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遺傳幾率有多大?誘發糖尿病的因素有哪些?

糖尿病現在已經成為中老年人非常容易患上的一種慢性疾病,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不幸患上了糖尿病,不少人聽別人說糖尿病是會遺傳的,心裡不免多了一些擔憂,那麼糖尿病會遺傳嗎?下面來聽聽權威人士對此是如何解釋的。

糖尿病會遺傳嗎?

有一點需要明確告訴大家的是糖尿病是與遺傳基因有一定相關性,但是並不是代表著糖尿病患者一定會把這樣的疾病遺傳給下一代,只是糖尿病患者的下一代要比普通人患上糖尿病的幾率要大很多。因此作為糖尿病患者的後代一定要注意平時的飲食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患上糖尿病的幾率會下降很多。

糖尿病隔代遺傳嗎

糖尿病有家族基因傾向,家族中可以有糖尿病發病聚集,所以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糖尿病的概率相對無糖尿病家族史的為高。

1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報告雙親有糖尿病史,其子女1型糖尿病發病率為4%~11%;兄弟姐妹間1型糖尿病的家族聚集的發病率為6%~11%;同卵雙生子1型糖尿病發生的一致性不到50%。

而2型糖尿病則是一種遺傳傾向性疾病,常表現為家族聚集性。美國衛生和營養普查發現:約35%的2型糖尿病患者,報告其雙親中有1個或2個患有糖尿病;先前無糖尿病,但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符合糖尿病和糖耐量減退診斷標準的患者,分別有28%和27%報告其雙親1個或2個患有糖尿病;若用壽命表計算2型糖尿病累積患病率,假如全部活至80歲,其一級親屬將38%發生糖尿病,而非糖尿病一級親屬僅11%;若雙親均患糖尿病,則子代糖尿病患病率可達50%,可見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是發生糖尿病的最主要的高危人群。

誘發糖尿病的因素有哪些?

不健康的飲食。進食過多,高熱量,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和低膳食纖維的食物都可誘發糖尿病。尤其是長期以精米麵為主食,造成微量元素及維生素丟失,誘發糖尿病。攝入過多肉類,油脂,容易肥胖,使人體產生胰島素抵抗,誘發糖尿病。這也是為什麼人們經常把糖尿病稱為“富貴病”。

運動不足及久坐的生活方式。較少的活動和久坐會導致早期糖尿病的風險。不活躍的生活方式會對細胞產生壓力,導致糖尿病的產生。

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幾率更大。

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糖的調控能力會下降。這也是老年人得2型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綜上:健康的飲食,適度的運動等健康的生活習慣都可以預防和延緩糖尿病的發生。

癌症患者堅持3件事,定期複查,重回健康生活

得了癌症“花錢救自己”聽起來是多麼的荒唐和無奈,但比起這更加可怕的是:有錢也無可奈何!

癌症是近些年較為高發的慢性疾病,受到其死亡率較高的影響,它也一躍成為了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第二大嚴重威脅國人生命的疾病。大部分癌症在確診之後,患者為了活下去,都會長期進行與癌的對抗。然而,最終癌症病情也沒有得到控制,患者因各種併發症、器官衰竭死亡,留給家人“人財兩空”的結局!不但如此,有部分癌症患者在確診之前,看起來和普通的健康者沒有什麼區別,他們能正常工作、談笑風生。但是,在被確診癌症之後沒多久,患者就如同花朵一般“枯萎、凋謝”了!所以,受到對癌不瞭解的影響,我們就自然的將癌症和知曉病情、治療等套上了因果迴圈的結論。甚至是盲目的認為,也許當初患者沒有確診、沒有治療,就能向著正常人一般活下去!

堅持3件事,重回健康生活

據統計,有70%~80%的癌症患者最終死於癌症復發和轉移。癌症復發與治療不徹底、治療方式有誤、缺少生活管理等因素有關,能做好生活管理能降低復發概率,甚至達到臨床治癒。

1、吃得對且好

•多吃顏色多樣化的新鮮蔬果;

•在治療前後都應該多喝水;

•不應該也不要吸菸、喝酒;

•日常飲食要乾淨衛生,不吃含有致病微生物的食物,比如變質食物;

•少吃高膽固醇、高鹽、燒烤食物,不吃發黴的食物;

肿瘤医院院长确诊肝癌,抗癌15年无复发,他的4个心得值得深省
2、運動也要做

研究指出,在抗癌期間適度運動,可以降低癌症的復發風險,提高生存率,尤其有利於改善體質和心肺功能,緩解焦慮抑鬱情緒。

另外,癌症患者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避免過於劇烈,最好是低強度、持續時間長的運動,比如慢跑。運動量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切勿過度。

3、定期複查

患者體內可能有殘留的癌細胞,不容易被發現,可能聚集並形成新的病灶。為了避免復發和鞏固治療,癌症患者一定要定期複查。具體複查計畫,醫生會根據癌症類型給出建議。

肿瘤医院院长确诊肝癌,抗癌15年无复发,他的4个心得值得深省
雖然在網路上,會有不少關於癌症預防的指導,但實際上,大多數預防措施對於癌症而言,目前仍未有較為明確的預防效果,所以在生活中只要稍加注意以下即可

1、控制酒精攝入

肝臟的健康與否,與酒精密切相關,想要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健康狀態,還應減少酒精攝入量,甚至是完全戒酒。

