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預防摔倒,你家老人屬易摔人群嗎?

世界範圍內,跌倒是老年人傷殘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平衡功能下降、骨頭脆弱,老年人跌倒發生率很高且後果嚴重。一項對美國和歐洲超過12.2萬人進行的調查發現,那些髖骨骨折的患者受傷後的死亡風險增加2.78倍,即使是8年前受的傷,髖骨骨折的人死亡風險仍會增加2倍。資料顯示,英國醫療保險系統每年為髖骨骨折支付的醫療費用超過20億英鎊。對於年輕人來說,摔跤後拍拍灰塵,又能繼續跑跑跳跳,但對於老年人而言,一次摔倒,可能存在極大的風險。

一、老年人摔倒,遠比想像中危險

導致老年人跌倒的因素眾多,可能是自身活動能力下降、大腦中樞衰退,又或是行走的環境過於昏暗、地面濕滑等等。

老年人摔倒,帶來的傷害可能是全身的。

一摔倒成千古恨!老人防摔這4件事照著做,家有老人的都看看
據權威研究表示,老年人跌倒後骨折比例高達31.79%,受傷部位主要是下肢,其次是頭部和軀幹,且大多為中重度損傷

老年人的身體機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明顯退化,受到中重度損傷後,老年人長期臥床可能會引起肺部感染、靜脈血栓、褥瘡等疾病

同時也不利於消化系統運作,導致營養攝入困難,甚至影響心腦血管系統,使其徹底停止運轉。

一摔倒成千古恨!老人防摔這4件事照著做,家有老人的都看看

二、老人摔倒後,要不要立刻扶?

有人說,“老人摔一跤可能就要進ICU”,這一點都不誇張。尤其是如果老人摔跤後,急救沒做好,很可能發生繼發傷害

那麼,當遇到家裡老人或路人摔跤時,我們是否應該立馬把他們扶起來呢?

答案是否定的。當發生以上情況,千萬不要盲目移動老人。首先要判斷老人是否有意識,若老人陷入昏迷,要迅速撥打急救電話,等待救援。

如果老人意識清醒,但因骨折或扭到而行動受阻,在必要的情況下,也要打急救電話

一摔倒成千古恨!老人防摔這4件事照著做,家有老人的都看看

要注意的是,在急救車到來前,不要離開老人,要隨時觀察老人是否出現噁心嘔吐腦血管意外等情況。

如若老人跌倒後,身邊沒有人,除非是周邊環境存在危險,否則最好保持原地不動

可以先嘗試輕輕活動摔倒的部位,若沒有明顯痛感,再緩慢起身;如果疼痛難忍,千萬不要隨意亂動,應大聲呼救,或者及時撥打急救電話

三、老年人如何預防摔倒

既然摔倒如此“兇險”,那麼老人出門在外或者在家行動,可以如何儘量避免摔倒呢?

一摔倒成千古恨!老人防摔這4件事照著做,家有老人的都看看

1、買雙合適的鞋

不少老人可能都被腳掌變寬、腳趾變形等問題困擾,若鞋子不合腳,容易與腳分離,造成腳部勞累,甚至扭傷腳踝

有些老人會選擇穿拖鞋替代,但穿著拖鞋行走,腳抬不高,會大大增加跌倒的風險

有專家建議,老人在選鞋的時候,儘量選購鞋頭寬闊、鞋底韌性強、鞋跟比較硬的款式,當然還是要以老人。

2、積極鍛煉

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打太極拳對於防止老年人摔倒有積極影響。

打太極時,常有膝關節彎曲的動作,既有助於加強腿部力量,又能讓老人鍛煉平衡能力

一摔倒成千古恨!老人防摔這4件事照著做,家有老人的都看看

3、多做髖部操

很多老人摔倒後,很容易出現髖關節骨折,因此,老年朋友要經常練習護髖操。

具體的練習方式為:抬頭挺胸站立,眼睛平視前方,腳尖向正前方,雙手扶椅背或站立,左腳作為支撐點單腳站立,右腳直腿向側伸開,緩慢向上側抬起15釐米。

4 、補鈣

人到中老年後,組織器官會發生退行性變化,例如鈣質流失,使很多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

老人平時要做好骨密度監測,必要時服用鈣劑、維生素D以及抗骨吸收的藥物,避免一摔倒就引起骨折。

一摔倒成千古恨!老人防摔這4件事照著做,家有老人的都看看
你家老人屬易摔人群嗎?來測一試

專家介紹了一些簡單的測量方法,可以幫助檢測一下你或身邊的老人是不是潛藏著易跌倒的風險。

平衡試驗

半足距站立:身體站直,將兩腳合併,左腳向前,右腳錯後半步,看是否能站穩,身體不晃動。要求65歲以下的人,堅持60秒以上;超過65歲的人,能堅持30秒,即達標。

全足距站立:將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右腳尖抵著前左腳跟,兩腳在前後一條直線上,同樣,看看65歲以下的人,能否堅持60秒以上;超過65歲的人,能否堅持30秒,身體不晃動。

如果站不穩,說明身體的平衡能力差一些,這樣的老人走路就要小心跌倒。

起坐試驗

雙手交叉在胸前,從椅子(座高46cm)上站起來再坐下,10秒之內盡可能快地反復做5次。如果在10秒內能完成這些動作,說明老人下肢肌肉力量和關節活動能力沒有問題。

起立行走測試

在3米的距離內,一端為始點,另一端作為終點。在始點處,放置一把椅子,首先,老人坐在椅子上,然後,從椅子上起立,向前走步,走到3米盡頭處,轉身向回走,走到椅子處坐下。這一連串動作,如果在12秒內完成,說明老人機體活動自由、靈活;如果在12~20秒之間完成,說明老人大部分情況下可獨自活動;如果在20~29秒之間完成,說明老人的活動能力不穩定;如果超過30秒才完成,說明老人存在活動障礙。

步行試驗

要求測試者盡可能快地行走,測定6分鐘行走距離。當6分鐘內行走小於300米時,提示這個人行走困難,有跌倒風險。只有一個人行走距離大於450米時,才表明他行走功能正常。

靜態坐位平衡試驗

對於已經臥病在床、不能行走的老人,要通過靜態坐位平衡試驗來測定他是否有跌倒的風險。具體方法:端坐椅上(雙腳踏地),或坐在床邊,兩手放在大腿上,計算能維持端正坐位的時間。如果維持端坐時間少於20秒,說明這個老人身體難以支撐平衡坐位,有跌倒風險

年輕人也會得高血壓?預防高血壓應該吃什麽?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高血壓已經成了一種非常普遍的疾病,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高血壓。高血壓除了有一定的遺傳性以外,最大的因素是跟飲食有關。隨著生活越來越好,經常都是大魚大肉,其實這樣往往容易患上高血壓。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隨之還會帶來一些併發症,有一些併發症甚至會危害到人的生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高血壓的併發症有哪些?

