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減肥,益壽試試高強度運動

運動強度是指動作時用力的大小和身體的緊張程度。決定運動負荷的主要因素之一。影響運動強度的因素主要有:練習的密度、練習的間歇時間、動作速度、練習所負的重量、要求投擲的距離、每次跳高的高度以及動作的難度和複雜性。運動強度對人體的刺激作用較大。適宜的運動強度能有效地促進身體機能的提高,增強體質

每天嚷嚷著減肥的你,今天運動了嗎?

你知道整日「葛優躺」的危害有哪些嗎?

高強度運動你真的瞭解嗎?

正解是,高強度運動≠過量運動!

除了可以達到快速減肥效果外,還有頗多益處,

今天我們就來揭秘「高強度運動「的神奇之處!

大腦結構錯綜複雜,但很重要!

人類的大腦可謂是所有器官中最複雜的一部分,腦部組織可分為大腦、小腦、腦幹,大腦是佔據體積最大的部分,說話、思考、學習等高階功能都由大腦執行,小腦可以控制肌肉活動、維持平衡姿勢,腦幹連接了大腦、小腦和脊髓。

大腦最外層是大腦皮質,呈現皺褶樣,增加腦部的表面積,我們的語言、思考、想像都源自於大腦皮質。大腦可分為左大腦和右大腦兩大塊,各大塊均包含四個部分:額葉腦、頂葉腦、枕葉腦、顳葉腦。

在大腦皮質中存有大量的呈現灰棕色神經元,被稱為灰質,是資訊處理的中心,能對外界的各種刺激做出反應。腦深面有大量的白質(髓質),連結神經元的纖維。如果腦白質中的中樞神經細胞的髓鞘損害,將會引起腦白質病。

總體而言,腦部結構的完整性對於運動、感覺、語言、自主神經、心跳、內分泌等方面至關重要。如果腦部結構損傷,輕則可能發生頭痛、頭暈、感覺異常、言語不利、情感障礙、睡眠障礙,重則引起肢體癱瘓、癡獃、呼吸障礙、心跳驟停等。

高強度運動再添新益處,保護大腦結構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關於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2020年版)中建議:對於包括慢性病患者、殘疾人在內的成年人,每週需進行150分鐘-30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150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

可見,高強度運動對身體的益處已經獲得公認。早前已有研究證實,只需12分鐘高強度運動,就能讓500多種心血管健康相關代謝產物發生有益改變[1]。此外,還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全因死亡風險等[2, 3]。

近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對參與社區動脈粥樣硬化風險(ARIC)研究中的1604名參與者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與中年期間不進行高強度運動的人群相比,在閑暇時進行高強度運動的中年人群在老年時,其大腦更少發生損傷!該研究結果發表在Neurology上。

ARIC研究在1987年-1989年開始啟動時,入組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約51.6歲。時隔25年,研究人員調查了參與者的無、低、中、高強度運動與腦血管病變、白質高信號、白質完整性的關係。研究發現,閑暇時進行高強度運動的中年人群在老年時的大腦結構(白質)更加完整、腔隙性梗塞的發生風險更低!

可見,高強度運動對大腦存在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我們要防範於未然!不要等到晚年再進行高強度運動。試想,如果在中年時便進行較高水準的體育鍛煉,或許可以預防腦血管疾病,降低晚年患多種疾病的風險!

高強度運動&劇烈運動,傻傻分不清

前不久,12歲男孩因為頭痛、乏力,到某醫院兒科就診。經過仔細檢查後,該男孩被確診為橫紋肌溶解,而發病原因是就診前一天的過量運動。家長告訴醫生,「孩子昨天做了100多個深蹲,腿上肌肉到現在還疼。」

不得不說,很多人為了減肥、健身,在沒有長期堅持運動的基礎上,可能會貿然快速跑步5公里,力圖達到「快速減肥」的效果,然而,最終導致橫紋肌溶解等其他不良後果,卻把鍋扣在了「高強度運動」上。

如何判定「高強度運動」?在身體活動中,可根據運動頻率、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和運動類型(FITT原則)來判斷運動的強度。

表1 運動強度判定參考表

運動強度 自我感知運動(RPE) 對應最大心率百分數(%) 對應最大耗氧量(VO2ma×%) 代謝當量(梅脫MET)
輕鬆 40-60 <40 <3
稍累 60-70 40-60 3-6
71-85 60-75 7-9
極高 很累 >85 >75 10-11

通常來說,通過「(220-年齡)×最大心率=心率(次/分)」可以判斷運動強度。例如當心率在110-130之間,根據年齡所得最大心率為65%時,即可判斷該運動強度為中等(詳見表1)。

WHO發布的《有益健康的身體活動建議》,將年齡分為3個範圍:5-17歲、18-64歲、65歲以上,對不同年齡段人群給予相應的運動指導。

5-17歲:至少每天要完成6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18-64歲:至少每週要完成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者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同時還需要每週至少兩天做抗阻訓練;

65歲以上:除了抗阻訓練之外,每週至少150分鐘中強度或者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竟然與18-64歲所需運動強度相當),但對於患有慢性病的人群,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制定運動方案。

運動強度是指動作時用力的大小和身體的緊張程度。決定運動負荷的主要因素之一。影響運動強度的因素主要有:練習的密度、練習的間歇時間、動作速度、練習所負的重量、要求投擲的距離、每次跳高的高度以及動作的難度和複雜性。運動強度對人體的刺激作用較大。適宜的運動強度能有效地促進身體機能的提高,增強體質

比死亡更難以忍受的痛苦!沒痛過的人永遠不知道

你瞭解癌痛嗎?