2、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

現在人在生活和飲食中,總是有些不健康的習慣出現,對於這些情況,雖然無須過於緊張,但也不宜放縱自己。

3、良好的心態

與其擔心疾病的發生,不如保持樂觀的心態,開心愉悅地度過每一天。

小便時有3個表現或是膀胱癌信號,怎樣預防膀胱癌

膀胱癌是指膀胱內細胞的惡性過度生長,最常見的過度生長位於膀胱腔內,也就是膀胱的粘膜上皮,由它生成的癌就稱作尿路上皮癌,占到了所有膀胱癌的90%-95%,是最常見的一類膀胱癌。其他不太常見的膀胱癌有鱗狀細胞癌和腺癌。癌細胞從體內其他地方擴散到膀胱,稱作膀胱轉移癌,一般很少見,偶爾會從鄰近的臟器長入膀胱,如前列腺,結腸,直腸或子宮頸。膀胱癌好發年齡51~70歲,發病高峰為65歲,罕見於30歲以前。膀胱癌目前仍是最常見的泌尿系統惡性腫瘤。近幾年,部分城市膀胱癌的發病率呈現穩中有升的趨勢。

發病原因:膀胱癌的發病是一個多因素混合、多基因參與、多步驟形成的過程,異常基因型的積累加上外在環境的作用最終導致惡性表型的出現。目前比較公認的觀點是病毒或某些化學致癌物作用於人體,使原癌基因啟動成癌基因,抑癌基因失活而致癌

膀胱癌有3个明显特征,肉眼可见,发现了要及早就医!

尿尿時有這3個表現,是膀胱癌的信號

1、尿頻尿急

腫瘤細胞的生長會對膀胱功能造成影響,刺激膀胱的三角區域,使其變得更加敏感,讓患者更快感覺到尿意。

2、尿痛

癌細胞侵犯膀胱和輸尿管等處,使患者尿尿時產生疼痛,如果患者感覺到尿意之後不及時排尿,還會使膀胱產生撐痛感。

3、血尿

這是早期膀胱癌最普遍的症狀,一般是快速生長的癌細胞破潰或膀胱黏膜破裂造成的出血,然後隨尿液排出,形成肉眼可見的血尿。

如果出現以上三種症狀,就要高度警惕膀胱癌的發生,及時去醫院做檢查。一旦確診,就要儘快接受相應的治療,以免使得泌尿系統嚴重受損,甚至危及生命。

膀胱是一個比較容易受傷的器官,就連憋尿也可能對其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習慣,這樣才能給膀胱更好的保護。

膀胱癌有3个明显特征,肉眼可见,发现了要及早就医!

4個原因別碰,膀胱感謝你

膀胱癌的出現主要跟這四個因素有關:

一是吸菸,這會使膀胱癌的發生風險增加3倍左右,臨床上有大約30%-50%的病例就是吸菸造成的。

二是長期尿道刺激,比如長期憋尿,以及膀胱結石長期、反復對膀胱黏膜產生刺激等,都可能會引起膀胱組織的癌變。

三是長期服用非那西丁一類的鎮痛藥物,這會加大尿路上皮細胞癌變的幾率。

四是長期接觸含苯胺的化工產品(染料、油漆、染髮劑、皮革等),刺激細胞發生癌變。

因此,預防膀胱癌可以從這四個方面入手:

一是戒菸,以免香菸中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等致癌物刺激膀胱組織發生癌變;

二是多喝水,及時排尿,不憋尿,有膀胱結石病及時治療。另外,多吃清利膀胱的食物,即多吃水果蔬菜,適當飲用綠茶、豆漿。

三是慎用非那西丁一類的鎮痛藥物,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改用其他品類的鎮痛藥物。

四是儘量不要染髮,如果因職業原因需要接觸含苯胺的化工產品,那麼就要做好防護,如戴口罩、穿防護服。

膀胱癌有3个明显特征,肉眼可见,发现了要及早就医!

得了膀胱癌,能活多久?

WHO指出,目前早期膀胱癌的5年生存率是91%,中期的是84%,晚期為43%,膀胱癌越早接受治療,生存率就會越高。

早期的膀胱癌可採用尿道膀胱腫瘤切除手術來進行治療,患者的膀胱是可以保留下來的。

如果腫瘤已經侵犯膀胱肌層,就要對膀胱進行全切除了,這種方式雖然有可能治癒癌症,但在很大概率上會使患者出現尿道改流、陽痿等情況

因此,如果能在治療中全程保護性神經和陰莖血管,患者的排尿功能和性功能就都能得到恢復

此外,不同時期的膀胱癌,其愈後是不同的。比如早期膀胱癌患者因得以保留膀胱,從而不會對排尿等功能造成大的影響。

中後期膀胱癌雖然可能需要做膀胱全切,但也可以通過陰莖血管保護的方式來維持患者的排尿功能。從總體來看,預後是比較好的的,患者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

膀胱癌有3个明显特征,肉眼可见,发现了要及早就医!

當然,在整個治療的過程中,患者要對治療有信心,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儘量保持精神放鬆,告訴自己即使沒有了膀胱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治療後照樣可以自助排尿。

膀胱被切除後,還能進行夫妻生活嗎?

中期膀胱癌患者如果治療前的性功能正常,那麼將膀胱全部切除後,患者的性神經和陰莖血管也能在腹腔鏡手術中得到保護,從而可以恢復自助排尿的功能。至於正常夫妻生活的恢復期則比較長,80%~90%的病人會在手術後的半年內恢復

膀胱癌有3个明显特征,肉眼可见,发现了要及早就医!
膀胱癌患者飲食要注意什麼?

