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並不“直”,異物風險大,怎麼把直腸異物取出來?

直腸,作為消化道的末端,承受著人體重要的機能活動之一——排便。如果直腸有靈魂,它也一定很無奈,為了滿足機體的口欲,舌頭的味蕾品嘗了各種味道,上消化道則吸收了營養物質,最後輪到直腸,只能作為排出糞渣的器官。但是,直腸說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既然攤上這工作,就要認真值守,也為人體健康做出一份貢獻。

什麼是直腸異物?

凡是不該在這個地方出現的東西,那都算異物。而眾所周知的是,應該在直腸裡出現的只有一種東西:屎。換句話說,在直腸的眼裡,世間的東西分三種:屎、異物和其他塞不進來的東西……

直肠异物是什么?灯泡、水瓶、茄子…再次呼吁:别往肛门塞东西了
雖然“直腸異物”是個尷尬的話題,但近年來類似的新聞屢見不鮮,其背後的健康風險值得警惕。

一、直腸並不“直”,異物風險大

長條形物體如果從肛門深入,很容易嵌頓於轉彎處,而且肛門括約肌就像“橡皮筋”一樣,讓肛門保持關閉狀態,最多擴張2~3釐米。異物滑入肛門後,括約肌會收縮關閉,讓異物難以取出。

更糟糕的是,異物塞入肛門後,患者會變得緊張,此時異物會被向內擠壓,如果盲目用各種方法取出,可能導致異物被推到更深處,到達直腸壺腹部——這個地方特別容易“”東西,東西進去了很難取出。

直腸異物輕則造成肛門出血裂傷、直腸粘膜受傷出血、肛門失禁,重則造成腸梗阻、腸壞死、腸穿孔,危及生命安全。長期如此還可能導致肛門括約肌鬆弛,出現大便失禁、直腸脫垂等情況。

一旦出現腸穿孔,患者在術後很可能要進行腸造口術,佩戴3~6個月糞袋,再通過二次手術恢復排便通路。

直肠异物是什么?灯泡、水瓶、茄子…再次呼吁:别往肛门塞东西了
臨床上,直腸異物的種類可謂五花八門,有燈泡、玻璃瓶、金屬管、火腿腸、黃瓜、茄子,還有麻將、衣架、蠟燭、成人玩具等。其中男性患者居多,男女比例約為37:1。

二、原因千奇百怪

你可能會問,直腸裡為什麼會出現異物呢?其中的原因真是千奇百怪。

1、口源性異物

直腸異物有可能經口進入,例如吞下的骨刺、魚刺、義齒、瓜子、棗核等,它們的體積較小,形狀不規則且尖銳,難以消化,當嵌在肛門直腸交接處時,很容易損傷粘膜,誘發感染。

一旦感染,患者會出現肛門疼痛、便秘、直腸脹痛、腹脹等不適,嚴重時還可能刺穿消化道,引發腹膜炎等併發症,危及生命。

2、便秘

在經濟不發達地區,尤其是長期便秘的老年人,經常會用手或借助工具來解決便秘問題,一不小心,就會將工具塞入直腸裡。臨床案例中,有人想用開塞露來緩解便秘,卻不小心將瓶子塞進直腸;有人誤信便秘偏方,將皂角條、柳枝、甚至是黃鱔等塞入。

直肠异物是什么?灯泡、水瓶、茄子…再次呼吁:别往肛门塞东西了
3、危險遊戲

年輕群體可能好奇心驅使,嘗試將棒狀物塞入直腸後無法取出;也有一類是老年人,獨居、未與子女同住或配偶去世多年,缺乏性知識,長期壓抑,於是嘗試用玻璃瓶、遙控器等刺激肛門,結果不慎將異物推入深處。

4、精神問題

部分患者可能因心理或精神類疾病,即使沒有肛腸疾病,卻喜歡往肛門裡塞食物、異物等物體,其行為由病態心理支配

醫生指出,雖然多數直腸異物患者在描述原因時會說是摔跤、自行通便、治痤瘡、止癢或手滑等,但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可能與性癖好、與人打賭、遊戲、好奇心等有關。

三、怎麼把異物取出來?

如果有較大的異物進入直腸,千萬不要嘗試自行用手或工具取出,這樣會把異物越推越深,導致腸道受損,甚至大出血。患者應儘快到醫院,不要因害羞、尷尬而延誤病情,醫生會根據異物的屬性、位置,通過合適的方法將它取出。

•自然排出

如果是體積較小、形狀較圓的異物,例如玻璃球、紐扣等,患者一般能夠自行排出。醫生會建議患者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或食用油、液體石蠟等,促進腸道蠕動,加速異物排出。

如果在觀察期間患者出現腸梗阻、腹痛等症狀,或者超過一周未見異物排出,則會改用其他方法。

直肠异物是什么?灯泡、水瓶、茄子…再次呼吁:别往肛门塞东西了

•內鏡取物

當自然排出方法失敗時,如果確診異物依然停留在直腸內,一般會選擇內鏡方法,在結腸鏡下使用異物鉗鉗夾或圈套器等,將異物取出。

•剖腹取物

如果異物過長或過粗,無法自然排出,或者已經合併腸梗阻、大出血、穿孔等併發症,會採取手術介入。

常用的手術方法是剖腹探查術,醫生會打開患者腹腔,探查異物在腸道中的位置,可行的話,會向直腸遠端施加擠壓,迫使異物排出。如果不可行,會剖開腸管,取出異物。

如果合併腸管壞死等併發症,還會進行部分腸管切除術、Hartmann術或預防性末端回腸造口術。

直肠异物是什么?灯泡、水瓶、茄子…再次呼吁:别往肛门塞东西了
•經肛取物

如果異物的位置較低,嵌頓在直腸頸部,則考慮施打局部麻醉,在肛門括約肌充分麻醉、肌肉鬆弛的情況下,用異物鉗將異物取出。

直腸異物取出術治療原則

1、通常建議患者在麻醉狀態下進行手術治療,相比較硬腰聯合麻醉而言,全麻具有更好的腹部及盆底肌肉鬆弛的效果,

2、仔細評估直腸異物的大小、外觀特徵及質地,能通過內鏡方式儘量採取經肛內鏡異物取出;如果內鏡方式嘗試失敗,可以考慮常規經肛異物取出(包括:TAMIS異物取出術、導尿管輔助下的直腸異物取出術);如果經肛入路失敗,可以考慮腹腔鏡輔助下的直腸異物取出;如果腹腔鏡下異物取出失敗,最終只能採取開腹直腸異物取出術。

3、針對直腸異物患者而言,是不能進行常規方式進行腸道準備的,如果在術前或者術中患者出現直腸穿孔的情況,不論穿孔位置是位於腹膜內還是腹膜外,術者都應該仔細評估是否應行Hartmann術。

4、待直腸異物取出後,應該通過電子結腸鏡檢查等方式,排除是否存在腸壁損傷穿孔的可能性。

5、異物順利取出後,需要觀察至少48小時,確認患者不會發生膿毒血症和穿孔,方可出院。

被雷劈是怎麼回事?人們下雨天如何避免被雷擊?

小時候我們經常開玩笑的發誓說,如果自己沒有做到某件事,或者撒了什麼謊,那自己就會立馬被天打雷劈。

童言無忌,小孩總是以為被雷劈是小概率事件,所以敢這樣發誓,但是當他們知道了雷真的會劈死人,他們還敢這樣發誓嗎?

