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基本條件,所以如果免疫力低下,就把自己處於非常危險的狀態,經不起外界的風吹草動或者身體內癌變細胞的快速繁殖。

从非典到新冠,是病毒更聪明了,还是国人免疫力降了?如何提高?
從非典到新冠,是病毒更聰明瞭,還是國人免疫力降了?

瞭解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知道兩種疾病的患病人數對比。世衛組織於2010年8月15日最新統計的資料顯示,我國內地共累計有非典病例5327例、死亡349例;香港1775例、死亡300例;臺灣665例,死亡180例。

而新冠肺炎的病例,比非典病毒的增加了無數倍。世衛組織於2022年4月19日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的累計病例達到了503131834例,死亡病例達到了6200571例。截止19日,我國的確診病例534554例,其中死亡病例達到了14661例。

从非典到新冠,是病毒更聪明了,还是国人免疫力降了?如何提高?
從資料上不難看出新冠感染率更高,但死亡率相對非典更低,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原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表示,新冠肺炎的發生既有天災也有人禍因素,它的起源目前尚不明確,大範圍的傳播使得人人都變成了易感者。

新冠肺炎爆發和身體免疫力之間有一定關係,但任何新發的傳染病,個體一般都沒有免疫抵抗力,傳播主要還是依靠病毒特性。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甯毅教授表示,新冠和非典病毒的毒性完全不同,我們不能因為新冠肺炎感染性較強,就認為是國人免疫力下降所致,這是不科學的。非典和新冠,都是新發傳染病。對於新發的傳染病,一般個體都沒有免疫抵抗力。

短短三年的時間,新冠病毒已經出現了幾代的變異,包括有德爾塔、奧密克戎等,可以說病毒變得越來越狡猾,讓人類疲於應對。

从非典到新冠,是病毒更聪明了,还是国人免疫力降了?如何提高?
經常出現這些症狀,提醒你可能是免疫力出現問題了

當然,無論病毒怎樣變異,擁有一個好的免疫力可以一定程度的幫助身體免受疾病侵擾。在免疫力下降時,身體可能會出現精神較差、疲勞以及容易感冒等症狀,在日常還會出現傷口愈合速度變慢、容易發生感染等,出現這些症狀時一定要引起警惕。

从非典到新冠,是病毒更聪明了,还是国人免疫力降了?如何提高?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身體免疫力低下?

年齡: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的各項機能包括免疫力也會逐漸走下坡路,這也是為什麼老年人會比年輕人更容易生病的原因。

飲食因素:長期營養不均衡、能量攝入不足會導致身體無法有足夠的營養,從而導致身體免疫系統無法正常運行。除此之外,過量攝入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也會導致身體不堪重負,容易誘發免疫力下降;

睡眠因素:睡眠不足、熬夜等都會導致免疫系統受到影響,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有資料顯示,每日睡眠少於5小時的人,相較於每日睡眠7~8小時的人群受到病毒感染的風險會增加8成;

上述的這些因素都可能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避免。這時候有人會說了,既然免疫力低下會給健康帶來這麼多壞處,那是不是說明免疫力越高越好?

當然不是,我們的免疫力應該在體內維持在一個平衡狀態下,過高的免疫力會讓身體過於“敏感”,非常容易誘發一些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出現,如紅斑狼瘡、皮肌炎以及強制性脊柱炎等。

从非典到新冠,是病毒更聪明了,还是国人免疫力降了?如何提高?
想要提高免疫力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

生活習慣

1、有個好的睡眠
有一個高品質得睡眠可以促進體內產生睡眠因數促使白血球增多,加強肝臟得解毒。對消滅體內得細菌和病毒有著很好得説明,所以高品質得睡眠可以很有效地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2、多喝熱水
人是離不開水的,多喝水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保持口腔和鼻腔黏膜處於濕潤的狀態,另外體內的各個器官也都需要吸收水分來保持乳酸脫氫酶來保持活力。

3、多曬太陽
每天適當的曬些太陽可以有效的對殺菌起到效果,還有助於鈣的吸收防止骨質疏鬆,早上八九點下午四五點左右,這個點是曬太陽最合適的時間,不要在溫度過高的時候出去曬避免被紫外線對身體造成傷害。

4、學會釋放壓力
在生活中我們會面臨工作上、家庭上等多方面的壓力,這些慢性壓力嚴重地降低了免疫系統的抵抗能力,長期處於這種狀態會引起巨噬細胞活躍降低,導致免疫反應變弱。

从非典到新冠,是病毒更聪明了,还是国人免疫力降了?如何提高?
吃什麼增強免疫力,八種不容錯過的食物,以下為你介紹

1、香蕉:香蕉是一種很平常的水果,任何人都是可以進食的。香蕉裡面有種叫做生物鹼的東西,具有亢奮和增強信心的功效。同時香蕉裡面的色氨酸和維生素能夠協助腦部產生更多的血清素,從而有效增強免疫力。
2、深水魚:相信很多人對此都有些疑問,而實際上相關實驗證實,魚油裡面的脂肪酸能夠抵抗憂鬱,從而加強抵抗力。
3、菠菜:菠菜屬於常見的綠色蔬菜之一,大部分人都喜歡進食。對女性朋友來講,進食菠菜益處多多。菠菜裡面除了鐵元素之外,還有葉酸。葉酸能夠有效預防精神疾病,像是抑鬱症等等,從而達到加強免疫力的作用。
4、葡萄柚:葡萄柚不但味道誘人,而且還具有提神醒腦的功效。葡萄柚裡面的維生素C含量高,不但能夠加強免疫力,而且還可以抗住壓力,同時其還是產生多巴胺的重要成分。

从非典到新冠,是病毒更聪明了,还是国人免疫力降了?如何提高?
5、大蒜:相關資料統計顯示,進食大蒜之後,大家的疲憊感就會有所緩解,心態也會變得平和,從而使得免疫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6、低脂牛奶:有經前綜合征的女性朋友進食低脂牛奶之後,大部分人的病情有所緩解,這足以證明低脂牛奶能夠有效提高免疫力.
7、蜂膠:蜂膠可以説明大家提升抵抗各種細菌病毒的能力,讓身體免疫系統達到平衡,屬於免疫增強劑之一。
8、蘑菇:吃蘑菇能夠有效促進白血球的出現以及活力,大大提升它們的防範功能,從而達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大家若是想要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不妨每天吃上一些蘑菇吧.

為啥有些人天天補鈣,還是缺鈣?日常補鈣的方法有哪些?

身體缺鈣一直都是國人急需解決的營養問題,據多次權威機構發佈的資料,從1991年開始的調查,居民鈣攝入一直處於較低水準,城鄉地區因為經濟發展不平衡,尤其是膳食營養狀況的差異性很大,在鈣的攝入上十分突出。那麼,缺鈣怎麼辦呢?

如果是年輕人,那麼你還有趁早補鈣的希望,因為越早補鈣對機體儲存鈣來說越有益,如果等到中老年再補鈣,每日補鈣還不足以機體流失的鈣,相對應的預防骨質疏鬆的能力下降。
如果你已經到了缺鈣的程度,那麼就要在醫生或營養師的囑咐下服用一定量的鈣片,加強對鈣片的補充。鈣是人體含量最多的無機礦物質,大約占人體體重的1.5%~2%左右,其中有99%存在於骨骼和牙齒當中,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鈣質的需求量也是不一樣的,其實不管處於哪個年齡階段,補鈣都需要被足夠重視。問題也就來了,什麼時候吃鈣片最好呢?

什么时间吃钙片,对身体最好?这样吃才有补钙效果,别太晚知道了
一、為啥有些人天天補鈣,還是缺鈣?

生活中有不少人和劉大娘一樣,明明一直在補鈣但是卻還是一直缺鈣,引起鈣補不進去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有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影響,具體有哪些呢?