1、少油煎、油炸烹調方式,儘量採用燒烤、清蒸、慢燉、汆燙、水煮方式,可時常改變各式食材的烹調方式。

2、儘量減少刺激性食物、油炸物、咖啡、煙及酒的攝取。

3、食物的外形、大小、材質軟硬等,應儘量方便病人食用吞咽,菜色應常變化。

4、可利用香菜或香草等食材,提高食物的氣味,並注意食物的搭配,除可增進新鮮感,也較易引起食欲。

5、飲食時請細嚼慢嚥,減少飲用碳酸飲料,食用流質飲食時利用吸管,可避免吃下太多空氣產生腹部脹氣,而影響其它食物的攝取。

6、進餐時的環境應維持空氣的流通,環境的清潔,不要有異味或髒亂存在,以免減少病人食欲,並讓病人保持愉快的心情用餐。

7、維持良好的口腔清潔,對食欲的提升也是有幫助的。

青少年高血壓的患病率!如何預防青少年高血壓?

現在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而且隨著現代生活的快節奏,雖然現在醫療越來越發達了,但是人們的身體卻不像以前那麼健康,主要還是因為出現了許多壞的生活習慣,而現在最主要的群體就是青少年,他們的健康問題受到了很大的關注。而其中引發人們關注的就有關於青少年型的高血壓。

或許很多人都有疑問,都認為這種類型的疾病不一般都是中老年人才會得的嗎?怎麼青年人也會患這種病。其實這種青少年型的疾病在大眾中還不是很普及,主要是因為它的發病率很低,現在這種病還不是很普遍,但是也在一部分的青少年中出現了症狀。然而,目前仍缺乏準確歸納青少年高血壓流行病學特徵的大型、精心設計的研究。

近日,心血管權威雜誌Hypertension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以人群為基礎的多中心研究,並進行重複的血壓測量,以期獲得準確的患病率。

研究人員于2018年至2019年在中國6個中心隨機招募了42025名12至17歲的青少年。通過一次隨訪時的血壓測量估計了所有中心的初始高血壓。在6個中心中,16220名受試者通過3次隨訪血壓對確診高血壓進行了評估。高血壓是使用美國和中國的指南進行定義,並使用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資料按性別和年齡進行標準化。

根據2017年美國兒科學會高血壓指南,初始和確診高血壓的標準化患病率分別為18.6%(95%CI為17.3%-20.0%)和5.9%(95%CI為4.7%-7.2%),使用2018中國高血壓指南分別為24.5%(95%CI為23.0%-25.9%)和8.8%(95%CI為7.3%-10.3%)。男性(比值比[OR]為1.275[95%CI為1.070-1.520])、父母高血壓史(OR為1.387[95%CI為1.159-1.660])、心率較高(OR為1.043[95%CI為1.037-1.049])、較大的腰圍(OR為1.036[95%CI為1.027-1.046]),超重(OR為2.211[95%CI為1.781-2.745])和肥胖(OR為3.085)[95%CI為2.330-4.084])被確定為危險因素。總之,根據兩個指南對高血壓的患病率進行了評估,其患病率相當高,其中包含幾個危險因素,並且隨訪期間單次血壓測量會高估青少年高血壓患病率。

延伸:如何預防青少年高血壓?

1.定期測血壓

身體發育緩慢、肥胖、有高血壓症狀的兒童,都要定期進行血壓測量。如果發現情況不對,要及時去看醫生。

2.合理飲食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平衡營養搭配。少吃肥肉等高脂高膽固醇食物,少吃鹽,多吃水果蔬菜。

3.運動鍛煉

作息要有規律,不要熬夜。每天堅持運動鍛煉,比如慢跑、騎自行車、打乒乓球等。這樣可以消耗體內過多的脂肪,控制體重不超出正常標準。

不得不說,隨著現代社會的節奏越來越快,很多只有成人才會得的病,已經讓孩子率先“體驗”到了。

睡眠和消化不良有什麼關係?如何預防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本質的原因是胃動力障礙。如果由胃潰瘍或胃食管反流等導致,就屬於器質性消化不良;如果沒有相關疾病,只是消化器官消極怠工,引起胃和十二指腸功能紊亂,就屬於功能性消化不良。這種疾病,發病率約為20%,消化不良,會引起餐後不適,夜間可能更加折磨人。那麼,睡眠與功能性消化不良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聯繫呢?咱們現在來解析。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狀起源於胃及十二指腸,但是,沒有組織結構或生化異常。通常的表現,是症狀持續或反復發作,會由於食物在胃中生存時間延長,導致進食後的飽脹不適;或者進食後感覺不舒服,還沒有吃幾口,就因飽脹感而無法正常吃飯;有時還會出現劍突下方到肚臍上方的疼痛或不適;或者是上腹部灼熱;以及噁心、噯氣、反酸、大便異常。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雖然不是一種器質性病變,但仍然非常影響人們的生活品質。其特徵是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燒灼感、早飽或餐後飽脹等腹部不適。FD根據羅馬III共識分為兩個亞組:上腹痛綜合征(EPS)和餐後窘迫綜合征(PDS);這兩種類型都會降低人們的生活品質並限制社交生活。多數歐洲和美國的研究都發現睡眠障礙與 FD 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睡眠障礙的嚴重程度也與 FD 的症狀嚴重程度呈正相關。但是在亞洲人群中,睡眠障礙與 FD 之間的關聯仍不清楚。因此,本項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調查日本年輕人中睡眠障礙與 FD 的關係。

研究人員以8923名大學生為研究物件。患有 FD 的受試者被進一步分類為患有餐後窘迫綜合征 (PDS) 或上腹痛綜合征 (EPS)的兩組。所有受試者均完成了自我報告的問卷調查,用來評估自我報告的睡眠持續時間、睡眠障礙、入睡困難、深度睡眠障礙、夜間覺醒、早醒和白天嗜睡的情況。