雷劈人,其實和那個人的人品沒有關係,不存在什麼做錯什麼虧心事被雷劈,這其實純粹就是安全問題。即使你是一個大好人,做了很多好事,你沒有雷雨天的安全防範意識,你一樣有可能會被劈中,雷電是不長眼的,做好防範措施才是保護自己的最好方法。

雷擊傷人的新聞

我們早已屢見不鮮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男性其實比女性更易遭雷劈

據國際雷擊和電擊倖存者記錄

男性被雷劈的概率約為女性的6倍

雷擊發生的原理

暴雨時

雲層內部水汽會不斷分解摩擦

產生一系列靜電

雲層上方是正電荷

雲層下方是負電荷

而地面則是正電荷

這些正負電荷相吸時

便會讓雲與雲、雲與地之間

產生的強烈放電現象

也就是閃電

被雷劈和发誓没关系,却和睾丸有关?
美國雷電傷害專家瑪麗的一項研究表明

男性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

會讓男性毛髮旺盛、皮膚乾燥

在運動摩擦中

他們的皮膚、毛髮更容易產生靜電

像是一根行走的避雷針

被雷劈和发誓没关系,却和睾丸有关?
所以當人與地面直接接觸時

便會讓正負電荷接頭

引起放電

雷擊死亡率不高,但傷害卻很大

據美國國家氣象局資料統計

自2001年到2010年

美國每年平均有超過400人被雷擊中

其中每年平均死亡約39人

死亡率只有不到10%

其餘90%的受害者都倖存了下來

1、被嚴重燒傷

雷電的溫度很高

大約是太陽表面溫度的5倍

輕一點是被燒傷

嚴重的會失去四肢,終身殘疾

甚至死亡

2、各種器官受傷

人體的各個部位

都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傷

常見的有

心臟停止供血、耳膜破裂、大腦損傷

軟組織受損、肌肉痙攣等

3、失去知覺,神經系統受損

正常情況下

我們對身體的感知

是通過電信號

由神經系統返回給大腦完成的

但被雷劈時

體內的電流過於兇猛

導致神經系統直接崩潰

大腦接收不到信號

暫時失去知覺

就好比網線斷了

電腦就接收不到外界資訊

同時,還會留下很多後遺症

比如癲癇、失憶、語言障礙等等

當然,也有人恢復不了

導致一生癱瘓

被雷劈和发誓没关系,却和睾丸有关?
4、閃電狀“紋身”

不少人被閃電擊中後

皮膚表面還可能留下一個紋身

被稱為“利希滕貝格圖”

這個危害雖然最小

但對顏值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被雷劈和发誓没关系,却和睾丸有关?
*德國物理學家利希滕貝格(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在1777年發現,當電極連接並通過絕緣體時,會產生樹狀雕紋

下雨天如何避免雷擊?

在家裡如何防雷?

當人員處在具有良好防護設施的建築物內,應注意五個安全要點:一是要及時關閉門窗;二是不能停留在建築物的樓(屋)面上;三是不能靠近建築物的外牆以及電氣設備;四是儘量不要使用淋浴頭;五是切斷所有電源。

外出時避雷措施有哪些?

1、最好穿膠鞋,宜穿無任何金屬附著物的雨衣,可起到對雷電的絕緣作用。

2、不應依著建築物牆壁站立,宜保持一定距離,也不宜選擇車內躲雨。

3、對於突然發生的雷電,應立即下蹲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時要雙腳併攏,以減少跨步電壓帶來的危害。

4、要及時躲避,不要在空曠郊外停留,在空曠的郊野無處躲避時,不要打雨傘等物件,應儘量尋找低窪處,如土坑藏身,或雙腳併攏,就地蹲下。

被雷擊中後該怎麼辦?

被雷擊中後,往往會覺得遭雷擊的人身上還有電,不敢搶救而延誤了救援時間,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如果出現了因雷擊昏倒而“假死”的狀態時,可以採取如下的救護方法:

1、是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雷擊後進行人工呼吸的時間越早,對傷者的身體恢復越好,因為人腦缺氧時間超過十幾分鐘就會有致命危險。如果能在4分鐘內以心肺復蘇法進行搶救,讓心臟恢復跳動,可能還來得及救活。

2、對傷者進行心臟按摩,並迅速通知醫院進行搶救處理。如果遇到一群人被閃電擊中,那些會發出呻吟的人不要緊,應先搶救那些已無法發出聲息的人。

3、如果傷者遭受雷擊後引起衣服著火,此時應馬上讓傷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燒傷面部,並往傷者身上潑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傷者裹住隔絕空氣,以撲滅火焰。

陰莖敏感怎麼辦?想要降低龜頭敏感度,不妨從這5件事做起

性功能障礙是很多男性朋友都非常關注,但是十分難以啟齒的事情。不過在現代社會,每個人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短時間內出現的射精過快,並非是我們常說的早洩症狀。因此想要有效分辨早洩,其實還是應該根據性生活的不同來進行判斷。
早洩——讓很多男性感到尷尬的事情之一,在我們生活中由於生活環境以及飲食習慣的影響,因此喝多男性朋友常常覺得力不從心。這種情況主要在於夫妻之間的相處以及男性生理問題的改變。但是由於現代男性朋友都對自身要求較高,因此無法接受早洩問題,一旦出現只是恐慌。男人要與早洩說不。

如何判断男人关键部位是否“敏感”?教你2招测出,5个方法能改善
 

男人“過於敏感”,無非是這5種情況

男性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過於敏感”?可以試著自己輕捏龜頭,在揉捏的時候如果感覺受不了想往後躲開,說明你的龜頭敏感度過高;在生殖器勃起時觸碰,感覺立刻就有射精反應,也說明龜頭敏感度過高。

引起龜頭敏感度高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這5點:

1、包皮過長

男性包皮過長會掩蓋住龜頭,在生殖器勃起時出現龜頭外露的情況。男性的龜頭粘膜平常都隱藏於包皮下,受到的刺激也比較少。這樣一來,會讓此處的神經過於敏感,在勃起之後龜頭受到一點刺激都會“受不了”,促成一些早洩表現

2、神經因素

如果男性龜頭處的神經過於密集的話,會導致龜頭、包皮以及皮膚外表都存在神經元,並且龜頭上分佈的神經元會比包皮更多。這樣一來,會導致龜頭對於一些外界的刺激格外敏感,非常容易誘發早洩。

3、泌尿炎症

泌尿炎症主要以前列腺炎為主,男性前列腺控制著精液的“閥門”,當這個開關發生炎症時,會因為刺激而出現過敏、充血症狀。在受到一些性刺激時,會出現控制不住的情況,很多患有前列腺炎的患者,會合並早洩。

4、“自我安慰”過度

有欲望是正常的生理表現,沒有伴侶的人可以選擇“自我安慰”。這個安慰是需要有個度的,如果安慰過度的話,會讓神經中樞常處於不自主興奮狀態下,並且會形成身體慣性,導致龜頭過於敏感。

如何判断男人关键部位是否“敏感”?教你2招测出,5个方法能改善

5、心理因素

部分男性出現早洩是因為心理原因導致的,在同房時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在心理的暗示下,會讓龜頭敏感度提高。而出現早洩後又會給男性心理帶來一些不良影響,很容易會因此而出現惡性循環。