一、高血壓是什麼?只是血壓高嗎?

高血壓是一種臨床綜合征,血壓升高是主要特徵,同時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當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時,才被診斷為高血壓。

如果你認為血壓高一點沒什麼影響,這就大錯特錯了。高血壓真正可怕的是併發症,比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動脈硬化、腦卒中、高血壓性腎損害等,嚴重併發症可致死。

忠告:高血壓不想得併發症,4個方法要學會!血壓更穩更長壽
二、為什麼年輕人也會高血壓?

導致年輕人得高血壓的原因有很多,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具體如下。

1.原發性高血壓

主要由遺傳 + 緩解、生活等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其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占了很大一部分,比如長期熬夜、抽菸喝酒、飲食重口味、常吃高糖高脂食物、久坐不動、壓力過大、長期處於焦慮緊張情緒等,都能成為誘發高血壓的因素。

忠告:高血壓不想得併發症,4個方法要學會!血壓更穩更長壽
2.繼發性高血壓

由其它疾病引起,比如大動脈炎、甲狀腺、腎上腺、垂體等內分泌疾病,腎臟實質性疾病等;或長期服用某種藥物引起。繼發性高血壓更具有隱匿性與危害性,年輕人更要當心。

想要預防高血壓,就要盡可能避免這些誘因,多關注自身健康,發現症狀後及時診治。

三、出現這些症狀,你該量血壓了

•頭暈頭痛

高血壓的常見表現,血壓波動導致血管抑制性頭暈,有時為一過性,有時是持續性,影響思考、工作和學習。頭痛位置多在太陽穴和後腦勺,呈持續性鈍痛,後期可發展成炸裂樣劇痛,同時伴有噁心、嘔吐感。

•心悸失眠

血壓波動導致大腦皮層功能紊亂,神經功能失調,而心悸可引起失眠,失眠又會引起心悸,相互影響,惡性循環。

忠告:高血壓不想得併發症,4個方法要學會!血壓更穩更長壽
•記性衰退、視力下降

隨著病情加重,患者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性衰退的情況,難以記得最近發生的事。同時血壓破壞視網膜血管,視力也有所下降。

•四肢麻木

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患者的四肢會有明顯的受限感,比如四肢麻木、不靈活。此時需要及時就醫,預防腦卒中。

當出現上述表現時,血壓多半是有點高了,最好及時測量。量血壓時要放鬆心態,靜坐5分鐘,讓身心平穩,最好做多次測量取平均值,這樣結果更加準確。

忠告:高血壓不想得併發症,4個方法要學會!血壓更穩更長壽
四、穩住血壓分4步走

第1步:定期量血壓

定期量血壓,可以説明患者瞭解血壓控制情況,55歲以下健康人群,至少2年測量1次;55歲以上人群、更年期女性、高血壓家族史人群,至少6個月測量1次;高血壓患者,至少每週測量一次,降壓目標為<140/90mmHg。

第2步:控制鹽的攝入

食鹽攝入過量可導致血壓波動,建議每天攝入少於5g,平時少吃加工肉製品、醃制食品、腐乳等高鹽食物。做飯時少加醬油、味精、雞精等含鈉量較高的調味品。

忠告:高血壓不想得併發症,4個方法要學會!血壓更穩更長壽
第3步:保證充足的睡眠

長時間熬夜可導致代謝異常,誘發血壓升高,而血壓異常又會影響睡眠,形成惡性循環。想要預防、控制高血壓,就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不熬夜。

第4步:堅持鍛煉,學會減壓

適當鍛煉可改善體循環供血,保持血管的彈性,減少血流阻力,對控制血壓很有幫助。同時儘量保持心態平和,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長期處於高壓、緊張的狀態下,交感神經會保持興奮,此時血管收縮加強,便會使血壓升高。

忠告:高血壓不想得併發症,4個方法要學會!血壓更穩更長壽
延伸閱讀預防高血壓的食物有哪些?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一般人都知道芹菜可以預防高血壓,其實除了芹菜外,還有其他的食物可以預防。

1、大蒜

中國在很久以前就廣泛的以大蒜來降血壓。給血壓稍高的人服用相當於兩瓣大蒜的劑量,可以下降病人的高血壓。大蒜和洋蔥一樣,含有大量的腺苷,這種化合物能夠放鬆平滑肌,使血管得以擴張,降低血壓。

2、芹菜

亞洲各國早在西元前200年,就已開始使用芹菜做為降血壓的藥方。芹菜的功效是獨一無二的,因為芹菜具有許多降血壓的化合物成分,而且在別的蔬菜中找不到。以芹菜來治療那些因為精神壓力而出現血壓高的人,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3、水果和蔬菜

素食者的血壓都很低;從葷食轉到素食的人,血壓也會降低。蔬果中有某種降血壓的成分,二是肉類含有某種促使血壓升高的成分。蔬菜水果裡面有些神秘的力量能夠降低血壓。其中之一可能是纖維,尤其是水果裡面的纖維。水果和蔬菜裡面所含有的抗氧化劑,可以增加某種類似荷爾蒙物質的分泌,使得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另外一種就是維生素C了。

腸壽才能長壽,4個簡單方法保持健康“腸壽”

腸道可以說是人體最長的一個器官了,在人的身體中肩負著重要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角色。人的腸道健康與否關係著人的身體健康與否,進而影響到人的長壽與否。腸道在人體中的作用!

