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是怎麼來的.患上膽結石,身體會發出這3個警報

膽結石又稱膽石症,是指膽道系統包括膽囊或膽管內發生結石的疾病;膽道感染是屬於常見的疾病。按發病部位分為膽囊炎和膽管炎。結石在膽囊內形成後,可刺激膽囊黏膜,不僅可引起膽囊的慢性炎症,而且當結石嵌頓在膽囊頸部或膽囊管後,還可以引起繼發感染,導致膽囊的急性炎症。由於結石對膽囊黏膜的慢性刺激,還可能導致膽囊癌的發生,有報告此種膽囊癌的發生率可達1%~2%。

一、膽結石是怎麼來的?

膽結石的發生和很多因素相關,比如當膽固醇和膽汁酸濃度的比例出現改變時,膽汁發生淤滯也會形成結石。

此外,膽結石還和內分泌改變、種族、肥胖、飲食、妊娠、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有關,這些因素都是引起膽結石的重要原因。

膽結石怎麼吃?再次勸告你:6類食物禁忌,四級預防讓你遠離結石

內分泌改變:研究表明,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會影響膽汁成分的變化,而中年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準通常偏高,導致膽汁內膽酸的含量減少,膽固醇的含量增高。

而膽固醇就是形成膽結石的基礎物質,再加上雌激素還能影響膽囊的收縮功能,阻礙膽汁排出,造成膽汁瘀積而容易形成結石。

妊娠期:女性在妊娠期間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升高,膽汁中的膽固醇含量增多,導致膽固醇在膽囊中沉積而形成結石。

缺乏運動:缺乏運動會使膽囊的收縮能力減弱,膽汁的排空速度延緩,導致膽汁瘀積而逐漸形成結石。

不吃早餐:不吃早餐會使膽汁長時間滯留在膽囊內,導致膽汁的鹼度增高,降低膽鹽溶解膽固醇的能力,促使膽結石的形成。

二、患上膽結石,身體會發出這3個警報

膽結石的症狀取決於結石的部位和大小,以及有沒有阻塞和炎症等。大約有30%的膽結石患者會出現比較嚴重的症狀,最常見的症狀就是上腹痛。

腹痛的位置通常在上腹部或右上腹的肋緣下,而且疼痛可能會比較劇烈,每次疼痛時間能持續15~30分鐘,可向背部和右側肩部放射,有時還會伴有噁心、嘔吐的症狀。

膽結石怎麼吃?再次勸告你:6類食物禁忌,四級預防讓你遠離結石

約15%的患者表現為非典型的消化不良症狀,剩下5%的患者會出現中上腹或右上腹悶脹不適、暖氣、厭食油膩食物等消化不良的症狀。

此外,較小的膽結石容易在飽餐或進食油膩食物後,或在夜間平臥時因結石阻塞膽囊管而導致膽絞痛和急性膽囊炎

不過,臨床上發現,六成的膽結石患者沒有明顯的上腹痛症狀,也被稱為無症狀膽結石患者。

無症狀的膽結石由於結石的數量比較少、表面較為光滑、體積比較大,在膽囊內並不會突然將膽管堵住,所以很少會導致急性症狀,有的患者甚至終身不發病。

三、6類食物禁忌,四級預防讓你遠離結石

膽結石患者在飲食上需要格外注意,在飲食上可以如何預防膽結石呢?

保證規律的一日三餐

一日三餐要按時吃,早餐非常重要,因為只有在食物的刺激下,膽汁才能從膽囊中排出來,如果經常不吃早餐,就會導致膽汁缺乏食物的刺激而滯留在膽囊中,長期如此就容易形成膽結石。

主食選擇

在選擇主食時,要儘量減少精白米麵的攝入,多攝入粗糧、薯類、雜豆等主食。這是因為精白米麵中含有的糖分較高,而攝入高糖食物會刺激大量胰島素的分泌,增加膽固醇,從而容易形成結石。

膽結石怎麼吃?再次勸告你:6類食物禁忌,四級預防讓你遠離結石

蔬菜水果選擇

選擇蔬菜時沒有種類和數量的要求,但要注意均衡,來保證各種維生素的攝入。對於水果的選擇,要少吃酸味的水果,比如李子、山楂、楊梅、鳳梨、獼猴桃等。

這些酸味水果會刺激十二指腸分泌膽囊收縮素,導致膽囊受到刺激而劇烈收縮,容易引發膽絞痛。多吃柑橘類的水果,它們富含維生素C,能有效預防膽結石的形成。

但是不要吃柿子,因為柿子中含有某些容易形成結石的物質,最好不要吃。

肉類選擇

肉類食物是誘發膽絞痛最重要的因素,這是因為動物膽固醇和脂肪是刺激膽囊收縮最強力的因素,如果大量進食肉類就容易導致膽囊劇烈收縮,如果膽結石將膽囊口堵住了,膽汁無法排出就會導致膽絞痛。

所以,每天攝入的膽固醇量要少於300毫克,儘量避免食用內臟、蛋黃等食物,可以用魚肉、蛋清、瘦肉等膽固醇和脂肪低的肉類。

此外,對於膽結石患者來說,在飲食上還要注意避免吃油膩的食物,否則會加重膽囊的負擔;避免吃容易脹氣的食物,這類食物不利於消化,還容易導致腹脹;

避免刺激性食物,否則會對膽囊造成一定的負擔;避免吃太甜的食物,過多的糖分會轉化為脂肪,加重病情;避免吃冷食,這類食物會刺激膽囊並容易引起膽結石。

膽結石怎麼吃?再次勸告你:6類食物禁忌,四級預防讓你遠離結石

看完上文對於膽結石的介紹,大家應該很清楚的知道了膽結石形成的原因,我們平常應該如何去預防膽結石了,生活作息規律、堅持鍛煉,講究衛生、合理飲食等,都可以有效的預防和緩解膽結石,切記一定不要肥胖,這樣會增加患上膽結石的風險。

現在癌症越來越多,我們應該怎樣防癌呢?

