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刷牙比早上刷牙更重要,正確刷牙,需做好這5點

早上起來後是先刷牙還是先吃飯,大家持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認為早上起床後,口腔中的細菌比較多,所以將牙齒刷乾淨之後再吃飯比較衛生,也就不會給細菌進入身體的機會;但是也有人認為早上吃完飯之後再刷牙,可以將食物的殘渣清除乾淨,不會讓細菌在牙齒中滋生。那麼到底哪一種方式才是正確的呢?怎麼樣才能讓我們的牙齒變得更健康呢?

其實,早上起床先刷牙還是先吃飯,都是個人的習慣,差別並不大,並且也不會給身體帶來什麼影響。如果是平時比較粗線條的人,完全可以不用糾結這個問題。就算是早上沒有刷牙就吃飯了,也不會有很多的細菌進入身體當中,所以完全沒必要太擔心。因為腸胃當中是胃酸,酸性比較強,所以按照自己平時的習慣做就可以了。

早上起来后,先吃早餐还是先刷牙?告诉你答案!
一、睡前刷牙比早上刷牙更重要

為何說睡前刷牙比較重要,這是有原因的,因為人吃了東西之後,口腔內可殘留食物的碎屑,利於細菌滋生繁殖。尤其是晚上睡覺之後,人的嘴巴大多都是閉著的,此時口腔處於一個比較封閉的狀態,而在缺氧環境中,細菌會更加肆無忌憚地繁殖

再加上食物殘渣酵解需要花費的時間大約在6-8小時,剛好處於夜間休息的時間段,所以也給細菌繁殖提供了條件。

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如果晚上睡覺之前不老老實實刷牙,細菌會大量滋生繁殖,時間久了,很容易引起多種疾病

早上起来后,先吃早餐还是先刷牙?告诉你答案!
睡前刷牙還是很有必要的,“偷懶”多了,可能會誘發多種疾病:

腦血栓

睡前要是不刷牙,可導致多種細菌趁機滋生,如變形鏈球菌和乳酸菌,在酵解食物殘渣後可產生酸性物質,進而腐蝕牙齒,最終誘發齲齒

而有研究發現,有齲齒的人發生腦血栓的幾率比一般人高4倍。因為這類患者當中含大量細菌在進入血液迴圈可損壞血管內膜,時間久了,可能誘發腦血栓。

心臟病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總不刷牙或刷牙次數少的人比每天刷兩次牙的人,發生心臟病的幾率要高70%

因為不刷牙,口腔內的細菌可入侵血液,刺激血管,導致小動脈痙攣,要是累及冠狀動脈,出現收縮痙攣,再加上微小血栓的作用,很容易發現急性心梗

早上起来后,先吃早餐还是先刷牙?告诉你答案!
胃病

如果不刷牙,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幾率也會比較大,而這時導致慢性胃炎、胃潰瘍等胃病,甚至是胃癌的主要誘因之一。

所以,老老實實刷牙,尤其是晚上,千萬別偷懶,不然到時疾病“找”上門,後悔都來不及了。

早上起来后,先吃早餐还是先刷牙?告诉你答案!

二、正確刷牙,需做好這5點

比起先刷牙吃早餐,還是先吃早餐再刷牙的問題,我們更應該重視的應該是如何刷好牙,因為刷牙也是有講究的。

選擇牙刷

合適的牙刷對於口腔清潔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議大家儘量選擇刷頭小(可以更靈活的在口腔內運轉)、刷毛尖端圓鈍、有彈性而又不太密集、軟硬適中的牙刷。

早上起来后,先吃早餐还是先刷牙?告诉你答案!

牙線

偶爾使用牙線,對口腔清潔也是有幫助的,因為壓線可以深入牙齒的鄰接面,把裡面殘留的牙菌斑刮下來。相關資料顯示,使用牙線的人發生齲齒的風險要比不使用牙線的人低17.4%左右

牙膏

對於牙膏的選擇,一般重點考慮具有清潔功這一點的就行了。對於美白、防蛀、脫敏、止血等功效都是附帶的,作用並不大,尤其是在預防齲齒和牙周炎上,幾乎沒效果

早上起来后,先吃早餐还是先刷牙?告诉你答案!
刷牙方法

刷牙也是講究方法的,不是說讓牙刷在嘴裡“翻滾”一圈就行了,要注意有效刷牙。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刷牙大法——巴氏刷牙法,具體如下:

1、刷牙時,將牙刷毛和牙面保持45°角,同時將刷毛向牙齒輕壓,這樣可以盡可能地刷到更多的地方。

2、刷牙的時候,先橫著刷,再從上往下,由下往上轉動,總之盡可能各個角落都刷到

3、刷上排牙齒時,保持刷毛沖上,下排牙時刷毛沖下,一次刷2~3個牙,時間總共要刷夠3分鐘

早上起来后,先吃早餐还是先刷牙?告诉你答案!

最後,要控制刷牙的次數,並不是說刷牙的次數越多,牙齒就會越乾淨。牙齒和所有的東西一樣,都是會磨損的,所以刷牙的話一天兩次就可以了。早晚各一次,一天最多刷牙三次,就可以很好的將牙齒保護好。另外在刷牙的過程中,也可以順帶的刷一下舌苔,舌頭上會吸附著很多的細菌。舌頭上含有的細菌會增加蛀牙的可能性,還會導致一些口腔問題。所以在刷牙的時候,輕輕的刷一下舌頭,能夠更大程度的保證口腔的健康。通過此文,相信大家已經明白了飯前刷牙還是飯後刷牙的問題,科學的去對待就可以了。為了我們的美觀性和身體健康,養成一個健康的刷牙方式,從細節出發,才是最重要的。

熬夜竟會變胖,那麼到底幾點睡覺算熬夜?

肥胖對於現代社會來說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肥胖帶來的危害就不用細說了,那麼今天來給大家扒一扒熬夜對於身體的危害有多大,並且熬夜與肥胖之間又有哪些緊密的聯繫!