作為一個世界性難題,癌痛每天都在影響無數癌症患者的生活。

這些癌症患者中,癌痛發生率高達51%-62%。百分之七十的晚期癌症患者表示,癌痛是最主要的症狀,剩下百分之三十的患者同樣也面臨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

難以緩解的癌痛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存品質,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癌痛控制與患者生存期息息相

01 女孩癌症晚期:「全身一碰就痛

我的癌症已經到了晚期,所以從一開始化療,疼痛就伴隨著我。因為是注射,每滴葯進入身體時,我彷彿能感受到它們在體內的流動:從口腔黏膜開始,到食道,再到腸胃甚至肛門,身體的各個器官和部位都在「破裂」。

這種疼痛帶有撕裂感,也有流水般的延續感,就像一口水進了嘴裡開始,水流到哪裡,疼痛就跟著到哪裡

頭痛感會更久,像坐了好多天的過山車,眩暈感持續存在。我不敢喝水,不想吃東西,不敢想到吞咽這個過程,因為一粒米也會帶來疼痛,甚至一想到了就會疼。雖然能夠幾天不吃東西,但胃居然又脹脹的感覺,可能是心理在抗拒吧。

還有便秘,這幾乎是所有化療患者會有的癥狀。拉不出來,很痛苦,跟生孩子感覺差不多吧,全身都能憋出汗來,最後一點力氣都沒有,完全虛脫。

因為化療導致白細胞減少,我要打「升白針」,打針之後全身的骨頭都是疼的,坐著、站著、躺著,不管身體接觸哪裡都會疼,全身的骨頭都在疼

放療也疼,但放療的過程不疼,放療後才會,那種感覺就像皮膚癢不敢撓,就算撓了也不止癢……

02 令患者「生不如死」的癌痛,為什麼會那麼強烈?

癌性疼痛,又名癌痛,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復或調節的資訊傳到神經中樞後引起的感覺。疼痛控制不佳,會引起或加重患者焦慮、抑鬱、乏力、失眠、食慾減退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日常活動、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體生活質量,甚至會加速腫瘤的發展

在醫學上,癌痛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級疼痛

輕度疼痛,可以理解成普通人感受到的疼痛,能夠忍受住,生活和睡眠不會受到太大幹擾;

中度疼痛,這類疼痛普通人就無法感同身受了,是持續性的,患者會疼得不想吃飯,睡不著覺;

重度疼痛,這是一種「生不如死」的感覺,劇烈的疼痛會嚴重幹擾患者的飲食和睡眠,甚至加重病情。

所以,你要問癌痛和普通人的疼痛是一樣的嗎?答案肯定是不一樣的。健康群體的生理疼痛是人體保護性的反應,是人體為了避免外部傷害而形成的防禦機制,比如熱水燙了一下手,你會感到疼立刻把手縮回去。

而癌痛則完全不一樣。癌痛本身是一種疾病,持續性的疼痛在不斷損傷人體的神經系統,疼痛不僅讓患者感到難受,降低生活質量,神經系統長期受到刺激,還會引起系統本身的病變,進一步對患者的身體帶來傷害。

03 專家:打針不是止疼的最好辦法

由於癌症發病的年輕化趨勢,在臨床上,30歲左右的癌痛患者也越來越多。

對於緩解癌痛,「打針並非緩解的最好辦法」。

過去我們的醫療條件不發達,針對癌痛類的藥物很少。如今,針對癌痛類的葯已經有很多,且都有時效,通常醫生會根據疼痛分級叮囑患者在什麼時段吃藥、服用何種止痛藥,癌痛癥狀能得到減輕和緩解。

臨床上,根據癌痛的分級,採用三階梯止痛治療方案,所使用的藥物也不一樣。

輕度疼痛,常規的布洛芬、撲熱息敏以及阿司匹林就可緩解。

中度疼痛,弱阿片類藥物,比如可待因、曲馬多等可以有效緩解癥狀,也可以聯合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葯增強止痛效果。

重度疼痛,以嗎啡為代表的強阿片類藥物可以緩解癥狀。

癌痛使他們生不如死,而臨終關懷希望給予他們盡可能好的生活品質,其實,對於患者本人而言,與其飽受癌痛折磨,不如安逸地、開心地走完最後一程。

參考資料:

1.謝曉.癌痛不忍——癌痛到底有多痛[J].《家庭醫生》,2016(8期):8-10.

2.趙慶英.晚期癌痛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誌,2001(08):24-25.

3.《癌痛有多痛?沒痛過的人永遠不知道。》.小強.2018-08-26

白粥養胃,日行萬步,淡鹽水排毒,這些養生誤區別再犯了

很多人都會通過走路鍛煉的方式來維持身體健康狀態,但是走路鍛煉也應該掌握合理的方法,如果在走路鍛煉的過程中方法不合理,經常陷入一些誤區,有可能就會帶來影響,因此平時應該注意掌握正確合理的方式來走路,這樣才能夠收穫好處,以免自討苦吃。

誤區一、日行萬步

日行萬裡的方法並不適合每個人,因為個人體質不同,年紀不同,在運動方面所表現的效率也是不一樣的,簡單來說,如果一個年輕人每天走2萬步可能很輕鬆就達到了,但是中老年人或者是有慢性疾病的人,他們要日行萬裡,可能會加重自己的身體負擔。

另外,有些中老年人因為某些原因,膝關節出現損傷。若是真的嚴格要求日行萬裡,膝蓋肯定會雪上加霜。

正確做法:

走路不僅要考慮自身承受能力,還要考慮走路的地點、時間等客觀因素。比如說冬天氣溫較低,若是長時間在室外「日行萬裡」就容易感冒。

因此建議大家根據個人情況來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步數可以維持在6000步左右即可,並且考慮天氣等問題,走路時最後避免粉塵多的環境,如馬路旁邊,建築工地附近等。

這些養生誤區您可別犯了,

誤區二、白粥養胃

因為白粥特別好消化,所以長期被誤以為是最養胃的選擇,這是個誤區。

首先想要身體健康,抵抗力更強,那麼在食物中攝取的營養物質就要均衡,維生素、蛋白質、礦物質、脂肪等營養物質要均衡攝取。而白粥裡的營養成分大部分是碳水化合物,裡面的蛋白質的含量只有1%,幾乎沒有脂肪和膳食纖維,白粥的升糖速度較快而且又是半流食,長期喝對胃部功能的恢復不利。

正確做法:

白粥也不是一無是處,合理搭配做到營養均衡就可以。但若真的要養胃,那最好避免一些刺激胃腸道的食物,比如辣椒、濃茶、咖啡喝生冷的食物。

誤區三、早晨喝淡鹽水

很多人認為早晨起來喝淡鹽水可以排毒,可這未必能有預期的效果。

因為每個人的口味是不同的,對於食物的鹹淡要求也不一樣。淡鹽水到底要淡成什麼樣?這個很難統一。而且想要達到通便排毒的效果,高濃度的鹽水才能起到這個作用。而淡鹽水進入腸胃後會很快被吸收,增加血容量後通過小便出體外,因此淡鹽水並不能起到排毒作用。

正確做法:

根據相關研究表示,我國人群食鹽攝入量超標已經達到75%以上,若是額外再補充鹽水,那隻會越喝越渴。這裡要提醒一些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腎功能異常的人,早上起來還是不要喝淡鹽水,會越喝血壓越高。

