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炎症發展到癌症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說到炎症,大家可能聯想到胃炎、腸炎、肝炎……由於很常見,所以很多人都不太當回事,可如果今天告訴你,炎症如果長期存在,是有可能演變成癌症的,會改變你對炎症的看法嗎?

從炎症發展到癌症,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炎症,其實是我們人體面對外界病原體攻擊,而出現的的一種自我保護性反應,大多時候對人體是有利的,可以幫助機體啟動免疫和非免疫細胞,幫人體消滅病原體,加快受損組織的修復和恢復速度。

但有時候對人體卻是有害的,通過炎症充血和滲出反應,稀釋、殺傷和包圍損傷因數,而長期反復在炎症刺激下,可導致細胞癌變。一般來說,這個過程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

所以,對於炎症問題,我們無需過度擔憂,也不可大意輕視,要及時採取正確的措施幹預,才能盡可能的預防癌症的發生。

炎症是癌症的催化劑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報告發佈的一項報告顯示,世界上有1/6的癌症是由細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也就是俗稱的發炎。所謂炎症,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病理過程,是機體對外來刺激的正常防禦反應。當人體局部的細胞被損傷時,免疫細胞會被啟動,釋放炎症因數,導致局部炎症的發生。

炎症分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東昕教授表示,急性炎症比較容易治好,慢性炎症治癒難度高,會長期存在,甚至有一小部分可能轉化成癌症。

以病毒性肝炎為例,早期以急性表現為主,如果積極治療,很容易治癒,但是拖延不治或者治療不當的話,就會逐漸發展成慢性炎症,改變細胞和組織,最後發展成肝硬化、肝癌。

此外,感染幽門螺桿菌會導致胃部慢性感染,不幹預可能發展成為胃癌。感染HPV病毒,會增加宮頸癌發生風險。感染EB病毒,與鼻咽癌關係密切。炎症是多種疾病共同的土壤,除了癌症,還可能是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肥胖、抑鬱等疾病的源頭。

肝炎

那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病症,而且在我國患有肝炎的概率也是非常的高的。據研究顯示,中國患有乙肝的人數已經過億。而且在生活中大多數都是由於炎症而導致的,使得炎症進一步的損傷肝臟,讓肝臟處於慢性損傷的狀態,時間久了之後可能就會容易出現肝硬化,最終發展成肝癌。所以大家如果如有肝炎的話,那麼一定要重視。
腸炎

腸炎在生活中也比較的常見,而且症狀有很多,有一些人一吃東西就會噁心或者是嘔吐,其實都是腸道不適的一個表現,不過對於一些人可能會採用吃藥或者是打針的方式來進行緩解。不過對於患有慢性潰瘍性的腸炎來說,是非常容易使得癌變的情況。在治療的過程中反反復複也會容易傷害到人體的腸道,使得免疫力下降,最終導致腸癌的出現。

結腸炎

結腸炎是指結腸黏膜層的炎症,其主要症狀為腹瀉、腹痛、便血等。結腸炎的病因包括遺傳、免疫因素、感染等多種因素。長期慢性結腸炎可導致結腸癌的發生。因此,對於患有結腸炎的患者,應進行有效的藥物治療,並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

這6類食物是天然消炎藥,建議多吃

2021年《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上發表了一項綜述,研究團隊從3581項研究中篩選出,包括蔓越莓、葡萄、石榴、草莓、全麥製品、低脂乳製品、優酪乳、芝麻籽、亞麻籽、大豆食品、薑黃等,88種具有抗炎效果的食物。研究人員將可能具有抗炎功能的食物分為6類:

  ①全穀物、豆類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②綠茶、大豆等富含多酚、黃酮的食物;
  ③羽衣甘藍、捲心菜、西蘭花等十字花科蔬菜;
  ④蔓越莓、草莓、藍莓、葡萄等漿果類水果;
  ⑤薑黃、生薑、肉桂、肉蔻、鼠尾草及大蒜等香辛料;
  ⑥三文魚、亞麻籽油、海藻油、葡萄籽油、菜籽油、堅果、杏仁等富含ω-3型脂肪酸的食物。

人體非常複雜,很多癌症都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往往在癌症發生之前,都會有癌前病變的階段,大家要注意均衡飲食,提升免疫力,並且在炎症階段就積極治療,避免其進一步發展,從而降低各種癌症的發病率。

炎症如何增加患癌症的風險?炎症是否會癌變?

