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屎”,顧名思義就是捐出自己的便便,目的是什麼呢?當然是為了治病,就如同捐血、捐精一樣,形式雖不同,但是目的是一樣的!
在健康人群的腸道之中,有1000中以上的細菌,總數接近於1013-1014菌落形成單位,當這些細菌的種類和數量發生變化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你的身體出現了狀況,某些疾病也就隨之而來甚至是加重病情了,其中就包括一些代謝綜合征、壞死性腸炎、皮膚病、克羅恩病等等。
在2013年的時候,美國就有醫生利用糞菌移植治療好了復發性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感染,也同樣意味著糞菌移植被醫學史所認可!糞菌移植就是通過重組病人腸道菌群進行治療,糞便經過特殊處理,形成膠囊或者懸移液的形式移植到患者腸道內。
一、捐屎,真的可以賺錢
早在2012年,國外就出現了一家名為OpenBiome的“糞便銀行”。OpenBiome向志願者收購糞便
想一想以前被無情沖走的屎們,你是不是覺得錯過了XX個億……
但屎也不是誰想捐就能捐的。在“糞便徵集”的公告中,都對捐贈者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
病史:身體健康,至少沒任何傳染病,無糖尿病及惡性腫瘤病史,近3個月內未使用抗菌藥物等。
此外,還需對供者進行各項身體指標的檢查,身材不能太肥胖,無代謝綜合征,作息規律正常。捐獻前,若有任何輕微的身體不適,比如牙齒發炎、休息不好等也不能捐獻。
總結一下,就是大齡胖子熬夜党拉的屎,不要!
如果你恰好是個合格的捐屎人,問題又來了,去哪兒捐?肯定要找靠譜的機構。比如OpenBiome的“糞便銀行和亞洲益菌中心(位於香港)(可以打電話問問)。
二、捐出去的屎拿去幹嘛了?
糞便,俗稱“大便”、“屎”等,是人或動物的大腸排遺物。糞便的一部分是水分,其餘大多是蛋白質、無機物、脂肪、未消化的食物纖維、脫了水的消化液殘餘、以及從腸道脫落的細胞和死掉的細菌,還有維生素K、維生素B。
對於農民伯伯來說,糞便可以作為較好的莊稼有機肥料。而每一坨成功被捐贈到醫院的糞便,也都能找到自己的“屎”生價值。
1.治病救人
一個健康人的腸道內約有1000種細菌,總數達到100萬億左右。腸道菌群參與維持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機體免疫功能。當腸道菌群發生紊亂,就會引發多種腸道疾病。
捐屎的目的之一,就是提取“屎中精華”——糞菌,再把糞菌移植到患者的腸道、消化道裡,幫助他們重建新的腸道菌群,實現腸內外疾病的治療。
目前,糞菌移植療法可以治療的病有好多,包括頑固性便秘或腹瀉、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難治性腸道過敏、急慢性艱難梭菌感染、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甚至對治療肥胖、糖尿病(合併腸道疾病)、代謝綜合征等腸道菌群相關性的疾病也能發揮作用。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資料顯示,美國每年約有14000人死於艱難梭菌感染,糞菌移植治療這種疾病,已經實現了90%的“一次性治癒率”。
2.用於科研
糞菌移植是正規的臨床科研專案,而想要看糞菌移植對治療哪些疾病效果更好,就需要更多的捐屎人提供“原料”來參與研究。
一般來說,“從屎到藥”會經過一個複雜的過程,大致有這麼幾個步驟:收集新鮮健康的糞便→放進分離系統→多次提取和加工→得到糞菌。
將糞菌移植到患者體內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把糞菌製成“人屎膠囊”給患者服用;第二種,是通過口鼻導管或腸鏡將糞菌移植到患者體內。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糞菌移植so easy啊。事實上,糞菌移植的實施方案相當嚴格。一坨屎,既能致富又能救人,真是想想就心動。但是據說,經過一系列的血液、糞便等檢查後,大概有96%的(自認為)符合條件的捐屎人會被淘汰。
如今美國FDA已經將這種療法認定為治療艱難梭菌感染的優先手段,全球醫療界都在把目光投向這個領域。
在《柳葉刀》的一項統計中,2010年到2019年,全球一共建立了367個糞便研究機構,98個在美國,84個在中國。
可以說競爭足夠激烈,比如美國第一家糞便庫OpenBiome開出40美元250g的高價求購,如果連續捐5天,還能再得到50美元的全勤獎。
不過他們轉手會以每份250美元的價格出售給醫院。因為必須零下80度無菌保存,而很多醫院並沒有存放這類東西的庫房,只能從這裡購買。
根據美國國稅局的公示,該公司2015年倒賣屎的收入為27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