真的想要飲食養生,那麼做好以下這些方法就可以了

二、養生保健,飲食做好「三減」

養生其實並不難,飲食就是很好入手的一個方面。希望大家可以做到以下「三減」:

第一:減少鹽的攝入,專家建議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攝入的食鹽不要超過六克。而生活中許多食物都是高鹽分的食品,比如滷製品、各種零食、熟食肉類等。

第二:減少油的攝入,高油的飲食習慣最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脂肪肝、冠心病等疾病,而且還會讓自己變胖,建議成年人每天不要超過20-30克的油量。若是不知道怎麼控制,可以買個控油瓶,另外平時減少零食燒烤等重口味的食物。

第三:減少糖的攝入。生活中很多食物都是高糖分的。比如奶茶、巧克力、碳酸飲料,各種糕點等。吃多了不僅發胖也容易出現「三高」問題還會引起口腔疾病。

泡腳:每晚臨睡前,用45度的水泡10分鐘腳,這樣會加速你的血液迴圈

跑步:早起晨跑,不僅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還能鍛煉身體,清醒大腦,給你一天的工作一個好的開始。

作息時間規律:每天10點以前上床睡覺,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 。晚間11-淩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淩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淩晨3-5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Medicine,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

 

吃飽就想躺下是怎麼回事,吃過飯躺下會發胖嗎?

一般情況下,人在吃飽飯之後通常會感覺到肚子飽脹感明顯,此時胃部積累了許多的食物,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消化,才能改善肚子飽脹的情況。部分人還經常暴飲暴食,進食過量,此時胃部還可能會出現脹氣的情況。其實不管是坐著、躺著還是站著,消耗的卡路里差不多!躺著並不會比坐著長更多的肉。而且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對於腸胃不好的人,飯後適當地躺著休息,其實才是最好的。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吃飯之後,總有一段時間會感覺特別特別困。那是因為吃完飯後的半小時是消化高峰期。飯後因為血糖水準升高,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同時與睡眠相關的食欲素含量下降,就會讓人犯困沒精神。

如果你飯後馬上就去散步或者工作,「注意力」都被迫集中在大腦或者肌肉,沒時間管理腸胃,腸胃缺少血液供應,消化機能當然就會稍微下降,消化食物的時間就會變長。

但是如果舒舒服服地躺著,放空自己,反而能讓腸胃專心去消化食物了。

可是為什麼會有吃完飯不能躺著的說法呢?

主要是有些人吃得太飽了。吃得太飽胃裡東西太多,胃的壓力也就變得很大了,這時候平躺還可能造成胃食管反流甚至引起嘔吐。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躺下睡著了,而睡覺的時候因為身體會自動調到低功耗模式,腸胃的蠕動能力會下降,消化就要耗費更多的時間,自然對身體不好了。

總之,吃完飯躺一躺是可以的,不用過分擔心會長肉,

換句話說飯後躺一會兒可以保護自己的腸胃呀!

那麼為什麼會傳出躺著不行的言論呢?主要是有些人吃得太飽了

胃裡東西太多,胃的壓力也很大,這時候平躺還可能造成胃食管反流

還有一種情況其實是躺下睡覺

睡覺的時候因為身體會自動調到

低功耗模式,腸胃的蠕動能力會下降

消化就要耗費更多的時間,那當然對身體不好了

但是我們現在說的躺著,一般就是躺著玩手機或者躺著啥也不幹

長期喝蛋白粉有害嗎?哪些人不適合服用蛋白粉!

經常健身的人,都知道一句話,叫「三分練,七分吃」。很多健身的朋友,都會選擇喝蛋白粉來滿足蛋白質的攝入。蛋白粉作為營養補充劑越來越受歡迎,健身房裡的行銷更是大行其道。用水、牛奶、豆奶等等溶解了就可以直接喝,號稱能幫助運動員、健身健美者、素食主義者、節食減肥者、營養不良者和各類病人簡單有效地補充蛋白。無論您是想減肥,快速獲得能量,長肌肉還是對抗衰老,都會聽到有人推薦使用蛋白粉,聲稱這是一種被科學證明的、可以快速實現目標的方法。事實真是這樣嗎?

01 盲目攝入蛋白粉,竟招來了「死神」

2017年,澳大利亞一位叫梅根的姑娘,在健身的時候突然暈倒了,在醫院裡住了兩天也沒有醒過來,最後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這個結果讓她的家人非常痛苦,他們覺得梅根的身體這麼好,而且是個健身愛好者,怎麼可能會經歷這種不幸?

梅根的死亡通知書,赫然寫著:該患者死于腦水腫,高氨血症。

為什麼梅根會得腦水腫呢?就在家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收拾女兒遺物的母親突然發現了一個端倪。

她發現,女兒的遺物中有大量的蛋白粉;而且在她的生前每日食譜上,最常出現的也是高蛋白。

當母親把這個事情告訴醫生後,醫生直接就確認了梅根的死因。得了高氨血症的人,通常就是因為身體無法正常分解蛋白質。

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大量攝入蛋白質,就很容易造成蛋白質中毒,更何況梅根本身就有尿素迴圈障礙,這導致她更加難以排出體內多餘的蛋白質(尿素迴圈障礙症是一組由於先天缺陷引起的以高血氨為特徵的遺傳代謝障礙性疾病)。

因為蛋白質在體內分解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毒素較高的氨。此時需要經由尿素循環系統將毒素排出,但像梅根這樣的尿素迴圈障礙的患者無法將毒素正常排出,聚集在血液裡影響大腦,導致不可逆轉的腦損傷,最後休克,死亡。不幸的是,這種疾病很隱蔽,如果平時不做檢查,很難被發現。

所以,總的來說,即使是健身,盲目地補充蛋白粉的做法仍不可取。

02 人體每天到底需要多少蛋白質?