腸道可以吸收營養

我們吃進去的食物經過胃酸和胃部的粉碎,消化,就會進入到腸道中,然後腸道開始吸收這些食物中的營養物質,然後輸送給各個需要的器官,人體的營養全部都是腸道吸收和輸送的,大部分營養不良的人,腸道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問題。

腸道可以給人體排毒

剛剛說到食物進入腸道,營養被吸收完畢以後,剩下來的就是對人體沒用的垃圾和毒素了,也是經由腸道排出體外的,如果人的腸道乾淨,腸道功能正常,這些垃圾和毒素就會很快的排出體外,相反如果人的腸道不通暢,毒素就會堆積在人體內,腸道繼續吸收毒素,使人體的毒素增加,進而導致色斑,痘痘,臉色灰暗等現象。

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大腦”,“腸壽”才可能長壽,3個建議要牢記
腸道內為什麼會長息肉?

腸道息肉通俗一點說,就是腸道內壁長了一些肉疙瘩。而腸道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吸收和排洩的通道,由此給腸道息肉的生成提供了機會。

腸道息肉的生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腸道的慢性炎症問題,長期的低纖維高脂飲食結構,都會刺激腸道黏膜細胞異常增多,從而形成息肉。此外,長期吸菸,年齡增大後胃腸動力不足使得糞便在腸道內長期存留,家族遺傳等因素,都會促成腸道息肉的生成。

所以,腸道息肉的生成,跟生活習慣、疾病刺激、遺傳因素等方面息息相關。

腸息肉是否會癌變?

臨床上,腸道息肉分為非腫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非腫瘤性息肉一般不會癌變,有幼兒時期形成的息肉,也有一種是炎性息肉,是腸潰瘍在癒合過程中纖維組織增生及潰瘍間黏膜下水腫,使正常黏膜表面逐漸隆起而形成。

腺瘤性息肉往往是癌變的前兆,分為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管狀絨毛狀腺瘤,其中管狀腺瘤最多見。腺瘤息肉癌變與其大小、形態和病理類型有關。

在治療上,息肉在結腸鏡檢查時摘除並做病理檢查,確認其是否有癌變傾向。如果是直徑超過3釐米的腺瘤,需要手術切除。若是常規的炎性息肉,要以治療引發息肉的病變為主,炎症消失後,息肉也會慢慢消失。最後,增生性息肉的症狀不明顯,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療。

腸息肉反復,如何才能“無後顧之憂”?

臨床上,一些腸道息肉疾病存在反復發作的情況。通常是由於誘發息肉發生的因素沒有得到根除。

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大腦”,“腸壽”才可能長壽,3個建議要牢記

要想降低復發的風險,結腸息肉切除後定期複查腸鏡是至關重要的。

在生活中,還要改變高脂飲食的方式,少吃紅肉和加工肉類,要多吃蔬菜和多運動,還要戒菸限酒,只有剔除掉一些危險的外在因素,才能降低復發率。否則即便息肉去除了,在腸粘膜繼續受到刺激的情況下,息肉依舊容易復發。

此外,肥胖、高血脂、有息肉家族史的群體更容易反復長息肉,而且本身因為腸道的結構,在檢查和治療過程中容易導致息肉的漏診,從而給息肉的再次復發提供了機會。而一些有慢性腸道疾病的人群,更應該積極規範化的治療疾病。

“腸壽”才能長壽

生活中,腸道的健康和身體的健康息息相關。一些慢性的腸道疾病比如炎症、腹瀉或者便秘,若不能及時治療,則會干擾人體的消化系統和吸收功能,進而對人體的健康帶來整體性的影響。

而腸道息肉疾病,更是人體健康的一大隱患,研究顯示,超過九成的結腸癌,都是由結腸息肉演變而來的。從小息肉會逐漸演變成大息肉,而後在長期的刺激下會形成重度不典型增生,最終會形成癌變而影響健康。

整個過程演化的時間通常在5-10年,也有少數病例進展速度很快。所以,要想長壽就必須要保護好腸道,保證腸道的健康。

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大腦”,“腸壽”才可能長壽,3個建議要牢記
4個簡單方法,保持“腸壽”

讓腸道休息。在兩餐間需要給腸道提供足夠的時間休整,從而讓它為下一次工作儲備能量。此外,睡覺之前也絕不吃太多東西,以免給腸道增加負擔,打擾腸胃休息。

細嚼慢嚥。充分咀嚼對消化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它會通過食物的味道發送信號到胃腸,告訴它們有哪些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正在路上,讓腸道準備好合適的酶來迎接並分解它們。

堅持鍛煉。堅持適量的運動鍛煉,還能促進腸道蠕動,以加速排便,延緩腸道老化。中老年人可以每天抽一小時鍛煉身體,如慢跑、跳廣場舞、打太極等。

晨起喝杯水。每天清晨起床後喝一大杯溫水,以最簡單有效的方式清潔腸道。

年紀大了為何出現“老人味?養成好習慣,別等老了被嫌棄!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靠近一些老年人的時候,就會發現他們身上總有一股異味或者臭味,其實這種味道就是老人味,但可能很多老人自己感覺不到,還會很熱情的與你交談,你就比較尷尬,而往往這些老人也比較不受年輕人的待見,那麼如何能預防或者緩解這種異味呢?採取方法之前,我們得先弄清楚,老人味從何而來

為什麼老了容易有“老人味”?4個原因是罪魁禍首,要儘量避開

老年人身上出現老人味可能是4個誘因引起:

(1)皮膚細菌蟎蟲多:老年人體內細胞代謝逐漸變慢,臉上和身體上的斑點皺紋也會逐漸增多,在此時皮膚抵抗力下降,會讓蟎蟲、細菌等生長,從而形成“老人味”;

(2)身體機能老化:老年人身體的各項功能都在逐漸走下坡路,消化功能變差、腸胃變差、口腔等健康也出現異常,從而會導致身體出現呼吸異味;

(3)生活習慣改變:年紀大了的老年人或多或少都存在行動不便的現象,所以很多老人生活中洗澡次數較少,甚至是換衣服的頻率也會變低許多,所以會導致身體出現異味;

(4)疾病因素:老年人身上出現異味也可能是因為一些疾病引起的。

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長期有抽菸喝酒習慣、飲食高油高鹽的老年人,出現“老人味”的幾率也會比其他老人要高許多。