研究結果顯示:FD 的患病率為1.9%。所有類型的睡眠障礙均與 FD 獨立呈正相關(總睡眠障礙:OR 4.11 [95% CI:2.89-5.78],入睡困難:OR 3.97 [95% CI:2.53-6.01],深度睡眠障礙:OR 4.85 [95% CI: 3.06–7.40],夜間覺醒:OR 4.35 [95% CI: 1.90–8.67],早醒:OR 4.50 [95% CI: 1.97–8.97],白天嗜睡:OR 2.83 95% 置信區間:1.25–5.56])。雖然夜間覺醒和白天嗜睡與 EPS 無關,但其他類型的睡眠障礙與 EPS 和 PDS 獨立正相關。

由此,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睡眠障礙與年輕人的 FD 患病率呈獨立正相關,雖然夜間覺醒和白天嗜睡與 EPS 無關;但是其他類型的睡眠障礙均與 EPS 和 PDS 獨立正相關。

如何預防消化不良

生活要規律,定時入睡,作好自我心理調理,消除思想顧慮,注意控制情緒,心胸寬闊。

戒煙酒,避免食用有刺激性的辛辣食物及生冷食物。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暴飲暴食,避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及飲用各種易產氣的飲料。

對於長期胃不好的朋友可以使用蒂柯舒養胃茶進行養胃,益渭通舒茶成分包含麥芽,山楂,甘草,佛手,山藥,橘皮,丁香,白扁豆,茯苓,余甘子,黃精,芡實,這些成分對於胃的保養具有一定的作用,養胃需平時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

冠心病年輕化,出現8個現象要小心冠心病!

9月29日是世界心臟病日。讓人擔憂的是,這屆年輕人的心臟,越來越不好了。由於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冠心病發病呈年輕化趨勢。以前冠心病多見於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但現在也有了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對於年輕人來說,一但冠脈出現粥樣斑塊,他們的情況反而比老年人更危險。2002年一項對小於40歲的冠心病患者的分析談到,諸多研究表明,青年冠心病人的斑塊有著脂質多、纖維組織含量少的特點,“軟”斑塊很容易破裂,誘發冠脈內血栓形成,從而導致心肌梗死。青年冠心病的發生,或與不良生活方式不無關係:

血管作為運輸物質的主要器官之一,和心臟一樣,是維持人的生命離不開的。血液主要在血管和心臟中迴圈流動,任何一段血管出了問題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許多血管病變更是致殘、致命的主因。

動脈粥樣硬化就是動脈壁上形成斑塊,斑塊中心是類似“粥”樣的物質,凸起的斑塊造成動脈狹窄,血液流動不暢,和家裡的水管被長期沉積的水垢堵塞的道理一樣。一旦斑塊在內膜裡面破裂,形成血栓堵住血管,就可能發生急性的心梗、猝死。

目前還沒有建議指導何時在年輕人中進行冠狀動脈鈣質(CAC)掃描,以識別那些容易發生過早動脈硬化的人。為了探討根據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危險因素情況,確定首次CAC掃描具有最高效用的理想年齡,近期JACC雜誌發表了相關研究。

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專家納入了22346名30-50歲的CAC聯盟參與者,他們接受了非對比性電腦斷層掃描。根據年齡和ASCVD危險因素的存在,從多變數邏輯模型中得出性別特定方程,以估計CAC>0的預期概率。

結果顯示,參與者平均年齡為43.5歲,25%為女性,34%的人CAC>0,其中CAC的中位數為20。與沒有危險因素的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的CAC平均提前6.4年,而吸菸、高血壓、血脂異常和冠心病家族史與CAC的提前3.3-4.3年單獨相關。

使用檢測CAC>0的25%的檢測率,潛在的第一次掃描的最佳年齡是男性36.8歲(95%CI:35.5-38.4歲)和女性糖尿病患者50.3歲(95%CI:48.7-52.1歲),以及男性42.3歲(95%CI:41.0-43.9歲)和無風險因素的女性57.6歲(95%CI:56.0-59.5歲)。

該研究在富含ASCVD風險因素的尋求健康的年輕人中得出的風險方程告知了CAC>0的預期流行率,並可用於確定啟動臨床CAC檢測的適當年齡,以確定最容易出現早期/早期動脈硬化的個體。

延伸:出現8個現象,要小心冠心病!

這裡提醒您,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下列多個現象時,應提高警惕是不是冠心病:

1. 勞累或緊張時突然出現胸骨後或左胸部疼痛,伴有出汗或放射到肩、手臂或頸部。

2. 體力活動時有心慌、氣短、疲勞和呼吸困難感。

3. 飽餐、寒冷、看驚悚影片時感心悸、胸痛。

4. 在公共場所或會場中,或上樓爬山時,比自己以前,特別比別人容易感到胸悶、心悸、呼吸不暢和空氣不夠。

5. 晚間睡眠枕頭低時憋氣,需要高枕臥位元;熟睡或噩夢過程中突然清醒,感到心悸、胸悶、呼吸不暢,需要坐起後才好轉。

6. 性生活時感到心跳、心急、胸悶或胸痛不適。

7. 長期發作的左肩痛,經一般治療反復不愈。

8. 反復出現脈搏不齊,過速或過緩。

增強抗癌信心:新廣譜抗癌藥已獲美國FDA認定

人體的細胞都在進行著新陳代謝,而細胞的分裂和繁殖就是新陳代謝的一環之一,在細胞的分裂生長過程中,而每一次細胞的分裂,大約會產生30億組核苷酸序列,在這些大批量的複製和分裂生長過程中,難免以後錯誤的出現,這種錯誤可能導致的是細胞還未生成就以凋亡,但也有可能導致的就是變異細胞的產生,如果這個變異細胞不幸的又沒有被免疫細胞殺滅或吞噬,那麼就可能發展成為“癌症”。