有人覺得我每天熬夜辛苦的工作,就可以讓自己瘦下來,因為只要熬夜身體就會不斷的代謝。只要不睡覺脂肪就不容易堆積,所以,很多人把熬夜當成一種減肥的手段,儘量讓自己晚一點睡覺,認為這樣有利於減肥,可是,一段時間卻發現,熬夜之後不但沒有瘦下來反而胖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熬夜為什麼會長胖?我們來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吧。

熬夜变胖成常态,越晚睡饮食欲望越高?
熬夜過後非常渴望攝入食物,睡眠不足影響機體的嗅覺系統,使其進入高度活躍的狀態,食物的味道更易刺激大腦。

此外《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熬夜等行為會更加引起肥胖,非常有可能是因為晝夜規律的打破,使腸道中的影響脂肪吸收的微生物大大提升,增加了膳食脂肪酸的攝取以及脂肪的儲存,最終引發肥胖的。

不管你是瘦子身為正在減肥的胖子,在熬夜的時候,晚上活動少,攝取的熱量無法消耗;當飲食和睡眠時間與生物鐘不相符時,人們的胃口和代謝機制會發生變化,吃得多了,消耗得少,身體脂肪代謝不完,開始堆積,從而導致體重增加。

並且熬夜使大腦變得遲鈍,可能令大腦控制中心變弱,致使熬夜者想要瘋狂攝取令人愉悅的食物。這時候,熬夜者對食物的欲望就會提升,攝入食物,熱量增加,從而誘發肥胖。睡得越晚,就越想吃東西,一時吃宵夜一爽,一到減肥火葬場。並且,深夜食物選擇有限,大多數人都在吃著高熱量、高脂肪、不健康的食品,長胖就算了,還危害健康。

除此之外,睡眠不規律還可能導致學習能力下降、內分泌系統紊亂、心臟疾病風險增加等嚴重後果。熬夜不僅會使人變胖,還會影響身體健康,增加患病的風險。

那麼到底幾點睡覺算熬夜?

相信不少朋友看到這裡早就開始“心算”了:我每天幾點幾點睡,睡多少多少小時,算不算熬夜?其實,嚴格來說,每天睡足7-8小時,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都不算熬夜,比如每天淩晨4點才睡,但中午12點才起,也不算熬夜。不過,請大家注意“每天”這兩個字,好的睡眠一個重點是“要睡夠”,另一個容易被大家忽視的重點就是“要規律”。

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個生物鐘,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人類經過若干年的進化,體內的生物鐘早已適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一旦生物鐘被打亂,就會引起內分泌系統紊亂、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學習能力下降、短期記憶衰退以及各種健康問題風險增加等等,值得提醒的是,這些損失並不能通過補覺補回來。

睾丸痛最大的“元兇”是睾丸炎,怎樣避免睾丸疼痛!

現在的男人整天就是忙於自己的工作,忙於應酬,就連自己的生殖器官出現問題都不知道,睾丸是男性體內繁殖精子的重要場所,因此當睾丸出現疼痛時,男性朋友難免憂心忡忡,因為睾丸疼痛會直接影響到男性的生育能力。那麼睾丸疼痛究竟是怎麼回事?當男人出現睾丸疼痛的話,就要小心了,可能是疾病引起的,趕快來看看睾丸疼痛是什麽原因引起的,如何預防睾丸疼痛

男性朋友请注意,这4个原因都会导致睾丸痛,能避则避

一級痛:一般是指的男性睾丸受到外傷,疼痛的劇烈程度根據受到外傷的程度不同而不同。嚴重的疼痛會讓男性出現噁心、嘔吐症狀,部分嚴重的甚至會“疼死”。

《法醫學》雜誌曾刊登過一個“蛋疼死”的案例,一名16歲男子和人打架後被猛踢一腳私處,男子當即倒地不行省事,隨後送醫搶救無效死亡,醫院鑒定為“神經源性休克猝死,”說白了就是疼死的。

二級痛:男性睾丸二級疼痛一般是由陰囊感染所致,陰囊感染會導致男性睾丸腫痛,一些急性期的患者還會伴隨發熱、乏力症狀。

在臨床上可將陰囊感染分為附睾炎和睾丸炎,該病若沒有及時治療會轉為慢性炎症,慢性炎症治療起來的難度則會大大增加。

三級痛:三級疼痛多數是由精索靜脈曲張所致具體表現為睾丸墜脹、隱痛,一般這種類型的疼痛是斷斷續續出現的。並且疼痛感也不會很強烈,在平躺時症狀會有所減輕或消失。

男性朋友请注意,这4个原因都会导致睾丸痛,能避则避

睾丸痛,最大的“元兇”是睾丸炎

睾丸炎在臨床上非常常見,可分為三種類型:急性非特異性睾丸炎、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以及慢性睾丸炎。

急性非特異性睾丸炎一般起病較急,並且多發生在單側,會出現一側睾丸突然腫大、變硬,並且會有強烈的疼痛感,疼痛感會放射到下半身以及腹部

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是由於腮腺炎合併的病症,在臨床上腮腺炎可能和睾丸炎同時發生。疼痛的輕重具有很大的個體差異,無法根據疼痛感來判斷患者睾丸損傷的程度。

一般急性腮腺炎睾丸炎患者,會表現出睾丸腫痛、疼痛以及陰囊紅斑水腫症狀。而慢性睾丸炎則起病較為緩慢,多數是由急性期的睾丸炎演變而來。

慢性睾丸炎的特點是難治癒,易反復,一般會有睾丸彌漫性增大、質地較硬、觸摸疼痛症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睾丸萎縮。

睾丸炎的發生和很多因素之間有關係,如:不潔性生活、不注意個人衛生、經常穿著緊身褲、不注意私處病變以及性生活過早等都可能會誘發睾丸炎

男性朋友请注意,这4个原因都会导致睾丸痛,能避则避

除了睾丸炎,還有哪些原因會引起睾丸疼痛?

1、前列腺炎

患有前列腺炎也會導致患者出現睾丸疼痛,這類患者除了睾丸疼痛以外,還會有尿頻、尿急、尿痛等排尿異常症狀,一般出現的疼痛感是隱痛

2、精索炎

精索炎引起的疼痛一般會伴隨著墜脹感,並且疼痛非常劇烈。患者多有手術外傷史,並且有精索明顯腫脹症狀。

3、睾丸、附睾腫瘤

疼痛表現多為墜痛、脹痛,患者會出現睾丸腫大、質地堅硬、表面不平等症狀,睾丸腫瘤一般會發生在附睾的尾部。良性腫瘤表面光滑,界限清楚;惡性腫瘤表面不光滑,呈結節狀,腫塊難以移動。

為避免睾丸疼痛,3個保養妙招要掌握

首先日常進行房事要注意衛生,不要有多個性伴侶、不潔性生活。房事前後都要注意清潔,避免一些細菌在房事過程中進入體內,對健康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

男性朋友请注意,这4个原因都会导致睾丸痛,能避则避

其次男性朋友一定要做好睾丸的保養,洗澡時或者睡覺前使用雙手來按摩睾丸,用拇指輕輕地捏住睾丸做順時針和逆時針的按摩,長時間堅持對睾丸有一定的好處,在按摩時如果發現了異常疼痛感,應該及時去醫院做相應的檢查。

最後平時可以多吃一些新鮮的瓜果以及蔬菜,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量,這樣可以提高身體抵抗細菌和病毒的能力。

結語:睾丸屬於男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當睾丸出現疼痛時千萬不能小覷,應該及時去醫院做相應的檢查,一定要保養好睾丸,不能長時間的久坐,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戒掉煙酒,遠離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老了不想拖累子女,提前就要做好準備