癌症的發病率是越來越多,很多年輕人也會得癌症,就拿肺癌來說,很多人覺得是老年人,那些愛抽煙的人才會的,其實現在不是的,很多20歲左右的人,也會得肺癌,還有胃癌、宮頸癌等等。為什麼癌症現在青睞于年輕人了,為什麼20年前,得癌症的人那麼少?癌症除了和遺傳有關係,還有哪些方面的因素啊?

一、為什麼癌症越來越多?

德國一個醫學研究發現,長期不良的情緒會使人體產生應激反應,當反應高於正常水準時就會減弱人體免疫力,助長癌細胞的萌芽。現代社會,人們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常常過於不健康,再加上生活工作壓力大,人均壽命的延長,越來越多人發現身邊出現了癌症患者。

研究60年癌症,91歲院士警告:四樣東西儘量別碰,是在自毀
防癌心得

1.不要吃太飽

平時喜歡多食紅肉、動物脂肪,以及喜歡煎炸食物和少食蔬菜的人,更容易患上腸癌、乳腺癌、腎癌或胰腺癌,肥胖也為個人帶來更高患癌的風險。吃飯要吃七分飽,控制食量也是防癌非常重要的環節。

如果實在擋不住美食的誘惑,吃得感覺差不多就離開飯桌,以免再吃兩口。

2.不要太懶

運動能提高人體製造免疫細胞的能力,增強個人免疫力。科學研究表明,運動刺激體內某些激素的分泌,從而加快骨隋生成白細胞的速度,增加吞噬細胞的能力,即使體內有少量癌細胞,強大的免疫力也會很快清除。建議選擇適合自己體格的運動,達到一定的疲勞感才能真正得到鍛煉的效果。

研究60年癌症,91歲院士警告:四樣東西儘量別碰,是在自毀
3.不要菸酒

吸菸多與心血管疾病、老慢支等慢性肺部疾病相關,同時也與肺癌相關,也帶來了更多“二手”菸肺癌患者。菸霧中確認的致癌物質有40多種,經肺部進入通過毛細血管和血液循環系統走到身體各個部分。為了家人的健康,及早戒菸才是上策

4.不要生氣

情緒過於壓抑也是致癌原因之一,這種患者時因為精神受到創傷而發病的。長期不良情緒會使人體產生應激反應,這種反應到達一定強度會使人體免疫力降低,癌細胞便有可乘之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態度,心態一下子就平衡了。

研究60年癌症,91歲院士警告:四樣東西儘量別碰,是在自毀

5.不要不體檢

其實,很多腫瘤比較隱蔽,早期沒有什麼症狀,偶然一次體檢可能發現不了。早期肺癌可能只有一半患者是通過胸片、X線被發現的,增加防癌體檢可提高早期發現腫瘤的機會。人體本身每個臟器都在辛苦工作24小時,需要定期保養和檢修。老年人群的體檢專案更應盡可能全面,特別是肛門等比較私隱的地方,更需要檢查。

結語:很多癌症的早期的症狀就是沒有症狀。

奉勸各位,身體是我們自己的,一定要做好定期體檢的工作,別到了真的得癌症了,從後悔,這樣就真的遲了。所以,別以為癌症離我們很遠,其實真的很近,改掉這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吧,讓我們和癌症說再見。

亚硝酸盐吃了會中毒?要注意:這些食物亚硝酸盐含量高

亞硝酸鹽是自然界的一種化學成分,理論上來說,大多數食物中天然就夾帶這少量的亞硝酸鹽,更多的食物中自帶硝酸鹽(因為更穩定),硝酸鹽在某些情況下被還原後就成了亞硝酸鹽,因此,其實攝入少量食物中的亞硝酸鹽對人體的影響並不大。我們的食物中,蔬菜夾帶的硝酸鹽應該是最多的,它可能會在某些條件下還原為亞硝酸鹽,那這麼一說,我們不是天天都在吃亞硝酸鹽嗎?沒錯,就是天天都在吃。因此,少量微量的亞硝酸鹽對人體來說是沒什麼危害的。

奶奶用放置4年冬瓜水喂孫女致中毒,亞硝酸鹽吃了危害身體嗎?
亞硝酸鹽對身體有危害?

亞硝酸鹽有一定的毒性。如果攝入過量亞硝酸鹽,體內血紅蛋白氧化無法運輸氧氣,組織缺氧使人出現頭暈、昏迷,甚至休克。

理論上,成年人一次性攝入200mg亞硝酸鹽可出現中毒封印,一次性攝入1.3g可能致死。目前,市面上購買到的合格肉製品,亞硝酸鹽殘留量一般不會超過30mg/kg。一口氣吃掉8斤的罐頭,才可能出現不良反應。因此,正常飲食,基本不用擔心亞硝酸鹽中毒。

另外,網上盛傳亞硝酸鹽致癌的說法,其實,這種說法不完全準確。

亞硝酸鹽不致癌,亞硝胺致癌

亞硝酸鹽本身不致癌,但在特定條件下,亞硝酸鹽會與蛋白質中的二甲胺結合變成強致癌物亞硝胺。

哪些食物亞硝酸鹽含量多?