因此,癌症細胞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只是人體出現了變異而且存活下來的變異細胞而已,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症細胞增殖速度快,而且會造成人體相關部位的癌變,這就是癌症細胞的本質。因此,對於“癌症”來說,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疾病,但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非正常的身體狀態,或者說免疫失敗的身體狀態。幸運的是,如今醫學水準不斷提高,越來越多高效抗癌藥誕生,患者們渴望可以用上性價比更高、效果更強的藥物。

“广谱”抗癌药获突破,适用于哪些癌症患者?
一、新廣譜抗癌藥,不限癌種

今年的世界肺癌大會上,新一代廣譜抗癌藥瑞波替尼TPX-0005引人矚目。

資料顯示,瑞波替尼對於特定突變的ROS1陽性患者的客觀緩解率最多能達到90%以上,成為新一代的抗癌“神藥”。專家指出,在不久的將來,瑞波替尼有可能成為ROS1陽性初治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最佳方案

“广谱”抗癌药获突破,适用于哪些癌症患者?
今年10月,瑞波替尼治療NTRK陽性晚期實體瘤患者的1/2期臨床試驗的初步結果公佈,試驗結果顯示,在曾經接受過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治療的NTRK陽性晚期實體瘤患者中,瑞波替尼的客觀緩解率達到48%。

而在世界肺癌大會上公佈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瑞波替尼針對初治的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第二階段的客觀緩解率為93%,其中1名患者完全緩解,病灶消失

由於抗癌效果好,目前,瑞波替尼已獲得美國FDA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定,適用于攜帶NTRK基因融合的晚期實體瘤患者,包含多種癌症。

“广谱”抗癌药获突破,适用于哪些癌症患者?
二、意義重大,或解決耐藥難題

瑞波替尼是一款潛在“best-in-class”ROS1和NTRK靶向抑制劑,對於NTRK基因有強效抑制的作用,抑制TRK蛋白的能力也比其他NTRK靶向藥強,還可以有效抑制NTRK G595R /F589L複合突變。

作為目前首個被發現並認可的全瘤種突變基因,NTRK存在於多個瘤種,是腫瘤治療的理想靶點。在結直腸癌、肺癌、黑色素瘤、肉瘤等實體腫瘤中,NTRK融合陽性率在5%以下。在唾液腺癌、嬰兒纖維肉瘤、分泌型乳腺癌等罕見的腫瘤中,NTRK突變陽性率在90%以上

“广谱”抗癌药获突破,适用于哪些癌症患者?
第一代TKI Larotrectinib和Entrectinib對NTRK融合突變晚期實體瘤患者均有效,但容易產生耐藥性。因此,新一代藥物研究要避免耐藥性的出現。

癌症患者先做好生活管理,延長壽命,靜候產品正式上市

延伸:怎樣做好癌症患者的生活管理?

1、飲食管理

患者應該合理膳食,食物多樣化多吃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多吃蔬果,避免過多的糖,必要時可以進行營養支持治療。

此外,菸酒、黴變食物、燒烤食物不能碰,容易增加轉移和復發風險。至於傳說中的“發物”,如果不是過敏體質,無過敏性疾病,可以放心食用。

對於腫瘤患者來說,飲食管理的重點是保證均衡飲食、營養全面,不盲目忌口,更不能沉迷補品。

“广谱”抗癌药获突破,适用于哪些癌症患者?
2、適量運動

適量運動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強機體清除癌細胞的能力,對預防轉移和復發有一定的幫助。

在運動的選擇上,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低強度、中強度或高強度運動。為了達到運動效果,建議每週至少進行 5 次中高強度的活動,每次堅持30-60 分鐘。

中強度運動包括快走、跳舞、瑜伽、高爾夫、太極拳、乒乓球等,高強度運動包括跑步、跳繩、打籃球、競走、踢足球等。如果年齡較大,可以選擇中強度運動。

3、增強抗癌信心

情緒與癌症息息相關,也會影響癌症治療效果,良好的情緒可以提高免疫力。患者應該心中有希望,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畏懼癌症,增強抗癌信心。作為家屬,應該多關注患者的內心變化,經常溝通,尊重患者的想法,給患者多一點安全感。

“广谱”抗癌药获突破,适用于哪些癌症患者?

4、按時服藥

臨床上,經常有患者不願吃藥,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腫瘤的情況非常複雜,如不謹遵醫囑,擅自停藥,很容易導致轉移和復發,加重病情。或者產生耐藥性,導致無藥可用,治療陷入僵局。

結語:如果世界上沒有癌症,沒有不治之症,沒有病痛,沒有折磨人的病毒癌細胞,那該有多好。癌症從身體到心理摧毀了每一個病人,每一個家庭。癌症很可怕。我們還在堅持,我們不會放棄,就算是重複說著同樣的話,也不會輕易放棄。相比于癌症,對於人生中遇到的其它挫折和痛苦來說,我想那可能真的不值一提。或許稍微挺挺,一切就都會過去。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說:向死而生。從生到死,這是自然法則,當你無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體會生的意義。每個人只有明白了生命的無常,才會珍惜生命的有限,才能放下無謂的執著,才可以坦然地面對人生的苦難和死亡。珍惜現在,無畏生死。

腸癌晚期治癒希望大嗎?腸癌早篩有哪些檢查方式?