歸根結底,蛋白粉的主要成分是人體必需的6大營養元素——蛋白質。美國醫生約瑟夫•麥克拉在他的著作《脂肪革命》中指出,一個人如果脂肪攝入過多,會長成「肥肉」囤起來,但如果蛋白質則不同,過量攝入會導致「蛋白質中毒」「蛋白質過多症」這些疾病,時間長了還會引發糖尿病等疾病,甚至會加速衰老。

其實,人體每天需要攝入的蛋白質總量並不多,其中95%的蛋白質是在迴圈利用;並且,肝臟以及每個細胞的細胞核都會持續地進行蛋白質生產。

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成人為需要攝入0.75克/千克。《卡路里和蛋白質攝入》也指出,健康的成年女性每天需要1800-1900卡路里,而男性則需要1980-2340卡路里。其中,蛋白質攝入量應為人體每日所需熱量的10%-15%。

也就是說,一個成年的120斤重的男性,每天的蛋白質推薦量在45克左右(60千克×0.75克/千克)。而2兩杏仁的量就含有22.5克的蛋白質,我們平時所吃的蔬菜、主食都含有蛋白質。

因此,普通人群可以通過日常飲食就能滿足每日所需蛋白質,不需要額外補充;對於健身人群,一定要確保肝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遵循專業健身教練的指導意見。

03 蛋白粉不適合哪些人群服用?

第一、腎臟或肝臟不好的人群

腎臟以及肝臟出現疾病的人群,不可擅自服用蛋白粉,會加重肝功能以及腎臟負擔。

第二、痛風人群

痛風患者嚴禁服用蛋白粉,蛋白粉中的嘌呤成分會使痛風病人體內的尿酸增高,加重痛風症狀。

第三、胃腸功能較差且3歲以下的嬰幼兒

胃腸功能較差以及3歲以下的嬰幼兒,均不可服用蛋白粉。這類人群胃腸功能弱,無法吸收蛋白粉中的營養物質,反而會加重胃腸功能負擔,直接影響到胃腸健康,並會影響到嬰幼兒的正常生長發育。

04 到底誰需要吃蛋白粉?

在某些情況下 (基本都是患病的情況),補充不含污染物的蛋白粉可能是有用的,但這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例如:

① 癌症治療或者年老體弱引起的進食困難或食欲不振;

② 身上有不能很好癒合的手術切口或別的傷口。這個時候身體需要額外的蛋白質來修復細胞,並製造新的細胞。

③ 像燒傷之類的嚴重的狀況,需要更多的卡路里和蛋白質才能恢復。

長期晚睡對身體有哪些害處?它決定了你的健康甚至壽命!

我們一生有 1/3 的時間花在睡覺上。假如一個人能活到 78 歲,那麼其中有 26 年是用來睡覺的。我們為什麼會需要這麼長的睡眠時間呢?這是因為人體在進行學習和工作活動後,大腦機能的損耗會遠遠超過其恢復速度,表現為疲倦,打呵欠,工作能力下降等。

每次看到某某瘁死的新聞,你都心驚膽戰然後立志「明天起一定不再熬夜」……最終,你的這些「雄心壯志」都停留在了「想」的階段,現實依舊是「到了晚上不想睡」。如果你也中槍了,那麼恭喜你成為生命君今天要拯救的對象。 首先,請自測。

1.白天忙得焦頭爛額,壓根沒時間做自己的事情。

2.公交車上、辦公桌旁、教室課桌前……隨時隨地都能睡著的節奏。

3.晚上回到家,刷微博、逛淘寶、看視頻、打遊戲,根本停不下來。

4.寂靜的夜晚特別適合思考,做任何事情都能達到「靈感爆發」的程度。

5.終於決定去睡覺,可一躺下就下意識地拿出手機,刷起了朋友圈。

6.每天都在上演「今晚一定早點睡」和「這麼早睡會不會太可惜了」。如果你的回答YES多於NO,那麼你很可能已經患上了「晚睡強迫症」。

如果你的回答90%以上都是YES,你基本可以確診了!

六成人晚上捨不得睡

對於很多人來說,熬夜似乎已經成為習以為常的事情了,還有人說,似乎不夠夜深的話就睡不著覺,總之身體都在不由自主地等著一個鐘點,確認已經勞累到不行了,兩點三點不止了,才會戀戀不捨地進入夢鄉。其實這一種夜貓子的心態,也是一種強迫症的體現。

不少網友表示,儘管知道睡眠對自己很重要,每天也都打算早點睡,可一躺下就下意識地拿出手機,完全無法抵禦刷微博、玩遊戲等誘惑。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王小雷告訴《生命時報》記者,這一現象在學生、白領等群體中最常見。究其原因,主要是心理需要沒能得到滿足。

調查顯示,不少人覺得晚上是一天中最享受的時光。現代人工作節奏快、壓力大,醒著的時間都給了工作、應酬,下了班可能還要在公交車上浪費一兩個小時,個人休閑時間被嚴重壓縮。回家了,可能還要哄孩子、陪太太,只有睡前才有一點私人時間。

這種情況其實屬於大眾流行的「晚睡強迫症」:明明意識到該睡覺了,但就是不想睡,即使是困得睜不開眼睛了還要逼著自己保持清醒。在心理學上類似於「拖延症」。

心理專家指出,患有晚睡強迫症的人性格中容易有拖延的一面,不自覺地在工作、學習中形成拖拖拉拉的風氣,不到最後一刻不完成任務,面對壓力形成「拖」的解決辦法。此外還有過於執著、敏感的心理。如果這些長期存在就會構成亞健康的人格特徵。

長期缺覺,後果很可怕

不到時間沒法上床睡覺,耗也要耗到那一個點時間再上床。這裡面也有一個新的認知:早睡覺是浪費生命,好好的利用晚上的時間做很多該做的事,實際上是延長生命的一種方式。

事實上,這種所謂的爭取時間的方式恰恰縮短了人的生命。雖然人一生有1/3時間是要在床上度過,但在睡眠中,人體的各項指標都在轉換與更新,以達到生命的鮮活。

長時間晚睡,不僅會摧毀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機能,帶來黑眼圈、偏頭痛、憔悴、萎靡不振等健康隱患,還會讓人逐漸養成「夜貓」病,白天哈欠連天,進而影響正常的學習和工作。長期晚睡究竟有多傷身?來,生命君帶你感受一下。

傷害一:耳聾耳鳴。

睡眠不足易造成內耳供血不足,傷害聽力,長期熬夜可能導致耳聾。

傷害二:肥胖。

熬夜的人經常吃「夜宵」,不但難消化,隔日早晨還會食欲不振,造成營養不均衡,引起肥胖。

傷害三:皮膚受損。

皮膚在晚10—11點進入保養狀態,長時間熬夜,人的內分泌和神經系統就會失調,使皮膚乾燥、彈性差、晦暗無光,出現暗瘡、粉刺、黑斑等問題。

傷害四:記憶力下降。

熬夜者的交感神經在夜晚保持興奮,到了白天就會出現沒精神、頭昏腦漲、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等。時間長了,還會出現神經衰弱、失眠等問題。