1.粉嫩熟肉

各種熟肉製品中含有的亞硝酸鹽量多。添加亞硝酸鹽可以讓肉煮熟後顏色粉紅、口感鮮嫩,還能延長保質期。現在,各種燒烤肉製品、醃製品等食品中都會加入亞硝酸鹽。一些傳統工藝製作的產品,如雞、鴨製品等也會添加一定量的亞硝酸鹽。

2.剛做的醃菜

很多人都愛吃醃菜或者泡菜,但研究表明,剛醃制過的食品中亞硝酸鹽或亞硝胺含量高。一般來說,醃制20天之後的菜中亞硝酸鹽含量會明顯下降,一個月後再食用是安全的。此外,添加鮮蒜、鮮薑、鮮辣椒等,可降低亞硝酸鹽的含量。

3.隔夜菜

隔夜菜會產生亞硝酸鹽,這是因為細菌大量繁殖的緣故。吃菜時經過筷子攪來攪去,細菌會和菜充分接觸。即便吃完後把剩菜放在冰箱裡,細菌也會緩慢地滋生。而且放的時間越長,產生的亞硝酸鹽就越多。

4.久置涼拌菜

天熱時,很多家庭喜歡拌涼菜,有時拌得多就放在冰箱裡儲存。雖然涼拌菜放置一兩天之後感覺還是新鮮脆嫩,但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已經非常高了。

涼拌菜加適量蒜泥、醋和檸檬汁等都能抑制細菌繁殖,自然也就有利於抑制亞硝酸鹽的產生。

5.久煮火鍋湯

很多人覺得涮完火鍋的湯是“濃縮了食物的精華”,喝起來格外鮮美有營養。事實上,因為久涮,蔬菜中的亞硝酸鹽會溶解在湯裡,所以火鍋湯的亞硝酸鹽含量也很容易超標。

你試過裸睡嗎?裸睡的好處,裸睡需要注意什麼

有時候您會發現自己很忙碌,一天到頭好像都沒有閑著的時候,好像只有等到晚上睡覺的時候才能真正得到休息。雖然一個人的一生有點漫長,但是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品質的高低,也與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睡覺的時候,有些人會選擇穿著睡衣睡覺,也有人會選擇裸睡。裸睡,可能有些人認為有點難以接受。只不過享受過裸睡的人,可能就再也不想穿著睡衣睡覺。就連很多明星,也喜歡裸睡。

“你試過裸睡嗎?”

關於“該不該裸睡”的問題,網友們大致分為兩派:

贊成派:

網友A:“我支持裸睡,我自己也裸睡好幾年了,沒有睡衣的束縛簡直不要太自由。”

網友B:“裸睡直接蓋被子,涼絲絲的很舒服啊!”

反對派:

網友C:“和家裡人一起住,裸睡太難為情了。”

網友D:“那被套、被單好幾個月才換一次,天天裸睡多不乾淨。”

脫得越光,睡得越香?別著急,4類人不適合裸睡,男女都看看

到底裸睡對人是好是壞?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問題。

一、“一絲不掛”地睡覺,會嘗到哪些“甜頭”?

1.改善睡眠品質

美國《大腦》雜誌曾經有過一項研究論文,該研究指出,臥室溫度在15.5~20攝氏度之間更有助於人體核心溫度降溫,從而更容易入睡。穿衣服睡覺會使人體降溫的過程延長,不利身體降溫,容易導致失眠。而且過重過厚的睡衣可能會造成一定的束縛感

2.有利於生理健康

首先,對於女性而言,裸睡有利於“通風”,減少由潮濕環境而引起的細菌滋生,降低婦科病的風險。對於男性而言,低溫環境有利於精子保存,提高活力。

另外,裸睡時汗液容易揮發,皮膚能夠保持乾爽,減少皮炎類疾病的發生

脫得越光,睡得越香?別著急,4類人不適合裸睡,男女都看看

3.提升伴侶親密度

美國心理治療師表示,在較大的環境壓力下,人的呼吸和心率,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水準都會產生明顯改變,長此以往不僅會影響睡眠,還會帶來高血壓、焦慮症等健康問題。

但如果此時能和伴侶有親密的肌膚接觸,那麼心率和呼吸等指標都會顯著下降。因此,裸睡在提升親密度同時,還能緩解彼此的壓力。

二、裸睡很爽,但有的人不適合

相信有很多人看到這裡,已經躍躍欲試想要裸睡了。但要注意,有一些人是不適合裸睡的。

脫得越光,睡得越香?別著急,4類人不適合裸睡,男女都看看

1、敏感性皮膚人群

有的人皮膚耐受度較低,容易對塵蟎等物質過敏,這類人就不適合裸睡了。因為無論多勤快地更換床上用具,還是會產生很多蟎蟲,對於容易過敏的人來說,睡衣就是保護皮膚直接接觸蟎蟲的一道屏障。

2、有關節炎或者消化系統疾病的人群

關節炎最怕受涼,裸睡的人一旦因為翻身時動作太大就容易把被子踢開,這樣本就病變的關節就會著涼,加重病情。

另外,有胃腸疾病的人群也需要保證腹部不會著涼,最好還是不要裸睡。

脫得越光,睡得越香?別著急,4類人不適合裸睡,男女都看看

3、氣血虛弱、特異性體質的女性

這類女性本身就怕寒,裸睡只會讓氣虛的女性進一步受涼,引起腰痛等症狀。另外,有基礎疾病的人也不建議裸睡,比如哮喘

4、寢具清潔習慣不佳人群

有一些人一年才換洗一次床上用品,包括被套、床單和枕套等等,這樣的寢具很容易不斷滋生細菌和蟎蟲。所以,如果不是經常更換寢具的人群不建議裸睡。

三、裸睡不是脫光衣服就可以了

裸睡,簡單理解就是不穿衣服睡覺。但裸睡卻並沒有這麼簡單,要做的準備工作還是很多的。

脫得越光,睡得越香?別著急,4類人不適合裸睡,男女都看看

1、注意保暖

要注意睡眠過程中不要著涼,儘量將室內溫度調整到適宜再入睡,冬天最好開暖氣。否則著涼之後人很容易感冒,或肚子受涼拉肚子等等。

2、床具舒適清潔

床上用品一定要乾淨,因為不穿睡衣的情況下皮膚直接接觸的就是床單被套,如果上面有較多的細菌,是很容易發生感染的。

3、有相對獨立、隱蔽的空間

有家人合住或者在學校集體生活的情況下不適合裸睡,否則會有緊張情感或心理負擔,反而給入睡帶來了困難。選擇裸睡最好還是有一個相對私密的空間和獨立的生活環境

脫得越光,睡得越香?別著急,4類人不適合裸睡,男女都看看

4、“分級”裸睡

剛開始裸睡可能會很不習慣,因此可以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比如一開始可以不穿上衣,逐步減少睡眠時穿的衣服,直到完全適應裸睡為止。