抽菸喝酒的年輕人身上都會出現味道,更何況老年人,本身新陳代謝速度就比較慢,更容易引起氣味殘留。

而食用大量高熱量食物,會導致體內垃圾毒素變多,老年人代謝速度較慢,這些食物無法及時消化,也會導致難聞的氣味出現。

為什麼老了容易有“老人味”?4個原因是罪魁禍首,要儘量避開

對於老年人額而言,身上出現異味除了和一些生理原因相關之外,也可能是疾病因素而導致的。

老人身上出現這4種異味,可能與疾病有關

•腐敗味

患有呼吸道病變的老年人身上會出現腐敗的味道,這是因為細菌在呼吸道內出現,導致一些粘液殘留在口腔引起的;

•爛蘋果味

部分老年人身上會出現爛蘋果味,這是由於體內血糖不斷升高導致的。血糖不斷升高,會導致體內產生酮體,酮體在血液內擴散,會導致患者呼吸出的氣息中帶有丙酮,聞起來像爛蘋果一樣。

•尿騷味

尿失禁患者身上會有難聞的尿騷味,除了尿失禁之外,患有慢性腎炎、腎病的患者病情加重時也會出現尿騷味。這些患者體內的毒性物質無法排出體外時,會通過呼吸排出,從而出現帶有尿味、氨味的氣體。

•肝臭味

這種味道聞起來像魚腥味且帶有芳香甜味的臭氣,出現這種味道,往往預示著體內肝臟功能出現嚴重損傷,並且病情較為嚴重,要及時控制。

“老人味”讓人煩透了,在這裡小編教大家一些可以減輕老人味的方法!

為什麼老了容易有“老人味”?4個原因是罪魁禍首,要儘量避開

日常做好這4點,幫你趕走“惹人厭”的老人味

首先,老年人在日常一定要注意自身的清潔問題。一般出現異味的位置會在身體容易堆積油脂的部位,如耳後、臉部周圍、腋下、胯下等。

所以油脂分泌旺盛的人體味比較重,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要從生活中做起。要多注意這些油脂分泌旺盛部位的清潔,並且勤洗澡、勤換衣,室內要保持通風

其次,飲食上也需要有所調整,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本身老年人消化功能就比較差,要注意少吃一些韭菜、大蒜等口味比較重的食物。

並且辛辣、高油脂的食物也要儘量少吃,這些食物會增加體內油脂分泌,引起體味出現。

還有就是,老年人要適當的去進行運動,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幫助身體排出毒素,對於老年人改善體味很有幫助。

為什麼老了容易有“老人味”?4個原因是罪魁禍首,要儘量避開
提醒:老人味並不是一種特別嚴重的問題,年輕人也不要對此就嫌棄,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還是要保持的,對家裡的長輩也要多給予一些關愛和關心,在他們的飲食起居上也要多注意觀察,早發現問題早解決。老人味並不是什麼大病,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對老年人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平時若能做好上述幾點,或能有效的預防和緩解老人味,老人味還可能慢慢的消失了,讓你老了也沒味!

不死的癌症强直性脊柱炎,近親或可遺傳!

談不上眾所周知,但是作為周傑倫的粉絲,很多人都曾為自己偶像的健康擔憂,因為周傑倫患有較嚴重的強直性脊柱炎,並有家族史。但是無可否認,無論是在事業上還是在生活中,周傑倫都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人,似乎疾病並沒有給他帶來太多的影響,一切仍像想像中的那麼美好。那麼強直性脊柱炎到底是怎樣一種疾病呢?周傑倫又是怎樣戰勝這種疾病的呢?通過這篇文章我們來探尋一下這其中的奧秘。

其實,他這病的重點不在腰

而是一種無法治癒的全身性炎症

被稱為強直性脊柱炎(強直)

常被人誤以為是普通腰痛

一旦錯過治療時機發展到晚期

致殘率高達20%

如何儘早發現和治療強直呢?

強直患者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

一覺醒來整個背部像灌了水泥

不僅僵硬且痛感強烈

最後只能側翻下床

一不小心還可能發生這種慘況↓

強直性脊柱炎讓患者折磨一生!這些症狀別忽視,及時去醫院就診
這種病症

是因人體內免疫應答異常

造成骶髂關節、脊柱及周邊部位病變

隨著強直炎症加重

不適感會從腰部逐漸擴散至全身

往上會影響胸部、頸部脊椎

讓椎體形狀逐漸畸形

往下會影響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

一不小心坐久了

突然站起來的痛感會直接“教你做人”

如果你以為這只是普通勞損

休息休息就好

那麼到最後可能發展成

脖子轉不動、手臂抬不起

背也挺不直的狀態

患者備受折磨

因此它也被稱為“不死的癌症”

強直性脊柱炎讓患者折磨一生!這些症狀別忽視,及時去醫院就診
好好的人,怎麼就“強直”了?

強直多發於13~31男性

20~30歲時達到發病高峰

強直具有家族聚集性

患者的一級親屬患病發病率可達31.3%

一級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強直性脊柱炎讓患者折磨一生!這些症狀別忽視,及時去醫院就診
此外

長期處在寒冷環境

長期端坐

長期處於顛簸狀態

也容易誘發該病

強直性脊柱炎讓患者折磨一生!這些症狀別忽視,及時去醫院就診
強直如何跟普通腰痛區分?