想要降低那個“敏感”度,不妨從這5件事做起

長期龜頭過於敏感會給男性帶來不小影響,龜頭過於敏感很可能會導致男性不育,因為生殖器完全沒有進入到女性體內就“繳械”了,精子無法進入到女性體內自然也就無法受孕。

手術治療

龜頭過於敏感的男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包皮過長引起的,所以這種情況引起龜頭敏感可以通過手術切除包皮的方式時龜頭暴露在外部,從而降低龜頭的敏感度。

分散注意力

性生活時太過於投入,意念都會過於集中在龜頭上,男性甚至有自己全部進入女性的感覺,如果這個時候想想其它東西,分散注意力,就會暫緩射精的衝動,使得龜頭不會過於敏感而秒射。

經常外翻包皮

包皮過長的男性除了做手術治療外,還可以經常儘量外翻包皮,露出整個龜頭,時間長了既可以使外翻的包皮定型不會再掉下去,也可以是龜頭經常摩擦,不至於過於敏感。

如何判断男人关键部位是否“敏感”?教你2招测出,5个方法能改善

裸睡

裸睡也是降低龜頭敏感的機會,如果你脫光了在睡夢中勃起,也能使龜頭受到不斷的摩擦,降低龜頭的敏感度。

穿寬鬆的褲子

大多數男性朋友都喜歡穿三角褲,三角褲比較緊會把男性陰莖緊緊包裹,如果平時多穿寬鬆的平角褲會使龜頭得到摩擦,從而降低龜頭的敏感度。 利用道具摩擦龜頭 想要降低龜頭的敏感度

大型手術時病人為什麽不能穿衣服?

明天你做手術,不能穿衣服,你先把病號服換上,但是病號服裡面,不能穿內衣、內褲、小背心之類的。”護士走進病房,對明天要做手術的病人仔細叮囑。

“做手術不穿衣服豈不是很暴露?感覺怪不好意思的。”對於手術不能穿衣服這件事,很多人覺得很羞澀。

“做手術時,我們都會在患者身體上蓋上厚厚的床單,通常只有手術的部位是裸露的,其他部位都不會被看到,你放心好了。”護士說。

很多人對手術室既陌生又好奇,尤其是對“做手術時穿不穿衣服”這個問題,更是好奇,

做手术时需不需要穿衣服?4类手术,身上无需太多“累赘”

一、手術時需要脫衣服其實是由原因的。

首先,為了避免手術傷口感染。手術環境要做到嚴格的無菌,患者衣物可能會有細菌病菌的存在,因此不適合穿個人衣物進入手術室。而且手術消毒的範圍要比手術區大得多,所以需要脫掉衣服,多暴露皮膚。不過手術中並不會一直全部暴露,在消毒後,醫生會用無菌鋪布將手術周圍蓋起來,只暴露手術切口的部分。

其次,有些手術需要麻醉或插尿管等操作,穿衣服會造成不便。例如全麻手術需要做心電圖等生命體征的監護,是不可能穿衣服的;手術時間超過3個小時,需要導尿,會在手術前給患者插入尿管,也就是說內褲是不能穿的。

但實際上,不是所有手術都需要脫掉全部衣服,具體要看手術部位和範圍。像一些比較複雜困難的大手術,例如癌症、心臟、腹腔類和甲狀腺類手術等,這些部位比較危險或重要,醫生為了確保患者安全,需要時刻關注患者各個部位器官的變化,因此手術需要在患者全裸的情況下進行。另外置換手術、腸胃手術、婦科手術、闌尾炎等外科手術、泌尿外科手術也需要患者脫掉所有衣物。

做手术时需不需要穿衣服?4类手术,身上无需太多“累赘”

二、其實有些醫生也不穿內褲

實際手術中,不只患者不能穿衣服,有部分外科醫生也會不穿內褲。這主要是因為醫生怕在手術過程中可能會弄濕內褲。

手術過程中,患者可能會有出血、胸水和腹水的情況,或者需要大量液體沖洗傷口等,加上手術臺高度剛好在腰部水準,這些血水和液體就很可能會順著衣服流下,弄濕醫生的手術衣和內褲。

弄濕的手術衣,醫院會清洗消毒,但個人內褲只能醫生自行處理。如果患者有感染愛滋病、梅毒、乙肝等傳染病,醫生會有被感染的風險,而且沾上血水的內褲也較難清洗,很多醫生由於工作忙碌只能把內褲扔掉。如果天天扔內褲開銷很大,於是久而久之,很多醫生就養成了不穿內褲做手術的習慣了。

另外,雖然防水手術衣可以降低醫生感染風險,也可以防止濕身,但由於按規定,手術衣是不能單獨收費的,醫院如果用一次性防水手術衣就會增加投入成本,這樣算下來醫院就會虧本,因此一次性防水手術衣並未在國內醫院普及。國內絕大部分醫院使用的手術衣是可以重複消毒利用的棉質手術衣,沒有任何防水效果。

做手术时需不需要穿衣服?4类手术,身上无需太多“累赘”

三、為什麼手術時,要不斷叫醒患者?

全麻手術除了患者需要脫光衣服外,手術後醫生還會不間斷地喚醒患者和要求家屬保持患者的清醒,這是為什麼呢?

經歷過手術的人應該都知道,到打完麻藥之後,就在你昏昏欲睡的時候,總有一兩個醫生護士在提醒:別睡覺啊!或者一個勁兒地跟你聊天,詢問一些與手術無關的問題。相信此時有不少患者都會疑惑,我正在動手術呢,這麼嚴肅的大事,你竟然還在跟我瞎聊天,拜託專心給我動手術好不好?雖然看起來好像非常輕鬆,但是醫生不斷的叫醒患者也是有原因的。

做手术时需不需要穿衣服?4类手术,身上无需太多“累赘”

1、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對於冰冷的手術是都是非常恐懼的,一進入冰冷的手術室就開始全身發抖,如果沒有家人的陪伴,孤身一人面對手術臺,內心的恐懼感更是多了幾分。萬一過度緊張焦慮,很有可能出現其他問題,所以醫生為了防止患者中途出現意外,會安排護士陪著患者說話聊天,分散做手術的注意力,減輕或消除患者的恐懼感,在醫生和護士的陪伴下順利完成手術。

2、確認患者是否受到藥物影響

在一些全麻手術的麻醉劑中是含有一定安眠成分的,可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而且有一小部分人對麻醉劑有過敏反應,甚至抗麻,所以在做手術期間,醫生會不斷叫醒患者,方便確認是否受到藥物影響。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樣的做法大驚小怪,其實對麻醉劑藥物過敏並不是我們常見的過敏反應,輕則呼吸困難,重則心臟衰竭,所以這在做手術的過程中可是一件大事兒。

3、判斷是否需要氧氣罩

患者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在一段時間之內是沒有任何意識的,就算醫生不斷的叫醒詢問患者一直能聽得到,但卻無法交流,所以醫生只能通過患者的呼吸來判斷是否需要氧氣罩。在正常情況下,如果患者能夠自主呼吸,在叫醒的時候呼吸平穩,那麼就不需要過多的使用應急醫療資源。

年輕人早點睡,長期熬夜可導致智商下降,熬夜後吃什麼好?

現在生活節奏快,很多人都逼不得已必須要熬夜,那麼熬夜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影響呢?