自從生了娃,我這個做媽媽的一腔熱情,又是給娃做早教,又是琢磨著讓娃將來學什麼才藝。老公說我想太多,我白他一眼說,為人父母當然要為子女多多考慮,不然能算負責任嗎?誰料老公開始嚴肅起來,說他現在奮鬥的目標,只是為了在自己五六十歲幹不動了時,不拖孩子的後腿。

我嘲笑老公目標小,他立刻給我潑了盆涼水:如今我們已經三十來歲,正是身強力壯的好時候,但有些事情若不早計畫,到了五六十歲真會連累孩子。他認為,未雨綢繆地為子女的將來謀劃,才更是負責任。聽完他的一席話,我若有所思。

不想老了拖累子女,父母要在五六十歲前做好以下準備,看你做到沒。

年龄越大,疾病越多?老了不想拖累子女,6件事要谨记在心
老了有套能賺租金的房子

如今不少父母都知道攢養老錢的重要性,但隨著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再加上自己勞動能力的喪失,守著養老金金,多少有點坐吃山空的感覺。這時候若能有個開源的好管道,會讓人安心不少。

一套能賺租金的房子,就是個很不錯的“開源”工具。這套房子必須是不必用來自住的,這樣平時能夠拿來出租,一旦子女高中畢業想要海外留學,或者將來成家結婚,甚至是家人有個重疾需要花錢,這套房子都能解燃眉之急。

若沒有這項準備,一旦有個天災人禍,恐怕自住的房子就要不保,子女的教育金也沒了著落。

年龄越大,疾病越多?老了不想拖累子女,6件事要谨记在心
有副能對抗疾病的好身體

1、飲食均衡,注意營養

合理膳食,接受專業營養指導,有助於改善營養狀況,增強體質。

2、多運動,增強骨骼

增加戶外運動,有助於增強體質和耐力。

年龄越大,疾病越多?老了不想拖累子女,6件事要谨记在心
3、避免絕對靜養

多外出走動,多做力所能及的運動,避免長期靜養導致“廢用綜合征”。

4、關注心理健康,勤社交

多關注心理健康,保持社交,積極調節情緒。

5、培養興趣愛好

很多父母一輩子都為了子女,子女生了娃之後還為孫輩勞心勞力,以此尋找”被需要感”。其實,如果兒女可以自己照顧娃,老人除了帶娃之外還有其他選擇。想要老了不靠子女,父母要培養興趣愛好,這樣晚年就會有自己的追求,讓自己的生活更豐富。

年龄越大,疾病越多?老了不想拖累子女,6件事要谨记在心

結語:每個人都會老,如果想在老了的時候,不拖累子女,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那就需要提前做準備。讓自己有個健康的身體,口袋裡裝滿錢,少摻合年輕人的事。如果真愛子女,首先要學會愛自己。只有自己好了,周圍的人才不需要為你操心,這是給他們減輕負擔的最好方式。祝大家都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

狐臭怎麼治療,如何預防狐臭的發生?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你會發現身邊有人會存在狐臭的情況,存在狐臭主要是由於身體內的汗腺分泌比較發達。如果一個人存在狐臭的話,會嚴重影響著周圍的人群,讓人感到非常的尷尬,而且也可能會影響到個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為了防止狐臭這種現象產生,應該瞭解狐臭的出現原因。並從誘發狐臭的原因入手,掌握正確的方法來預防狐臭,這樣才能避免狐臭這種情況的出現影響個人形象。那麼,狐臭的出現和哪些因素有關呢?

狐臭都是因為遺傳而來嗎?

狐臭的發生和性別、種族之間都有聯繫,女性比男性多、白種人和黑種人比黃種人多。有資料現實,歐美人發生狐臭的概率高達80%,而在我國大約只有10%左右。

身上有味道太尴尬?别慌,教你4种方法赶走狐臭

想要判斷自己是否有狐臭,可以從這3點來看:觀察所穿的衣物胳肢窩位置是否有發黃變色,如果出現發黃變色可能是狐臭所致;

查看腋毛位置是否有異常油膩分泌物或是毛髮黴變分泌物粘連,如果有的話可能是狐臭;在腋下夾一塊乾淨的紗布,十分鐘後將紗布取下,如果有異常臭味明顯,多半是狐臭

狐臭是一種遺傳性疾病,臨床上就診的狐臭患者超8成有家族遺傳史,明顯狐臭傾向佔有6成以上。父母中一方有狐臭的話,子女的發生率在50%以上,父母都有狐臭,子女的發生率在80%左右。

狐臭的發生和遺傳之間有很大聯繫,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狐臭都是因遺傳導致,這些原因也會引起狐臭發生:

大汗腺分泌異常

在出汗量較大的情況下,汗液通過體表細菌分解會產生酸臭氣味,但是這種氣味和狐臭不同。只有在大汗腺分泌異常時,才會散發出狐臭的味道。

不良衛生習慣

長期不注意個人衛生,會導致腋下滋生大量細菌,這些細菌會讓汗腺分泌物相作用發出難聞的異常氣味。

飲食不當

長期飲食過於辛辣刺激會給大汗腺造成不良刺激,容易誘發狐臭發生。

身上有味道太尴尬?别慌,教你4种方法赶走狐臭

狐臭嚴重影響社交,該如何擺脫這種尷尬?

狐臭在臨床上是可以通過治療得到根治的,目前的治療方式包括這3種:

1、傳統手術

這個手術是將腋下汗腺全部切除,可以起到根治的效果。但是也有明顯缺點,手術的恢復期較長、疤痕也較為明顯,對於一些愛美人士來說,這個手術顯然不是最佳選擇。

2、腋下汗腺抽吸刮除術

使用特殊的手段將腋下的頂漿腺去除,這個方式大約可以起到9成的改善效果。優點是術後恢復快,不會造成明顯的疤痕。但是不能保證完全去除狐臭,可能會有一些“殘餘味道”。

3.內視鏡胸腔內交感神經燒除術

這個方式可以將手汗和狐臭困擾解除,並且疤痕也不明顯。但是很多患者反應在術後會出現代償性出汗,天氣熱的時候感覺下半身和後背腹部的出汗特別明顯,並且治療狐臭的效果不及前兩種手術方式。

對於一些輕微狐臭的患者,則可以選擇一些比較簡單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外用藥物:可以購買一些止汗露來塗抹腋下,這樣做可以有效止汗、抗菌,讓腋下不再發出臭味,但是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機器燒灼法:使用鐳射、除腋臭機以及高頻電針等方式破壞毛囊和汗腺,相比較而言操作很簡便且恢復快,但是治療效果很難全面;

藥物注射法:使用藥物注射的方式破壞皮下組織,使皮下組織纖維化、蛋白質變性,抑制大汗腺的分泌達到治療效果。但是這個方式需要很強的專業性,操作不當容易導致皮膚壞死、深部神經損傷。

身上有味道太尴尬?别慌,教你4种方法赶走狐臭

平時如何預防狐臭的發生?

