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癌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上一年前日本首相安倍因患潰瘍性結腸炎而離職。這件事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衝擊和驚訝,現在的結腸癌患者也是越來越多,這種疾病如果及時發現治療,還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那麼,什麼是結腸癌呢?結腸癌都有哪些症狀呢?
一、越來越多腸癌患者是年輕人
過去,腸癌患者大多集中在中老年群體,但這些年來,30歲以下罹患大腸癌的人群比例逐漸升高。據美國癌症協會(ACS)研究顯示,直腸癌的發病率在1991~2014年之間翻了一番,20~49歲人群發病率翻了一倍(2.6/10萬~5.2/10萬)。是什麼原因讓這種癌症開始向年輕人下手呢?
“葛優癱”是當代年輕人最喜歡的姿勢,大多年輕人都認為能躺絕不坐,能坐絕不站。在英國的《國際流行病學雜誌》研究發現,久坐辦公的人,患腸癌的風險會增加44%。
2、吃出來的癌症。
現代年輕人的三餐怎麼解決?外賣,外賣,還是外賣。某團、某餓平臺確實方便了許多打工人,外賣香不香倒不說,它們用得油可一點都不少。還有一些奧爾良烤腸、午餐肉公仔面、香辣雞腿漢堡……這些都是油炸、燒烤等加工肉,比起清淡的飲食,更容易增加患癌風險。
3、吸出來的癌症。
菸草中包含多種有毒物質,其中有70餘種致癌物。不少年輕人為了釋放壓力會選擇吸食菸草,還有不少被動吸菸者。長期吸入一手菸或二手菸,患癌症的風險也在無形中增加。
符煒醫生曾分享過一個他接受的患者案例。
那天,門診來了一位患者,拿著一份彩超報告,問我:“為什麼他的闌尾已經割掉了,還會得闌尾炎?”我拿過他的彩超報告一看,上面寫著:右下腹可見一約3cm的條索狀物,懷疑闌尾殘株炎。
詢問後得知,這位病人3年前曾因“闌尾炎”在當地醫院行“闌尾切除術”,最近一段時間,他的右下腹又開始隱隱作痛,而且有加重的趨勢,懷疑是當年的手術有遺漏,於是就到了醫院做闌尾彩超。
我詳細詢問患者腹痛的特點、伴隨症狀及大便的情況,再仔細地進行了腹部檢查,告訴他:“可能沒有闌尾炎那麼簡單”,然後開單讓他查了結腸鏡,結果證實了我的擔心——披著“闌尾炎”外衣的結腸癌!
如果有以下症狀者,需要儘早進行結直腸檢查,以排除是癌症引起的症狀:
(1) 糞便帶有血或膿液及較多粘液;
(2) 大便習慣改變或不規則;
(3) 經常有腹部隱痛或脹痛及脹氣;
(4) 慢性腹瀉或經常便秘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
(5) 腹部能觸到腫塊或肛門出現腫物;
(6) 不明原因的貧血、消瘦及乏力。
結直腸癌發展緩慢,從防治來說,在早期篩查最有價值。如果腸鏡發現異常腫物,可以在檢查時同時切除,以防止癌變,治療過程也相對簡單,且花費不大。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最新《結直腸癌篩查指南》,建議以下高危人群定期進行腸癌篩查:
1.45歲以上無症狀者;
2.有結直腸息肉病史個體;
3.有慢性闌尾炎或闌尾、慢性膽道疾病史或膽囊切除史者;
4.曾行治療性結直腸癌切除術的個體;
5.大便隱血陽性患者必須進行結腸鏡檢查;
6.高風險家族,如一級親屬被確診為結直腸癌,則篩查需要從更早開始;
對於癌症的預防,我們一般的建議都是戒煙、控酒、控制體重和健康飲食等。但對於結腸癌來說,健康的飲食更為重要,多項的研究資料已經表明了飲食結構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了一個人患上結腸癌的風險高低程度。
過量飲酒:酒精和結腸癌有著直接的關係,因此建議大家平日裡要限制酒精的攝入量,尤其是女性朋友們,每天一定不要超過一杯,咱們以360毫升的啤酒和150毫升的紅酒為例。
加工肉或紅肉:特別是一些加工過的火腿、香腸、熏肉等肉製品會增加患上結腸癌的風險,因為這些煙薰制的加工肉類中通常還加有另外的防腐劑,所以吃多了會對人體產生不好的影響。另外在極高的溫度下烹製肉類,像是一些油炸燒烤所產生的化學物質都有可能增加患癌的風險。
另外,蔬菜、水果和粗糧可以降低結腸癌的風險,因為高纖維的食物可以促進排便、減少廢物和毒素對腸壁細胞的傷害。