傷害五:腸胃危機。

人的胃黏膜上皮細胞平均2—3天就要更新一次,並且一般是在夜間進行的。如果夜間進餐,胃腸道得不到休息,會影響其修復過程。同時,夜宵長時間停滯在胃中,促使胃液的大量分泌,對胃黏膜造成刺激,久而久之,易導致胃黏膜糜爛、潰瘍。

 傷害六:免疫力下降。

經常處於熬夜、疲勞、精神不振的狀況,人體的免疫力會跟著下降,感冒、過敏等就會不期而至地找到你頭上。

傷害七:心臟病風險。

長期「黑白顛倒」的人,不僅脾氣會變壞,內臟也得不到及時調整,使心臟病的患病幾率升高。

甩掉晚睡強迫的糾纏

如果你不是夜班工作者非熬夜不可的話,生命君勸你趕緊脫離「晚睡族」這個隊伍吧。如果你曾經試圖改變未果,那很可能是方法不對,建議晚睡族們不妨試試以下幾招,擺脫「晚睡強迫症」。

首先,給自己心理暗示。

必須明確晚上是休息的時間,當大腦告訴你不能睡時,告訴自己:不能被這種思想和意識掌控,我已經很困了,應該馬上睡覺。

其次,轉移注意力。

睡前強制自己關上手機、電腦,閉上眼睛,讓腦袋處於空白狀態。如果很難做到,可以選擇特定的行為取代強迫性晚睡的行為。建議的行為方式包括:洗漱、做面膜、泡腳,睡前洗熱水澡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不要上網、玩手機、說太多話,讓自己保持在安靜和舒適的環境中,這時不妨聽一些舒緩放鬆的音樂,或是喝杯牛奶來輔助睡眠。

最後,做幾個助眠動作。

可以試著做一些簡單易學的自我放鬆運動,讓身體感到適當疲憊,從而幫助睡眠。

①頭部:分別皺緊眉頭、鼻子,閉緊雙眼,各保持10秒鐘後放鬆。

②肩膀:繃緊肩膀,讓肩膀高高抬起,似乎要碰到自己的耳朵。

③手臂:將兩側小臂彎起來,放在身體兩側,靠近肩膀,然後整個手臂一起用力緊繃。

④手部:雙手最大力氣握拳,一直到無法再握緊為止。

⑤腹部:盡量收緊腹部,好像別人要向你腹部打來一拳,你在收腹躲避,保持收腹10秒鐘。

⑥腿部:繃緊大腿和臀部,在兩膝蓋間夾一枚硬幣,並將腿伸直上抬。

⑦腳部:將腳趾慢慢向下彎曲,彷彿用力抓地,保持10秒鐘後,將腳趾慢慢向上張開,腳和腳踝不動,然後放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小練習的間隔時間均是10秒鐘,可根據自身情況在睡前選擇1~2種,有睡意後即可停止。

德國的哲學家亞瑟•叔本華有這樣一段令人玩味的語句:

睡眠是我們為那筆在死亡時才收回的資本付出的利息:利息率愈高,支付愈按時,償清的日期就推得逾遲。

一旦我們的睡眠利息支付的不按時或者利息率不夠,就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況造成危害,離死亡時回收全部的資本越來越近。

睡眠,即是活著需要付出的利息, 「利息率高」可理解為保證時長充足, 「支付按時」可理解為不熬夜,早睡早起。如此以來,就可以推延生命終止,被收回資本的那一刻。

食欲是人體的健康指針,從食欲反映你的健康狀況

一個人食欲的好壞,或許真正反映出他目前的健康狀況。人體攝入食物,受到下丘腦的兩個中樞調節,包括攝食中樞和飽食中樞。食欲異常表現為亢進、缺乏、反常之後,多因消化系統疾病引起,也可以由其他飲食中樞患病所致。

食欲不振,每天食而無味?,人們食慾的變化,能反映出身體的健康狀況。你知道嗎?

1.食慾旺盛且容易飢餓,身體日漸消瘦,伴有口渴、多飲、多尿,這很可能是患了糖尿病。

2.近期內食慾旺盛,但體重下降,並伴有乏力、怕熱、易出汗、易激動等癥狀。如果出現眼球飽滿並稍微向外凸出,可能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

3.進食大量油膩食物之後,出現食慾明顯減退,並伴有腹脹、胸悶、陣發性腹痛等癥狀,則可能是消化不良造成的傷食。若食慾尚可,進食油膩食物後,出現右上腹疼痛,這可能是膽囊出了毛病。

4.暴飲暴食後突然發生上腹部劇痛,同時伴有噁心、嘔吐、發熱,服用止痛劑不能緩解癥狀,可能是急性胰腺炎的表現。

5.突然食慾減退,見食生厭,尤其是見了油膩食物就噁心,全身疲乏,腰酸無力,尿色深黃如濃茶,並見眼白髮黃,可能是患了病毒性肝炎。

6.食慾差,見食生厭,大便不正常,進食油膩食物就腹瀉,這是消化不良的表現。

7.食慾不正常並有腹脹,且多在食後加重,平臥時腹脹可減輕,並伴有噁心、胃痛等癥狀,這可能是患了胃下垂。

8.40歲以上的人,在沒有任何原因的情況下,食後腹部飽脹,同時伴有倦怠、食慾下降,身體日漸消瘦,可能是患了食道癌或胃癌,應及早去醫院診治。

9.食欲反常

多數和神經精神方面有關。例如,神經性厭食症以心理變態有體印象障礙、嚴重營養不良、自我引起的進食過少、體重下降、閉經等。

某些歇斯底里性格的年輕女性,出現某些神經官能症。患者會出現,反復無法抑制的暴食,短期快速吃完所有食物,並仍感覺無法得到滿足

你以為電子菸就不是菸了,電子菸真的健康嗎?

電子菸對身體有危害嗎?