對於很多白天為了生活疲於奔命的人來說,一天中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晚上躺在被窩裡睡一覺了。很多人覺得不穿衣服裸睡會更加舒服,但有人覺得這樣不衛生。

不管怎麼樣,自己舒服最重要。如果想要裸睡,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注意床具的衛生。

不適合裸睡的環境

裸睡帶來的好處,也讓很多人沉迷其中。只不過裸睡也要分地方,有些環境並不適合裸睡。裸睡也有必要的條件,比如獨立的臥室,寢具乾淨而衛生,沒有人打擾等等。如果您是與婆婆公公或者是岳父岳母一同居住,這種環境中裸睡就有點不太適合。誰也不能保證會不會有人敲門或者過來打擾,穿著睡衣睡覺,心理上會好一些。

出門在外,可能需要在酒店中住宿。雖然酒店的環境比較好,寢具和衛生做得也比較好,但是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並不建議您在酒店住宿的時候選擇裸睡的方式。畢竟,酒店的寢具是否衛生,我們也不敢過於自信。為了自己的身體著想,還是自己帶上乾淨的床單或者睡袋,睡覺也會感覺更安全更健康一些。

多種癌症疫苗已面世,治療癌症的新希望

癌症疫苗,是通過利用腫瘤細胞相關抗原,來喚醒人體針對癌症的免疫系統。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FDA)一個顧問委員會全票通過了允許默沙東公司(Merck)宮頸癌疫苗上市的建議,這意味著人類抗癌戰爭即將進入一個劃時代的新階段。除了HPV外,還有不少疫苗進入臨床,有的雖然鑒於各國巨額的臨床試驗費用沒有獲得類似FDA的批准,但依靠患者的口碑相傳已經存在市場上長達數年

一、新型癌症疫苗引起關注

說到近期的癌症消息,最讓人激動的就是今年AACR年會上一項癌症免疫治療的突出研究,具體包括:CAR-T細胞療法、PD-1/PD -L1抑制劑、溶瘤病毒,以及癌症疫苗等。其中,新型個性化癌症疫苗——PGV-001,備受關注

PGV-001是一款專門用在標準治療後的輔助型治療疫苗,注射後可幫助患者有效清除體內殘留的癌細胞,降低復發幾率,從而提升生存期。

注射一針疫苗,清除體內癌細胞,這可能嗎?多種癌症疫苗已上市

為了進一步測試這款疫苗的安全性,研究納入了13位癌症患者,最終發現,接受疫苗治療的患者整體耐受性非常好,4名患者仍無癌生存,4名繼續接受治療,僅有1/3的患者有輕微的注射部位反應,但副作用不大。可見,PGV-001的安全性還是非常高的。

3月24日,德國國家癌症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一款針對IDH1突變的癌症疫苗有超出預期的效果。

注射一針疫苗,清除體內癌細胞,這可能嗎?多種癌症疫苗已上市
IDH1突變常見於多種腫瘤,例如膠質瘤、膽管癌、白血病等,惡性程度較高,治療難度大。該研究納集了32名患者,在治療結束後皮下注射8次IDH1疫苗,結果發現,約93.3%的患者成功啟動了免疫反應,全組患者3年生存率高達84%,整體效果可觀,其研究資料發表在《Nature》雜誌上。

說到這裡,不少患者都對癌症疫苗生出了興趣,那麼,到底什麼是癌症疫苗呢?它是怎麼治療癌症的呢?別著急,馬上給你一一道來。

二、什麼是癌症疫苗?

本質上,“癌症疫苗”是一種幫助人體對抗癌症的藥物,可以“指揮”免疫系統,發現並攻擊特定的癌細胞,達到對抗癌症的目的。

目前,世界上的癌症疫苗主要有2種:

•預防性疫苗

主要起到預防作用,在患者感染病毒前接種,比如HPV疫苗,注射後可以預防宮頸癌、陰道癌、肛門癌、口腔癌、外陰癌等癌症;又或者乙肝疫苗,可以預防乙型肝炎病毒,進而預防肝癌。

•治療性疫苗

這類疫苗可用於治療癌症,注射後,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系統發現和破壞抗原的能力,在身體出現癌細胞事,啟動免疫系統,從而達到抗癌的目的。但注意,這類疫苗是需要個性化定制的,這樣更具有針對性,效果會更好。

注射一針疫苗,清除體內癌細胞,這可能嗎?多種癌症疫苗已上市
新型癌症疫苗的出現,意味著我們多了一個實力強大的“抗癌幫手”,離攻克癌症也更近一步。雖然許多疫苗還在早期臨床實驗階段,但相信會有更多好消息到來。

最後,為大家整理了目前已有的癌症疫苗,有的在國際會議上取得驚豔資料,有的已經上市造福百姓,希望給大家帶來更多曙光。

三、不同癌症都有哪些疫苗?

1.胰腺癌

胰腺癌因治療難度大,發病迅速,死亡率高,被稱為“癌王”,醫學人員正在研究一款叫GVAX的疫苗來對抗它,用於輔助治療可手術切除的胰腺腺癌患者。

2.頭頸癌

美國某公司研究的mRNA-4157疫苗,實驗資料表明,通過與pembrolizumab(一種PD-1藥物)結合使用,可使後者的反應更加靈敏,進而降低癌症復發率,對疾病的控制率達到90%!