不同的情況需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要根據自身情況和醫生的建議做出具體的選擇,在生活中可以注意這些事情來預防狐臭的發生。

首先,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特別是這些易出汗的位置需要保持乾燥、清潔,內衣褲要勤更換。特別是在運動出汗後,更加需要注意腋下清潔。

其次,要注意少穿緊身不透氣的衣物,這類衣物會加重皮膚摩擦,並且不利於汗液的揮發,日常要穿寬鬆通風透氣的衣物。

還有,在日常不建議拔掉腋毛,拔腋毛會導致腋下皮膚很“受傷”,易導致毛囊增生肥大,容易誘發腋臭出現。

身上有味道太尴尬?别慌,教你4种方法赶走狐臭
再有飲食清淡.對於有狐臭的人來說,在日常生活中飲食上要做出適當的調理,如果在平時口味比較重,喜歡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高油脂高脂肪的食物,這樣就會影響到身體的內分泌,導致內分泌發生失調,很可能就會加重狐臭的情況,讓人變得更加的尷尬。所以這類的人群在平時飲食上儘量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這樣能夠很好幫助維持內分泌的平衡,提高新陳代謝速率,改善狐臭的情況。

最後保證作息規律.現在熬夜已經成為了一種非常普遍的情況,但是如果經常熬夜的話,也會影響著身體內毒素垃圾的排出,也會影響到身體的正常新陳代謝,所以會加重狐臭的情況。

所以如果有狐臭的話,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證規律的作息,儘量少熬夜,做到勞逸結合,這樣能夠很好的幫助維持內環境的正常運轉,加速體內毒素垃圾的排出,能夠很好地幫你減輕狐臭的情況。

老年人疑神疑鬼可能是老年癡呆,簡單自測老年癡呆方法!

老年癡呆是一種複雜的老年神經,認知和心理能力障礙,患者會逐漸喪失基本的生活技能和記憶,嚴重者將不能認出自己的家人,現階段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和藥物。但是老年癡呆有一定的早期症狀,如健忘,辦事能力下降,視力下降和運動能力下降等,可以作為老年癡呆的早期預警,早期治療可以一定程度緩解病情發展。  老年癡呆是一組特質性疾病,受到家族史,性別教育水準,甲狀腺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家族史是導致老年癡呆的高危因素,此外,免疫系統疾病,癲癇等軀體疾病和老年癡呆也有一定的相關性。老年癡呆有一些明顯的早期症狀,可以用於預防和自測,今天我們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老了怕痴呆?注意这6个症状,用国际公认的“画钟法”自测一下
意氣風發的青年,到健忘、失能的老年,究竟是什麼剝奪了他們的記憶?

一、是什麼在剝奪老人的記憶?

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人癡呆,是一種大腦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對周圍的人、事、物有辨別障礙,產生多種認知問題,發病過程緩慢,但會持續惡化,不可逆。

阿爾茨海默症的真正病因尚不明確,但可能跟以下因素有關:

•腦內毒性蛋白囤積

研究指出,阿爾茨海默症會出現典型的組織病理學改變,包括腦內澱粉樣蛋白板塊沉積神經原纖維纏結,與兩種蛋白質囤積有關:β-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

β-澱粉樣蛋白是一種毒性蛋白質,過度積累時會形成斑塊沉積,破壞神經傳遞,毒害腦細胞,大大增加癡呆風險。

而Tau蛋白一旦出現過磷酸化,就會喪失正常生物功能,形成神經原纖維纏結,毒害腦細胞,讓患者逐漸失去記憶、思維和推理能力。

老了怕痴呆?注意这6个症状,用国际公认的“画钟法”自测一下
•聽力喪失可能是重要風險因素

一項發表在《細胞-神經元》上的研究提出了新理論:聽力喪失可能會導致癡呆。

這項研究由英國紐卡斯爾大學醫學院Timothy D. Griffiths教授領導,多所大學的研究團隊參與。

老了怕痴呆?注意这6个症状,用国际公认的“画钟法”自测一下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約9%的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出現聽力喪失。Timothy教授總結多篇研究後認為,聽力喪失和阿爾茨海默症可能是相互促進的關係,並提出4種可能的理論:

1、兩者擁有共同的病理過程;

2、聽力喪失會讓患者無法接收外界聲音資訊,引起認知功能的下降;

3、為了彌補聽力喪失,大腦要消耗更多資源,減弱其他認知功能;

4、兩者都會影響大腦內側的顳葉區域。

老了怕痴呆?注意这6个症状,用国际公认的“画钟法”自测一下
二、出現症狀,或離老年癡呆不遠了

研究顯示,早期診斷和介入可減緩阿爾茲海默症的病程,防止大腦進一步損傷。如果家中老人有以下症狀,一定要及時求醫治療。

1、記憶減退

早期患者會出現記憶力減退,容易忘記剛說完的話,卻記得很久以前的事情。家人會誤以為是偶爾健忘的正常現象,延誤就醫,病情繼續發展到全部記憶喪失。

2、重複行為

經常重複說同一件事或反復做同一行為,也是阿爾茨海默症的症狀。例如,患者反復詢問同一件事情;說話時語言用詞貧乏空洞,說話漏字,邏輯不清,自言自語等;患者還可能在購物時多次付款,或做菜時重複放鹽等。

3、認不得路

早期患者會出現“視空間”功能受損,可能會在很熟悉的地方迷路,或住在同一個地方多年,卻找不到回家的路。

老了怕痴呆?注意这6个症状,用国际公认的“画钟法”自测一下

4、疑神疑鬼

患者可能出現精神障礙行為障礙,會有幻聽、錯覺,產生無中生有的想法,例如總覺得配偶有婚外情、兒女偷自己的錢等。這些疑神疑鬼、被害妄想、被竊幻想的表現,都是阿爾茨海默症的典型症狀。

5、生活沒有動力

對原本熱愛的活動失去興趣,做事沒有動力,缺乏主動性,變得很消極被動,甚至排斥社交。

6、視覺與空間概念出現障礙

可能在閱讀上出現理解困難,無法判斷物品的距離、顏色或對比,不知道年份月份,不知道春夏秋冬,甚至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老了怕痴呆?注意这6个症状,用国际公认的“画钟法”自测一下

三、自測老年癡呆

想知道自己是否患上老年癡呆,除了觀察上述症狀外,還可以做一個簡單的畫鐘測試

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會有空間感受功能和執行功能的減退,通過畫鐘測試,可以檢測老人的記憶能力、抗幹擾能力、動作執行能力等。在國外,畫鐘測試已被廣泛應用於認知功能損害的篩查。

•如何進行畫鐘測試?