腸癌,是危害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僅次於肺癌。28歲的小嗵(化名)躺在病床上,她滿臉淚水、氣息微弱,距確診腸癌到住院已經四個多月了,她怎麼也想不到,當初僅僅因為腹痛就醫而被查出腸癌晚期,就連醫生也感歎,連手術的機會都沒了。

小嗵回憶道自己半年前開始出現便血,隱約還能看到粘液,但自己並沒有在意,以為是吃得太辣太油了,得了痔瘡,便自行去藥店買了點藥膏塗抹。可是沒想到,半年後自己狀況不見好,反而經常肚子痛,腹部也好像隱約摸到腫塊,這時自己才趕緊跑到醫院進行檢查。可沒想到,最後竟被查出腸癌晚期,沒了手術機會。

60岁父亲肠癌去世,博士儿子忏悔:忽略症状,才走到晚期这一步
二、治癒腸癌晚期,希望有多大?

腸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到了晚期,約有一半的患者會發生肝轉移。傳統的觀點認為,晚期腸癌發生肝轉移後,已經不適合進行手術,建議進行保守治療。

但近年來不斷有研究表明,腸癌晚期發生肝轉移的患者保守治療效果差,反而通過手術切除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手術之後,生存期可以達到5年,甚至10年。

臨床統計,腸癌肝轉移積極治療的話,5年生存率在40%-50%左右。如果放棄治療,5年生存率只有10%。

60岁父亲肠癌去世,博士儿子忏悔:忽略症状,才走到晚期这一步
目前,手術切除依然是腸癌肝轉移的主要治療方式,尤其是早期轉移,手術切除的效果會更好。通過手術切除,可以清除肉眼可見的腫瘤,同時可能切除一部分肝臟。

如果肝轉移的病灶太多或太大,術後可能有肝衰風險,此時一般會建議先做化療,減少或清除病灶後再手術。

三、高危人群要警惕症狀

腸道是指從胃幽門至肛門的消化管,長度約7~8米,由大腸和小腸構成,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隨著飲食的改變,腸道疾病越來越受重視,尤其是腸癌。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李進教授指出,腸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不容易自我察覺,等到症狀明顯,去醫院檢查時,多數已經是中晚期。因此,識別腸癌的症狀尤其關鍵。

1、大便出血

腸癌引起便血時,很多人會誤以為是痔瘡犯了。實際上,腸癌引起的便血具有顯著特點,表現為黏液血便、黏液膿血便或純血便

60岁父亲肠癌去世,博士儿子忏悔:忽略症状,才走到晚期这一步
2、大便不規律

排便次數增多,從每天1-2次發展為每天5次以上,甚至更多,而且還可能伴有排不盡感,總是想上廁所。此外,也可能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沒有規律。

3、腹痛腹脹

當腸道內的腫瘤不斷增長,對腸造成擠壓時,會引起頻繁的腹脹、腹痛,腹痛主要表現為隱痛

4、貧血症狀

腫瘤生長需要大量血液,由於癌細胞的生命力很強,正常細胞搶不過,所以容易出現貧血症狀,表現為臉色蒼白、頭暈眼花等。

5、腹部腫塊

病情進展到中後期,可以在腹部摸到明顯的腫塊,腫塊質地堅硬,不痛不癢,活動性較差。

60岁父亲肠癌去世,博士儿子忏悔:忽略症状,才走到晚期这一步
腸癌的高危人群包括以下幾類人:

•患有結直腸腺瘤;

•有結直腸癌病史;

•患有血吸蟲病;

•盆腔接受過放射線治療;

•患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這些人要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態,一旦出現以上症狀,及時檢查。醫生建議,高危人群的腸鏡起始年齡應在40歲前,如果是家族性息肉病,干預年齡則提前到青少年時期。

腸癌早篩有哪些檢查方式?

一是直腸指檢,這是最快最便捷的一種方式,有經驗的醫生通過直腸指檢能檢查出大部分直腸癌,還可大致確定腫瘤大小、位置、形狀和浸潤深度。

二是糞便潛血檢測,這是一種比較原始的早篩方法,也比較快速簡單,但準確度一般,連續三次檢測結果比較可靠。

三是血液和糞便基因檢測,這是一種較新的技術,通過檢測血液和糞便中的結直腸癌標誌物,可以快速、有效檢測出結直腸的異變。

不過,目前結直腸癌早期篩查的金標準仍然是腸鏡,包括結腸鏡、肛門鏡和乙狀結腸鏡。腸鏡可以直接觀察患者結直腸內的狀況,可以精准發現癌變或可能癌變的異常位置,還能同時用活檢鉗鉗取可疑組織進行病理檢測,是目前篩查結直腸癌的最有效方法。

癌為什麼難治?身體哪些器官最易患癌?

“我從來不知道,我這麼愛運動的人,居然會得癌症……”大楊躺在病床上,無奈地說。

大楊身體向來很好,因為他從小就受運動,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無一不精,球場上的大楊魅力四射,也收穫了一波迷妹和好友。

可從去年8月開始,大楊的身體就出現了問題,本來他也沒太在意,因為自認身體好,但楊媽媽見他越來越虛弱,就把他揪來了醫院。

一檢查才發現,大腸癌。好在還是早期,經過手術,大楊總算康復出院了。

據他媽媽說,之所以會讓大楊來醫院,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有次大楊上完廁所後沒有沖乾淨,楊媽媽看到廁所上的血漬,這才起了疑心。

醫生表示,大多數癌症雖然早期不明顯,但只要你足夠細心,總有一些蛛絲馬跡的。

癌症这类厉害的病,早期为啥没有症状,有些征兆你注意过吗?