3.腎癌

針對晚期腎癌,2020年也新出了一款新型疫苗ilixadencel,實驗發現,注射該疫苗後,可使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翻倍,該疫苗憑此順利進軍腎癌的一線治療。

注射一針疫苗,清除體內癌細胞,這可能嗎?多種癌症疫苗已上市
4.卵巢癌

相關研究發現,採用OCDC形成的自體樹突狀細胞對晚期卵巢癌患者進行免疫治療,2年總生存率達到了100%!

5.直腸癌

直腸癌有多種分型,而針對MSS型結直腸癌患者,也新推出了一款疫苗PolyPEPI1018,研究人員對11名MSS型結直腸癌患者進行接種該疫苗,最終發現:5名病情穩定,3名局部緩解,僅3名有進展,且沒有嚴重不良事件,可見其安全性還是非常高的。

6.前列腺癌

Dendreon公司推出一款叫Sipuleucel-T的疫苗,用於治療轉移性前列腺癌,是首個獲批上市的一款治療性疫

7.肺癌

去年4月1日推出的Tedopi疫苗引起了巨大轟動,實驗發現,它在非小細胞肺癌的Ⅲ期臨床試驗當中取得了陽性結果,患者在PD-1耐藥後,二線或三線使用的Tedopi疫苗,一年的總生存率達到46%。

注射一針疫苗,清除體內癌細胞,這可能嗎?多種癌症疫苗已上市
上述多款癌症疫苗都處於研發或臨床試驗中,其中Sipuleucel-T疫苗已在美國上市,Tedopi疫苗已在古巴、秘魯等地上市

癌症疫苗的問世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希望,是醫學界在治療癌症方面一個很大的突破,相信隨著醫學的進步,人類戰勝癌症、遠離癌症的願望終將在不久的將來得以實現。

參考資料:

《<Nature>重磅!個性化癌症疫苗產生持久的抗腫瘤反應!平均生存期長達4年!》.環宇達康.2021-1-25

《疫苗真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癌症嗎?這十個真相要瞭解》.環宇達康.2020-05-16

如何促進睾酮素分泌,5個方法提升睾酮,讓體能更旺盛

睾酮低對於男性而言,其實是一個不好的消息,甚至會產生巨大的影響。那麼,對於每一個正常男性而言,做什麼可以正確促進睾酮分泌呢?下面就給大家分享幾個方法來進行正確的促睾。

研究表明,男性的睾酮水準高低的意義十分重大,睾酮水準過低的時候還會帶來各種健康問題。

一、睾酮是“男性激素”

作為男性重要的激素睾酮,主要由睾丸(約占95%)和腎上腺直接分泌,受下丘腦-垂體-性腺功能軸調節。

睾酮水準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男性的第一、第二男性特徵,睾酮水準越高,可能越有“男人味”。此外,睾酮還有助於肌肉合成與脂肪分解,還有幫助紅細胞的生成、鈣磷沉積等作用,可以說在一定範圍內,身體好的男性通常睾酮激素都比較高。

二、擁有4個特徵,說明睾酮分泌旺盛

睾酮分泌旺盛的男性通常都有以下這4個特點。

1.男性特徵明顯

生理上表明,睾酮是在雄激素的基礎上轉化而成,人幼年期是決定性別的關鍵在於雄激素的濃度。隨著年齡增長,體內睾酮激素也逐漸旺盛,如如聲音粗獷、喉結突出,都是睾酮分泌旺盛的表現。

2.男性體格強壯

睾酮水準高的人通常骨架比較大、肩膀胳膊長、顴骨下巴寬,整體看起來更立體,更有菱角。這類人的身體也相對比較結實,明明沒有經過特別體育鍛煉,飲食和常人也一樣,但肌肉看起來就是比較結實。

睾酮是男性激素,5個方法促進分泌,重獲年輕狀態,精氣神更好
3.毛髮生長速度快

毛髮茂盛有可能是因為基因,不一定與睾酮水準高低有關係,但毛髮生長速度很快,一定程度上代表睾酮水準高。

4.欲望旺盛

睾酮激素是一種雄性的激素,控制著男性的欲望,會從日常生活的欲望和性能力上反應出來,每天早上有陳伯也是睾酮水準分泌旺盛的信號。

三、5個方法提升睾酮,不用吃藥

1.多攝入優質脂肪

有些人說攝入過多的脂肪會導致睾酮降低,其實,睾酮是從膽固醇轉化過來,一定的飽和脂肪能幫助維持睾酮水準。脂肪攝取量占每日總攝入熱量的20-30%最合適,專家建議每天攝入少量的飽和脂肪和大量的不飽和脂肪,如牛油果、橄欖油及杏仁等堅果。

2.多吃含鋅的食物

鋅是一種直接與核酸和蛋白質代謝的元素,缺鋅的時候男性的欲望也會下降。鋅的攝取量不是越多越好,適量即可,成人每天建議攝入10-15豪克的鋅,如海鮮、牛肉、豆類及穀類。身體有足夠的鋅,男性體內的睾酮水準也會隨之而提高。

睾酮是男性激素,5個方法促進分泌,重獲年輕狀態,精氣神更好
3.充足的睡眠

高品質、規律的睡眠對睾酮分泌很重要。有研究指出,兩到三天超過5小時晚睡的話,身體睾酮水準就會下降至10%到15%。而且夜晚是睾酮分泌的最佳時機,保持高品質的睡眠十分重要。

4.避免飲酒

儘管少量飲酒可以改善心臟健康,但是大量的酒精攝入會抑制睾酮激素水準,因為過多的酒精會增加炎症以及降解睾酮激素。當酒精在血液中含量過高的時候,睾酮激素就會受到影響。

建議:在飲食中儘量做到不碰任何形式的含有酒精的飲料。

5.規律的兩性生活

這也是雞和蛋的原理,規律的兩性生活,有助於保持睾酮激素水準。

建議:良好的感情生活,會然你擁有更高頻率的夫妻生活,這有助於提高你的睾酮水準!