首先,每個人身體對於鈣質的吸收率有所不同,即便是補充足量的鈣元素,身體所能吸收的量也可能只有25~40%之間,年齡越大吸收率也會越差,這樣一來很可能會導致身體缺鈣;

其次,日常的飲食中包含大量菸酒、濃茶、咖啡以及高鹽食物等,都會導致身體對於鈣質的吸收受到影響,導致大量的鈣質會隨著廢棄物排出體外;

最後,日常陽光日照不足、活動量不足也容易導致鈣元素吸收率下降。前者會引起身體內的維生素D含量減少,身體無法合成鈣質;而缺乏運動則會導致身體無法吸收鈣元素,即便是補充再多的鈣質,也很難讓體內的骨質增加。

什么时间吃钙片,对身体最好?这样吃才有补钙效果,别太晚知道了
二、哪些人群更易缺鈣?有什麼症狀?

缺鈣這個症狀存在一定的“青睞人群”,嬰幼兒、兒童青少年、孕產婦、絕經期女性以及老年人都非常容易缺鈣。不同的人群缺鈣後會出現的症狀也不同,讓我們一一來瞭解。

嬰幼兒:缺鈣會導致嬰幼兒難以入睡,即便是入睡後也很難進入深度睡眠,會反反復複的醒來,不斷啼哭。睡眠狀態下經常會驚醒,還會出現盜汗症狀。日常對於食物興趣非常小,有嚴重的偏食、厭食傾向,在智力、骨骼發育上也會比常人更慢,一般13個月後才會開始學步,10個月後才會長出牙齒;

青少年:缺鈣會導致出現明顯的生長疼痛,日常非常容易抽筋。在學習、生活上很難集中注意力,在睡眠充足的前提下還是經常感覺疲倦,並且體質也會比常人要差,經常會有感冒、過敏症狀;

孕產婦:孕期女性需要一人補鈣二人使用,所以很容易會有缺鈣症狀。一旦缺鈣會導致胎兒、母親的身體都受到不良影響,女性會頻繁出現抽筋症狀,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導致胎兒發育異常、流產等出現;

什么时间吃钙片,对身体最好?这样吃才有补钙效果,别太晚知道了
絕經期女性:絕經期前後的女性體內雌激素水準分泌量較低,會促進骨質流失,易引起女性出現骨質疏鬆、骨折、牙齒鬆動、腰背疼痛等症狀出現;

老年人:老年人缺鈣會引起明顯駝背、身高降低症狀出現,同時還會伴有食欲減退、便秘、消化道潰瘍以及全身疼痛的症狀出現。

不同人群都可以來對照下上述的異常症狀,如果你身上出現了這些症狀,說明你可能缺鈣了,一定要注意及時補充。但值得提醒的是,不同的人所需要補充的鈣質也不同,不能一瓶鈣全家補。

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臨床營養師李寧表示,嬰幼兒補鈣應首選添加維生素D、口味淡以及餵養方便的鈣製劑進行補充;兒童需要選擇無糖鈣質,預防齲齒發生;孕婦建議選擇含有山梨醇的鈣質,在補鈣的同時還能幫助緩解便秘;中老年人選擇鈣劑,建議選擇添加了維生素D、K的,可幫助預防骨質疏鬆發生。

什么时间吃钙片,对身体最好?这样吃才有补钙效果,别太晚知道了
三、什麼時間吃鈣片,對身體最好?

補鈣除了要選對鈣片以外,正確的吃鈣片也同樣重要,吃錯了很可能會起不到好的補充效果。

北京協和醫院于康教授表示,補鈣一定要記住兩個原則,一是提高吸收率、二是減少不良反應。

口服鈣劑進入體內後,需要在胃酸作用下分解成鈣離子,最終才能被身體更好的吸收利用。日常服用鈣劑的時候,建議隨著三餐一同食用,進餐時胃內的胃酸大量分泌,有利於鈣劑分解成鈣離子,被身體吸收利用。特別是一些消化功能本身就不好的老人小孩,一定要注意不能空腹服用鈣劑。

另外,不同的鈣製劑服用時間也不同,有些是一日三餐食用,也有些是晚上服用一次。

相較於其他時間點,晚上睡前補鈣是最佳的時間點,因為這個時間段我們血液內的鈣處於平衡狀態下,白天通過飲食攝入的鈣元素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為了避免骨頭內的鈣質被提取出來,夜間的這次補鈣是絕對不能錯過的。

什么时间吃钙片,对身体最好?这样吃才有补钙效果,别太晚知道了
四、日常補鈣效果更佳

日常可以適當的多攝入一些含鈣量豐富的食物,以100g為例,牛奶內的鈣元素一般在1404mg、蝦皮為991mg、黑芝麻為780mg、河蝦為325mg、黑豆為224mg、豆腐為116mg、雞蛋為48mg、草魚為38mg……在保證營養均衡的前提下,多攝入這些食物可幫助身體補鈣。

什么时间吃钙片,对身体最好?这样吃才有补钙效果,别太晚知道了

補鈣最快、最好的食物有:

一、芝麻醬。在日常食物中,含鈣量豐富的是芝麻醬,每100g的芝麻醬中,鈣的含量為1057mg。芝麻醬的營養豐富,而且它含有大量的鈣,比蔬菜和豆類都高得多。
二、蝦皮。蝦皮裡有大量的鈣,在100g的蝦皮裡,就有991mg鈣,蝦皮的營養價值很高。
三、牛奶。牛奶的營養成分很高,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而且鈣、磷比例比較適當,利於鈣的吸收。
四、乳酪。乳製品是食物補鈣的最佳選擇,乳酪是含鈣較高的乳製品,而且這些鈣很容易吸收。每100g的乳酪中,鈣的含量為659mg,鈣含量豐富。
五、薺菜,除了乳製品、蝦皮這些常見的補鈣聖品以外,其實蔬菜的鈣含量也是很高的,每100g的薺菜中,鈣含量為294mg。以上五種食物,是補鈣最快、最好的食物。

什么时间吃钙片,对身体最好?这样吃才有补钙效果,别太晚知道了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運動能夠促進血液迴圈,加速新陳代謝,還可以提高機體活力,有益於身體健康。運動還可以增進食欲,促進老年人攝入更多的食物,從而保證鈣質的攝取,不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現象。老年人在運動時要注意適量,運動量也應該循序漸進地增加,以免損傷身體.

曬太陽能夠促進人體合成維生素D,而維生素D又能夠促進鈣質的吸收和利用,對於缺鈣的老年人而言,經常曬太陽可以幫助身體充分利用所攝入的鈣質,從而快速有效地起到補鈣的作用。因此,在氣溫合適的情況下多曬太陽,對於補鈣是非常有益的。

蒲公英能殺死癌細胞,是抗癌“神器”?蒲公英對甲狀腺結節有什麼好處?

甲狀腺結節是怎麼形成的?門診上經常有患者提出類似的問題。一般而言,一個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都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指的是家族遺傳的背景,一般無法改變,而外因包含有感染的因素、生活習慣的因素等。對於甲狀腺結節而言,外因之中,情緒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長期的焦慮、抑鬱、緊張、生氣等等,都會對甲狀腺結節有極大的影響。因此對於一些朋友而言,如果有上述的不良情緒,一定要去合理的管控。而對於存在甲狀腺結節的朋友而言,更要去積極地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否則您的甲狀腺結節會進一步的增大。

為什麼會患上甲狀腺結節?  

自身免疫: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時很容易併發甲狀腺結節。
壓力過大:長期的抑鬱、高壓、緊張、勞累都容易引起甲狀腺結節。
碘攝入過多:長期進食高碘的海鮮、紫菜、海帶,食物添加碘鹽過多引起碘過量,造成結節。
放射性接觸:放射性接觸是甲狀腺結節甚至是甲狀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
遺傳:家族中如果有此病,其子女患病比率會相對增高。

蒲公英能治疗甲状腺结节?不想结节癌变,3类食物爱吃也要管住嘴一、蒲公英能治療甲狀腺結節?

民間有不少關於蒲公英的傳言,其中比較常見的是說蒲公英具有消炎解毒作用,對於甲狀腺結節患者而言是個“福音”,經常喝蒲公英可以消結節,然而這個說法真的可信嗎?