熬夜可導致智商下降

神經學領域的頂尖學術期刊《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有一項研究實證:長期熬夜會“殺死腦細胞”,讓大腦的反應不如從前。這背後的原因讓人驚訝——在缺覺時,大腦為了保護自己,會“吃掉”那些受損的腦細胞!這項研究來自一支義大利的研究團隊,主要負責人是瑪律凱理工大學(Marche Polytechnic University)的Michele Bellesi教授。Bellesi教授的課題組主要關注睡眠對大腦造成的影響。由於交感神經夜晚得不到充足的休息,白天就會出現頭昏腦漲、記憶力減退等狀況。久而久之,還會出現神經衰弱、失眠等問題。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也進行了相關研究,他們將研究者分成2組,想借此觀察缺乏睡眠,是否真會對腦部造成傷害。結果發現,整晚沒睡的受試者,其腦部的化學物質NSE and S-100B會呈現上升趨勢,而這正好是用來腦部損傷的標記物。

整晚不睡覺,NSE and S-100B上升的幅度雖不及腦部損傷,但增加的化學物質,仍會對腦部組織帶來負面的影響;另外專家也提醒,缺少睡眠,除了對大腦造成損傷,久而久之還會導致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以及多發性硬化症。

實驗結果顯示,擁有良好睡眠,對於維持腦部健康是至關重要的。不規則的睡眠模式會引發一系列病症;

還有《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的名為:(Sleep loss drives acetylcholine- and somatostatin interneuron–mediated gating of hippocampal activity to inhibit memory consolidation )的研究表明:當熬夜引發的睡眠不足,大腦中存儲記憶的海馬體中的抑制神經元活動會增加。

沉重打击!熬夜所导致的智商下降居然不可逆
該研究通過給予小鼠恐懼刺激後,分別對比小鼠自由睡眠和剝奪睡眠兩種不同情況的海馬體磷酸化水準,發現自由睡眠的小鼠的海馬體磷酸化水準比被剝奪睡眠的小鼠高,表明其記憶力比被剝奪睡眠的小鼠鞏固。

沉重打击!熬夜所导致的智商下降居然不可逆

睡眠不足會幹擾多種海馬體的依賴性記憶,對腦部的組織帶來不可逆的負面影響。意味著長期熬夜容易使人變傻,智商下降,記憶力減退等。

熬夜不僅對身體造成傷害,就連大腦都沒能倖免,這無疑是對“熬夜冠軍”們最慘重的打擊了,熬夜傷害那麼大,你還敢肆無忌憚地熬夜嗎?

天天熬夜,你不睡,我也不睡,多年以後,人類的智商水準就會整體下降

年輕人,別熬夜了,早點睡。

熬夜後吃什麼好?

中醫認為,經常熬夜的人容易導致陰虧陽亢而產生陰虛內熱的症狀,不妨使用藥膳適當進行調養,使精力充沛。

豬腰燉杜仲:每次用杜仲25克,豬腰子1個,水適量,隔水燉1小時,每日或隔2∽3日服食1次,有滋補肝腎、強壯筋骨之功效。適用於熬夜後腰酸背痛、四肢乏力者服用。

蓮子百合煲瘦肉:每次用蓮子(去芯)20克,百合20克,豬瘦肉100克,加水適量同煲,肉熟爛後鹽調味食用,每日1次。有清心潤肺、益氣安神之功效。適宜於熬夜後乾咳。失眠、心煩、心悸等症者食用。

粉葛生魚湯:每次用粉葛250克洗淨切成小塊,生魚1條,去腮及內臟,加水適量共煲,魚熟後放入薑絲、油鹽調味,食魚飲湯,每日或隔日1次。有舒筋活絡、益氣和血、解肌痛等功效。適用於勞力過度熬夜後的肌肉酸痛、頸肌脹痛者服用。

擺脫性成癮需要毅力,性成癮是變態嗎?

知道網癮、酒癮、菸癮、毒癮,你聽說過性癮嗎?

美國前軍醫Walker是個風流成性的渣男,

瞞著妻子不停的和人約p,而且男女通吃,最後借p友的手殺掉妻子,

後來,他也承認自己有性癮,即使24小時和7人發生關係仍然感受到孤獨。

性癮患者難以控制的欲望

性癮不是欲望太強,而是對性欲無法控制,就像網癮控制不住玩遊戲,毒癮控制不住吸毒,一旦滿足不了欲望就會痛苦和焦慮。

精神疾病診斷手冊對性欲的定義是:一種包含衝動要素的性欲障礙。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8年首次把性癮和網癮列為精神疾病,屬於行為障礙。

而且性癮患者並不是少數,根據調查,有性癮或曾經有性癮的人占比達3%~6%,其中80%是男性。

被误解的性成瘾“患者”:无法控制,难以摆脱,就像是大脑上了瘾
一、什麼樣的表現,才算是“性成癮”?

性成癮,專業醫學名稱為“性衝動控制障礙”或“欲望亢進”,是指個體出現強烈的、被迫的連續或週期性性衝動行為,一旦得不到滿足,就會焦慮、急躁、抑鬱、不安。

性成癮的特徵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在沒有濫用藥物等情況下,依然反復出現幻想、衝動和性行為,持續半年以上或更久

•實施行為後,沒有愉快的感覺,反而出現沮喪、悔恨、抑鬱等負面情緒。

•出現想要擺脫成癮行為的意識,但總是難以控制,戒除失敗,如果無法實施,就會感到焦慮、暴躁,影響正常的生活

被误解的性成瘾“患者”:无法控制,难以摆脱,就像是大脑上了瘾
性成癮是病嗎?目前,臨床上缺少足夠的循證研究證據,來證明性成癮是一種病理性成癮障礙,因此從嚴格意義來講,性成癮不能算是一種疾病。

二、性成癮是變態嗎?背後的原因

性成癮出現的原因什麼?

作為非物質依賴的行為成癮,性成癮的成癮原因主要與個人經歷有關,比如性教育缺失或者童年創傷。

資料顯示,有41%的性成癮者缺乏良好的性教育,在年齡很小的時候就接觸黃色刊物和錄影帶,導致性啟蒙失常,對成年後的性成癮行為產生深刻的影響。

目前,國際上主要用《性癮篩選測試》(SAST)衡量性癮,SAST涉及過往的經歷。我們可以通過測試題對它有所瞭解,比如:是否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遭受過性侵、父母是否有性行為方面麻煩、自己是否經常沉迷於性思想……

這些題目涉及難以自控的情緒、原生家庭的影響、早期遭受攻擊或性虐待等問題。

被误解的性成瘾“患者”:无法控制,难以摆脱,就像是大脑上了瘾
性成癮給“患者”帶來了困擾,甚至可能存在一定的社會風險。作為一種針對自己的強迫性行為,當性癮到達一定程度時,“患者”可能會失控,在坐公交、吃飯、走路的時候,腦海裡想的都是與性有關的事物。

長期如此,部分性成癮者可能不滿足於現狀,從而通過更加激烈的方式去獲取快感,出現危害他人的行為。

當然,絕大多數性成癮者不會傷害其他人,因此稱其為“變態”,不是一個好的做法。

三、擺脫性成癮,需要毅力

性成癮與菸癮、酒癮有什麼不同嗎?