尷尬! 做一個部位的手術為什麼要身體全裸?

相信大家最不願意去的地方,就是醫院了。但由於某些情況,還是得去面對。像有些人對自己的相貌不滿意,就會去整容醫院做手術,這就意味著要開刀,那麼就會打麻藥來緩解疼痛。做手術的地方,肯定是我們身體的某一部位。

為什麼醫生做手術時要把內褲脫了?患者要全身裸露?手術室的八卦
那麼,做一些外科手術的時候,為什麽患者需要全身都裸著呢?

為什麼醫生做手術時要把內褲脫了?患者要全身裸露?手術室的八卦
患者“脫清光”躺在冷冰冰的床上?有些患者可能會覺得尷尬,對於專業的醫生護士來說,已經司空見慣,他們也毫不在意。患者通常身上都蓋著厚厚的一層布,留出做手術的區域就可以

而且,在手術過程中,患者身上可能插滿大大小小的管子和儀器,脫了衣服是為了節省時間,萬一遇上突發情況,也能第一時間找到準確的手術位置。

為什麼醫生做手術時要把內褲脫了?患者要全身裸露?手術室的八卦
三、為什麼做手術時,醫生護士要講一些笑話?

實際上,手術室在密閉的環境中,如果只有呼吸聲和儀器聲,難免讓人覺得絕望,說說段子是為了緩和一下疲勞和放鬆一下氣氛。當然講段子也要分場合,在沒那麼緊張的情況下,醫生講講段子也是“苦中作樂”,大眾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才能營造良好的醫患關係。

當手術進行到關鍵環節,醫護人員也會嚴肅起來。

為什麼醫生做手術時要把內褲脫了?患者要全身裸露?手術室的八卦
總之手術之前要求是比較多的,除了會要求不能穿衣服之外,有時候還會要求不能吃飯、不能喝水。不讓喝水和不讓吃飯都是為了避免在進行的過程中,患者出現嘔吐、誤吸等意外。在進行的過程中,若是滿肚子都是食物,會刺激胃酸的分泌,胃酸可能會逆流進入到肺部或者其它部位,這樣情況是比較棘手了,所以會要求不吃不喝,保持空腹的狀態。

總之,手術之前這麼多的要求都是為了能夠確保過程更加的順利,避免過程中發生意外,所以在進行之前,無論有何要求,都要做到位,這樣也是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晚上睡覺半夜經常醒來是怎麼回事?原因可能是這些

對於人們來說最難以忍受的就是半夜醒來,醒來之後入睡就變得非常困難,中醫認為,在某個時辰裡面對應的臟腑氣血是最為旺盛,一旦某個臟腑出現了問題,那麼,就會讓患者出現莫名其妙的醒來。

經常半夜醒過來,是怎麼回事?或是身體出現5個毛病,提高警惕
偶爾的失眠,可以通過補覺讓身體得到精力的恢復,對白天的狀態影響不大。但經常半夜難以入眠,就會引起頭痛、疲憊,白天時出現明顯不適症狀,長期下來可造成記憶力減退或者抵抗力下降等問題。

可以說,睡眠跟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

一、碎片化睡眠,提高心血管死亡風險

4月20日,《歐洲心臟雜誌》發表了一項夜間睡眠研究,這項研究納入8001名老年人平均隨訪時間達6~11年。在隨訪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夜間因噪音、呼吸受阻、溫度、光線等因素而半夜醒過來的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正常睡眠者的兩倍

對於長期半夜醒來的男性,其心血管疾病風險全因死亡風險分別為13.4%和33.7%。

經常半夜醒過來,是怎麼回事?或是身體出現5個毛病,提高警惕
2020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項研究揭示了夜間碎片化睡眠與慢性炎症和動脈硬化的關係。

該研究發表于《PLOS Biology》,研究者分析了1600多名中老年人的診斷資料,結果發現,夜間碎片化睡眠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引起致命的心臟病。

研究人員沃克表示,碎片化睡眠對身體的影響可能不止是心臟病,還可能包括精神、神經疾病,比如抑鬱症、老年癡呆症

經常半夜醒過來,是怎麼回事?或是身體出現5個毛病,提高警惕
一項項真實的資料告訴我們,睡眠障礙不是小問題,睡不著、睡不深雖不是疾病,但卻是重大疾病和死亡風險的“導火索”。

二、經常半夜醒,身體或有5個問題

你為什麼會半夜三更醒來,是被尿憋醒的,還是口幹想喝水?或是鄰居家的燈光太刺眼?經常半夜醒,很可能源於身體的某部分出現了問題。

1、中醫角度,肝火旺

在中醫看來,肝藏血,淩晨時段這肝經當令,經過一天的勞累,夜晚平臥有助於經血回歸肝臟。若是肝火過旺,就容易發生氣滯,導致肝氣不暢,經絡不通,人就容易在半夜突然醒來。一般肝火旺盛者還會伴有頭髮油膩、眼睛乾燥、視線模糊、口苦口臭、牙齦易出血等。

經常半夜醒過來,是怎麼回事?或是身體出現5個毛病,提高警惕
2、心臟功能障礙

心臟供血能力無法達到心臟所需要的血液量,就會阻礙身體血液迴圈,造成心律不齊、胸悶氣短、心慌乏力,從而影響睡眠品質,甚至半夜“憋”醒。

3、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植物神經也叫自律神經,它是一種自發的,非主觀意識控制的傳導。當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就會影響到人體的迴圈、呼吸、消化以及內分泌等系統,一旦這些系統出現問題,可引起自汗、心律不齊、莫名興奮,從而導致患者時常半夜三更突然醒來。

