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癌是膽系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占64.7%),占胃腸道惡性腫瘤的第五位,其發病率近年有明顯上升趨勢。膽囊癌分原發性膽囊癌和繼發性膽囊癌,後者只占極少一部分,以50歲以上的女性多見,50歲以下發病率為0.3~0.7%。與男性之比約為3:1。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膽囊癌的惡劣預後狀況已發生了較大的改善,美國和法國的文獻報導5年生存率已達25%和26%。目前手術後能長期生存的病人。多是屬於膽囊腺瘤性息肉有惡變者。故提高膽囊癌手術治療效果的關鍵仍在於提高早期診斷率。本病屬中醫學“脅痛”、“黃疸”、“癥積”等病範疇。
膽囊是形似梨狀的囊袋結構器官,在肝臟的後方,主要對膽汁進行濃縮與儲存。
目前,膽囊結石的發病率在7%~10%之間,居高不下並持續上升。據統計,導致膽囊結石的常見原因有長期不吃早餐、長期食用高膽固醇食物、肥胖、藥源性膽囊結石等。
第一步,早期膽囊結石可以無任何症狀,或只是在飽餐後出現右上腹脹痛。
第二步,隨著病情發展,膽囊結石可引起急性炎症、膽絞痛,表現為上腹或右上腹劇烈疼痛,伴有噁心、嘔吐和發燒症狀。
第三步,形成膽囊壁梗阻,結石反復刺激膽囊壁,開始合併膽囊炎,出現不典型增生,進一步演變成癌。
•年齡>50歲;
•有多發結石病史,膽囊內結石互動性較差,最大直徑≥2cm的女性患者;
•有慢性結石性膽囊炎病史,腹痛性質發生變化,有膽囊萎縮、膽囊壁鈣化、局限性厚壁膽囊壁以及瓷化膽囊等症狀;
•膽胰管合流異常、膽囊腺肌症以及結石合併寬基息肉的患者。
二、膽囊切除對身體有何影響?
1、術後併發膽漏
手術可能併發膽漏,出現右上腹部疼痛、發燒等症狀。出現膽漏,可通過十二指腸鏡置入內支撐管,保證膽管下端持續開放,讓腹腔膽汁引流減少。
假若無法置入內支撐管或引流效果不佳,還可以及時手術探查,完善術後膽漏問題。
2、術後腹腔內出血
手術可能併發腹腔內出血,如果沒有器質性病變和手術指征,那麼可以針對性止血處理,比如放置腹腔引流管、應用止血藥物等,大多數患者可用非手術方法來解決。
膽囊切除後,膽汁會直接經過膽總管,緩緩流入十二指腸,此時若大量進食高脂和高蛋白食物,會對消化系統有一定影響。
患者術後要飲食清淡,避免高脂飲食,但也不必過度擔心消化功能問題。膽囊切除3個月後,膽管會輕微擴張以代償膽囊儲存功能的缺失,消化功能會逐漸恢復。
臨床上,膽囊切除術的後遺症已有較為成熟的處理辦法,患者其實不需要太擔心。
三、不切好不好?3種情況,得切
一般來說,沒有症狀的膽囊疾病不採取手術治療,而是以長期監測為主,但對有明顯症狀的膽囊疾病則會建議手術切除。以下三種情況,切除膽囊是最好的選擇。
•嚴重的膽囊感染
一般的膽囊炎不需要切除膽囊,但膽囊結石引起的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會引發急性、劇烈的腹痛、嘔吐以及持續高熱症狀,容易合併其他疾病,及時手術切除是阻止病情發展的最好方式。
膽囊結石早期並無明顯不適,但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梗阻和感染問題,還會伴隨劇痛,甚至威脅生命,此時及時手術才是上策。
膽囊結石卡在膽囊管內,很容易引起膽絞痛,約7成患者會在一年內復發。結石長期刺激會引起局部炎症,導致膽囊“瓷化“,喪失正常功能,硬是將瓷化的膽囊留下,其實並無益處。
•膽囊癌
作為惡性腫瘤疾病,膽囊癌治療起來較為複雜,由於可能出現癌細胞擴散和轉移的情況,因此一旦確診膽囊癌,建議及時手術切除病灶。
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患者恐懼手術,擔心遠期後遺症,其實這種擔憂完全沒必要。從長期隨訪中發現,患者切除膽囊後的生活品質是提高的,遠期收益遠高於不切除的情況,還能排除膽囊癌的隱憂。
任何手術都存在風險,醫生進行詳細和綜合分析,如果需要切除膽囊,那麼就相信醫生
膽囊患者飲食注意事項
一、膽囊患者飲食可以吃
1、多吃具有抗膽道、膽管癌作用的食物:魚翅、雞肫、蕎麥、薏米、豆腐渣、猴頭菇。
2、多吃具有抗感染、抗癌作用的食物:蕎麥、綠豆、油菜、香椿、芋艿、蔥白、苦瓜、百合、馬蘭頭、地耳、鯉魚、水蛇、蝦、泥鰍、海蜇、黃顙魚、針魚。
3、食具有利膽通便作用的食物:羊蹄菜、牛蒡根、無花果、胡桃、芝麻、金針菜、海參。
4、食欲差宜吃楊梅、山藥、薏米、蘿蔔、塘虱、恭菜。
二、膽囊癌患者飲食不能吃的
1、不要吃動物脂肪及油膩食物。
2、不要暴飲暴食、飲食過飽。
3、不要吸煙、喝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4、不要吃黴變、油煎、煙熏、醃制食物。
5、不要吃堅硬、粘滯不易消化食物。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對於膽囊癌的症狀已經非常瞭解了吧,至於患了膽囊疾病的患者,需要注意的飲食,也給大家介紹了,有些不能吃的食物就不要再吃了,對於病情是沒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