根據成癮行為的核心特徵,成癮多與酒精、尼古丁等化學成分有關,導致過度沉迷于上癮行為,如不戒除,其沉迷程度會越來越重,最終想擺脫卻無法自拔,對學習、工作和生活產生嚴重影響。

性成癮除了與化學物質無關,其他特徵與酒癮、菸癮等行為一致

被误解的性成瘾“患者”:无法控制,难以摆脱,就像是大脑上了瘾
那麼,擺脫性成癮,要怎麼做呢?

1、藥物治療

目前,治療性成癮的藥物主要有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比如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等。部分治療使用抗雄激素。通過藥物治療,可以抑制性衝動。

2、心理治療,增強意志力

《中國性成癮調查白皮書》的調查結果顯示,性成癮者多數是焦慮依戀型人格,意志力比較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溝通表達能力不強。因此,要擺脫性成癮,就要提高意志力,調整心態。如果自己無法做到,可以找專業的心理醫師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藥物治療性成癮的效果仍存在爭議,雖然有一些研究報告證實SSRI和抗雄激素能提高戒除成功率,但由於沒有進行大規模的臨床試驗,“患者”依然要留個心眼,不私自用藥,最好諮詢專業醫生。

被误解的性成瘾“患者”:无法控制,难以摆脱,就像是大脑上了瘾
結語:雖然性癮的表現有頻繁與很多人發生性關係,頻繁自慰或是看色情片等等,但這並不代表僅有這些行為就可以視作性愛成癮。

很多人會在這個概念上鑽空子,為自己的性騷擾、性侵、出軌等行為開脫。例如曾被十名女性曝光性騷擾、性侵的哈威•韋恩斯坦,他在遭到指控之後就曾聲稱自己是性成癮者,但最終並沒有得到治療師的臨床證明。

用性癮來為自己的惡劣行徑開脫,不僅是一種對性侵、性騷擾這類犯罪行為的輕視,更是對真正的性癮者的不尊重。在韋恩斯坦輕描淡寫地描述自己對他人造成的傷害時,許許多多真正的性癮者正為這種生存狀態感到痛苦,性對他們來說不是釋放,而是枷鎖。

我們還是要更客觀嚴謹地去看待和對待「性」這件事,正視性,才能正視與性相關的疾病,最終才能及時地解決問題,重新體會到性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和滿足。

心血管疾病怎麼預防,放了心臟支架可以活多久呢?

出現了較嚴重的冠心病,需要通過積極治療的方式進行改善,因為在冠心病發病的過程中冠狀動脈狹窄、堵塞,正常的血液迴圈無法保持良好,可能在血液沒辦法及時提供給身體需要每個部位時,引發各種不良症狀,較明顯的就是心絞痛、呼吸困難、心慌心悸。

病情達到一定程度,可能需要通過安裝心臟支架的方式來促進健康,否則冠狀動脈狹窄,堵塞嚴重,迴圈無法保持良好,會導致患者死亡。那麼,放了心臟支架具體還可以活多久呢?

人在安装心脏支架后,还能活多久?医生不再隐瞒
一、心臟支架是外國淘汰的產物?

我們先來瞭解下什麼是心臟支架,其實看名字也能看出大概意思,就是進行心臟介入手術的時候置入的一種醫療器械,主要用於治療冠心病,可大幅度降低急性心梗患者的死亡率

相關資料顯示,2013-2017年間,美國1752家醫院都接觸過心臟支架手術,增長率為15.8%,從2013年的約55萬例升至2017年的63.8萬例;而日本有1108家醫院接觸過心臟支架手術,增長率為36%,從2013年的約18萬例升至2017年的24.7萬例。

可見,不管是美國還是日本,在治療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梗時,心臟支架都是主要的治療手段之一。它並不是什麼已被淘汰的產物,反而它還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

人在安装心脏支架后,还能活多久?医生不再隐瞒
二、心臟支架只能用幾年?

關於心臟支架的使用,會有人說,心臟支架沒幾年就要更換一次,這是真的假的?

心臟支架到底能用多久,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

因為心臟支架有多種,我國目前主要以藥物支架為主,植入體內後,它既不會破碎也不會脫落,會貼在血管壁上,一般4周左右會被血管內皮覆蓋。

通常1年內血管內膜上的內皮細胞就會一點點生長起來,直到完全覆蓋支架小梁,這時候支架成為人體血管壁的一部分,將一直起到支撐血管的作用

但具體能使用多久,還需要看情況。比如患者術後依舊保留不良生活、飲食習慣,沒有遵從醫囑按時服藥等,可能很快就會發生支架再狹窄或支架內血栓,此時又得進行介入治療。

人在安装心脏支架后,还能活多久?医生不再隐瞒
相反,如果患者依從性良好,做到健康飲食、按時服藥、定期複診,那支架的使用壽命也會相對延長

所以,在進行支架手術後,患者一定要遵從醫囑,按時服藥,定期複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人在安装心脏支架后,还能活多久?医生不再隐瞒
三、人在安裝心臟支架後,還能活多久?

回看開頭的故事,張阿姨在進行了兩次心臟支架手術後,如今身體狀況依然不錯,難道說明人在安裝心臟支架後,就可以一勞永逸了嗎?

遼寧省人民醫院副院長侯愛潔提醒:千萬別這麼想!心臟支架沒有那麼“神”,它只是一種急救手段,幫助患者打通阻塞的血管,緩解心肌缺血,讓患者暫時擺脫致命的危險,但並不能治本!

而且病不在治,在於防。所以術後,我們仍然要積極預防,包括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好心情,遵從醫囑,按時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和他汀類藥物,並定期隨訪,從而降低支架內血栓及支架內狹窄的風險

人在安装心脏支架后,还能活多久?医生不再隐瞒
四、醫生提醒:做好心血管病一級防護

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極高,嚴重危害到人類健康,所以對於此類疾病,“防大於治”,那應該怎麼防呢?哪些人需要防?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高血壓中心副主任邊波給出了建議。

1、高危人群需謹慎

-有家族遺傳史

-可發于任何年齡段,以40-50歲為發病高峰,男性發病風險高於女性;

-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史;

肥胖者;

-有抽菸、酗酒等不良習慣者;

-長期情緒處於焦慮、緊張、不安等狀態者。

2、防範高危因素

想要預防高血壓,對於可防控的因素,一定要注意規避。如我們能全面管控高血壓、血脂高、吸菸、糖尿病、肥胖這五個危險因素,就可明顯降低50%-60%的患病風險,甚至80%-90%也是有可能的

人在安装心脏支架后,还能活多久?医生不再隐瞒
3、發現症狀及時就醫

心血管病涵蓋廣,不同疾病症狀不同,這裡以冠心病為例。

冠心病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心絞痛,多以胸痛為主,具有以下特點:走路或奔跑時出現胸痛,多為鈍痛;患者常常無法很好地表述出具體的感覺,有的可能說胸口壓得慌,有的說嗓子緊、胸口堵得慌;疼痛持續時間一般是幾分鐘

如出現以上表現,要高度警惕冠心病,建議及時就醫檢查,如心電圖等,一般即可做出準確的診斷,一旦確診,及時治療。

4、飲食控制

飲食與心血管疾病之間關係病情,尤其是鹽的攝入,鈉離子攝入超標,可增加血液中鈉離子濃度,升高滲透壓,導致細胞外液增加,水和鈉瀦留,最終使血壓升高,同時還可加速血管硬化進程。

所以,想要預防心血管疾病,一定要注意控鹽,成年人1天內攝入鹽量不可超過6g

5、合理安排生活

生活要有規律性,保持心情愉快。提倡不吸煙、少飲酒。

6、適當的活動

不宜做劇烈活動。因為劇烈運動可使血中兒茶酚胺增高,引起血小板聚集增強。對老年人提倡散步、打太極拳等。

7、吸氧能顯著提高人體血氧飽和度

及時糾正缺氧,預防並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復發。定期吸氧,還可提高身體免疫力,延緩衰老。

人在安装心脏支架后,还能活多久?医生不再隐瞒
心血管疾病的積極預防和治療是老年人減少發病和減輕病情的重要方法,控制易患因數:如高血壓患者應服用降壓藥,保持血壓穩定,患有高血脂則要控制膽固醇飲食,限制熱量,服用降脂藥。患有糖尿病,應控制飲食,服用降糖藥或胰島素治療。

被燙傷之後千萬不要這樣做,燙傷後吃什麼恢復快?