測試者用筆在紙上畫一個鐘,時針分針指向的時間為xx點xx分(測試中較常用的時間是11點10分或8點20分)。

老了怕痴呆?注意这6个症状,用国际公认的“画钟法”自测一下
畫鐘測試總分4分,測試者畫出一個封閉的圓錶盤,得1分;

錶盤上的數位位置正確(所有數位都在圓內),得1分;

12個數位在錶盤上的填寫順序正確,得1分;

分針、時針在錶盤的正確位置(包括指標是否有箭頭、分針是否比時針長等),得1分。

測試結果4分為正常,3分為基本正常或輕度癡呆,2分是中度癡呆,2分以下則是重度癡呆。

老了怕痴呆?注意这6个症状,用国际公认的“画钟法”自测一下
結語:老年癡呆症一般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起病,起病緩慢或者隱匿,早期不易被發現,病情逐漸進展。手術病人可在軀體疾病、骨折或者是精神受到刺激以後,症狀迅速明朗化。核心症狀為三部分,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精神行為異常,認知能力下降。因此要對有老年癡呆危險的患者,定期的進行體檢,及早治療軀體疾病,對身體要重視,對精神也要重視。可以讓患者多一些經常的戶外活動,比如慢跑、打太極拳等。,如果能儘早的發現上述症狀,請多加注意,這樣就能爭取到治療老年癡呆症的最佳時間,幫助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

得了糖尿病一定要打胰島素嗎,長期注射胰島素有什麽副作用?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研究發現,近些年糖尿病患病人數越來越多”。而其中的原因,就是大家對糖尿病的忽視、不理解,認為這種疾病遠離生活,誰曾想在張口閉口之間,吃出了糖尿病。

首先,我們來瞭解一下糖尿病的種類。目前,人類所患糖尿病的分類只有兩種,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因為某種原因導致的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是胰腺分泌的一種降低血糖的激素,如果外力、遺傳、變異等情況導致胰島素不分泌,或者因為長期吃糖導致身體對糖分閾值不敏感,則有可能讓胰島素不分泌或者減少分泌。

二型糖尿病:這是由於胰高血糖素分泌異常,導致血糖不斷上升最終導致糖尿病,該類型糖尿病較為複雜,也需要配合胰島素的使用降低血糖。

而讓人頭疼的是,如果沒有及時控制住血糖,患者常常面臨雙目失明、足部殘疾、腎衰竭等多種危險的困境,所以對於糖尿病必須及時治療。

而以目前的醫療水準,暫時並沒有可以完全治癒的方法,所以不少患者需要依靠長期打胰島素來維持血糖水準。所以,今天就趁此給大家普及一下胰島素的相關知識。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应贯彻这5个“不要”,别半途而废

得了糖尿病,一定要打胰島素嗎?

我們先來瞭解一下,胰島素是什麼,有什麼用。簡單來說,它就是人體分泌的一種降糖物質,可以對葡萄糖、脂肪、蛋白質等進行代謝。

而糖尿病就是由於胰島先天不足,再加上營養過剩、超重等後天因素導致致使胰島負荷過重,工作效率降低引起的。所以,打胰島素可以幫助降低血糖。

那麼,血糖飆到多少需要打胰島素?這個情況要因人而異,因為要不要打胰島素並不是單純取決於血糖的高低為標準,比如服用降糖藥無效也可以打胰島素,而這不是看血糖高低,再加上每個醫生掌握的尺度也是不一樣的。

一般來說,只要空腹血糖超過10mmol/L以上,飯後2小時血糖超過15mmol/L以上,都符合打胰島素的指征。

不過,以下6類人群建議及時打胰島素:

1、糖尿病的急性併發症患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及時通過打胰島素糾正血糖,不然很危險。

2、著急手術需及時控制血糖的患者:這時可通過胰島素快速調整血糖,利於術後傷口癒合。

3、口服降糖藥無效的患者:藥物多作為首選,如無效也建議打胰島素。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应贯彻这5个“不要”,别半途而废

4、1型糖尿病胰島素數量絕對缺乏:這種情況基本都會建議終身打胰島素,預防併發症的發生,從而維持生命。

5、還未分辨類型的糖尿病患者:如還沒區分是1型還是2型,多先給予胰島素治療,等血糖平穩確定分型後在據情況調整方案。

6、特殊人群:比如孕婦兒童,因為長期服藥產生的不確定性更多,風險更大,所以會建議打胰島素。

如果屬於上述這些情況,建議遵從遺囑,按時打胰島素,將血糖調整到正常範疇,以免長期處於高糖狀態,危害健康。

糖友注射胰島素,要避開5個雷區

雷區一:從來不調整胰島素劑量

打胰島素跟吃藥一個道理,都需要定期進行血糖監測,再根據血糖狀況及時調整胰島素劑量,而不是一開始設置的多少就一直是多少。

雷區二:重複使用一次性針頭

不少人本著節省的念頭,會重複使用針頭,但針頭是一次性的,多次使用不僅會導致針尖變鈍、出現缺口和倒鉤,加重疼痛,影響胰島素吸收,還會增加感染和斷針的幾率,所以建議患者務必遵守針頭“一針一換”的原則。

雷區三:注射前不注意排氣,注射完畢後立刻拔針

在注射胰島素之前,一定要注意將空氣排空,不然可能導致劑量不准,影響到對血糖的控制;而注射完成後,不要著急拔針,建議停留10秒左右,可讓胰島素更好的分散與組織內,控糖效果會更好。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应贯彻这5个“不要”,别半途而废

雷區四:長期注射同一位置或部位

盯死一個位置注射,這樣很容易導致該部位皮下脂肪增生而產生硬結,從而影響後期注射時藥物的吸收率,所以建議大家要有計劃的注射部位輪轉。

雷區五:沒選擇最適合的胰島素類型和注射時間

胰島素類型有很多,包括速效、短效、中效、長效等,不同類型的胰島素,注射的部位、時間等都是不一樣的。

比如短效胰島素一般餐前30分鐘注射,而長效一般3-4小時,所以注射前一段要瞭解清楚,以免因打錯胰島素,而影響血糖控制,甚至出現低血糖。

同時,由於長期需要打胰島素,所以肯定家裡也會備著一些,存放時也要有所注意,以免影響藥效。

胰島素存放注意事項:

1、還沒拆封的胰島素應放置於冰箱的冷藏室,溫度控制在2℃~8℃,溫度過高可破壞其活性,影響藥效;而要是開封的胰島素應放在室溫(低於25℃)下存儲,儘量在28天內使用完,過期作廢。

2、對於冰箱內的具體存放位置,以冰箱溫度平穩的位置為宜,像冰箱後壁溫度太低,影響活性;而冰箱門開來開去,溫度變化會影響藥效。

總的來說,胰島素注射、存放有很多講究,所以大家要注意避免這些雷區,以及瞭解正確的存放方式,以免影響藥效,不利於血糖控制。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应贯彻这5个“不要”,别半途而废

對於長期打胰島素,很多人都有著同樣的擔心,那就是副作用,比如注射會不會上癮等,那麼打胰島素都有哪些副作用呢?