的確,蒲公英屬於中藥的一種,具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尿以及消炎去火功效。但對於有甲狀腺結節的患者而言,不能完全依靠喝蒲公英水來治病,它最多只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更多的只是調理體質,不能代替專業的治療。

罹患甲狀腺結節的患者,如若盲目的只吃蒲公英來抗病,很可能會引起病情持續發展、進一步惡化,對於自身健康會帶來額外的風險,不建議這麼做。

再加上蒲公英並不適合所有人,一些本身胃腸道功能不好、體質寒性的人來說,食用蒲公英反而會引起噁心、嘔吐、腹瀉等不適症狀出現。要想早日消除甲狀腺結節,及早就醫才是最佳選擇。

蒲公英能治疗甲状腺结节?不想结节癌变,3类食物爱吃也要管住嘴
二、蒲公英還能殺死癌細胞,是抗癌“神器”?

網路上近日新興的傳言稱,加拿大科學家發現蒲公英根可以在48小時內殺死98%的癌細胞。該傳言一出,令無數人為之振奮,很多人抓緊去買了蒲公英打算回來吃,希望以此來起到抗癌的作用。

但是也有人對此持懷疑態度,一個小小的蒲公英竟是抗癌神器?那怎麼醫生還沒大肆宣傳讓大家趕緊吃蒲公英呢?

事實上,這個文章非常斷章取義,研究的確存在。但僅針對試管內的癌細胞和部分動物,人體身上的實驗還在進行當中,沒有確切的結論。再加上研究中使用的是蒲公英根的提取物,不能直接和蒲公英劃上等號,直接說蒲公英具有抗癌作用的說法是不可信的。

目前醫學界沒有任何的研究證明蒲公英等野菜具有抗癌作用,植物內的確含有烷化劑、抗代謝鮪等物質,這些物質對於癌細胞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但“任何不談劑量的說法都是在耍流氓”,植物內的提取物多濃度較高,且是從很多植物內提取出來的。單株植物內所含有的量非常有限,想要依靠食用這些植物來抗癌,需要食用幾千克甚至是幾十千克的量,食用後身體還不一定能吸收,所以勸大家還是省省吧!

想要抗癌還是得從生活中的細節做起,包括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以及定期體檢等,沒有捷徑可走。

蒲公英能治疗甲状腺结节?不想结节癌变,3类食物爱吃也要管住嘴
三、常喝蒲公英泡水,這些好處看得見

雖然不能治療甲狀腺結節,也不能殺死癌細胞,但是一種藥食同源的植物,《本草新編》記載:“蒲公英潰堅腫,消結核,解食毒,散滯氣”。

對於一些經常容易上火的人而言,喝蒲公英水可以起到不錯的去火消炎效果;

尿道炎患者主要是由於炎症感染引起,而蒲公英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尿道炎患者適當的服用蒲公英可幫助輔助治療病情;

還有部分女性由於體內肝火旺盛,繼而誘發了乳腺結節、增生發生,這種情況下可以適當的喝蒲公英水,能起到一定的預防和改善作用。

雖然說蒲公英可以給身體帶來不少好處,但是它不適合所有人,一些本身腸胃功能差、容易腹瀉的人要避免吃蒲公英,容易加重本身的症狀;

還有就是一些本身久病、體質虛弱的人而言,也不建議吃蒲公英。因為蒲公英是寒性物質,虛弱人群服用可能加重病情,還可能誘發其他疾病。

因此,生活中不可盲目服用蒲公英,在喝之前要瞭解清楚服用禁忌,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蒲公英能治疗甲状腺结节?不想结节癌变,3类食物爱吃也要管住嘴
四、不想結節癌變,食物再愛吃也要管住嘴

第一、花椒。患有甲狀腺結節,要注意禁食花椒,因為花椒容易刺激甲狀腺,加重結節病症,影響恢復。
第二、辣椒。辣椒也具有較強的刺激性,需要忌口。建議甲狀腺結節患者多吃清淡、無刺激性食物,如番茄、黃瓜、西蘭花等。
第三、甲魚。患有此病還要注意禁食甲魚,因為甲魚中碘含量較高,過量食用容易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影響健康。
第四、海帶。海帶也不建議患者食用,因為海帶中碘元素含量也很高,吃多了不利於疾病恢復。
第五、螃蟹。螃蟹屬於高蛋白、高膽固醇食物,吃多了易引發併發症,危害健康。所以說螃蟹也是甲狀腺結節患者的飲食禁忌,不可觸碰。
第六、紫菜。紫菜中碘元素含量也很高,不宜觸碰。除此,還有一些高碘食物需要患者忌口,如蚶幹、蛤幹、幹貝、帶魚等。

蒲公英能治疗甲状腺结节?不想结节癌变,3类食物爱吃也要管住嘴

患有甲狀腺結節,在飲食上一定要格外注意,少吃或不吃含碘量較高的食物,以免危害健康。除此,還有對甲狀腺有刺激作用的食物,患者也要遠離,不宜觸碰。只有做好這些禁忌,才能減少飲食危害,更好的實現健康恢復。另外在此病恢復期間,患者還要注意做好其他防護,如保持情緒穩定、避免熬夜、避免抽煙酗酒、按時服藥、定時檢查甲狀腺功能等,做好這些都能輔助醫治,促進疾病恢復。

長期吃肉會增加致癌的風險嗎?肉究竟還能不能吃?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重,近年來,癌症一詞也是頻頻地被大家提起。
據世衛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佈的2020資料表明,2018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在1810例,死亡病例在960萬。其中,中國作為癌症大國,有大概457萬的新發病例,300萬的死亡病例,位居榜首。面對如此高發的癌症病例數,許多的中老年人群開始尋找一種新的養生方式,比如素食飲食式;因為此,很多人群認為,癌症的高發離不開“肉食”,長期吃一些油脂高的食物會導致身體無法消化,累積在體內,不及時調理,就會引起各種問題,如誘發癌症。事實到底如何呢?長期吃肉,會增加致癌的風險嗎?

吃肉会增加癌症的风险,是真的吗?提醒:这3种肉真的应该要少吃

一、吃肉會增加癌症的風險嗎?

隨著物質條件的增長,很多人過上了無肉不歡的生活,然而,近期吃肉致癌的消息傳出,讓喜好吃葷的人很擔心患癌,其實,關於吃肉會不會增加癌症風險,還真有人做過研究。

醫學權威期刊《英國醫學委員會內科學(BMC Medicine)》曾發表過一項由英國牛津大學研究人員進行的研究,該研究在2006-2010時間段內,對47.5萬參與者進行監測,收集了他們的疾病資料,包括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關節病、泌尿生殖系統等各方面,後續平均跟蹤調查時長達到8年。

研究發現,未加工紅肉和加工肉類的攝入量和心臟病、結腸病、糖尿病、肺炎、胃病等25種疾病風險呈正相關,也就是攝入量增加,疾病風險也增加。

吃肉会增加癌症的风险,是真的吗?提醒:这3种肉真的应该要少吃

《英格蘭醫學雜誌》曾發表過瑞士科學家的某大型調查專案,結果顯示,醃肉、熏肉等加工肉每天吃160克以上的人會比每天只吃10-20克的人增加44%的早亡率,事實上,資料顯示只要每天吃超過40克,壽命就會縮短。

《英國醫學委員會內科學》發表了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採用英國生物樣本庫中年齡在40-70歲,共472377名參與者的收據其中女性54%、男性46%,在考慮到運動、菸酒、體重和身高等多種因素的條件下,通過對參與者飲食結構和食材種類的統計和分析,最終發現,在11.4年的長期隨訪中,新發癌症患者54961名,男性前列腺癌新發9501,女性絕經後新發乳腺癌7537名。

結果顯示:少量吃肉(一周少於5次)的人患癌風險,和經常吃肉(一周超過5次)的人相比降低2%,魚素食者(只吃魚肉,不吃其它肉類)患癌風險降低10%,而素食者患癌風險降低14%。

從資料中看,吃肉確實和癌症風險有一定的關係,尤其是吃肉過多時,癌症風險直線上升。

吃肉会增加癌症的风险,是真的吗?提醒:这3种肉真的应该要少吃

二、那肉究竟還能不能吃?