夏天穿著單薄,肢體暴露部位較多,而且加上天氣熱飯菜水涼的較慢,很容易造成燙傷。有一位朋友的孩子不小心燙傷之後呢,在眾人的舉措下先用自來水沖洗,然後塗了厚厚的牙膏,到醫院就診後,被醫生嚴厲的訓斥了一頓,又很費勁的把牙膏沖洗掉,好在塗的時間短,還可以沖下來,還沒有碰擦掉傷到皮層塗治療燙傷的藥。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被燙傷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老人會跟我們講一些土方法,比如用醬油泡傷口,把牙膏塗在燙傷的地方等,其實這些都不具有科學依據,還可能會給傷口帶來更大的傷害,所以,一定不要盲目迷信土方法,以免增加患者的痛苦。

被烫伤后,按照这5个顺序去做,伤口不会留疤

被燙傷之後,千萬不要這樣做

1、用酒精和碘酊消毒

這類液體對剛燙傷的創面有刺激性,可導致創面周圍的細胞進一步壞死、加深創面

2、用紫藥水、紅汞消炎殺菌

有的人在燙傷後會塗抹這些液體,起到消炎殺菌的作用。但不建議用,因為這是有色液體,看到紫紫紅紅的一片,醫生怎麼判斷傷情?

3、著急脫掉衣物

燙傷後,很多人會急著脫衣服,像坤坤的奶奶在孩子被燙傷後,第一時間就想要脫掉孩子的衣服,可這樣的做法很容易撕裂燙傷後的水泡,加重感染的幾率

4、擅自清理水泡、傷口

如果燙傷後,擅自撕掉傷處表皮或者挑破水皰,很可能會加深創面,引發感染,加重病情

被烫伤后,按照这5个顺序去做,伤口不会留疤

此外,燙傷處理時,別陷入這3個誤區:

1、用冰塊覆蓋傷口

不少人覺得這樣可達到降溫、止痛的目的,可這樣做反而很危險,因為冰容易使傷口的皮膚降低到零度以下,將傷口凍傷,從而加深傷口

2、用牙膏塗抹創面

不少人覺得傷口冰冰涼涼的,舒服點。可事實是傷口被牙膏遮住,熱氣只能往皮下組織深部擴散,最終不僅沒有起到降溫作用,反而加重了更深一層的燙傷。

而且牙膏當中含刺激性成分,直接塗抹可能增加感染風險,對傷情不利,所以不建議塗抹。

3、用醬油塗抹傷口

這種方法不僅不能治療燙傷,還會影響醫生對傷情的診斷,而且醬油中還存在大量細菌,很容易加重感染

燙傷後,如果採取了錯誤的救治措施,不僅不利於傷口的恢復,還可能導致二次傷害,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免這些錯誤的救治方式。

遇到燙傷先別慌,牢記5個“字”

燙傷後,應該如何正確處理?首先,心態一定要穩,不要慌,然後謹記這5個字,幫你最大程度降低燙傷危害!

燙傷後,我們要先判斷一下傷口的大小,如果創面比較小,及時用流動的自來水沖洗傷口,沖15-30分鐘,直到沒有感覺到疼痛和灼熱為止,這樣可以很好的冷卻清除創面內的殘餘熱量,緩解燙傷帶來的疼痛感,控制傷情進一步加重。

被烫伤后,按照这5个顺序去做,伤口不会留疤

被燙傷的位置如果有衣物遮擋,這時候不要著急脫掉衣服,因為有可能碰到傷口引發撕裂,加重傷情。此時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沖洗燙傷患處後,快速輕柔地將所穿衣物剪開去除,保持患處通風。

如果燙傷的程度比較嚴重,冷水沖洗也無法完全覆蓋,可以用乾淨的盆裝上冷水,將燙傷患處直接浸泡在水裡,但注意控制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

燙傷後,千萬不要著急給患處塗抹東西,比如牙膏、各種消毒藥水等,這樣很容易遮蓋住熱量,導致傷情加重。此時最正確的方法是拿乾淨的紗布,輕輕蓋在燙傷處,這樣不僅可以保護傷口,還可以促使熱量散發。

如果燙傷的程度比較輕微,只是傷口微微發紅,伴有疼痛,且無水皰者,一般經過上述4個步驟處理後就可以,之後保護好傷口,等待傷口自行愈和;如果燙傷比較嚴重,建議及時就醫處理

以上燙傷“五字經”大家一定要牢記,正確處理燙傷,對傷口恢復,降低燙傷危害有著重要作用!

此外,燙傷也分低溫和高溫燙傷,這兩種情況應該如何處理?

低溫燙傷:

比如艾灸、暖寶寶、電熱毯等這種燙傷,往往只會導致真皮淺層的水泡型燙傷,很難引起重視,但如果持續作用,可燙傷真皮層及皮下各層組織,從而帶來潰爛等嚴重後果,長時間都無法癒合,所以也要及時處理。

被烫伤后,按照这5个顺序去做,伤口不会留疤

正確處理方法為:先用涼水沖一下燙傷處,以達到降溫的目的,如果有燙傷脫皮的現象,可改用浸泡的方式進行降溫,然後觀察創面情況,如出現水泡或者創面明顯較深等情況,及時就醫處理

高溫燙傷:

比如“火”“電”“油”等,這種燙傷會比較明顯,所以比較容易發現,處理方法主要也是根據燙傷的嚴重程度決定。可按照上述的燙傷“五字經”連續處理。

總的來說,燙傷後,不要急,按上述方法處理後,如還不能緩解,及時就醫!

燙傷之後,怎麼做才能不留疤?

1、儘快用涼水沖洗,直到痛感、灼熱感消失,如果涼水不能全部覆蓋燙傷處,可改用浸泡的方式。

2、如果只是小面積的輕微燙傷,沖洗後,塗抹點燙傷藥就行,如果症狀比較嚴重,最好及時就醫。

3、燙傷後在傷口癒合期,很容易出現瘙癢的感覺,這是傷口在長肉,千萬不要用手去抓,不然很容易留疤。

4、傷口癒合期,注意保持傷口乾燥,別碰水;同時儘量避免劇烈運動,減少出汗,以免汗液浸入傷口,延長癒合時間。

被烫伤后,按照这5个顺序去做,伤口不会留疤

5、清淡飲食,多吃果蔬。燙傷癒合期,飲食上也要多注意,避免食用生薑,不然可能會長姜疤;辛辣刺激的也少吃,不然可能加重傷口發癢程度和頻率,還會延緩傷口癒合的速度。

燙傷後吃什麼恢復快?