關於注射胰島素是否會上癮這個問題,醫生給出了直接的答案:不會。

因為胰島素本來就是人體內分泌自身就會分泌的一種具有降低血糖作用的激素,而糖尿病患者則是因為缺乏這種激素而發病的,尤其是1型糖尿病。

所以此時打胰島素,只是起到補充內源性物質的作用,並不存在成癮的問題。因此,大家如果有需要就打,不要因擔心成癮而抗拒胰島素注射,這樣對血糖控制不利。

長期注射胰島素可能引發以下副作用:

1、低血糖

多是因為注射的劑量太高引起,尤其是餐前和夜間最容易出現低血糖,建議可以通過兩餐間或睡前加餐來預防或避免低血糖。

2、脂肪墊

如果長期注射同一位置就會因刺激皮下脂肪增生而出現脂肪墊,進而影響胰島素的藥效,不過這種只要有規律的更換位置就行。

3、胰島素抗體

不少人注射一定時間後會出現抗體,從而影響藥效,這時不應該著急增加劑量,可通過針對性用藥,比如二甲雙胍來減輕胰島素抵抗,同時適當鍛煉,增強肌肉含量,對減輕胰島素抵抗也有幫助。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应贯彻这5个“不要”,别半途而废

4、體重增加

不少人會將原因直接歸於胰島素引起,其實不是,因為打胰島素後,血糖得到控制,體內葡萄糖流失數量減少,熱量消耗減少,那體重自然可能增加。

5、過敏反應

胰島素為生物製劑,即使純度再高,也可能含有微量雜質,另外由於劑型的配製要求必須添加某些成分(如鋅、魚精蛋白),這些物質及胰島素本身均可引起過敏。大部分表現是注射部位出現紅色斑疹、瘙癢、硬結等,嚴重的還可能全身起疹子、出汗、胃腸道不適、呼吸困難。出現任何過敏反應,都要立即就醫。為減少過敏,平時還應注意,注射針頭儘量一次性使用;經常變換注射部位;開封後的胰島素不要放在冰箱裡;預混胰島素和中效胰島素使用前要充分搖勻,以免藥液溫度過低或藥物濃度不均勻,造成對皮膚的刺激;過敏嚴重時,就診接受胰島素脫敏治療。

如何控制血糖

控制總能量的攝入是糖尿病飲食治療的首要原則

供給適量的碳水化合物

供給充足的膳食纖維

供給充足的蛋白質

控制脂肪的攝入量

多食蔬菜,供給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

口腔潰瘍和舌癌有什麽區別,哪些人是舌癌高危人群!

癌之所以成為世界難於攻克的疾病之一,很大原因在於癌症早期徵兆被忽略,90%的病人發現時已經是晚期。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對舌癌患者至關重要。口腔專家將舌癌早期報警信號總結成“舌癌信號五字訣”,即:久、硬、痛、色、阻。

1、久:早期舌癌可能會被誤認為是口腔潰瘍、口腔結核等疾病,如果口腔潰瘍超過2星期不愈,提示舌癌的可能。

2、硬:普通口腔潰瘍質地偏軟,如患有舌癌質地會偏硬。

3、痛:舌癌在早期是不痛的或僅有局部摩擦感,隨著時間潰瘍變大後疼痛就會加劇,隨引發耳部和咽喉痛。

4、色:口腔黏膜顏色正常為粉紅色,變成紅色或白色可能就是病理改變了。

5、阻:舌癌侵犯張閉口肌肉和下頜關節,會有張口受限,咀嚼困難等症狀。

这3个症状千万别忍着,是舌癌的“信号”!出现赶紧去医院

口腔潰瘍和舌癌有什麽區別?

口腔潰瘍和舌癌都是發生在口腔內部的疾病,其實是兩種不同的疾病,但是很多人無法區分二者的區別,以至於延誤最佳的治療時間,導致舌癌持續發展。潰瘍和舌癌之間主要有4個區別:

1、觸感不同

舌癌在初發時,舌部不會出現疼痛感,並且摸起來會有凸起,質感偏硬,但是這些情況不會出現明顯的不適感,因此很容易讓人忽略。

而口腔潰瘍而不同,口腔潰瘍用手觸摸較為柔軟,且有疼痛感。

2、形狀質地不同

口腔潰瘍的形狀質地是紅、黃、凹,在潰瘍表面會出現紅腫和黃色的假膜,中央部位有凹陷現象。舌癌則不同,它一般會發生在邊緣處,切邊緣一般不規整,部分患者還會發生糜爛。

3、恢復時間不同

口腔潰瘍會在兩周內恢復正常,舌癌則不是自愈,如果發現自己口腔內出現異物並且長時間沒有恢復,一定要及時就醫。

4、身體反應不同

口腔潰瘍除了會在口腔內產生疼痛以外,多數不會有其他的反應。而舌癌則不是如此,舌癌會引起患者出現口齒不清、味覺變差、口臭等一系列的症狀出現。

當發現自己口腔內出現經久不愈的口腔潰瘍,持續時間超過2周,特別是一些潰瘍處出現糜爛、口腔粘膜局部有變白改變、粘膜變硬或是已形成白色斑塊的情況,一定要警惕,這些症狀很可能會癌變。

这3个症状千万别忍着,是舌癌的“信号”!出现赶紧去医院

舌癌的形成主要受4大因素影響

目前在臨床上對於會誘發舌癌發生的原因尚不明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舌癌的發生和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有很大聯繫,這些人群患上舌癌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一口“壞牙”的人群

據專家介紹,臨床上的舌癌患者,大多數都有一口“壞牙”,這些人群的牙齒已經損壞,牙根或是殘留牙齒會裸露在口腔內,部分邊緣很尖銳的牙齒會讓舌頭很“受傷。”

還有些人在做口腔治療時,會選擇一些不正規的小診所,這些診所使用的金屬等材質很可能來路不眀。這就好比在體內安裝了一個“定時炸彈”,它會不斷刺激口腔和舌頭粘膜,易誘發癌症發生。

飲食過燙

我們口腔可以耐受的溫度在50~60度,當感覺到很燙時溫度一般在70度左右,這時口腔黏膜會有輕微灼傷。

如果長期攝入過燙的食物,會導致口腔黏膜破潰加劇,會導致破潰處更難以癒合。長期慢性的刺激,易導致細胞增生分裂過快,新增生的細胞癌變的幾率會加大。

長期抽菸人群

吸菸會導致多種癌症的發生幾率增加,舌癌也是其中之一。香菸內含有大量有害物質,而我們的舌頭是直接接觸香菸的部位,長期吸菸會導致大量有害物質停留在口腔內,直接刺激到舌頭感染部位,易引起炎症發生,長期刺激炎症易引發舌癌。