吃肉雖然和疾病、癌症之間都有著深刻的聯繫,這也是很多人在聽說吃肉致癌之後恐懼吃肉的根源,但是“和肉徹底說拜拜”也並非好事。

肉其實是人們可以吃也必須要吃的食物,因為吃肉致癌的前提是過量食用肉類或長期大量食用特殊加工的肉類。再加上上述研究資料也顯示,素食者的患癌率和少量吃肉的人相比,反而有所升高。

此外,肉類和植物相比營養成分和物質結構都有所不同,一旦不吃肉,也可能會造成人體營養缺失,嚴重的可能會引起疾病,比如:缺鐵性貧血、皮膚粗糙、結石、內分泌失調等。肉類含有更優質的蛋白質,是人類補充優質蛋白質的重要途徑,肉類含有的鐵元素也更容易被吸收。

由此可見,大量吃肉是不行的,不吃肉也會造成疾病風險,因此一定要適量食用控制好肉類的攝入量就可以達到健康吃肉的目的。

吃肉会增加癌症的风险,是真的吗?提醒:这3种肉真的应该要少吃

三、醫生建議這2種肉一定要少吃

●加工類肉類
加工肉類指的是肉類經過醃制、煙熏、發酵或者其他手段來保存或增加風味後的產品。像平時常見的有香腸、臘腸、醃肉、肉罐頭等等。我們來看一看這些食物為什麼會被列入到一類致癌物的名單之中。
之所以加工過的肉製品被列為一類致癌物,是因為主要考慮到裡面可能會含有亞硝酸鹽和多環胺類化學物質有關。醫生給大家普及一下,新鮮的肉類在經過醃制、薰制等加工過程的時候,可能會產生亞硝酸鹽。
雖然,亞硝酸鹽本身並不具有致癌性質,但是它在進入人體後,受到特定條件的影響有可能會產生亞硝胺類物質,而亞硝胺類物質是具有致癌性的。除此之外肉類在烹飪的過程中會產生多環胺類物質,而這種物質也同樣具有致癌性。
所以在生活中儘量少吃或不吃加工類的肉類製品,這對我們預防癌症是有一定作用的。

吃肉会增加癌症的风险,是真的吗?提醒:这3种肉真的应该要少吃

●紅肉
除了加工類的肉製品應該少吃,在平時被列為2A類致癌物的紅肉也應該少吃。醫生再來說一說紅肉都是指的哪些肉類。
紅肉最主要的特徵就是顏色很紅,比如豬肉,牛肉和羊肉等,這些肉都應該少吃。但是並不是所有紅顏色的肉都是紅肉,比如煮熟的三文魚和蝦蟹。
那為什麼也要少吃紅肉呢?美國癌症研究協會雜誌 Cancer Discovery上,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腫瘤學家Marios Giannakis博士的研究團隊首次將結腸直腸癌與紅肉聯繫起來。而結果表明,過多的紅肉攝入可能會導致烷基化損傷,誘導有的基因發生致癌突變。所以食用紅肉也是發生結直腸癌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

除此之外,在生活中對紅肉或其他肉類的吃法也有可能會增加癌症的風險。
比如高溫烹飪的肉類,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食物在高溫下烹飪,會發生一種化學變化,這種化學變化會產生一種名叫丙烯醯胺的致癌物,丙烯醯胺在2A級致癌物上同樣榜上有名。雖然說高溫烹飪的肉類致癌性不強,但是長期大量的攝入,也會增加自身患癌的風險。所以,平時我們應該減少或者拒絕高溫烹飪肉類的攝取。

而受到大家喜愛的燒烤也有增加患癌症的風險。在燒烤的時候,肉類在高溫下直接燃燒,或者被烤出的脂肪滴受到高溫影響,都會產生“苯並芘”這種致癌性比較強的致癌物[1],經常吃會嚴重損害健康。所以不只是要注意少吃這些肉,怎麼吃同樣也需要我們去注意。

吃肉会增加癌症的风险,是真的吗?提醒:这3种肉真的应该要少吃

四、

吃肉的方法都有些什麼?

1、少吃內臟
動物的內臟含有大量的膽固醇,並且其中還含有大量的嘌呤物質,也就會使人體的尿酸濃度升高,所以生活中最好就避免吃太多動物內臟。如果是想要減肥的人群,最好就不要吃動物內臟,因為動物內臟之中含有飽和脂肪酸,容易使人體發胖。

2、首選魚肉兔肉
首選魚肉兔肉的原因主要就是這些肉類含有的膽固醇和脂肪酸偏少,並且能夠提供大量的蛋白質,這樣也就能保證營養補充。而且魚肉兔肉相對也比較便宜,作為主要的肉類食物也沒有問題。

3、吃肉要去皮
肉類的脂肪主要積聚于皮下,所以吃肉的時候想要避免肥胖,最好就把皮去掉。如果是肥瘦相間的肉類,可以考慮將一部分的肥肉與皮一同剔除,這樣就能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

4、肉和菜混搭
日常生活中最好就避免單純的吃肉,因為單純吃肉會攝入過多的熱量,可以把肉與菜混搭在烹飪的時候就放入一定的蔬菜,這樣既能避免膽固醇過多,也可以適當的調整口味。

吃肉会增加癌症的风险,是真的吗?提醒:这3种肉真的应该要少吃

5、搭配一定的蘸料
吃肉的時候可以搭配一定的蘸料,因為使用蘸料的時候要用到蒜泥以及醋,這些蘸料就能夠有效地降低身體膽固醇,幫助人體控制血壓。不僅能夠調整肉類的口味,還可以防止各種心血管疾病發作。

6、以粗糧為主食
在吃肉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粗糧作為主食來食用,因為粗糧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人體降低血壓和膽固醇,這樣吃肉帶來的風險也就會大大降低。

7、選擇瘦肉
在買肉的時候最好就選擇瘦肉,因為瘦肉脂肪含量較少,也就不容易提高身體的膽固醇,並且瘦肉中含有足夠的營養以及蛋白質,足夠對身體進行營養補充。

耳朵癢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如何科學處理?

閑著的時候會不自覺的伸出小指,摳耳朵裡面。有些強迫症患者也喜歡用棉簽掏耳朵。看到棉簽上乾淨了心裡才舒服。這說的是不是你?人們可能會說,經常掏耳朵,也是為了乾淨。耳朵老是發癢才會想要掏耳朵。耳朵是非常重要的聽覺習慣,也能反映身體健康狀況。從傳統醫學方面出發,耳朵上遍佈穴位,一旦哪方面出現問題,很可能是疾病發出的信號。人們在痛感與瘙癢之間傾向於前者,認為痛才是病,瘙癢不適,選擇忍耐,事實上這種認知比較片面。那麼問題來了,耳朵癢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如何科學處理?耳朵里面经常发痒?提醒:别以为是小毛病,或是4种疾病“警报”

耳朵老是癢的原因有很多,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第一,耳朵裡耵聹腺比較旺盛,分泌過多的耵聹,在耳朵內可能會引起局部的皮膚瘙癢,平時要適當的進行清理,如果耳朵裡的耵聹太多或者形成硬塊,必要時可到醫院請專業醫生清理。
第二,炎症性耳道疾病也會引起耳朵發癢,比如黴菌性外耳道炎典型症狀是發癢,建議到醫院把黴菌性的團塊和分泌物清除,使用局部藥膏或全身用藥對症治療。
第三,過敏體質的人群如果接觸到過敏物質,也可能會引起外耳道皮膚發癢,比如外耳道濕疹等。

耳朵里面经常发痒?提醒:别以为是小毛病,或是4种疾病“警报”
一、掏耳朵對耳道的傷害究竟有多大?