從原理上講,電子菸的確可以避免很多紙菸帶來的危害:

在使用時,尼古丁被霧化而吸收,不用燃燒,因此電子菸沒有紙菸中最大的致癌元兇焦油。除此之外,電子菸亦不會產生普通香菸中的60多種致癌物質。
因為不燃燒,沒有二手菸的問題,至少二手菸量大幅減少。但並不能說電子菸完全無害的

9名大學生吸網購電子菸後入院,電子菸並非沒有危害
電子菸容易讓青少年成為長期吸菸者

2021年1月11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公共衛生學教授約翰•皮爾斯博士和其團隊在《兒科學》上發表了一篇青少年使用電子菸與日後菸草使用關係的研究,發現使用電子菸會直接導致青少年日後菸草成癮。

不少網友認為吸食電子菸有利於戒除傳統香菸。世界衛生組織在《2019年全球菸草流行報告》中明確指出:沒有充足證據表明電子菸有助於戒菸,不推薦使用電子菸作為戒菸輔助手段。

電子菸可危害身體健康

雖然電子菸比起傳統香菸含有的有害物質較少,但電子菸菸液中含有尼古丁,尼古丁會讓人產生依賴感慢慢上癮。美國CDC認為電子菸可能包含有害或潛在有害的物質,包括尼古丁、超細顆粒、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致癌化學物質等。

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歐洲心臟病學會等機構研究人員發表報告稱,對21歲至45歲的23名習慣性電子菸使用者和19名非使用者進行健康狀況比較分析發現,前者出現心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更易發生氧化應激反應,可能增加心臟病風險。

2018年2月,Tang 博士團隊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發表文章,指出電子菸會對小鼠的肺和膀胱造成 DNA 損傷,而人工培養的人類肺和膀胱細胞中的亞硝化作用會將尼古丁轉化為增加 DNA 突變的衍生物,從而有可能將正常細胞轉化為癌細胞。電子菸中的尼古丁可導致小鼠肺部癌症和膀胱癌前增生。

總之,相對於吸食真菸來說,電子菸或許是危害更小一些,但是如果說他對身體更健康,也是沒有道理的,只能是相對來說。另外現在很多年紀比較小的人為了追趕時髦,也開始吸食電子菸,比如美國有500萬青少年吸食電子菸,很多商家用新奇的口味吸引他們購買,很容易出現尼古丁上癮以及肺部疾病。

雖然電子菸中尼古丁的含量比較低,但如果說長期吸電子菸對身體還是有很大的害處的。如果有吸電子菸習慣的朋友,需要清醒地認識只要是菸都是有毒害的,不管是傳統的香菸還是電子菸。如果有一定的吸電子菸的習慣,可以通過多喝水,減輕一些有毒有害物質的傷害,因為多喝水可以促進有毒有害的物質,加快它從尿液的排出。

梅毒傳播途徑和治療,如何預防梅毒

梅毒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性傳播疾病,引起梅毒的細菌稱為梅毒螺旋體, 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對神經、身體組織和大腦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這種慢性的全身性疾病可以影響幾乎所有的組織和器官

梅毒一般多久能檢查出來?終於有醫生站出來,給一個說法了!

梅毒喜歡玩“捉迷藏”,不痛不癢難以察覺

梅毒是因為感染了梅毒螺旋體而導致的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可以通過性接觸、母嬰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進行傳播。

梅毒在臨床上可表現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和三期梅毒,梅毒在不同時期會出現不同的症狀:

•一期梅毒

生殖器周圍出現較多疹子,很快會糜爛並形成潰瘍,通常不會感到疼痛;潰瘍感染後出現分泌物,同時出現硬下疳,在3至6周會自己消退,留下色素沉著斑或是淺表性的瘢痕。

在硬下疳出現1周後,局部淋巴結出現腫脹,通常是兩側腹股溝的淋巴結受累,淋巴結質硬、無疼痛感和壓痛感,不融合,無粘連。

•二期梅毒

二期梅毒前驅症狀是咽痛、頭痛、不規則發熱、骨關節酸痛、體重減輕等症狀;出現不痛不癢的梅毒疹,在消退後還會留下瘢痕;肝臟、脾臟和淺表淋巴結均出現腫大。

75%以上二期梅毒患者會出現皮膚損害,其中最多見的就是丘疹性梅毒疹以及斑疹性的損害

梅毒一般多久能檢查出來?終於有醫生站出來,給一個說法了!

•三期梅毒

三期梅毒的傳染性開始降低,但損害的嚴重程度開始增加。開始出現皮膚、粘膜和骨髓受損,受損粘膜主要出現在口腔和舌頭等處,出現結節疹或樹膠腫。

舌損害通常無自覺症狀,但吃過熱或酸性的食物時會感到疼痛。

與梅毒患者有過性接觸會被感染嗎?

梅毒主要是通過性接觸來傳播的,大約占了95%,在感染梅毒後1-2年內的傳染性非常強,在經過治療後,通過性接觸的傳染性幾乎消失,而且感染梅毒的時間越長,它的傳染性就越小。

所以有些患者,雖然感染了梅毒,但是由於感染的時間較長,正常人與該類患者發生性接觸,仍有可能不會受到傳染。

據統計,跟早期梅毒患者發生1次性接觸,感染幾率大約為33%,從被感染的性伴處,獲得梅毒的幾率大約是10%~60%

梅毒一般多久能檢查出來?終於有醫生站出來,給一個說法了!

發生高危行為,多久能查出來是否感染梅毒?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人對梅毒並不瞭解,但是在發生高危性行為時,又會非常擔心自己會被感染,在高危性行為之後,不少人會去門診抽血來檢查梅毒。

那麼,在高危性行為之後,多久能查出來是否感染梅毒呢?

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潛伏期,在被梅毒感染後,大約需要2-4周的時間來在人體內產生梅毒特異性抗體,而類脂質抗體需要大概4~6周的時間。

如果太早檢查容易出現假陰性的情況。因此,建議在發生高危性行為後,滿六周再去正規的醫院檢查梅毒血清學,這樣出來的檢查結果才真實。

一方面,可以通過在皮損部位來檢測梅毒螺旋體,不過這僅限於檢測一期梅毒和部分二期梅毒患者的皮損;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患者的血液來做梅毒抗體檢測。

如果梅毒檢測結果確診是陽性的話,就應該立即接受治療。

梅毒一般多久能檢查出來?終於有醫生站出來,給一個說法了!

如果在早期發現感染梅毒,早治療的話很容易就能治癒,早期發現的普通梅毒,通常用3次長效青黴素就能治癒。

每週注射一次長效青黴素,在3個月後再進行梅毒檢測,如果梅毒初篩實驗結果抗體已經轉陰,就算已經治癒了。不過有些患者的自身免疫力較差,轉陰的時間會相對較慢。

但是對於三期梅毒,梅毒已經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治療起來就會比較困難,無論是有症狀的神經梅毒還是無症狀的神經梅毒患者,梅毒初篩抗體都是很難轉陰的。

共用馬桶會感染梅毒嗎?