有家族病史的人群

有不少研究發現,舌癌的發現也具有一定遺傳傾向,家族內有直系親屬曾患過舌癌的話,建議定期去醫院進行檢查,防患於未然。

这3个症状千万别忍着,是舌癌的“信号”!出现赶紧去医院

頻繁出現這3個症狀,多半是舌癌來了

在舌癌早期,一般會在口腔內出現小潰瘍,和平常的潰瘍不同。舌癌引起的潰瘍周圍的質地偏硬,甚至會在潰瘍處出現菜花樣的新生物,早期症狀相對而言並不明顯。

隨著病情逐漸加重,症狀也會表現的越來越嚴重,病變部位會向周圍不斷擴散,會出現疼痛、流涎、以及舌運動障礙等症狀

在此時還沒有及時進行治療的話,會導致出現繼發感染的症狀,口腔內的患處會發生潰瘍,內部毒素流出,導致舌體和周圍組織都發生感染,部分患者還會因此而出現肺炎。

預防舌癌,從這3點做起

想要預防舌癌發生,其實也很簡單,首先要注意口腔內部衛生,做到每天刷2次牙,並且每1~2年做一次口腔檢查,有牙周病要及時治療

其次,要戒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菸菸、嗜酒等,並定期進行運動。運動可以有效增強體質,增強身體抵抗力,可以預防很多疾病的發生。

这3个症状千万别忍着,是舌癌的“信号”!出现赶紧去医院

最後,在飲食上要注意不要攝入過燙的食物,改掉“趁熱吃”的習慣,並且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日常的飲食以清淡為主,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

哪些人是舌癌高危人群?

1、反復口腔潰瘍的人

2、常有牙周炎、牙齦出血、牙結石等口問題的人

3、長期抽煙的人

4、飲食喜辣、熱的人

5、喜歡吃檳榔的人

相對於肺癌、胃癌等常見癌症,人們對於舌癌的瞭解程度不高,但近年來舌癌的發病率程上升趨勢,患病人數也在逐年攀升。因此為了自己免受癌症的侵擾,為了能在早期發現時有高的治癒可能,瞭解舌癌的早期症狀很有必要。

血栓怎樣預防?身體出現這些信號,小心是血栓來臨!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統血管內面剝落處或修補處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塊。在可變的流體依賴型中,血栓由不溶性纖維蛋白,沉積的血小板,積聚的白細胞和陷入的紅細胞組成。通俗的來說就是“血塊”,它像塞子一樣堵塞了身體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導致相關臟器沒有血液供應,如沒有及時發現治療會造成突然死亡。有這樣的一個比喻血管就像一條條河流,而血栓就是河流裡的石頭,而且這個石頭會越變越大,最終導致河流堵塞。

血栓這一疾病的形成是由一組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多因素變化過程。臨床常見的血栓患者,最主要的特點有家族遺傳性,反復發作性,症狀嚴重性,血栓形成部位異常性,以及發病時間年輕化。

在臨床上,醫生一般會將血栓分為三大類

靜脈血栓:

靜脈血栓又被成為“沉默的殺手”,在靜脈內形成血栓時一般不會明顯症狀,但是一旦發生症狀卻是致命的。靜脈血栓一般會出現在肺部內,會引起肺栓塞等嚴重疾病出現。

身体有血栓,5个地方会露出“破绽”!根本藏不住

動脈血栓:

動脈血栓顧名思義就是發生在動脈內的血栓,一旦發生動脈血栓都非常兇險。最為常見的部位是在心臟血管,會引起冠心病出現

當血栓堵塞了人體最大的動脈血管冠狀動脈時,會導致體內各個器官無法及時得到充足的血液供應,會引起心梗、腦梗等疾病出現

心臟血栓:

心臟血栓一般會發生在房顫患者身上,因為房顫患者心房正常的收縮運動消失,非常容易在心腔內形成血栓。尤其是左心房血栓脫落後,非常容易堵塞腦血管,引起腦栓塞出現。

身體出現這些信號,小心是血栓來臨

當體內出現血栓時,身體會出現一些徵兆,但是很多人因為不瞭解而將這些徵兆忽略,以至於讓血栓持續發展,給身體帶來更大的威脅。

1、突然眩暈

血栓典型的症狀就是會出現突然眩暈,血栓出現在腦部血管時,會導致大腦供血受到影響,一般眩暈的症狀會發生在晨起時

2、意識障礙

如果患者體內的血栓體積較大,並且堵塞了主要血管的話,會導致患者出現短時間的意識障礙,會引起抽搐、昏迷、嗜睡等症狀

3、四肢水腫

當體內存在血栓時,會導致血液回流到心臟的過程受到阻礙,這樣一來會導致肢體發生腫脹,日常如果發現下肢突然出現浮腫,要警惕是否是因為靜脈血栓引起的。

身体有血栓,5个地方会露出“破绽”!根本藏不住

4、腳麻腳冷

身體內出現較低位置的血栓時,會導致血液無法到達肢體末端。這樣一來會出現局部缺血的現象,患者會出現腳麻、腳冷等症狀,走路越多症狀會越明顯。

5、腹部疼痛

血栓發生在腹部動脈時,會導致腹部動脈相應支配的臟器供血不足,會引起腹痛疼痛的症狀出現。一些情況較為嚴重的患者,還會因此而出現腸管壞死、內臟器官梗死等嚴重併發症。

血栓患者有什麼飲食禁忌?

當身體上出現上述的這些症狀時,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血栓患者在治療的同時,還要配合飲食調理,首先在飲食上要注意控制三高,做到低鹽、低糖以及低脂,儘量不吃煎炸的食物,控制每餐攝入的熱量。

本身患有血栓的患者,還攝入高脂飲食會導致血液形成高凝狀態,易導致血栓復發。

其次,要保證日常可以攝入足夠多的纖維素,可以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如白菜、萵苣以及火龍果、番茄等,這些食物可以減少患者出現便秘的幾率,避免出現患者在排便時因為過於用力而導致腹壓增高、血栓脫落的現象。

最後,患者在日常還要注意避免飲用過多過高濃度的濃茶、咖啡等,這些飲品對於病情的恢復較為不利。

身体有血栓,5个地方会露出“破绽”!根本藏不住
血栓怎樣預防?

1.參加體育活動

運動能促進血液迴圈,使血液稀薄,粘滯性下降。如打太極拳、體操、跳舞、騎自行車、慢跑、游泳、舞劍等。

2.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它不沉積在血管壁上,還能促進已沉積在血管壁上的極低密度脂蛋白溶解,使血流通暢,防止動脈硬化。運可經常吃些洋蔥、大蒜、辣椒、四季豆、菠菜、黃瓜、胡蘿蔔、蘋果、葡萄等。

3.晚睡前喝杯開水

可防止血栓形成,平時也要養成飲水習慣,每天飲水1000-1200毫升,有利於血液迴圈,降低血液粘稠度,對預防血栓很有好處。

4.控制糖類食品攝入量

不能忽視精製糖和含糖類的甜食,包括點心、糖果和飲料的攝入。當過多飲用含糖飲料和含糖類的甜食後,體內的糖會轉化成脂肪,並在體內蓄積,仍然會增加體重、血糖、血脂及血液黏滯度,容易形成血栓

性活動頻繁會導致前列腺癌嗎?早期前列腺癌有什麽症狀?