很多人都會用手指、棉簽或掏耳棒等來掏耳朵,但其實醫生都不建議自行掏耳朵。我們常說的耳屎,醫學上稱為耵聹,是耳道耵聹腺的分泌物。耳屎其實是個“好東西”,可以潤滑耳道,保護外耳道皮膚,還能防塵防蟲、消滅細菌,保護耳道免受水滴、沙石等刺激。

一般情況下,耳屎會隨著嘴巴張合、咀嚼等動作自行脫落排出,是無需刻意清理的。

自行掏耳朵,如果操作不當會帶來很多危害。亂掏耳朵,耳屎可能會越掏越深,造成耳道堵塞,導致聽力下降。而且耳道的皮膚很薄又脆弱,經常掏耳朵可能會因摩擦而損傷耳道皮膚,引起耳道發炎。

另外,如果用不乾淨的工具或者手去掏耳朵,可能會把微生物帶到耳道內而造成耳道受感染。耳道一旦發炎,會出現耳朵疼痛、腫脹、耳道流膿或結痂等症狀。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還可能會造成鼓膜穿孔,引發耳鳴、聽力下降,甚至是顱內感染。

耳朵里面经常发痒?提醒:别以为是小毛病,或是4种疾病“警报”
二、為什麼耳道會經常發癢,4個原因很常見

引起耳道發癢的原因有很多,常見原因有細菌感染、真菌感染、耳屎或外耳道異物刺激、過敏反應

有些人因為外耳道受到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感染,而出現發癢、疼痛、流膿等症狀;

有的人耳朵發癢跟真菌感染有關,因為外耳道結構像略曲折的管子,一旦局部潮濕且時間久了,就很容易會繼發真菌感染;

有的人耳朵癢是因為耳屎積聚成硬塊或是外耳道有異物,容易刺激外耳道皮膚,從而引發炎症而造成耳道發癢;還有的人耳朵癢是因為耳朵局部皮膚濕疹(多見於吃母乳的嬰幼兒)、過敏性鼻炎等過敏反應引發的。

耳朵里面经常发痒?提醒:别以为是小毛病,或是4种疾病“警报”
三、耳朵裡面經常癢,或是4種疾病表現,別忽視

耳朵如果經常覺得癢或者巨癢無比,千萬別以為淘一淘就能解決,有時候很可能是疾病的徵兆,需要對症治療。

皮膚過敏:部分人屬於過敏體質,一旦接觸了過敏原或者飲食不健康,耳朵皮膚就容易過敏而導致發癢。在皮膚過敏的時候,除了有瘙癢症狀外,皮膚也會明顯發紅。

外耳道濕疹:如果耳朵莫名地發癢,需要考慮是否存在外耳道局部濕疹的情況,外耳道濕疹可能跟過敏反應、個人衛生等有關,有的人是因為使用滴耳藥、洗髮水等引起的,有的人是因為中耳或外耳炎症引起的。

如果本身身體比較敏感,又不注意個人衛生,耳朵皮膚狀態就容易變差而出現濕疹。外耳道濕疹的常見表現為,外耳道發癢、出現小紅疹、有淡黃色或清水樣的滲出液、皮膚糜爛或增厚、脫屑、黃色結痂。

真菌性外耳道炎:真菌性外耳道炎是指由曲黴菌、毛黴菌、念珠菌、青黴菌等真菌引起的外耳道炎症。

通常是因為外耳道潮濕、損傷或者不當使用抗生素滴耳藥導致的,常見表現為外耳道發癢或有悶脹感、外耳道皮膚充血腫脹或者滲血、痂皮多而堵塞外耳道或者覆蓋鼓膜、外耳道深部出現黴苔等。

耳朵里面经常发痒?提醒:别以为是小毛病,或是4种疾病“警报”

老年性糖尿病:老年性糖尿病患者因為體內脂肪和血糖代謝異常,很容易會引起多種糖尿病併發症,而皮膚瘙癢是糖尿病的常見症狀。

如果糖尿病患者不注意飲食,吃太多甜辣類食物、過敏性食物,加上經常熬夜,作息不合理的話,就會導致血糖控制不好,容易出現皮膚瘙癢症狀,其中就包括耳朵瘙癢。

耳朵里面经常发痒?提醒:别以为是小毛病,或是4种疾病“警报”
四、保護耳朵健康的五個注意事項,幫助大家獲得更多的健康。

一、少挖耳垢。
耳垢是一種外耳道的分泌物,有保護功能,不需要特別清理,不適當地挖耳會導致外耳道炎,甚至造成鼓膜外傷穿孔,引起中耳感染,影響聽力。如耳垢過多堵塞外耳道,可到醫院進行清理。

二、游泳時最好使用耳塞。
使用耳塞可以有效防止有水浸進耳朵。如果因不慎耳朵進水後要及時擦乾,避免誘發耳內感染。同時避免深潛水。一是深水會對鼓膜造成壓力傷,二是易引起眩暈,引發危險。

耳朵里面经常发痒?提醒:别以为是小毛病,或是4种疾病“警报”
三、避免應用耳毒性藥物。
可以致聾的藥物主要有: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等,這些藥物易損害內耳,造成耳聾和平衡失調。

四、遠離嘈雜環境。
久處雜訊環境會導致耳內的微細血管痙攣,供血減少,造成雜訊性耳聾。

五、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如長戴耳機聽音樂;總用一側的耳朵聽電話或通話時間過長;長期精神緊張,不能合理安排作息。

不健康膳食是導致死亡最大的風險因素,一日三餐到底該怎麼吃?

現在肥胖、脂肪肝、2型糖尿病、炎症性腸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各種慢性病發生得越來越多,但是幾十年前卻很少發生!為什麼會這樣?飲食不良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最近幾十年來,國人的飲食方式發生很大變化,能量攝入越來越多,能量消耗越來越少,外賣等高脂高糖飲食越來越流行,含糖飲料越來越多,蔬菜吃的越來越少,

民以食為天,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而飲食不但是為我們提供生命之源的重要方式,也是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重要方面,我們天天談健康飲食,合理膳食,但不良飲食習慣,對於健康與壽命的影響有多大呢?近日,一篇發表於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雜誌的一篇研究,對此做出了全面的研究分析。今天我們就結合這個研究,來和大家談一下健康飲食的那些事兒。

柳叶刀:不良饮食影响寿命,这3种饮食坏习惯,比高脂高糖更危险
一、柳葉刀:不健康膳食是導致死亡最大的風險因素

《柳葉刀》發佈了一項關於膳食對全球負擔影響的研究,該研究調查了195個國家在1990年-2017年之間,關於15種膳食成分的消耗趨勢。

研究估計全球超過一半死亡的人數與不健康膳食有關,對我國而言,飲食風險因素排名前三的分別是:高鹽飲食、全麥食品攝入不足以及水果攝入不足

這個結論顛覆了大眾以往認知,原本普遍認為,慢性病主要存在的誘因是食入過量紅肉、高糖食品、高納食品等,但結果顯示反而食用全穀物、水果、堅果和種子、蔬菜等食物過少,可導致的死亡人數更多

柳叶刀:不良饮食影响寿命,这3种饮食坏习惯,比高脂高糖更危险
二、盲目避碳水,真的會減壽

很多人為了減肥或者控糖,刻意不吃主食。有的人不顧及分量,吃太多主食,這樣的做法都在危害健康。

《柳葉刀•公共衛生》的一項研究發現:總體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和預期壽命之間存在著U形關聯

柳叶刀:不良饮食影响寿命,这3种饮食坏习惯,比高脂高糖更危险
其中,Energy from carbohydrate(%)是指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占比;Hazard ratio 是指風險比。

具體而言,即全天攝入總能量中,碳水化合物比例小於40%,或者大於70%,都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而中等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者(50%-55%)死亡風險最低

研究者調查發現,50歲的人如果遵循適度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占比50-55%)攝入,平均可以再活33.1年。說白了,就是碳水化合物不可不吃,也不可多吃。

三、那到底該怎麼吃?