與腰痛不同的是

它還會引起身體多個部位病變

如果你不確定的話

也可在家通過下述方法自測

① 枕壁測試

用立正姿勢背靠牆壁

再嘗試把後腦勺靠向牆壁

對比一下自己腳跟,臀部和後腦勺能否緊緊靠墻

② 胸廓測試

用卷尺在乳頭連線處

分別測量吸氣和呼氣狀態的胸圍

正常差值會>2.5cm

強直性脊柱炎讓患者折磨一生!這些症狀別忽視,及時去醫院就診
③Schober測試

在腰窩連線中點上方10cm處做標記

然後雙膝直立前屈

正常人的標記移動距離可達5cm以上

預防和治療

遺憾的是

強直沒有有效的預防方法

如果出現上文提到的症狀

請儘快到免疫風濕科做詳細檢查

目前,強直尚無治癒方法

如果確診

可用下面幾種方式緩解和控制病情

1、日常生活與鍛煉

適度的有氧鍛煉(散步、太極)

可以維持脊椎周圍的肌肉強度

此外,熱水浴、海鹽熱敷等熱療手法

也有利於控制病情

2、睡覺時選擇硬板床

多採取仰臥睡姿

降低上肢、抬高下肢

可緩解疼痛

強直性脊柱炎讓患者折磨一生!這些症狀別忽視,及時去醫院就診
3、藥物治療

根據病情和個體差異

醫生通常針對治療

可以起到緩解背痛、關節腫痛的效果

4、手術治療

對於嚴重的強直患者

只能採取全髖關節置換術

或是脊柱矯形手術

避免強直惡化的唯一方法是

儘早發現並治療

注意:如果女性患有強直性脊柱炎,情況要比男性複雜

通常女性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率是比較低的,不過如果患病的是女性,藥物使用就會存在一定麻煩。由於妊娠和分娩過程是由女性來完成的,藥物對妊娠的影響主要在女性,因此女性患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具體的情況來用藥或提前安排停藥。與此同時,在妊娠和分娩過程中,也應當注意身體的具體變化狀況,因為在這一特殊時期,身體的變化對於那些已發生嚴重關節或脊柱畸形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來說,不排除在妊娠、分娩過程中有加重病情的可能。這些患者就應在醫生的指導及忠告下慎重考慮是否生育。

不想汗流浹背的鍛鍊,就常做手指、腳趾保健操

經常以手指為中心進行各種活動,可以使大腦皮層得到刺激,保持神經系統的青春活力,手指操也屬於健美操,主要針對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與具體對象而設計。民間醫學從多年的研究中發現,手指對於人的健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現在天氣炎熱,如果您實在不想汗流浹背,或者沒有時間運動,那麼不妨試試下面的手指保健操。這套手指保健操主要是運用中醫經絡理論,通過手部動作訓練調動經氣,達到內臟按摩等功效。

肢體無力、頭疼、眼花……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疾病症狀,在很多人眼中,疾病離自己很遙遠,出現這些症狀也無動於衷。

院士推薦的「手指保健操」,3個動作預防老年癡呆,大腦反應更快
一、手腳麻木,暗示疾病

1、腦梗

院士推薦的「手指保健操」,3個動作預防老年癡呆,大腦反應更快
2、腕管綜合征

院士推薦的「手指保健操」,3個動作預防老年癡呆,大腦反應更快

3、頸椎病

院士推薦的「手指保健操」,3個動作預防老年癡呆,大腦反應更快
4、糖尿病

院士推薦的「手指保健操」,3個動作預防老年癡呆,大腦反應更快
二、常做手指操、腳趾操,身體好

偶爾的手腳麻木是常見的生理現象,而長期手腳發麻,沒有緩解,症狀越來越頻繁,同時伴有其他不適症狀,應該及早到對應的科室進行診斷、治療。

雙手與大腦之間聯繫緊密,手的動作由大腦中樞控制,因此經常活動雙手,不僅能夠鍛煉手,也能鍛煉到大腦的相應部分。華山醫院手外科顧玉東院士為中老年朋友自創了一套非常實用的手指健康操,更容易學,也方便隨時鍛煉。

原本手指操共有10個動作,比較複雜難記,新一套的手指操簡單易學,簡單來說就是:一捏一搓,迴圈一遍。

第1步:將拇指和食指對捏,然後做一個搓的動作;

院士推薦的「手指保健操」,3個動作預防老年癡呆,大腦反應更快
第2步:將拇指和中指對捏,做一個搓的動作,以此類推,再到無名指和小指;

院士推薦的「手指保健操」,3個動作預防老年癡呆,大腦反應更快
第3步:再反回來做一遍,形成一個迴圈。

這麼簡單?沒錯,就是像搓毛球似的,只是手指操搓的是自己的手指和空氣而已。

顧院士介紹,這套手指操動作簡單,一隻手就能完成。可別看運動小,在手指對搓的同時,可以鍛煉到手部的19塊小肌肉。“搓”還可以進行感覺系統鍛煉,大腦和手指肌肉都同時鍛煉得到,幫助老人有效預防退行性大腦疾病,也就是老年癡呆症等疾病。

院士推薦的「手指保健操」,3個動作預防老年癡呆,大腦反應更快
除了手指,也可以進行腳趾運動,做“剪刀石頭布”三個動作。

•剪刀:讓大腳趾向上翹起,像一把剪刀一樣,主要鍛煉第一蹠趾關節的背伸能力;

•石頭:把所有的腳趾都緊緊地抓扣住,先讓5個足趾同時做屈曲動作,等熟練後,再嘗試讓每個足趾單獨做屈曲動作;

•布:把每個腳趾都分離,足部5個腳趾同時展開,像扇子一樣,大腳趾和小腳趾用力伸展。

院士推薦的「手指保健操」,3個動作預防老年癡呆,大腦反應更快
最後來一段郎朗上口的養生詞

手指腳趾多揉揉,失眠頭痛不用愁,

常揉拇指健大腦,常揉食指胃腸好,

常揉中指能強心,常揉環指肝平安,

常揉小指壯雙腎。十指對力強心臟,

雙手對插頭腦清,旋轉關節通經脈,

反掌伸展松筋骨,揉揉十指祛頭痛,

按摩四關行氣血,搖肩轉膊松頸椎。

這套手指操動作不多,建議大家都學下來,並積極操作,身體健康,吃嘛嘛香!

 

 

為什麽毛黴菌病死亡率很高,毛黴菌怎麼治療?

對於大家都知道的糖尿病,白血病,有時候和毛黴菌病都有著一定的關係,雖然人們知道白血病,糖尿病這些疾病,但是對於毛黴菌病卻並不太瞭解,今天我們需要具體的瞭解一下,什麼是毛黴菌病,幫助大家很多的去瞭解一下。

毛黴菌主要是由於毛黴菌感染而引起的,很多的人類通過吸入了一菌類進而感染,它們的體積很小,可以直接進入肺泡,因此毛黴菌在侵入機體組織前,無需在人體中定值,在中性粒細胞減少者,菌絲可以通過直接擴散侵入鄰近組織或通過淋巴血液途徑發生擴散,對於這種疾病來說,引起的原因也有好多,比如說污染的食物等等,就可以通過腸胃道的毛囊菌而引起感染.