癌症在發作前2年早有徵兆,抓住這9個求救信號

腫瘤專家指出,癌症在發作前2年就有徵兆了,如果能及時抓住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就能爭取主動權,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甚至實現臨床治癒。

1.體重不明原因減輕

沒有刻意節食,也沒有加強運動,體重在短時間內出現很大的降幅,可能是癌症來臨的徵兆。

因為癌細胞生長和繁殖需要不斷與體內正常的細胞搶奪營養,導致營養不良,身體迅速消瘦。常見的會引起此症狀的癌症有胃癌、結直腸癌、胰腺癌、肝癌等。

2.大便異常

表現為排便習慣改變,比如排便次數增多、腹瀉和便秘交替、腹脹、腹痛等,此外還會出現便血,便血與痔瘡引起的不同,具有血液暗紅、血液與大便混合、大便表面有黏液等特點,同時還伴有惡臭味。

臨床上,引起大便異常的癌症主要有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肝癌等。

3.長期疲倦乏力

一般來說,當人體過度疲勞引起疲倦乏力等症狀的時候,適度休息很快就可以恢復精力。但是如果長期出現疲倦乏力的症狀,就要警惕了,可能與體內的癌細胞不斷生產、繁殖,導致免疫力不斷下降有關。這種症狀通常與消化器官腫瘤,如胃癌、胰腺癌、大腸癌等有關

4.持續咳嗽

咳嗽很常見,尤其是感冒發燒的時候,由於病毒感染,會使肺部收到刺激,從而引發咳嗽。但是,一般的咳嗽在適當休息或者服用藥物之後會逐漸消失。

需要警惕的是久治不愈的咳嗽,比如頑固的刺激性乾咳,並且伴有痰中帶血、胸悶、氣短、低熱等症狀,可能是肺癌的徵兆,應及早就診檢查。

癌症这类厉害的病,早期为啥没有症状,有些征兆你注意过吗?

5.消化不良

持續性消化不良,同時出現腹脹、腹痛、便秘、食欲下降等症狀。此外,比較明顯的還有燒心,服用藥物之後症狀無緩解,進食後還會出現明顯的飽脹感、疼痛感等,可能是胃癌、食管癌等癌症的早期症狀。

6.不明原因的疼痛

當癌症進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周圍的組織和神經就會被擠壓,引起疼痛,比如脖頸疼痛、背部疼痛、肝區疼痛等。可能引起不明原因疼痛的癌症有肺癌、肝癌等,需要注意。

7.粘膜白斑

常見的是久治不愈的口腔潰瘍,一般來說,當人體缺乏維生素或者免疫力低下的時候,口腔潰瘍就會出現,但是存在的時間不長,很快就能痊癒。需要警惕的是存在3-4周以上的口腔潰瘍,可能白塞氏病甚或口腔癌引起的。

8.黃疸

黃疸是肝癌、胰腺癌、膽囊癌等癌症早期的典型症狀之一,大部分以進行性梗阻性的黃疸為主,具體表現為眼睛發黃、皮膚發黃等,原因與膽管阻塞,導致膽紅素排洩不暢有關。

9.低熱

發燒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等到免疫系統將細菌和病毒“征服”之後,體溫就會降下來。如果降不下來,出現持續性低燒,說明免疫系統出現了漏洞,可能與白血病、淋巴瘤等有關。

癌症这类厉害的病,早期为啥没有症状,有些征兆你注意过吗?

癌症早期症狀不易被發現,做腫瘤篩查很重要

其實,從上面的9種癌症早期的信號,我們可以看出,癌症早期的症狀確實不明顯,很容易被忽略,或者被混淆,不容易被發現。但是,如果不能及時發現,癌細胞就會在體內肆虐,不斷摧毀免疫系統。

腫瘤專家提醒,1/3的癌症是可以發現的,而發現早期癌症,做癌症篩查就很重要。那麼,什麼樣的人要做癌症篩查呢?當然是癌症高危人群!

比如,肺癌的高危人群為年齡在50歲以上、長期吸菸或吸二手菸、有慢阻肺或慢性肺纖維化病史、有肺癌家族史以及有石棉、鈹、鈾、氡等接觸的職業暴露史等人群,建議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劑量螺旋CT。

肝癌的高危人群為年齡在40歲以上者、乙肝和丙肝患者或病毒攜帶者、肝硬化患者、有肝癌家族史者,建議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聲檢查以及血清甲胎蛋白檢查。

此外,胃癌高危人群應定期做胃鏡檢查;腸癌高危人群應定期做腸鏡檢查;乳腺癌高危人群應定期做乳腺鉬靶攝片檢查等。

也就是說,不同類型的癌症高危人群,應做的癌症篩查項目不一樣。在進行癌症篩查之前,可以諮詢醫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癌症这类厉害的病,早期为啥没有症状,有些征兆你注意过吗?

癌症篩查的作用,不僅在於早發現,還在於提高生存率、保證生活品質、改善生活方式、降低隱患等。

身體哪些器官最易患癌?