身體發炎,並不是什麼疾病。它其實是人體自我保護機制啟動的一種免疫反應,當身體因遭受到某種刺激時,如感染、外傷等,身體各大防禦系統就會被喚醒,並對“侵入物”進行攻擊。

炎症是臨床常見的一個病理過程,可發生於各個組織和器官。日常生活中以感染性炎症居多,它是人體抵禦外界有害病菌侵襲產生的防禦反應。

一旦部分機體“遇襲”,炎症反應隨時可能發生,常見的有胃炎、鼻炎、扁桃體炎、肺炎、肝炎、腎炎等。

小到感冒,大到非典型肺炎、埃博拉等,本質上都是炎症,但嚴重程度有著天壤之別。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項報告顯示,世界上1/6得癌症是由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這些感染便是老百姓俗稱的“炎症”。

不同的炎症可能是由不同細菌和病毒引發的。例如,胃炎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發的,鼻炎可能是鏈球菌感染。
一種病情也可能是不同病菌引起的,例如感冒,細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無論從感染機制和治療方法都全然不同。

不少人一發炎就隨意吃抗生素,對炎症處理不當,導致抗生素耐藥,或急性炎症轉慢性炎症。因此大家在平時一定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一旦出現發炎的問題,一定要及時尋找醫生的專業指導,通過科學服用藥物,減少炎症帶來的不良反應。

炎症是癌症的“禍根”,世界上有大概兩成的癌症由炎症引起,其中九成原發性肝細胞癌由慢性肝炎轉化而來,如何在炎症和癌症之間轉換一直是醫學研究的焦點。武漢大學的科學家進行了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在炎癌轉化過程中發現了一種重要的趨化因數。
研究人員首次發現趨化因數在肝癌細胞中高度表達,並與原發性肝細胞癌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進一步研究證實,該因數可通過二者之間轉化的信號通路“誘導”炎症附近的肝細胞發生一定程度的惡性轉化,最終導致肝癌轉移,從而有效驗證了炎症和癌症之間相互轉化的機制。

炎症如何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科學家表示,炎症主要從兩個方面促進癌症:

一方面,當被感染的病毒和細菌進入人體時,它們可能會將自己的基因整合到人類基因組中,導致出現不應表達的癌基因;

另一方面,這些病毒和微生物也可能刺激感染細胞及其周圍細胞分泌炎症因數,從而改變細胞微環境,為癌細胞的增殖、轉移創造有利條件。
炎症是否會癌變?
需要根據炎症的部位、類型,以及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判斷。炎症可分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大多數炎症都不會癌變,只有少數慢性炎症可能會癌變。鼻炎、腎盂腎炎等炎症在通常情況下都不會出現癌變,但極少部分慢性炎症,如EB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喉炎、慢性乙型肝炎、HPV病毒引起的宮頸炎等症狀,有可能會發展為鼻咽癌、肝癌和宮頸癌。另外,慢性萎縮性胃炎合併腸上皮化生或異型增生時,也有可能會出現胃癌的發生。

飲食對身體炎症水準有一定的影響,比如有些食物屬於促炎食物,要少吃。

1、酒
外用酒精能夠消毒殺菌,減少感染,但是過量喝酒卻會誘發或加重炎症。

2、加工肉、紅肉
加工肉類比如火腿、熱狗、臘腸、培根等;紅肉比如豬、牛、羊等動物的脂肪中,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酸。

3、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屬於促炎食物,食用油最好選擇有機菜籽油、初榨橄欖油等。

4、反式脂肪酸
餅乾、奶茶等都是常見的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容易促進體內炎症的發生以及發展。

5、精製碳水化合物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營養學家維多利亞•德雷克發現,含大量精製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蛋糕、甜麵包等,會生成促炎因數。

為了避免受傷,最後再分享一些“消炎”食物,每天在飲食中適當添加一點,也有好處。新鮮果蔬的抗炎效果最好,每天保證400-500克的新鮮蔬菜水果,對抗炎好處多多;富含膳食纖維的全穀物粗糧和豆類、豆製品抗炎效果屈居第二,堅持攝入也能起到抗炎效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菜籽油、亞麻籽油等優質脂肪適合炎症患者吃,代替飽和脂肪。魚肉、蝦等海鮮每週需要攝入200克左右,作為優質蛋白質來源,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有助於對抗身體內的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