毛黴菌病屬於罕見疾病,死亡率很高,約為50%。

毛黴菌很常見,我們可能感染嗎?

毛黴菌感染後,會變成什麼樣?

毛黴菌病又稱接合菌病,是一種由多種真菌所致的條件致病性疾病,具有發病迅速、進展快、死亡率高的特點。毛黴菌病的感染主要通過吸入空氣中毛黴菌孢子,此外食入或外傷也是常見的感染途徑。

按照臨床表現,毛黴菌病可以分6種類型,分別是鼻腦型、肺型、播散型、皮膚型、胃腸型及單純中樞神經系統型。其中,前4種比較常見,後2種比較少見。

鼻腦毛黴菌病

鼻腦毛黴菌病通過吸入孢子而感染,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鼻塞、膿鼻涕、頭痛、鼻竇疼痛以及急性鼻竇炎伴發熱等,隨著病情的進展,還會逐漸出現碧鼻周腫脹、眼肌麻痹、視力下降、鼻竇累及的面部皮膚長紅斑等症狀。

肺毛黴菌病

肺毛黴菌病也是通過吸入孢子而感染,臨床表現為肺炎、梗塞壞死。

胃腸道毛黴菌病

胃腸道毛黴菌病通過食入孢子而感染,臨床表現為腹痛、咯血,嚴重者會出現胃腸道穿孔、腹膜炎、腸梗阻、出血性休克等情況。

皮膚毛黴菌病

皮膚毛黴菌病通過孢子接種到真皮層而感染,臨床表現為皮膚創傷、疼痛、硬結或斑塊,甚至化膿、壞死,嚴重者會出現膿皰樣皮損、組織壞死等。

腎臟毛黴菌病

腎臟毛黴菌病據推測是真菌血症播種而感染,臨床表現為單側或雙側腎區痛、發熱。

中樞神經系統(CNS)毛黴菌病

中樞神經系統(CNS)毛黴菌病來自相鄰的鼻竇感染,臨床表現為嗜睡、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

播散性毛黴菌病

播散性毛黴菌病主要出現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臨床表現為咳嗽、咯血。

毛黴菌很常見,我們可能感染嗎?

毛黴菌很常見,我們可能感染嗎?

毛黴菌病雖然是罕見病,但毛黴菌卻很常見,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土壤、空氣、糞便等都少不了毛黴菌的身影。那麼,為什麼毛黴菌處處可見,但大部分人都不會感染呢?

原來,毛黴菌不是單指一種真菌,而是一大類真菌,是一個大家族。

在這個大家族中,並不是所有的成員都會導致毛黴菌病,五通橋毛黴、腐乳毛黴、總狀毛黴、雅致放射毛黴等是腐乳培菌最常用的毛黴菌種,既可以增強腐乳的色香味,又可以保持腐乳的形狀以形成皮膜。

只有根黴屬、毛黴屬和犁頭黴屬等才是毛黴菌病的始作俑者。但是,這些“壞蛋”也不是誰都能感染的,免疫力低下的是它們主要針對的人群。

當免疫力低下或者使用抗真菌藥物進行治療的時候,空氣中攜帶的真菌孢子就很容易趁虛而入,引起感染。尤其是糖尿病、血液病、惡性腫瘤、愛滋病患者,創傷或燒傷、進行去鐵胺治療、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注射過毒品等人群,是毛黴菌病的高危人群,應十分警惕。

毛黴菌很常見,我們可能感染嗎?

毛黴菌治療方法

在治療毛黴菌的過程當中,建議患者一定要注意飲食營養的全面與清淡.要想治療毛黴菌疾病,基本上可以通過黴菌靜脈或者是直接通過注射進入腦髓液中,來進行治療被感染的組織,也可以通過手術切除。而如果患者有糖尿病,還應該控制血糖的正常範圍,要是患者有服用了免疫抑制藥物,這個時候應該減量或者停用。

親人患有腸息肉,患癌風險增加,腸息肉高發人群有哪些?

腸息肉是指腸黏膜表面突出的異常生長的組織,在沒有確定病理性質前統稱為息肉。其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見。以結腸和直腸息肉為最多,小腸息肉較少。息肉主要分為是炎症性和腺瘤性兩種。

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癒後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會自行消失,有惡變傾向。檢出息肉和確定其病變性質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進行全結腸鏡(包括病理)檢查並在腸鏡下進行干預治療

“沒想到,我跟我的家人一樣。”

在內鏡下,醫生看到他的大腸內分佈著密集的息肉,取組織進行活檢,病理顯示已癌變

回溯病人的病史與家族史,醫生驚訝地發現,張某的上一代直系親屬中,有多位患上消化道腫瘤,最終,他被確診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

一種息肉是癌症“近親”,4個症狀暗示它已上門,最好做一下腸鏡
眾所周知,癌症並不是直接遺傳的疾病,但研究顯示,接近1/3的結直腸癌患者存在患有同種疾病的家庭成員。那麼腺瘤性息肉,是否具有遺傳性?

一、家屬有腸息肉,患癌風險增加

2021年5月4日,一項發表在著名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BMJ)》的研究,就“結直腸息肉家族史是否會增加結直腸癌風險”的課題進行了病例對照分析。

一種息肉是癌症“近親”,4個症狀暗示它已上門,最好做一下腸鏡
這次研究一共納入40萬名參與者,其中68060例結直腸癌患者、333753例對照人群。在校正了家族史和其他變數後,研究人員發現,相較于直系親屬無結直腸息肉的人群,直系親屬患結直腸息肉的人群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大幅增加40%,且隨著年齡的增加,其患癌風險也會增加。

其中,直系親屬患增生性息肉的人群,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23%;直系親屬患絨毛狀腺瘤的人群,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44%。

一種息肉是癌症“近親”,4個症狀暗示它已上門,最好做一下腸鏡
通過對比研究還發現,直系親屬中患結直腸息肉的人越多,那麼其家屬結直腸癌的風險也越高。如果同時患息肉、結直腸癌的直系親屬≥2名,那麼家屬的腸癌風險會增加400%

