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枝脈榮枯、精氣散去,生命即將畫上句點之時,我們該以何種方式轉身告別才顯得更為妥帖,一千個人或許有一千種答案。生命之所以可貴,可能正在於其不可逆轉。當我們老到無法支配自己的身體之時,選擇何種生活狀態也變得奢侈。那時,能讓生命充分得到尊重的呵護與陪伴,大約就是最好的樣子了。時至今日,隨著人口結構的演變,養老問題已成為重要的社會問題之一。年輕人忙碌緊張的生活節奏與老人對照料、陪伴的需求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老年人應如何面對衰老、有品質地安享晚年、養老事業該如何更好地為老年人服務,都是未來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衰老不是病
“老了,老了,身體不行了……”不少中年老人時常感歎,覺得自己年紀大了,腿腳不靈便了,血壓、血糖、血脂也是各種不理想。
不過,很多以為自己“生病”的老人,其實都是健康人。
他解釋道,人到老年,很多健康參考指標都會發生變化,有的老年人一看數值不理想,就以為自己“病”了,但其實不然。
比如,以血壓指標為例,30歲的人的健康血壓指標是:收縮壓<120mmol/L或舒張壓<80mmol/L;
但對於老人而言,血壓控制在130/85mmol/L ,或140/90mmol/L就屬於健康的範疇了。
衰老本就是自然規律,正如花開花謝,日出日落,不可避免。
如果只糾結於指標為何總是“不達標”,為什麼控制飲食、常鍛煉、積極服用藥物後還是無法如年輕人一般?這本身就是錯誤的比較。
只要符合檢查指標,合理用藥,身體控制在正常水準,通過治療不影響日常生活,就屬於健康老人。
二、晚年也可以活得漂亮、活得有尊嚴
衰老是無法抗拒的事情,在人生的最後一段時光,如何提升健康素質、樂享晚年生活,才是老年人最應該關注的問題。
老年人不必因為衰老而終日自歎,做到以下事情也可以活得很漂亮:
正確認識老齡化:老年人要正視衰老,不斷強化自我保健意識,掌握自我管理能力,樹立體檢意識,早發現且規範治療疾病。
積極鍛煉: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幫助老年人增強體質。一些有氧的輕中度運動如快走、慢跑、太極拳等都適合老年人,每次運動時間30~60分鐘為宜。
合理膳食:培養合理的飲食習慣,三餐要定時、定量,食材各類均衡搭配,多吃蔬菜、水果、乳製品。避免抽菸酗酒、多鹽、多糖的不良飲食。
預防各類疾病與意外:老年人應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心腦血管風險,當發現、視聽、口腔出現異常,警惕是疾病導致的表現,應及時就診。
臺灣,有一間老人機構卻主動將全院舍的約束帶公開燒毀,向公眾宣示全院已達「零約束」的目標。他們期望通過這種做法,迎接一個嶄新的護老年代。
燒毀「綁死」老人的80條約束帶、引進日本複康器械協助他們鍛煉肌肉、重新學走路,是這家雲林縣同仁仁愛之家震驚業界的創舉,也讓護老方式有了新的改變。
除了有尊嚴地活著,有尊嚴地死去與臨終關懷也是需要關注的老年人話題。
在傳統文化觀念中,孝道一直為人們所稱道。百善孝為先,可見“孝”在國人心目中所占的分量。但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規律。因此,當他們最終離去時,家人們也就能夠平靜的接受。
人去如煙消雲散。對於所有的子女而言,盡可能地延長親人的生命是他們共同的心願,在這份心願之上,呵護、尊重、關愛……他們有著更多的期待。但不得不承認,當生命逐漸走向終點,當身體器官已經衰竭,現代醫學已經回天乏術之時,過度治療對老人反而是一種傷害。坦然面對生死,尊重生命榮枯的自然規律何嘗不是一種理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