經常半夜醒過來,是怎麼回事?或是身體出現5個毛病,提高警惕
4、抑鬱症

總是在淩晨左右醒來後很難入睡,不排除是抑鬱症正在影響健康。抑鬱症的典型症狀為失眠、早醒,尤其在晚上夜深人靜時,更是耐不住多想負面、消極的事情,越想越興奮,越想越痛苦,即使睡著了,也會被夢魘纏繞,入睡不深。

5、褪黑素不足

褪黑素是人體大腦內調節睡眠的關鍵激素,在調節人體晝夜、季節以及“睡眠-覺醒”節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缺少褪黑素,就會直接影響人體生物鐘和睡眠品質。

三、這些方法,拯救你的“睡不好

想要改善睡眠品質,必須先明確失眠的原因,再對症下“藥”。失眠,不僅僅指夜晚睡不著,只要感覺睡眠後身體依然有疲憊感,並且狀態持續超過1個月,都說明是睡眠品質不足引起。

對於輕度睡眠障礙,無需藥物介入者,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式去改善。

1、白天多曬太陽

到了夏天陽光耀眼,女生們馬上就撐起一把傘,擔心曬黑。不過,影響睡眠的褪黑素是通過曬太陽刺激分泌的,陽光進入到視網膜後,可通過視神經傳到下丘腦,刺激下丘腦合成更多的褪黑素,並且還能夠刺激分泌血清素,血清素和褪黑激素都是睡眠的重要動力。

經常半夜醒過來,是怎麼回事?或是身體出現5個毛病,提高警惕
2、多做有氧運動

運動時身體會分泌很多的激素,幫助舒張血管、降低焦慮感,有助於放鬆。運動還能夠幫助身體減肥,而肥胖者會因咽喉的腺樣體肥大,導致阻塞氣道,進而影響睡眠。

3、睡前泡腳

睡覺前30分鐘用熱水泡泡腳,可以提升體溫,幫助放鬆肌肉,這樣再入睡時體溫回落,可以產生濃濃的睡意。

4、避免酒、茶、咖啡因

咖啡、茶、可樂等許多飲料都含有咖啡因,咖啡因可以阻止腺苷發揮作用,讓身體感覺不到困意,干擾我們的睡眠。飲酒也是,雖然飲酒能夠幫助入眠,但酒精會打斷深度睡眠,尤其是快速動眼睡眠,讓人半夜醒過來,伴隨著口乾舌燥。

經常半夜醒過來,是怎麼回事?或是身體出現5個毛病,提高警惕
5、適當補充營養素

營養素缺乏也會引起失眠,研究顯示,鈣元素不足時,人體神經興奮性會過高;維生素B6不足會引起神經遞質合成的紊亂,與失眠和抑鬱的狀態有關。所以,適當的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素,對改善睡眠有好處。

結語:如果半夜總是莫名其妙醒來的話,就要引起警惕了,首先找出引起半夜突然醒來的原因,並且針對性治療。另外睡覺前三個小時不能做劇烈的運動,晚飯不能吃得太飽,7分飽即可,睡覺前不能喝濃茶以及濃咖啡,做到均衡飲食。睡覺前一個小時可以聽輕音樂、沐浴或者閱讀等能讓身體放鬆的活動,這樣能提高睡眠品質。

男人長壽的秘訣,男人若想長壽堅持這樣做!

男性死亡率比女性高,不僅胎兒期如此,也是各年齡組中都有的一個特徵。每一年齡組中男性按比例都比女性死得多些。出生後男女不同死亡率的效應是使活產的第二性比值變為第三性比值,並隨年齡組的不同而有差別。 有意思的是自然界不知是“上帝的安排”,還是物種選擇的結果,男性出生後的不斷減少,直到20歲至壯年這一年齡組時,男女性比值正好趨於相等,一般為100:100,使男子與女子數基本相等。這種現象恰恰有利於男女婚配,不使男光棍過剩

1、擁有XX染色體,或能避免早逝

不僅是人類,在動物界中似乎也存在雌性比雄性活得更久的規律。美國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進行一項關於“XX染色體含有可以延長壽命的遺傳物質”的試驗,利用小鼠模型對女性的壽命進行推論。

研究人員通過基因工程手段改造小鼠,結果發現,所有具有XX染色體配對的小鼠都比攜帶XY染色體的小鼠更容易存活。目前研究還需要進一步推斷,但研究人員表示,擁有兩條X染色體的人似乎是遺傳選擇中的贏家

人的壽命,都是天註定的嗎?科學家:4大長壽秘訣已被“破解”

2、女性端粒衰老的速度更慢

端粒是存在於真核細胞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用於控制細胞分裂的週期。一旦端粒“用完”,那麼細胞就不會再分裂了,這也就意味著人體的細胞失去活性,生命也“GAME OVER”了。

也就是說,端粒衰老的速度越慢,那麼人就能活得越久。男性的雄激素會加速細胞分裂的速度,而女性的雌激素反而會延長端粒酶的活性,延緩它的分裂進程。

3、雄激素也帶來疾病風險

男性的睾丸素是一把“雙刃劍”,它雖然能使年輕的男性更強壯,但也會讓男性在老年時期更易患上心臟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甚至是癌症等疾病

韓國科學家曾進行過相關研究,發現太監往往比正常男性壽命更長,可達到女性的壽命,歲數過百的可能性比其他男人要大130倍。總體來說,沒有蛋蛋的人和動物都活得更久。

人的壽命,都是天註定的嗎?科學家:4大長壽秘訣已被“破解”
4、雄性常面臨更激烈的生殖競爭

壽命也與環境和行為有關,有研究者指出,在大多物種中,雄性需要面臨更激烈的生殖競爭,他們往往會爭搶配偶或領地,已獲得交配機會,這個過程必然需要進行高風險的行為。

二、想延壽,後天的“努力”更重要

針對男性壽命普遍比女性更短的課題,目前仍處於猜想和動物試驗階段,還需要進一步探索。生命的長短除了先天因素決定,後天影響也佔據很大比重。因此想要“長命百歲”,後天的“努力”比不可少。