燙傷後為了快速的恢復身體,可以食療,有一些食物對於皮膚恢復有好處。

1、鋅

缺鋅會使纖維細胞功能下降,鋅主要存在於木耳,海帶等食物中。

2、脂肪

脂類的缺乏會導致傷口癒合缺損,魚油中含有豐富的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對傷口癒合有一定益處。

3、葡萄糖

糖是人體主要的供能者,供給充足的能量是傷口癒合不可缺少的。在傷口癒合期可多吃含糖豐富的水果,既增加糖分,又能攝取足量的維生素。

4、蛋白質

飲食中增加蛋白質能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感染機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有各種瘦肉、牛奶、蛋類等。

5、維生素A

維生素A能夠促進傷口癒合,它主要存在於魚油、胡蘿蔔、番茄等食物中。

6、維生素C

維生素C 可以促使傷口癒合,存在於各種蔬菜、水果中。大棗、辣椒是維生素C的寶庫。

7、蛋白質

如果要傷口癒合的快一點,就多攝取蛋白質的食物,因為蛋白質能幫助傷口癒合。

心臟病患者需要靜養還是鍛煉?五條運動處方護心臟

醫學早期,不管是亞洲還是歐洲西方國家,都主張有了心臟病以後,患者要靜養,要儘量減少活動。

但是現實生活中,出於各種原因,患者很難做到在家絕對靜養。

臨床上曾有一名伐木工人,患有心臟病,治療以後,醫生要求其在家靜養,但是生活所迫,他必須要去深山伐木。

伐木需要體力消耗,理論上來說,這種消耗體力的活動會加重患者病情,但是結果卻出人意料——患者心臟病不僅沒有加重,反而症狀減輕,甚至有消失跡象。

心臟病要靜養的傳統觀念被挑戰,於是醫生們開始研究,終於在經過50年大量的科學研究,醫生發現,運動對心臟病患者的康復是有好處的。

當然,運動康復對心臟病患者來說,並不是無限制大量運動,而是需要專業指導的一種康復行為,是心臟康復其中的一項,心臟康復治療則是一個系統性的方法。

心脏病患者:绝对静养是害,运动康复才是爱!本文为你总结说清

心臟病患者需要靜養?還是運動鍛煉?

適當運動對人體生理、心理健康都是有益的,包括心臟。心臟我們都知道,它是人體的“血泵”,推動血液流動到身體各個部位以供應氧和各種營養物質,同時帶走體內代謝廢物,以保持身體健康。

運動時可增加人體耗氧量,增加血液供應,並及時運走更多的代謝產物,對心臟健康顯然是有利的。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適當運動對心臟病是有利的,可促進心肌細胞再生。

該研究通過小鼠實驗,將其分為2組,一組保持臥姿不動,一組進行適量運動,觀察2個月後,發現運動的那組小鼠心肌細胞新生數量是不運動小鼠的4.5倍,且如果持續保持這樣的運動,還可以繼續促進其心肌細胞再生。該研究結論已經發表于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而如果長期不鍛煉,身體代謝速度慢,甚至導致大量代謝廢物堆積在血管當中,影響血液迴圈,以及導致氧氣無法供應到各個器官組織,從而造成部分器官的缺血、缺氧,誘發疾病,包括心臟病。

所以,整體來說,建議心臟病患者除了特殊情況外,還是要適當進行鍛煉,對病情康復是有幫助的。

心脏病患者:绝对静养是害,运动康复才是爱!本文为你总结说清

心臟病分很多種,而到底能不能鍛煉,還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而定。

(一)這4種心臟病患者可以運動

已經進行支架的心絞痛患者

這類患者,如果已經通過支架或是搭橋的方式解決了冠狀動脈嚴重狹窄的情況後,是可以正常恢復日常工作、飲食以及休閒運動的,如慢走、太極拳、打高爾夫球、跳舞等低活動量的有氧運動

已經進行支架治療後的心肌梗死患者

這類患者在發病後前3天,必須靜養,保持絕對臥床;3-5天后,可以下床活動活動;1周左右可以在室內進行一些低強度的運動;等到完全血運重建後,才可以考慮進行有氧運動,比如短時間的慢跑、廣場舞、太極等。

心衰力竭患者

這類患者如果可以進行適當運動,對心臟健康是有利的,可以著重考慮柔韌性鍛煉(如拉伸、練習瑜伽、太極拳等)、有氧鍛煉(如慢跑、騎車、快走等)和力量訓練(如舉重等)3種鍛煉方式。

如果伴隨關節問題,可考慮游泳等運動。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運動時,一定要注意掌握好強度、頻率和持續時間,建議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兒童心臟病患者

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心功能沒什麼問題,也是可以運動的,但是要注意有所選擇,像游泳、慢跑、騎車等是可以的,但是一些競技性的活動,比如賽跑、舉重等就不適合了,以免因心臟無法承受而出現意外。

心脏病患者:绝对静养是害,运动康复才是爱!本文为你总结说清

(二)這4種心臟病患者不宜進行運動

僅予以藥物保守治療的心絞痛患者

這類患者在經過藥物治療後,雖然症狀得到緩解,但是已經形成的冠狀動脈狹窄卻無法得到改善,所以在進行運動後或者情緒激動後,很可能導致心絞痛發作,所以很多體育鍛煉會受到明顯的限制。

僅予以藥物保守治療的心肌梗死患者

這類患者由於心臟功能明顯受損,所以活動耐量比一般人差得多,尤其是冠狀動脈血管病變情況沒有得到解決的患者,運動後可能誘發缺血的加重,甚至再發心肌梗死,所以暫時不建議運動。

合併心力衰竭的患者

一般到了這種程度,意味著患者的心功能已經達到或接近終末期階段,所以此時適合靜養,不宜運動,以免發生意外。不過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比如握拳、蹬腿等。

主動脈瘤患者

這類患者在運動方面受到的限制也比較多,因為主動脈是人體內最粗大的動脈血管,是心臟輸送血液的中藥管道,劇烈的運動很可能導致血管壁撕裂,引發意外

總的來說,心臟病患者到底能不能運動,應該怎麼運動,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考慮。而整體來說,絕大部分心臟病患者進行適當運動,對心臟健康是有好處的。

心脏病患者:绝对静养是害,运动康复才是爱!本文为你总结说清

五條“運動處方”護心臟

心臟健康對人體健康意義重大,而適當運動對心臟健康又是有利的,所以鼓勵大家積極參與鍛煉,但在鍛煉時,要注意方法。

1、任何年齡段的人,都建議進行適量運動,以保養心臟。建議一周進行3-5次運動,1次30-45分鐘

2、運動的方式有很多,建議以有氧運動為主,如慢跑或快步走、游泳、騎車等,年輕人可適當增加肌肉訓練

3、運動時要注意掌握好“度”,過度運動對心臟健康反而不利。一般來說,運動後如果感覺稍微有點費力但整體還是輕鬆、舒暢,說明是合適的。

同時要講究循序漸進,每個人的運動能力不同,別一下子猛的鍛煉,很容易發生意外。

4、運動時如果要注意觀察自身反應,如果出現頭暈、心慌、冒冷汗、嘴唇發病等表現,建議立即停止運動

心脏病患者:绝对静养是害,运动康复才是爱!本文为你总结说清

5、如果身體有某種疾病,在運動前,要諮詢醫生到底能否運動,如果可以也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採取合適的運動形式、運動強度進行正確的運動