專家表示:“癌細胞是人體內非常活躍的搗蛋分子,幾乎可以說是無孔不入。除了指甲和頭髮,它可以在人體的任何部位生根發芽、四處蔓延。而且研究發現,人體中有些部位的確格外受其‘青睞’,但男女會有明顯不同。

位居男性發病率前十位的分別是:肺、胃、肝、食管、大腸癌、膀胱、胰腺、腦、淋巴、腎;
位居女性發病率前十位的分別是:肺、乳腺、大腸、胃、肝、食管、卵巢、宮頸、胰腺、腦。
“可以說,這十種腫瘤佔據了所有腫瘤類型的80%以上。

癌為什麼難治

我們要想瞭解癌症到底是怎麼回事,就要回到道家中,醫“道”的層面來看問題———嚴格意義上來說,人體本無病,人體只有排病反應。

當人體有了過多的毒素的時候,就好比人體有很多垃圾,它勢必要找一個垃圾筐,其實癌症病變組織就是這個垃圾筐,我們不能說垃圾筐是病。

那為什麼醫院裡的醫生會說,癌症切除了之後癌細胞更容易擴散,意思就是當你把垃圾筐扔掉,垃圾就會到處亂跑。放化療是殺死癌細胞的,以對付轉移擴散問題,可只是殺死現有的癌細胞,好比一塊板子潮濕了要長黴,如果光殺黴,不解決潮濕的問題,黴殺得完嗎?

別大意!胰腺癌很會偽裝.哪類人群容易得胰腺癌?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各種癌症是非常多的,這些癌症威脅著我們的健康,那麼大家知道胰腺癌症狀是什麼嗎?

胰腺癌以及變為了我們人類的一大殺手了,對於胰腺癌的早期症狀大家要是能夠瞭解的話,就能做到及早的預防了。

胰腺癌發病隱匿,但進展迅速,一般自覺症狀開始到入院時間為1-6個月,平均4個月。統計顯示,病程3~6個月的患者占80%,病程1個月以內僅14%。

胰腺癌早期臨床症狀不典型,當出現症狀時往往病程發展至中晚期,而失去治療機會。要提高胰腺癌的治療效果,應重視早期不典型症狀。

胰腺癌很会“伪装”,4类人群属于高发对象,希望你不在其列

一、為什麼胰腺癌會被稱為“癌中之王”?

據相關資料顯示,胰腺癌的生存率在1970年左右,僅僅只有2.5%,而到了2010年,也就只有8.2%,直到術後輔助化療等治療的改進,才有點大的進步,但整體來看還是十分兇險。

另外,綜合全球各地的報導,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幾乎都在10%以下

那胰腺癌為何這麼“猛”呢?原因主要有3點:很難早期發現、缺乏好的靶向藥、腫瘤微環境複雜

其中,很重要一部分原因是很難早期發現。這和它的位置有很大關係,它很好地隱藏在胃、肝臟、脾臟等其它器官的後面,腹部按壓基本找不到它,初期時腫瘤又很小,一般的B超、ct也無法篩查出來,所以早期很難及時察覺。

再加上它又很會偽裝,基本沒什麼特異性表現,比如腹痛,很容易被當做普通胃病,因為胃病更為常見,最終等你察覺到不對勁時,它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胰腺癌很会“伪装”,4类人群属于高发对象,希望你不在其列

二、胰腺癌很會“偽裝”,別大意

胰腺癌是一個很好的“偽裝者”,所以為了能及時揪出它,我們要學會甄別,尤其是下面幾點我們一定要注意。

1、經常肚子疼,不一定是胃病

當出現腹痛時,別直接將其默認為胃病,也有可能是胰腺癌給你敲響的“警鐘”,所以要注意辨別。

一般胃病引起的,多是陣發性的,與飲食之間的關係比較密切,比如胃潰瘍,疼痛多呈燒灼樣或鈍痛,其發病與進食有關,吃飯時疼,飯後休息一段時間又會慢慢好轉

而胰腺癌引起的,多表現為持續性加重疼痛、鈍痛,痛感更為劇烈,偶爾還可向腰背部放射。

2、頸部劇烈疼痛,不一定是頸椎病

說到頸椎痛,絕大部分人的第一想法就是頸椎病,但事實上胰腺癌發展到一定程度,通過細胞、血液侵蝕到骨頭並壓迫神經時,也會引起頸部劇烈疼痛。

胰腺癌很会“伪装”,4类人群属于高发对象,希望你不在其列
3、突然血糖升高,不一定是糖尿病

同樣的,提起血糖高,大家都會與糖尿病聯繫到一起。可胰腺負責內、外分泌功能,當它出問題,也會導致血糖突然升高。所以,沒有糖尿病的家族史,突然患上了糖尿病的年輕人也要警惕胰腺癌。

胰腺癌很“狡猾”,為了能及時抓住它,建議40歲以後,突然出現原因不明的上腹部悶脹不適、頑固性腹痛和腰背痛、莫名體重明顯下降、突發糖尿病等症狀時,需提高警惕,當心胰腺癌,及時就醫檢查診治。

胰腺癌很会“伪装”,4类人群属于高发对象,希望你不在其列

三、哪類人群容易得胰腺癌?

1.菸民。吸菸是一個已經明確的風險因素。有20%的胰腺癌患者是吸菸引起的。另外,常吃薰制或加工肉,會使血糖升高從而增加胰腺癌風險。

2.糖尿病患者。日本的大規模調查顯示,糖尿病患者中,男性患胰腺癌的風險比健康人群高2.12倍,而女性則要高出1.5倍。如果中老年人無飲食和生活習慣問題,血糖卻不受控制,長期有糖尿病,應考慮接受胰腺癌檢查。

3.肥胖人群。美國的研究顯示,肥胖也會增加胰腺癌風險。BMI超過30的話,男性胰腺癌風險會增加1.4倍,女性則增加1.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