這項研究提醒我們,如果你有患腸息肉或腸癌的直系親屬,可考慮提前進行結直腸癌的篩查

二、這種息肉是癌症“近親”

並不是所有腸息肉都會癌變,一般息肉分為炎性、增生性及腫瘤性等多種性質,其中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出現癌變的可能性非常低。但若息肉屬於絨毛狀管狀腺瘤,那麼發生癌變的概率則成倍增加

一種息肉是癌症“近親”,4個症狀暗示它已上門,最好做一下腸鏡
腫瘤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是一種腸癌癌前病變,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由APC基因發生突變引起。父母有一方患有此病,遺傳給子女的幾率在50%左右。若置之不理,發展到後期幾乎100%形成腸癌或胃癌,其中40~45歲的惡變率最高。

FAP具有三大特點:

1.多發性:腺瘤數目非常多,100個以上較為常見,最多可達到5000個。

2.多形性:腺瘤大小不等,自數毫米至5cm以上不等,可以同時存在幾種形態不一的息肉。

3.癌變率100%:FAP是公認的癌前病變,若不及時治療,幾乎都會發生癌變,整個過程時間長短不一,平均10年左右。FAP的癌變常不止一處,為多中心。

一種息肉是癌症“近親”,4個症狀暗示它已上門,最好做一下腸鏡
三、常見症狀需警惕

FAP多於青少年時期開始出現,男女比例接近1:1,消化道症狀是常見臨床表現,包括便血、腹瀉、腹痛、黏液便等,早期症狀較輕,不易引起重視

腹瀉

腹瀉為黏液性,特徵為大量無臭味的黏液,嚴重者會導致水、電解質紊亂。隨著息肉增大、增多,症狀加重,排便時或可見息肉脫出肛門口。

便血

黏液血便,此時息肉多已發生惡變,便血表現為間歇性,肛門部有下墜感,常誤診為內痔或慢性結腸炎

腹痛

出現不明原因的腹部隱痛,個別患者由於息肉較大,出現腸套疊時,可表現出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等腸梗阻症狀。

消瘦、貧血、乏力

隨著病情的發展,由於長期出現腹瀉、便血、噁心等症狀,患者可出現貧血、乏力、消瘦等表現,提示病情可能已經加重。

一種息肉是癌症“近親”,4個症狀暗示它已上門,最好做一下腸鏡
四、35歲後,腸鏡腸鏡檢查很重要

息肉生長緩慢,在發病初期沒有較明顯的症狀,即使偶有表現,也與其他胃腸疾病相似,常常難以引起患者關注。

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大腸癌的發病越來越年輕化,再加上年輕人長期熬夜、飲食不規律、缺乏運動等因素,使得腸癌風險成倍增長。對於類似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這種惡性程度高的息肉,早期發現並進行全結腸切除術,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

因此,普通人群的腸鏡篩查應提前到35~40歲。如果是FAP高危人群,通常從10歲開始每年做一次腸鏡,35歲後每3年做一次腸鏡。

一種息肉是癌症“近親”,4個症狀暗示它已上門,最好做一下腸鏡
哪些人是腸息肉高發人群?

(1)家族成員中有結腸癌或結腸息肉者;

(2)長期攝入高脂肪、高動物蛋白、低纖維以及油炸食品者;

(3)年齡>50歲。

(4)久坐久立、抽煙喝酒、嗜食辛辣者。

如何預防?

(1)合理飲食: 應該多吃粗纖維的糧食蔬菜、瓜果、豆類食物,低脂肪、低蛋白飲食,多吃高纖維食物;遠離燒烤、醃漬、速食等垃圾食品。多飲水,每日至少1500ml,尤其是晨起或飯前一杯溫開水。

(2)良好的排便習慣: 改掉睡懶覺的習慣,可於每日清晨排便一次,即使毫無便意,以便形成條件反射,同時可以營造安靜、舒適的環境。

(3)適當活動鍛煉:儘管現在處於特殊時期,不能外出鍛煉,但是。在家中也要避免久坐,要記得時常起來活動活動,例如:可利用健身器材如跑步機、動感單車等,也可以簡單的做做瑜珈,練練太極拳,既可以預防便秘,也可以強身健體

 

肝癌晚期只能等死嗎,有沒有什麼方法治療?

師父五十多歲,上個月被診為肝癌晚期。前後聯繫了國內外好多醫生,最後得出的答案是:“醫學上已經沒有什麼希望了”。採取保守療法,以對症處理為主。以前胖胖的一個人,現在已經瘦得皮包骨了。好像什麼事情都做不了眼睜睜看著一個人生命一點點的流逝,對患者和關心他的人來說都好殘酷。

即使現在醫學技術有了飛速的發展,提起癌症還是人人色變。在眾多癌症之中,肝癌有著“癌症之王”的稱號,據統計,原發性肝癌是常見惡性腫瘤,也是第二位腫瘤致死病因.

抗癌2年,12次化療,父親還是走了!肝癌晚期真的只能等死嗎?
二、適合肝癌晚期患者的抗癌藥

5月7日,醫學期刊《柳葉刀》線上發表了阿帕替尼二線或更後線治療晚期肝癌的3期臨床試驗結果,該臨床試驗由秦叔逵教授主導

抗癌2年,12次化療,父親還是走了!肝癌晚期真的只能等死嗎?
此次臨床試驗納入了400名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線系統性治療後失敗或不可耐受的晚期肝細胞癌成人患者,隨機分為2組,接受阿帕替尼治療或者安慰劑,治療的週期為28天。

試驗結果顯示,相比於安慰劑組,阿帕替尼改善了患者的總生存期,其中位生存期為8.7個月,死亡風險降低了21.5%。阿帕替尼延長了無進展生存期,其客觀緩解率達到了11%,疾病控制率達到了61%,常見不良事件有高血壓、手足綜合征、血小板減少等。

研究人員表示,阿帕替尼在後線治療中改善了晚期肝癌患者的總生存期,而且安全性可控。基於試驗資料,阿帕替尼單藥治療被列入《晚期肝細胞癌的二線治療的Ⅰ級專家推薦》,聯合卡瑞利珠單抗也獲得了晚期肝細胞癌一線治療Ⅲ級專家推薦