金賽研究院的一項研究表明,年齡影響著人們的性生活數量。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各項生理機能都逐漸減退,性機能也不例外。18~29歲之間的年輕人,性生活數量比任何人都多,他們每年平均能過上112次性生活,也就是一周大約能過兩次。一旦到了30歲,這些資料就會下降。該研究發現30~39歲之間的人,每年大約能過86次性生活,相當於每週一次。而40~49歲之間的人,擁有最少的性生活,他們一年平均只有69次。顯然,該研究最主要的結論是你的年紀越大,次數就會越少。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年紀越大性興奮越低,其原因可能在於關節炎、肺氣腫、生活壓力以及中老年人會遇到的各種小毛病。那麼,性生活頻率多少對健康有沒有什麽影響?

其中比較有代表的有兩種觀點:

第一種是認為性活動頻繁會增加前列腺癌的發生機率;

而第二種則是認為性活動頻繁會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生機率。

在第一種觀點中,比較被熟知的一個機制是,性活動會提高體內的雄激素活性,因此頻繁性活動可能會間接增加前列腺癌的的風險。而另一種機制是,性活動會提高接觸傳染性病原體的機率; 2008年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就發現頻繁手淫會提高前列腺癌機率。

在第二種觀點中,也就是提倡頻繁性活動的觀點,有著不同的機制假設。其中一個假設表明,在沒有其他身體異常指標的前提下,男性射精量較少會提高前列腺癌的風險。這個假設基於的機制是,頻繁射精有助於排出前列腺腺泡中累積的致癌性分泌物,因此會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風險。

而此觀點體系中的另一個假設表明,對性活動的壓抑和抑制是提高前列腺癌風險的因素,所以不提倡射精過少。早在2003年,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就表明了比較頻繁的射精會減少前列腺癌的發生。

此外,還有一部分研究的觀點認為射精頻率與前列腺癌沒有關聯。其中有一篇2004年發表的哈佛大學研究就持此觀點。

同樣來自哈佛大學,其公共健康學院的流行病學部門的Jennifer R. Rider及其團隊,於2016年在European Urology發表的《Ejaculation Frequency and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Updated Results with an Additional Decade of Follow-up》中,進行了相關的資料收集。

在此研究中,研究員們通過18年間對於約32000名男性的資料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每個月大於21次的射精降低了前列腺癌的發生率。

他們對前來問診的男性進行了10年的隨訪,將其隨訪記錄與最開始的病理分析整合,以綜合評估射精頻率與PCa之間的關聯。

在隨訪的資料獲取中,PCa患者會對自己每月排精的頻率進行記錄。該研究有31,925名男性參與,自1992年開始收集資料,一直持續到 2010 年。研究將男性人群按三個時間段來分別評估平均每月射精頻率:20-29 歲、40-49 歲,以及參與隨訪問卷的前一年。

資料結果表明, 在20-29歲年齡組中,與每月 4-7 次射精相比,≥21 次的 PCa 發生率的風險比為 0.81;而40-49 歲的風險比為 0.78。

也就是說,成年男性中,與較低的射精頻率相比,較高的射精頻率在之後被診斷出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較小。

這項研究通過大量資料證明瞭成年男性活躍的性活動(更頻繁的射精)也許可以降低前列腺癌(PCa)的風險。

此外,業界內相關資料表明,在美國38%的60歲或以上已婚人士每月會進行1- 4次性活動,其中14%表示每月至少進行5次性活動。

儘管性欲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但性活動在70 歲、80 歲甚至 90 歲的男性中仍是常見的。鑒於老年男性的性活動仍然很普遍,但老年男性的前列腺癌風險很高,所以頻繁性活動提高前列腺癌的觀點,也許會受老年男性本身就高發前列腺癌的因素影響。

關於性活動和前列腺癌的關聯的研究,大部分局限於對已經確診了前列腺癌病例的對照研究,這可能容易出現方法學偏差,因為對於確診前列腺癌之前的性活動的資訊收集,是在癌症診斷後通過患者自行回憶來收集的。在診斷出前列腺癌並進行治療後,性功能可能會減弱,並且對於診斷出前列腺癌並在接受治療的患者,可能會對於過去實際的性活動頻率進行錯誤的回憶和表述。此外,與射精頻率較低的男性相比,射精頻率較高的男性對過去射精頻率水準的回憶可能更準確。

還有一點,上面所述的研究評估的是成年期的射精頻率,而不是青春期。由於前列腺上皮細胞分化發生在青春期這個關鍵的時期,所以青春期可能對前列腺癌的發生具有病因學意義。如果青春期的射精頻率對前列腺癌的發生有重要意義,那麼成人射精頻率的資料將無法對此進行評估。不過,也有一些相關研究結果表明,中年和老年時期的射精頻率同樣是影響前列腺癌的相關時期。

前列腺癌本身是一種發展較為緩慢的癌症,如果及早發現和幹預,並且癌細胞沒有擴散至前列腺外的話,是有機會得到良好的治療的。

延伸閱讀:早期前列腺癌症狀

尿頻

雖然沒有早期前列腺癌的真實警告信號,但尿頻可能是前列腺腫脹或壓力的指征。這種情況發生在腫瘤形成並對前列腺施加壓力時,導致排尿的衝動比正常情況更頻繁,特別是在夜間。在某些情況下,頻繁的排尿是腫瘤已經擴散到前列腺之外的跡象,或者可能完全包圍腺體。

難以排尿

當前列腺體長到足以壓迫尿道時,可能會導致排尿困難,使尿液難以從身體中舒適地排出。這被稱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然而,當腫瘤壓迫尿道時,男性也可能難以排尿。其他症狀可能包括嘔吐或排尿時或射精時的疼痛。應該在出現這些症狀的第一個跡象時通知醫生以排除前列腺癌

尿液中斷

伴隨著排尿困難,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可能會出現尿流中斷,並且在膀胱感覺空虛之前經常停止。這可能是由壓迫尿道的腫瘤生長引起的。前列腺的擴大或炎症也是前列腺癌的症狀,並且可能導致尿流中斷。經常中斷的尿流可能是腫瘤的指征,應該質詢醫生。

血尿

精液或尿液中血液的存在可能是前列腺癌的徵兆。重要的是尋求醫學治療以排除其他病症,因為尿液中的血液可能與尿路感染或腎臟疾病有關。癌症可能阻塞尿道管

小便灼痛

當腫瘤按壓並收縮尿道時,它可以抑制尿液的流動,這可能導致患者在排尿時感覺到灼燒感或疼痛以及與排尿有關的其他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