有時候我們外出難免會遇到去公共廁所的時候,有些人就會擔心萬一有梅毒患者用過的馬桶,自己會不會也被感染?

其實,梅毒螺旋體在離開人體後是很難生存的,一般極少能夠通過共用馬桶來感染梅毒。

此外,乾燥的環境、陽光照射以及一般消毒劑就很容易將梅毒螺旋體殺死,在40~60℃時能存活2-3分鐘,100℃能立即將其殺滅。

梅毒一般多久能檢查出來?終於有醫生站出來,給一個說法了!

在梅毒患者中,大約有95%的患者是通過性接觸傳播的,絕大多數患者都有不潔性行為、性伴感染史或有多位性伴,少數患者是通過母嬰、輸血或其他途徑感染的,比如接觸患者的毛巾、衣物、醫療汙物、剃刀等感染。

延伸閱讀中醫治療梅毒

通過中醫來治療梅毒,效果會比較慢,治療時間也要比較長,但堅持治療,基本能做到完全治癒。

肝經濕熱證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驅梅。

方藥:龍膽瀉肝東加減方中龍膽草、黃芩、梔子、甘草瀉火解毒祛濕;木通、車前子、澤瀉、土茯苓清熱利濕驅梅;柴胡疏達肝氣,肝氣暢達則無濕熱留滯之患。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利濕,解毒驅梅之功。

肺脾濕熱證

治法:清泄肺脾,解毒驅梅。

方藥:楊梅一劑散加減方中麻黃、白芷、蟬蛻、防風宣散在表之濕熱以驅梅;金銀花、連翹、魚腥草、土茯苓清泄在裡之濕熱以解毒;皂角刺、炮山甲活血軟堅以散結。諸藥合用,共奏清泄肺脾,解毒驅梅之功。

痰濕流聚證

治法:化痰散結,祛濕驅梅。

方藥:海藻玉壺東加減方中貝母、半夏、陳皮、海藻、昆布,海帶化痰軟堅散結;連翹、甘草、土茯苓、獨活解毒祛濕驅梅;青皮、當歸、川芎行氣活血散結。

熱毒蘊結證

治法:清熱瀉火,解毒驅梅。

方藥:黃連解毒湯合五味消毒飲方中黃連、黃芩、黃柏、梔子清瀉三焦實火;蒲公英、紫背天葵、紫花地丁、野菊花、金銀花清熱解毒驅梅。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瀉火,解毒驅梅之功。

本文詳細介紹了中醫辨證治療梅毒的幾個方子,但患者不能自行使用這些方子,而是應該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畢竟每個患者的身體情況不同,病情也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之。

人體微生物對癌症的發生和治療有哪些影響?

人體微生物組與我們共同進化、共同生存,也與我們的健康有著複雜聯繫。比如我們常說的腸道菌群,其多樣性和構成情況,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獨特的健康相關特徵。而放眼消化道以外,人體不同組織內的微生物與癌症的關聯,近年來也得到了更多探索。

微生物區系影響人類健康和多種疾病的發展,包括癌症。微生物可以通過積極或消極的方式影響腫瘤的發生和發展。此外,腸道微生物區系的組成影響癌症治療藥物的療效和毒性以及治療耐藥性。微生物區系對腫瘤發生和癌症治療的顯著影響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支援操縱微生物網路是治療和預防癌症的一種有前途的戰略。特定的微生物或微生物生態系統可以通過多種過程進行修飾,治療方法和途徑也在不斷發展。微生物操作可以作為傳統癌症治療(如化療和免疫治療)的輔助手段。此外,在標準治療失敗後,這種方法顯示出作為一種獨立治療的巨大前景。此外,這樣的策略還可以避免出現停止治療導致的毒副作用,從而使患者受益。更好地瞭解癌症患者的宿主-微生物生態系統,以及開發操縱微生物群的方法,將有助於擴大精確癌症治療的前沿,從而改善患者護理。Semin Cancer Biol雜誌最近發表一篇綜述,討論了微生物區系在腫瘤發生和癌症治療中的作用,重點討論了利用微生物區系來抗擊癌症的努力。

微生物區系,特別是腸道微生物區系,通過調節局部和系統的免疫反應來塑造宿主的免疫系統。腸粘膜是腸壁的內室,由幾種類型的腸上皮細胞(IECS)組成,包括杯狀細胞和潘氏細胞,以及下面的固有層。杯狀細胞產生一層粘液層,通過空間位阻阻礙微生物與IECS的結合,並作為微生物粘附的可釋放誘餌。相反,微生物是產生粘液的先決條件,無菌(GF)小鼠的粘液層缺失就說明了這一點。此外,潘氏細胞通過釋放抗菌肽來阻止微生物入侵,這些抗菌肽維持內粘液層的無菌狀態。IECS下的固有層含有多種免疫細胞,包括抗原提呈細胞(如樹突狀細胞)、T細胞和B細胞。

微生物通過與表達模式識別受體(PRRs)(例如,Toll樣受體[TLRs])的免疫細胞相互作用來觸發局部免疫反應。微生物或微生物衍生的元素(例如、成分、產物、代謝物)通過與PRRs的相互作用啟動樹突狀細胞(DC)。這些遭遇導致被啟動的DC從胃腸道移動到腸系膜淋巴結(MLN),在那裡它們呈遞微生物衍生的抗原,隨後誘導幼稚T細胞分化為效應性T細胞,特別是調節性T細胞(Tregs)和輔助性T細胞(Th17)。這些效應器T細胞的一部分會遷移回胃腸道,並影響局部免疫反應。剩下的進入體循環,影響系統免疫。Treg通過釋放抗炎細胞因數(如IL-10、轉化生長因數-β)或DC的參與,介導免疫系統從促炎狀態轉變為抗炎狀態。相反,Th17細胞通過分泌免疫刺激細胞因數(如IL-17)或通過啟動和招募中性粒細胞來介導免疫系統向促炎狀態的轉變。GF小鼠的固有層缺乏這些促炎的Th17細胞;然而,它們的生成是由一種特殊的細菌亞群恢復的,這種亞群被稱為節段性絲狀細菌。這一耐人尋味的關係強烈表明微生物在Th17細胞啟動中的重要作用。