食物多樣,穀類為主。每天的膳食應包括穀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建議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週25種以上。每天攝入穀薯類食物250—400克,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50%以上。

吃動平衡,健康體重。體重是評價人體營養和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吃和動是保持健康體重的關鍵。各個年齡段人群都應該堅持天天運動、維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體重。體重過低和過高均易增加疾病的發生風險。推薦每週應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堅持日常身體活動,平均每天走6000步;儘量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動則有益。

柳叶刀:不良饮食影响寿命,这3种饮食坏习惯,比高脂高糖更危险

多吃蔬果、奶類、大豆。蔬菜、水果、奶類和大豆及製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果是膳食的有益補充。蔬菜和水果是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的重要來源,奶類和大豆類富含鈣、優質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對降低慢性病的發病風險具有重要作用。提倡餐餐有蔬菜,推薦每天攝入300—500克,深色蔬菜應占1/2。天天吃水果,推薦每天攝入200—350克的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吃各種乳製品,攝入量相當於每天液態奶300克。經常吃豆製品,每天相當於大豆25克以上,適量吃堅果。

適量吃魚、禽、蛋、瘦肉。魚、禽、蛋和瘦肉可提供人體所需要的優質蛋白質、維生素A、B族維生素等,有些也含有較高的脂肪和膽固醇。動物性食物優選魚和禽類,魚和禽類脂肪含量相對較低,魚類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蛋類各種營養成分齊全;吃畜肉應選擇瘦肉,瘦肉脂肪含量較低。過多食用煙熏和醃制肉類可增加腫瘤的發生風險,應當少吃。推薦每週吃魚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類280—350克,平均每天攝入魚、禽、蛋和瘦肉總量120—200克。

柳叶刀:不良饮食影响寿命,这3种饮食坏习惯,比高脂高糖更危险
少鹽少油,控糖限酒。我國多數居民目前食鹽、烹調油和脂肪攝入過多,這是高血壓、肥胖和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發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因此應當培養清淡飲食習慣,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烹調油25—30克。過多攝入添加糖可增加齲齒和超重發生的風險,推薦每天攝入糖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水在生命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應當足量飲水。建議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兒童少年、孕婦、乳母不應飲酒,成人如飲酒,一天飲酒的酒精量男性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

柳叶刀:不良饮食影响寿命,这3种饮食坏习惯,比高脂高糖更危险
按需備餐,保持衛生。勤儉節約,珍惜食物,杜絕浪費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按需選購食物、按需備餐,提倡分餐不浪費。選擇新鮮衛生的食物和適宜的烹調方式,保持飲食衛生。學會閱讀食品標籤,合理選擇食品。應該從每個人做起,回家吃飯,享受食物和親情,創造和支持文明飲食新風的社會環境和條件,傳承優良飲食文化,樹立健康飲食新風。

肝臟功能下降,是否眼睛會先知道呢?吃什麼對眼睛好?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麼一句話——“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的確,眼睛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眼睛出現問題,生活也會受到影響,而如果身體出現異常的話,有時候眼睛給我們進行提醒。眼睛透露了健康秘密!

肝臟功能良好是維持健康的條件之一,很多人肝臟發生了病變,身體就會有某些特殊信號,因此平時應該注意肝臟健康保養,通過良好習慣養成來讓肝臟維持最佳狀態,這樣生理功能可以維持,人的壽命會延長一些。很多人肝臟發生了病變,信號就會產生。肝臟功能下降,是否眼睛會先知道呢?很多人都說肝臟一旦發生病變眼睛就會有信號產生,確實,人的眼睛跟肝臟有密切的聯繫,很多肝臟疾病發展的過程中都會讓眼睛先發出信號。

健康问题,眼睛有预兆!眼睛出现4种异常,或是4种疾病“警报”
吃什麼對眼睛好

1、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維生素A對眼睛非常的重要,如果身體缺乏維生素A的話,眼睛對黑暗的適應能力就會減退。在黑暗中看不見東西,嚴重的話甚至會得夜盲症。多吃維生素A的食物,還能夠預防和治療乾眼病。
2、維生素B群含量豐富的食物: 眼睛的視網膜中儲存有相當多量的遊離維生素B2。如果寶寶維生素B族缺乏,會導致眼睛畏光、流淚、燒疼及發癢、視覺疲勞、眼簾痙攣。
3、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維生素C是組成眼球晶狀體的成分之一,維生素還可以有效抑制細胞氧化,缺乏維生素C容易使寶寶眼睛乾澀。
4、富含鈣質的食物:鈣具有消除眼睛緊張的作用,能緩解眼睛疲勞。
5、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蛋白質是組成細胞的主要成分,組織的修補更新需要不斷地補充蛋白質。多食蛋白質可使寶寶眼睛明亮。

健康问题,眼睛有预兆!眼睛出现4种异常,或是4种疾病“警报”
二、體內有癌,眼睛先知?若出現3個變化,警惕或是癌症來臨

眼睛也是疾病的反映區,一般情況下,癌症來臨時眼睛會出現這幾個變化。發現異常請及時就醫。

鞏膜變黃:該現象在臨床上被稱之為“黃疸”,是癌症出現的徵兆之一,因體內膽紅素代謝異常所致。當肝臟發生癌變時,會導致身體無法正常代謝膽紅素,大量的膽紅素堆積會隨著血液流向身體各處,最先出現黃染的一般是皮膚和鞏膜。

視野缺損:當發現眼睛突然出現某處的視野缺失,也需要警惕是癌症所致。一些顱內腫瘤,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會壓迫到視神經,繼而引起視野缺失、視物模糊的症狀出現。

眼瞼下垂:隨著年齡增加,面部的皮膚會不斷的下垂、老化,眼瞼也會逐漸下垂,這是衰老的必經之路。但一些年輕人也會出現莫名的眼瞼下垂,且除了眼瞼外沒有其它的皮膚異常表現,這多半是顱內腫瘤壓迫所致,在中青年身上尤為多見。

健康问题,眼睛有预兆!眼睛出现4种异常,或是4种疾病“警报”
三、4種眼睛問題也別忽視,或是疾病“警報”信號

除了上述的三個異常變化外,當體內存在疾病時,眼睛還可能會出現一些其它的“預警信號”。

突然的視力喪失、模糊:莫名的出現視物模糊、視力喪失,警惕是眼睛、大腦相關部位的血管出現供血異常引起,沒有及時就診幹預,很可能會演變成中風、偏頭痛、腦血管梗塞等疾病。

角膜出現脂肪環:該症狀是指在黑眼球周圍出現的一條灰白色圓環,多會在60歲以上老年人身上出現,這是人體老化的重要標誌之一。但是如果在50歲之前的人身上出現這個症狀,則可能是體內膽固醇異常升高的表現,還可能會伴有上下眼瞼出現脂肪瘤的情況,一旦出現這些症狀建議及時進行血脂檢查。

眼球向外突出:眼球異常突出可能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相關,也可能和格雷夫斯病相關。該病也是一種伴有甲狀腺素激素分泌增多的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女性身上比較多見,會引起甲狀腺腫大,伴隨著突眼症狀。

眼皮亂跳:眼皮突然出現異常抽搐、亂跳,警惕是神經系統出現異常所致,如多發性硬化症患者,該病還可能伴有行走困難、說話困難症狀。

健康问题,眼睛有预兆!眼睛出现4种异常,或是4种疾病“警报”
四、如何保持眼睛健康?
1、保持運動定期運動可以保持身體健康,還可以促進血管健康和血液迴圈,向眼睛輸送更多的血液和氧氣,從而促進眼睛健康。運動還可以降低患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這些疾病會影響眼睛的健康。與不進行運動的人相比,經常運動的人患眼睛疾病的風險大大減少。

健康问题,眼睛有预兆!眼睛出现4种异常,或是4种疾病“警报”

2、不要吸煙香煙中含有非常多的有害物質,會對整體健康造成極大地傷害,戒煙對健康很重要,包括眼部健康。吸煙會損害視神經,也會導致眼睛其他的病變,經常吸煙的人罹患白內障和黃斑變性的可能性也非常高。

3、充足的睡眠在睡眠期間,身體會得到充分的休息,眼睛也可以得到恢復,這樣才能正常運作。睡眠不足的危害非常大,對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很不利的,眼睛也可能受到損害。長期睡眠有問題的人,一般都會眼睛發紅,疲勞,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充分的休息。

經常淩晨三四點醒來,之後再難入睡,是癌細胞在作祟

一般提到癌症這個話題,不少人都會露出驚恐的面容,這是由於癌症的致死率較高。雖說如今的醫療水準不斷在提高,但在治療癌症這方面的治癒率還是較低的,所以癌症對於人們來說是一種令人害怕的疾病。不過,好在現在人們已經越來越重視癌症這件事。據相關的調查發現,大多數患者都忽略了癌症早期發出的信號,從而導致自己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所以,當身體出現了任何不適症狀時,就應該及時趕往醫院進行檢查。

勞累一天后,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睡個好覺,通過睡眠可以有效地消除身體疲勞現象。那麼,怎樣才能睡好呢?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睡眠時間過長的話,會造成大腦供血不足,影響人們正常工作和學習,甚至還會對人的健康產生一定的危害。由於人在夜晚睡眠時基礎代謝率均處於安靜狀態,可使機體得到有效的修復。
但是如果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中,就會嚴重影響到自身的睡眠品質,容易造成睡眠不好等問題。 尤其是在睡覺的時候,身體總是會出現各種不適,導致自己睡不著覺。這也就意味著人們很容易患上一些疾病。

体内有癌,夜间会知?睡觉时出现3种异常,可能是癌症或疾病预警
一、經常淩晨三四點醒來,之後再難入睡,是癌細胞在作祟?