抗癌2年,12次化療,父親還是走了!肝癌晚期真的只能等死嗎?
阿帕替尼是由中國自主研發的小分子靶向藥物,通過高度選擇性競爭細胞內VEGFR-2的ATP結合位點,抑制酪氨酸激酶的生成,從而抑制腫瘤組織新血管的生成,達到抗腫瘤目的。

早在2014年,阿帕替尼就獲批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2種系統化療後進展或復發的晚期胃腺癌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2020年,阿帕替尼又獲批用於肝癌的治療。

阿帕替尼在臨床上適應症的範圍不斷擴大,對肝癌晚期、胃癌等患者是最大的利好消息。而且相對於歐美相類似的靶向藥物,其價格相對便宜,更多患者家庭承受得起。

抗癌2年,12次化療,父親還是走了!肝癌晚期真的只能等死嗎?
三、肝癌到了晚期,只能活活等死嗎?

臨床上,晚期肝癌患者通常不再適用於常規治療,在疾病不斷的進展中,有的患者能堅持幾個月,有的患者只能一兩個月,當然也有的患者能堅持一年以上。

肝癌晚期究竟能堅持多久,這個因人而異,跟患者的病情進展、身體情況、護理狀態、家庭經濟因素等方面都有關係。比如,有的肝癌患者家庭條件不好,在常規化療無效後沒錢進行靶向治療,可能很快就會去世。

抗癌2年,12次化療,父親還是走了!肝癌晚期真的只能等死嗎?
相反,在有靶向藥物的情況下,只要患者的病情平穩,堅持的時間可能會更長一些。除了靶向藥物外,晚期肝癌的治療領域,也在不斷湧現出新的治療方式。

不久前,阿替利珠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T+A”聯合療法)獲批用於治療既往未接受過系統治療的不可切除肝細胞癌患者

據中國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肝膽腫瘤科專家李強介紹,該療法是免疫療法和抗血管生成藥物聯合使用,既能夠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來殺滅癌細胞,又可以封閉腫瘤血管,使得癌細胞難以轉移和繼續生長。如此一來便達到了斷絕癌細胞營養,再殺滅癌細胞的雙重效果

李教授強調,在肝癌晚期治療領域,綜合治療是新趨勢,它即提供了一種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法,同時也對肝癌的攻克提供了全新思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抗癌2年,12次化療,父親還是走了!肝癌晚期真的只能等死嗎?
所以肝癌晚期不是只能等死,積極治療依然有康復的希望。在臨床上,很多中晚期患者通過中醫藥的長期調理,患者過上了正常的生活。不能手術的肝癌患者也可以根據情況選擇化療、放療、中醫藥治療等等大家廣為人知的治療。另外,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也在不斷地發展,很多新藥都已經上市並且投入臨床應用當中,為晚期肝癌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血糖一升再升! 合理降糖可以這樣做

大家都知道,患上糖尿病的人,大多數都是由於自己體內的激素異常紊亂所引起的,特別是因為很多人長時間存在不正當的飲食,因此導致體內的激素水準下降,所導致體內異常因此不好的身體狀況,就引發了糖尿病,因此患上糖尿病的人往往和生活的作息不良有很大的關係,而在生活當中有一些食物會導致血糖升高,可是好多人幾乎不知道,所以平時最好少碰。

忠告:3個不良飲食習慣,讓你的血糖“一路飆升”,勸你別貪嘴

二、不想血糖“飆升”,遠離三種飲食

喝甜飲料

大部分甜飲料中會添加果葡糖漿,這種物質進入人體後,經過水化轉變為葡萄糖和果糖。

葡萄糖會轉變成血糖,果糖則使脂肪在肝臟內堆積,導致胰島素抵抗,從而引起血糖升高。

忠告:3個不良飲食習慣,讓你的血糖“一路飆升”,勸你別貪嘴

喝酒過多

酒精消耗胰島素,會使血糖在短時間內降低。但酒精的熱量高,而且代謝時間長,正常人需要2~3天才能完全代謝掉。

長期來看,酒精會引起血糖升高。

忠告:3個不良飲食習慣,讓你的血糖“一路飆升”,勸你別貪嘴

攝入過多碳水化合物

日常所見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有八寶粥、江西米粉等,碳水化合物進入人體後,直接變成葡萄糖,這也是導致血糖升高的原因。

忠告:3個不良飲食習慣,讓你的血糖“一路飆升”,勸你別貪嘴
三、合理降糖可以這樣做

血糖高可以通過下面3個方法來幫助合理降糖。

忠告:3個不良飲食習慣,讓你的血糖“一路飆升”,勸你別貪嘴

1、主食要吃好。

血糖高的患者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總量,而其主要來源則是我們的主食。

日常中可以適當減少主食的攝入,最好少吃多餐。同時,避免升糖指數高的食物,如精米麵,可以用升糖指數較低的薯類雜糧來替代。

不過薯類雜糧也不宜攝入過量,以免造成血糖紊亂。

忠告:3個不良飲食習慣,讓你的血糖“一路飆升”,勸你別貪嘴

2、堅持鍛煉。

糖尿病患者最好進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慢跑、太極拳、快步走、廣場舞等。

還可以結合肌力力量訓練,改善胰島素抵抗,提高降糖藥物的療效。

忠告:3個不良飲食習慣,讓你的血糖“一路飆升”,勸你別貪嘴

3、按按降糖穴。

降糖穴位於前臂掌側,腕關節到肘關節的下1/3處。按摩降糖穴可以提神益氣、健脾和胃、降脂、降糖

用大拇指的指肚按壓該穴位,力度要均勻,感覺到酸麻脹痛即可。

日常生活當中要記住糖尿病不僅和日常生活飲食有關,也和我們生活當中的很多習慣有關,如果我們的免疫力下降或者作息不規律,就會導致各種疾病找上門,要記住不熬夜早睡早起,每天至少抽出一定的時間用來鍛煉,最好不要超過兩三個小時,並且要記住拒絕吃不健康食物,患上糖尿病的人要每天記得測血糖,多吃瓜果蔬菜等一些粗糧和綠色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