溫馨提示

夏季是保養心臟的黃金期,心臟功能不好的人每天需有30分鐘的午休,能降低患上心臟病風險。另外精神過度緊張會導致心律失常以及內分泌失調,影響心跳速度,刺激心臟病發,因此需保持良好心情。通過開懷大笑能使得血管內皮放鬆,增加血液回流,利於心臟健康。另外適當的補充含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E的食物,如花生油、蔬菜水果及芝麻油等。維生素E能改善高血壓所引起的心臟病症狀,避免低密度脂蛋白生成。維生素C能清除動脈血管中的組織間質,防止脂質沉澱硬化。避免吃油炸食物、動物內臟及燒烤等,以免增加心臟負擔,同時要控制好血壓、血脂以及血糖

對於心臟康復我們要做到,運動訓練、指導飲食、指導生活習慣、規律服藥、定期監測等,使心臟病患者改善生活品質,回歸正常社會生活,並預防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越來越多年輕人患上尿毒癥,我們怎樣保護腎臟健康?

尿毒癥可以說是疾病類別中最危險的一類。主要是因為各種病理或者外界原因,導致腎臟功能癱瘓引發的一系列併發綜合症。這些病症將其整合,就被稱為尿毒癥。因為尿毒癥是腎臟衰竭所引起的疾病,一般多發於年齡增大,器官衰老的中老年人,可是近年來,年輕人患得尿毒癥的概率也在不斷提升,有年輕化的趨勢。

為什麼說尿毒癥危險?這是因為尿毒癥的本質是腎臟衰竭,腎臟主管我們身體的代謝和毒素的排出。如果腎臟衰竭,就代表身體代謝廢物和各種毒素開始淤積,多種致命併發症也會出現,繼而危及到我們的生命。

並且因為這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很多人在尿毒癥早期並沒有什麼明顯的跡象,一般出現強烈的疾病表現,也大多被診斷為尿毒癥中晚期。除非換腎,否則非常難以徹底治癒。就目前而言,平均尿毒癥患病年齡正在逐年遞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壓根就沒有想過自己會得尿毒癥,讓本就隱蔽的尿毒癥早期症狀肆意妄為,最終演變成了嚴重的腎臟衰竭。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警惕。

年轻人为什么会得尿毒症?提醒:尽量避免这5件事,保护肾脏健康
一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患上尿毒癥?

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每10個尿毒癥患者中,就有4個患者在10-30歲之間

年轻人为什么会得尿毒症?提醒:尽量避免这5件事,保护肾脏健康
可能在很多人看來,一輩子都不會跟尿毒癥有瓜葛。然而這個病卻越來越“年輕化”,可能隨時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其實尿毒癥大多與日常生活習慣有關。不良的生活方式,讓腎病最終走向不可控的局面:

憋尿

尿液可幫助排出人體的代謝廢物,如果經常憋尿,這些毒素藏在體內,不僅會導致膀胱的負擔加重,還有可能使得這些尿液逆流到腎臟,進而導致腎臟也出現問題。

熬夜

夜間睡眠是各個器官進行修復並且恢復的好時機,通過一晚的整頓,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幫助身體排出廢物。

長期熬夜的身體,其內分泌系統受到影響,器官自我無法修復,就會導致腎臟排出毒素的功能下降。久而久之,毒素堆積在腎臟以及身體內即可引發腎臟疾病以及其他疾病。

年轻人为什么会得尿毒症?提醒:尽量避免这5件事,保护肾脏健康
酗酒

酒精代謝可以直接對肝臟造成損害,長期大量飲酒使血尿酸增高,尿酸沉積阻塞腎小管,形成尿酸性腎結石,加重腎衰竭的發生。

過度勞累

勞累一方面指身體疲勞,高強度的工作量使身體陷入疲憊狀態,從而引發腎虛症狀;其次是腦力疲勞,巨大的壓力導致精神無法放鬆,或想得過多,都容易因用腦過度。腦為髓之海,而腎主骨生髓,腦疲勞就容易傷腎。

年轻人为什么会得尿毒症?提醒:尽量避免这5件事,保护肾脏健康

腎病也被稱為“沉默殺手”,不到嚴重的時候,腎臟只會在體內“忍氣吞聲”,毫無感覺。因此以下6類高風險人群,應積極開展一級預防

1、40歲以上,尤其是男性

2、有腎癌家族史的;

3、肥胖的人;

4、長期酗酒、吸菸、熬的人;

5、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血症,高齡 (>65 歲 ) 及肥胖的人群;

6、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化學有毒物質的人群。

建議這幾類人每年做一次腎臟B超檢查,可以幫助發現早期腎臟病變。除此之外,還需警惕尿毒癥的一些徵兆,比如晨起眼瞼浮腫有明顯面色蒼白出現排尿異常等等

年轻人为什么会得尿毒症?提醒:尽量避免这5件事,保护肾脏健康
二、怎樣保護腎臟健康

1、注意小感冒。雖然感冒也是我們在日常中常見的小疾病,平時的時候覺得吃點藥就沒事情的了。但是如果感冒一直纏繞著你,感冒結束了沒多久又來,或者是感冒以後出現水腫高血壓等現象,一定要到醫院做檢查,加入身體出現問題也好及時的治療。

2、不要亂用藥。無論得了什麼疾病都不要亂吃藥,要在醫生的引導下正確的用藥,因為很多的止痛藥和感冒藥都是對腎臟有副作用的,會悄無聲息的傷害孩子的健康。正確吃醫生給開的抗生素類和止痛藥,注意用藥的注意量,對什麼藥有什麼副作用,也要做到心中有數。

3、健康飲水。為了保護腎臟的健康,到底是多喝水還是少喝水的問題一直是人們非常關心的。其實無論是多喝水還是少喝水都是要視情況而定,除了腎功能嚴重損害以外需要嚴格控制喝水量,以免造成水腫,如果是腎臟功能比較健康,適當的飲水對身體還是有益處的。

4、低鹽飲食。吃的太鹹會對腎臟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長期攝入鹽類太多更會大大增加腎臟的負擔。平時的時候我們只需要攝入五克到六克的鹽量即可,不僅僅是我們炒菜時候用的鹽,平時我們在生活中吃的別的食物也是值得關注的。

年轻人为什么会得尿毒症?提醒:尽量避免这5件事,保护肾脏健康

5、加強血壓管理。高血壓如果長期任由它發展下去會對腎臟的健康造成傷害,而且血壓和腎臟中的腎小球也是息息相關的,這都和血壓有著直接的關係。所以平時要及時的檢測血壓的高低,儘量早一點地控制血壓的平穩,才能夠更好的保證腎臟的健康。

6、低嘌呤飲食。這一點對於有高尿酸的人一定要特別關注,因為百分之九十的高尿酸人群都是腎臟吸收異常而導致的。所以調整好尿酸的水準,就要保護好腎臟的健康,平時的時候要多吃一些低嘌呤的食物,並且大部部分的海產和動物內臟也一定要減少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