《Sleep Medicine》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從確診到治療後1年甚至更久,失眠會長時間困擾癌症患者。在癌症人群中尤為高發,癌症人群失眠的比例可達到52.6~67.4%,是普通人群的2~3倍。

癌症患者之所以會失眠,和多種原因相關,包括在確診癌症後心理負擔大,會產生一系列的自我否定、焦慮、恐懼心理,害怕面對死亡,一到晚上腦子裡就會各種胡思亂想,怎麼也睡不著覺;

還有些患者是因為癌症所引起的一些副作用導致失眠,如骨癌導致劇烈疼痛、肺癌引起劇烈咳嗽、肝癌引起腹痛等,這些症狀會不分晝夜的出現,導致患者的正常睡眠受到嚴重影響;

体内有癌,夜间会知?睡觉时出现3种异常,可能是癌症或疾病预警
另外,部分患者是由於治療引起的一些副作用導致失眠,如放療導致皮膚疼痛、口幹、尿頻尿急等,化療則可能會引起患者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不適症狀。

那麼,經常淩晨三四點醒來,之後再難入睡,就是癌症所致?當然,並非所有的失眠都是因為癌症所致,這些因素也可能引起失眠出現。

一些人近期精神上壓力較大,長時間處於緊繃、壓抑的情緒下,會導致正常睡眠品質受到影響;服用了一些含有咖啡因、甲狀腺素以及抗帕金森類的藥物,也可能會導致睡眠受到幹擾;罹患躁狂症、抑鬱症以及甲亢等疾病,也會導致睡眠受到影響。

体内有癌,夜间会知?睡觉时出现3种异常,可能是癌症或疾病预警
二、體內有癌,睡眠先知?身體出現3個症狀,警惕或是癌症來襲
在睡眠狀態下,如若發現身體出現了這些異常的表現,一定要引起足夠的警惕,很可能是癌症找上門了。

身體疼痛:癌症早期引起的身體異常疼痛一般症狀比較輕微,在病灶所處位置出現,屬於常人能忍受的那種,很多人在這個階段會選擇捱著不去治療。

隨著病情持續發展,疼痛感也會變得越來越嚴重,同時會向身體的其他部位放射,由間斷性疼痛演變成持續性的疼痛,發展到後期甚至會出現令人出現“生不如死”的感覺。

經常失眠:失眠也是癌症患者身上十分多見的一個症狀,引起失眠的原因上文已經跟大家詳細闡述了,這裡就不再過多贅述。如若發現身上出現頻繁的失眠症狀,一定要引起警惕。

反復發燒:發燒是每個人身上都會出現的症狀,但是在服用退燒藥後短時間內就可以緩解。癌症引起的發燒在服用退燒藥後也無法緩解,且發燒一般會處於37.5~38.5℃之間,很少會超過這個問題,以下午和夜間發熱較為多見,早晨和中午的溫度一般處於正常範圍內。

體內有癌,夜間會知?睡覺時出現3種異常,可能是癌症或疾病預警
三、這些睡眠症狀也要查一查,或是疾病發出的“信號”

睡眠很多時候可以反應我們的身體是否健康,注意觀察自己睡眠時出現的異常表現,這三個可能是疾病引起。

首先,在睡眠狀態下頻繁的抽動肢體需警惕是睡眠相關運動障礙所致,該病不會影響患者的正常入睡。但是會導致患者的睡眠連續性受到影響,很多患者在醒來之後還會感覺異常疲倦,甚至比沒睡更累;

其次,處於平躺睡眠的姿勢下,突然憋醒伴隨著咳嗽,需要坐起來才能緩解症狀。這種情況警惕多半是心衰所致的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建議及時去醫院檢查心血管功能;

最後,一些人會在睡眠中途出現無意識的大喊大叫、拳打腳踢症狀,這種情況在醫學上被稱之為快速眼動期睡眠行為障礙,是帕金森早期的典型症狀。

体内有癌,夜间会知?睡觉时出现3种异常,可能是癌症或疾病预警
四、推薦8個妙招助你擺脫失眠,一夜好夢。

1.不要在床上看電子螢幕,讓房間遠離無線電波
盯著手機螢幕,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智慧手機上,一直接觸電腦的光線,這就是讓你一直保持清醒和警惕狀態而無法入眠的原因。因此,夜晚睡覺時請不要在房間打開WIFI,關閉你的筆記型電腦,並且不要在房間留下任何通訊設備。因為電磁波對你的睡眠有害(或許也對你的健康有害,請你至少保持夜晚遠離它!)

2. 在一個足夠黑暗的房間睡覺
請注意一定要阻斷自然光源。研究表明,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我們的睡眠品質更好。所以一定要關閉百葉窗和窗簾。或許你在閣樓上睡覺?不必擔心!在天窗上安裝窗簾,房間內將是一片漆黑,以至於你甚至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醒來。如果下雨,讓自己沉醉於雨滴打落在天窗上的甜美聲音,你也能很快入眠。

3. 保持房間的通風和涼爽
打開窗戶和天窗,保持房間通風並讓新鮮空氣流通(即使寒冷),當你再關閉時也不要開暖氣。只要天氣允許,讓你的窗戶或天窗半掩。房間內溫度不宜超過19℃,這是促進最佳睡眠的最佳室溫。此外,請一定保持房間濕度經常在60%左右,因為如果房間太過乾燥你將會呼吸困難。

体内有癌,夜间会知?睡觉时出现3种异常,可能是癌症或疾病预警
4.補充鎂元素
是否覺得早晨疲憊不堪?會在老闆給你一個不太好的案子時感到非常敏感,會感覺很煩惱並且只能哭著把它做完?眼皮抽搐碰巧也感到胸悶?如果你有上述這些症狀,那麼你的體內可能缺少鎂元素。可以嘗試著適當補充鎂元素來緩解這些問題。一個女人對鎂的日常需求一般是360毫克,可以通過杏仁等堅果、黑巧克力等食物來補充鎂元素。

5.餐後飲用花草茶
請至少在睡覺前兩小時用餐,記得吃有助於睡眠的糖類品(如澱粉,豆類等)。不要在睡前吃含豐富脂肪的食品。要注意的是晚餐清淡並不意味著不吃晚餐。到了晚上,你可以嘗試在睡前喝具有舒緩和消化功能的花草茶,如洋甘菊,橙花,椴花。

6.白天多運動鍛煉身體
進行一項體育運動會使你的身體感到非常“疲勞”,睡覺前跑10公里,這將對提升睡眠品質非常有效。

体内有癌,夜间会知?睡觉时出现3种异常,可能是癌症或疾病预警

7.將房間裝飾成藍色(或綠色)
色彩會影響我們的睡眠。一個暖色調的房間,如橙色或黃色,將會促進人的覺醒,提升活力。而涼爽、柔和色調的房間則更加有利於睡眠。這樣的房間理想的顏色是藍色,其次是綠色。

8.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
那些在噪音中安然入睡的人著實幸運,但他們的睡眠品質卻並沒有保障。事實上,安靜的環境預示著擁有更好睡眠品質的夜晚。所以,房間隔音是至關重要的。你需要雙層玻璃、一扇凸形的窗戶或天窗。這樣你的夜晚將更加安靜。

為什麼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生活中如何去預防肝癌的發生

人體的肝臟能夠完成毒素的分解、激素的合成等工作,一旦肝臟出現問題,不但面色會出現異常,還可能會嚴重影響到個人的生活品質。

據統計2018年全世界新發肝癌患者84萬人,有超過78萬人因肝癌丟了性命。中國作為肝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全球一半的肝癌患者在中國。

不過好消息是,隨著乙肝疫苗的逐漸普及,如今中國肝癌發病率也有了明顯的下降。但是由於早期肝癌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很容易被人忽略,導致很多肝癌患者一經確診便是晚期。

為什麼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
肝癌有近70%-80%的患者一確診便是中晚期,那麼為什麼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呢?其實這與肝臟的痛感神經不敏感有關,早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等到出現了黃疸、腹脹、疼痛等的一些明顯症狀,再去檢查多數已經是中晚期了。

為什麼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生活中如何去預防肝癌的發生
一、全球近一半的肝癌在中國,“元兇”到底是誰?