吃得對:日常飲食要注意粗細搭配、葷素搭配,多吃順應時節的水果蔬菜,少吃高脂食物,拒絕垃圾食品。不少癌症都與飲食息息相關,例如胃癌、腸癌等,與高鹽高油高糖飲食關係密切,我們平時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人的壽命,都是天註定的嗎?科學家:4大長壽秘訣已被“破解”
心態好: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有研究發現,發怒的情緒可產生讓小鼠致死的壓力激素。長期處於負面情緒的身體狀態,必然是一個“毒性身體”,可導致免疫系統受到抑制,讓疾病有機可乘。

動得勤:美國癌症中心指出,運動可以有效降低13種癌症的發病率,它給身體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適當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讓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建議每週至少運動150分鐘以上,每天保持30分鐘以上的運動

人的壽命,都是天註定的嗎?科學家:4大長壽秘訣已被“破解”

戒菸少酒

很多男性都有吸菸喝酒的習慣,這些習慣嚴重的影響了男性的長壽。如果男性想要長壽,就一定要戒菸,因為菸草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喝酒也要少量,少量的喝酒可以促進身體健康。

切忌喝的酩酊大醉,那樣對身體沒有一點兒好處,還容易患上許多的疾病。

重視睡眠

人在睡眠當中可以修復許多的細胞,所以那些想要長壽的男性一定要重視睡眠,只有睡得好了,身體自然而然才會健康,人才能長壽,睡眠不好很容易造成各種各樣的疾病。

高血壓患者想要血壓穩定,注意這幾點,血壓會聽話

高血壓對於人體的危害是全面性的,其非常容易導致各種併發症的產生,尤其突發性的高血壓更是會出現偏癱以及死亡,因此,高血壓患者需要根據自身的血壓情況,長期服用藥物來控制,尤其還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格外的注意

長期降壓的人,應該如何吃藥?4個服藥“小竅門”,記住不虧
 

一、老年人血壓不是越低越好!

很多老年高血壓患者為了控制血壓,有急於求成的做法,甚至覺得血壓越低越好。其實,高血壓患者在降壓時有兩個忌諱:一是降壓過低,二是降壓過猛。

長期降壓的人,應該如何吃藥?4個服藥“小竅門”,記住不虧

根據以往的相關研究顯示,降壓治療能夠減少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收縮壓每降低10mmHg,腦卒中的風險就降低30%,心血管發病和死亡的風險降低13%。

但是在收縮壓降到140mmHg基礎上時,即使血壓進一步降低,也無法增加心血管獲益。

研究還發現,老年人的血壓降得過低反而可能會增加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風險。

因此,老年人的血壓不是越低越好,在降血壓時一定要注意。

長期降壓的人,應該如何吃藥?4個服藥“小竅門”,記住不虧

老年人高血壓具有以下特點:往往是收縮壓增高為主,舒張壓增高不明顯甚至還偏低;大多數合併有動脈粥樣硬化,血壓波動大,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等。

老年人的血壓不宜過低,否則容易影響腦、心、腎等重要器官的供血,對身體有害。

二、最新降壓標準發佈,你達標了嗎?

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每降低10 mmHg,或舒張壓每降低5 mmHg,能降低10%~15%的死亡風險、35%的腦卒中風險、20%的冠心病風險及40%的心力衰竭風險。因此,高血壓患者控制好血壓能夠降低疾病的風險。

高齡老年人的血壓水準範圍為:收縮壓:107~154 mmHg,舒張壓:70~90 mmHg。

長期降壓的人,應該如何吃藥?4個服藥“小竅門”,記住不虧
三、遵循用藥原則,血壓更穩定

1.優先選擇長效藥

優先選擇長效降壓藥是指,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給藥的長效藥物,這樣能夠達到持續24小時的降壓作用,還能有效控制晨起和夜間血壓高峰,預防高血壓併發症的發生。

長效降壓藥主要有硝苯地平控釋片、硝苯地平緩釋片、氨氯地平等。如果使用中、短效降血壓製劑,就需要每天服用2~3次藥物,很容易因為忘記服藥而引發血壓波動。

2.從小劑量開始

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而出現副作用的概率和藥物的劑量是密切相關的。

長期降壓的人,應該如何吃藥?4個服藥“小竅門”,記住不虧

年輕高血壓患者在服用降壓藥時,可以直接選擇常規劑量;但是老年人和高齡高血壓患者在開始服用時,應該從最低的有效劑量開始,再根據需要來逐漸增加劑量。

從小劑量開始服用可以有效控制藥物劑量,既能達到降壓目的,又能減少副作用的發生。

3.聯合用藥

單種降壓藥無法達到治療目標或二級以上的高血壓患者,在原則上可採用聯合用藥的方案。

長期降壓的人,應該如何吃藥?4個服藥“小竅門”,記住不虧
聯合用藥既能改善降壓效果,又可以減少藥物帶來的不良反應。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聯合治療的起始可採用2種藥物小劑量進行聯合治療,或者使用固定的複方製劑進行聯合治療。

4.結合生活管理

高鈉低鉀的膳食習慣是我國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的主要危險因素,因此,高血壓患者在飲食上要注意控制鈉鹽的攝入量。

還要注意控制體重,超重和肥胖者發生高血壓的風險是正常體重者的3~4倍。

此外,還要適當運動,可以增加擴血管物質,有利於預防和控制高血壓。

長期降壓的人,應該如何吃藥?4個服藥“小竅門”,記住不虧

結語: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如果能將血壓控制好,就仍然能夠保持健康的生活狀態,高血壓的危害是很大,患者一定要養成定期量血壓的習慣,尤其在早上量好血壓,必要的話吃一顆降壓藥,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開啟一天新的生活,注意及時的疏散不良的情緒,才能更好的有助於血壓的穩定和恢復,才能遠離血壓波動過大帶來的致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