微生物以組織特異性的方式促進或抑制腫瘤。一些微生物通過產生有毒或致瘤產物直接促進腫瘤的發生和發展,並通過創造促炎或抗炎的微環境間接促進腫瘤的發生和發展。相反,其他微生物通過增強宿主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在胃腸道或其他器官發揮腫瘤抑制作用。特定的微生物衍生產品(如短鏈脂肪酸)創造了抑制腫瘤的微環境。例如,微生物衍生的SCFA丁酸鹽分子通過微生物發酵纖維在腸道中釋放,通過使腫瘤細胞中的組蛋白去乙醯化酶失活,並通過將免疫系統轉變為抗炎狀態來抑制腫瘤生長。

化療藥物的作用與宿主的免疫反應密切相關。微生物群的組成影響著這一反應,不可避免地影響化療的療效、毒性以及化療耐藥性。某些細菌需要化療才能發揮其抗腫瘤作用,而另一些細菌則會產生抗藥性。同樣,特定的細菌會引起或抑制化療引起的不良反應。微生物區系通過多種機制調節化療效果和毒性。當化療藥物破壞腸道屏障時,細菌會從腸道轉移到次級淋巴器官(如淋巴細胞、脾臟)。反過來,胃腸道微生物通過免疫調節影響化療的療效和毒性。例如,環磷醯胺(CTX)增加腸道通透性,並誘導某些腸道微生物移位到MLN和脾臟,在那裡它們通過調節局部和系統免疫來刺激CTX的抗腫瘤活性。胃腸道微生物可能直接決定化療藥物的藥理命運,從而決定化療藥物的益處和副作用。事實上,一項高通量研究系統地確定了一系列藥物代謝微生物酶。這些微生物特有的酶直接影響腸道和全身的藥物代謝,並解釋腸道微生物的藥物代謝作用。作為微生物通過酶降解產生的影響的一個例子,豬鼻支原體使吉西他濱脫氨基以減少其有益作用。此外,某些化療藥物會降低微生物多樣性,從而產生不良影響。

癌細胞在宿主體內存活的能力是通過產生免疫抑制微環境來實現的。增強宿主抗癌免疫的有益效果為制定有效的免疫治療策略提供了重要資訊。這種方法極大地改變了惡性腫瘤的治療格局,特別是當它利用免疫檢查點阻斷的時候。但是,目前我們缺乏準確預測免疫療法臨床反應的生物標誌物,對決定其療效和毒性的機制的瞭解也不夠,顯然必須擴大。新的證據表明,微生物區系通過調節宿主的局部和系統免疫反應來影響免疫治療的反應。因此,利用微生物、它們的成分,或兩者兼而有之,可能有助於識別可能有助於癌症免疫療法發展的生物標記物和治療靶點。

微生物區系對腫瘤發生和癌症治療的顯著影響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操縱微生物網路是治療癌症的一種很有前途的策略。特定的微生物或微生物生態系統可以通過許多過程進行修飾,治療方法和途徑正在迅速演變。

微生物干預作為癌症治療藥物。高纖維飲食增加了產生短鏈脂肪酸(SCFA)的有益微生物。益生菌(例如低聚糖)是促進特定細菌生長或活性的非活性物質。益生菌(例如,乳桿菌、雙歧桿菌)包括單個細菌或細菌組合。合生元是益生菌和益生菌的混合物。後生元(如SCFA)是微生物衍生的可溶性產物和代謝物。

抗生素可以消除不利的微生物,但由於特異性不足,可能會降低共生微生物的多樣性,從而導致生態失調。噬菌體可以特異性地清除目標細菌。糞便微生物區系移植(FMT)將整個腸道微生物生態系統轉移給受體。減毒沙門氏菌(溶瘤菌)可以移動到腫瘤組織,在缺氧環境中存活,並在現場釋放特定的分子。納米技術正被應用於通過微生物操縱來治療和預防癌症。含有特定細菌混合物的細菌雞尾酒可以增加特異性抗腫瘤免疫細胞(例如,CD8+INF-γ+T細胞)的數量。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微生物區系在影響腫瘤發生和癌細胞對治療藥物的反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微生物區系對癌症的顯著影響推動了操縱微生物區系來預防和治療癌症的努力。微生物操作可以作為傳統癌症治療的輔助手段,也可以作為標準治療失敗後的獨立治療。對於這些有希望的策略的應用,還需要在描繪複雜的微生物網路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關於微生物的全部範圍和每種微生物在特定癌症類型中的特定功能的知識仍然有限。在與微生物區系相關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必須認識到,小鼠模型可能不能精確地類比人類宿主-微生物區系生態系統。

例如,實驗室小鼠的腸道微生物區系明顯不同於其野生小鼠的腸道微生物區系。在實驗室小鼠中重建野生小鼠的微生物區系可以恢復對腫瘤形成的保護,這突顯了野生和實驗室微生物區系之間的功能差異。此外,移植到小鼠體內的腫瘤細胞不會經歷多步驟的腫瘤發生,也不會與微環境密切相互作用。腫瘤移植程式可以改變腫瘤特性和抗腫瘤免疫,人和鼠微生物區系之間的組成差異明顯地混淆了結果。因此,應該努力開發一種忠實地模仿人類宿主-微生物區系生態系統的模型。在某些特定環境中高度豐富的微生物在功能上不一定重要。

相反,具有實驗證明功能的特定微生物應該成為癌症治療學的靶標。為了深入瞭解複雜的宿主-微生物區系相互作用,結合了微生物學、分子病理學和流行病學的分子病理流行病學(MPE)方法,由於其多層次和多維度的設計,可能是很有前途的。

將微生物組作為改善人類健康的治療手段,是諸多研究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從感染、炎症性疾病乃至肥胖等代謝性疾病,已經有了一些初步探索的成果 。期待在癌症領域,在這些洞見的推動下,微生物組的功能也能得到更深入的理解,早日為癌症診療帶來全新策略。

參考資料

[1] Ashray Gunjur. (2020). Cancer and the microbiome. The Lancet Oncology, DOI: 10.1016/S1470-2045(20)30351-X

[2] Gopalakrishnan V, Spencer CN, Nezi L, et al. (2018). Gut microbiome modulates response to anti-PD-1 immunotherapy in melanoma patients.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an4236

[3] Microbiotica, Cancer Research UK 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Hospitals collaborate in landmark cancer microbiome study. Retrieved July 21, 2020, from http://commercial.cancerresearchuk.org/microbiotica-cancer-research-uk-and-cambridge-university-hospitals-collaborate-landmark-cancer

[5] Nejman D, Livyatan I, Fuks G, et al. (2020). The human tumor microbiome is composed of tumor type-specific intracellular bacteria.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ay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