肝癌是我國發病率第五,死亡率第二的癌症。2020年,我國因肝癌的死亡人數占全球50%。導致我國肝癌高發的“元兇”到底是哪些?

肝癌的病因包括肝硬化、乙肝病毒感染、丙肝病毒感染、酒精、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以及長期暴露致癌物,如黃麴黴素、馬兜鈴酸等。

隨著乙肝疫苗的普及,肝癌資料原本應該有所遞減。然而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吃的3種食物,也在不斷地“催生”肝癌。

1、大口吃肉

經常大魚大肉,不僅會讓身體發胖,肝臟中存儲太多脂肪無法代謝,就會堆積在肝臟中,引發脂肪肝。若一直放任不管,脂肪肝就可能發展成肝硬化,繼而發展成癌症。

為什麼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生活中如何去預防肝癌的發生
2、大口喝酒

在專業醫學機構的眼裡,酒精是健康黑名單的TOP,據統計,每18例癌症中,就有一例是喝酒喝出來的。

酒本身雖不致癌,但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對肝臟有毒的物質,長期積累,可造成不可逆轉的肝臟損傷,最後就會演變成癌症。

3、發黴食物

看得見的食物還能避免,看不見的更加可怕。黃麴黴毒素,又稱為肝癌毒素,它存在發黴的食物裡,可以將食物中的亞硝酸鹽還原為致癌能力強大的N-亞硝基化合物,僅需10微克,便足以致癌

一些肉眼可見已經發黴的黴斑只是一部分的黃麴黴,產生的毒素早已擴散到食物各處,即便是切除掉發黴部分,還是無法把內部毒素徹底去除乾淨。

正如案例中的張女士,正是因為捨不得扔掉發黴的食物,最終因毒素感染導致癌變。

為什麼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生活中如何去預防肝癌的發生

二、肝癌來臨時,頭部出現的這些“預警”別忽略了

肝臟由於其代償性,肝癌的早期並無明顯症狀。但其實通過一些細節觀察,還是可以發現其端倪。

1、臉色發黃

臉上黃、身上黃……這是很多肝癌患者的明顯特徵之一,據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肝膽胰外科張啟逸醫師介紹,梗阻性黃疸是肝癌較為常見的一種症狀。

由於肝外或肝內膽管部分或完全機械性梗阻,導致膽汁無法順利排入,膽紅素反流入血,分佈到皮膚、粘膜,就會引起發黃。

2、出現小紅點

有一種小紅點又叫蜘蛛痣,用力按壓痣的中心紅點,可見周圍毛細血管褪色,如果去除壓力,痣的顏色可以復原。

出現蜘蛛痣有很大原因是肝損傷,當肝因酒精、病毒、腫瘤等原因被損傷後,代謝能力下降,就會導致蜘蛛痣的產生。

為什麼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生活中如何去預防肝癌的發生
3、嘴唇發暗

嘴色發暗,有口幹、口臭、口苦的情況,也要警惕,可能是肝火旺盛,肝臟受損的表現。

4、鼻腔、牙齦出血

鼻腔和牙齦反復出血,除了提示血液疾病,還有可能是肝癌的信號。肝功受損,肝病患者可能會出現貧血、傾血,導致嘔血、黑便,鼻腔、牙齦出血等表現。

5、眼白變黃

肝細胞受到破壞,其解毒能力和代謝能力都會有所下降,血液中的膽紅素會升高,導致眼睛的眼白髮黃。

以上症狀只是肝癌較為典型的症狀之一,除了這些症狀,隨著腫瘤侵害,患者還可能會出現乏力、頭暈、低燒等全身性症狀,以及食欲減退、腹脹、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發展到晚期,可能還會表現出右上腹(肝區)疼痛等。

因此當發現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的不適,且一段時間沒有好轉,還是建議前往專科醫院進行排查。

為什麼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生活中如何去預防肝癌的發生
三、得了肝癌,到底有多痛苦?你可能想像不到

肝癌發展到晚期,癌腫瘤可浸潤和破壞正常組織,同時也會破壞周圍神經根,局部組織因缺血性壞死,可引起各種疼痛。若是肝癌細胞進入骨頭、骨膜,可造成骨骼疼痛;壞死的癌組織以及血液可進入腹腔,從而引起劇烈疼痛。

可惜的是,我國肝癌患者普遍發現較晚。據統計,我國肝癌早期診斷率不足15%,這也導致肝癌患者預後效果並不理想。

早期篩查是發現肝癌的重要手段,針對高危人群,應該做哪些檢查可以幫助發現肝癌?

甲胎蛋白:常用于早期篩查肝癌,年紀>35歲,發現AFP升高,一定要警惕肝癌,進一步檢查。

腹部彩超:是腹部臟器常用的檢測方法,在針對肝血管瘤,肝癌等有一定優勢。

CTMRI:CT檢查可説明明確病灶的位置、數目大小以及病灶與人體重要血管之間的關係。MRI可以幫助我們發現CT及彩超未發現的更小的肝癌。

為什麼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生活中如何去預防肝癌的發生
那麼生活中如何去預防肝癌的發生?

  1、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肝癌的發生會引起消化道的各種症狀,在一般情況下會導致肝臟功能受損,因此我們要在肝癌的飲食方面下點功夫了,需要保證食物的易消化,不要吃過熱或者過冷的食物,也不要吃粗纖維食物和過硬食物,保證胃腸道正常的消化吸收。

  2、多吃低脂肪和蛋白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患者經常出現為消化道不良,噁心等症狀,不要吃太多脂肪高的食物,這樣會加重這些症狀的發生。因此肝癌的飲食,需要以清淡飲食為主,由於患者進食量較少,因此,還需要增加食物的熱量,此外還需適當控制蛋白質攝入量,以免發生肝性腦病。

  3、補充維生素
我們身體如果含有足夠的維生素,通常往往有足夠有效對抗癌的功能。因此,在肝癌的飲食上,一定要多吃一些含維生素的食物,如維生素A、維生素B和維生素C,具有抗癌功效,因此患者,需要多吃一些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胡蘿蔔素進入人體後,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患者也可以多吃一些含胡蘿蔔素的食物。

  4、合理飲食
肝癌的出現其實與日常的飲食習慣以及生活習慣都有很大的關係,很多年輕人都會有營養過剩、肥胖、不按時吃東西以及睡懶覺等等的不良習慣,這些都是比較危險的元素,為了有效的預防肝癌出現,一定要避免這些不良的習慣出現。如果說可以控制喝酒,每天在食用一些乳製品,可以減少患上癌症的幾率。發黴的食物比較好不要吃,這些食物裡面都含有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如果長期食用就可能會導致肝癌的出現。

5、調整好情緒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現在人們的工作壓力以及生活壓力都在逐漸的擴大,現在我國並沒有心理醫生隊伍來幫助大家來緩解心情,心態不好就可能會影響到免疫力,導致疾病的出現,所以大家一定要自己調整好自己的心情。

  6、防止病毒感染
首先要預防病毒性的肝炎出現,慢性的肝炎一般都會比正常人患上肝癌的幾率高,所以一定要預防肝炎的出現,可以及時的注射肝炎疫苗。

 7、早期診斷很重要
我們應該每年去做一些常規的檢查,及時有效地發現病情,做好及時的處理。生活中要堅決禁食發黴變質的食品,也就是要禁止食用被污染的食品。肝癌的預防方法有哪些?如被污染的水,發黴的食品等,要多以蔬菜水果為主。

在預防治療肝癌上首先要改良水質,減少傳染病,又能使硝酸鹽、亞硝酸鹽分解,減少致癌的危險性。糧食要防黴變,尤其是容易長黴菌的玉米和花生,更要及時曬乾,儲存於乾燥通風處,服用一些藥物及食品,如維生素C、維生素B及補硒以及服用小柴胡湯、飲綠茶等。乙肝疫苗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已使乙型肝炎的預防取得了很大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